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低温贮藏条件下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结合聚乙烯(polyethylene,PE)保鲜袋包装处理对带壳茭白采后贮藏品质和木质化进程的影响,以新鲜带壳茭白为原料,将其分别用0.07 mm PE 袋、0.14 mm PE 袋、0.07 mm 纳米复合PE 袋、1-MCP 结合0.07 mm PE 袋、1-MCP 结合0.14 mm PE 袋包装。各处理组于(1±1)℃条件下贮藏,定期检测分析各组原料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1-MCP 结合不同厚度的PE 袋处理均能有效减缓茭白硬度和L* 值的降低,维持果实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并且通过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减缓茭白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合成和积累。其中1-MCP 结合0.14 mm PE 袋对带壳茭白的保鲜效果最好,能够有效延缓茭白的采后衰老,延长贮藏期并改善其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
研究低密度聚乙烯袋保鲜竹笋的方法和效果。分别采用厚度为0.02、0.03和0.04 mm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袋包装竹笋,每袋装量分别为0.25、0.50和0.75 kg,2℃贮藏。结果表明,用厚度0.04 mm、装量0.75 kg的LDPE袋包装的竹笋的保鲜效果最好。LDPE袋包装在减少竹笋失重和褐变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粗纤维和木质素含量,有效抑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但明显刺激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论:用LDPE袋包装的竹笋木质化和老化程度远低于未包装竹笋,LDPE袋包装低温储存竹笋获得很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不同包装膜对杏鲍菇冷藏品质和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5 种不同包装膜对杏鲍菇冷藏品质及理化特性的影响,以确定最适杏鲍菇冷藏的包装膜。结果表明,在4 ℃贮藏条件下,各种保鲜膜均不同程度地保持了杏鲍菇冷藏期间的感官品质,降低了杏鲍菇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延缓了可溶性蛋白、VC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下降,同时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以高压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效果最佳。因此,LDPE能够有效抑制贮藏期间杏鲍菇品质劣变,降低营养价值的损失,提高综合贮藏品质,延长货架期时间至15 d,为薄膜包装杏鲍菇应用提供参考,并为商业延长杏鲍菇的贮藏期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杏鲍菇为试材,分别采用0.030 mm厚的PP袋、0.025 mm厚的PE袋以及0.070 mm厚的拷贝纸包装,不包装为对照,常温下贮藏,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货架期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P和PE袋包装均可较好的保持货架期杏鲍菇子实体的硬度和咀嚼性,有效延缓弹性的下降,抑制子实体的褐变,使其保持较好的色泽和感官品质,有效延长了杏鲍菇的货架期。相比PP和PE包装,拷贝纸包装的保鲜效果较差,拷贝纸包装不适用于常温条件下杏鲍菇的保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外源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处理与自发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e,MAP)对灵武长枣贮藏品质的协同保鲜效果。方法:将灵武长枣经0.3 g/100 mL AsA溶液浸泡后分别用聚乙烯和0.03 mm厚的低密度聚乙烯(low-density polyethylene,LDPE)两种MAP进行包装,分析冷藏过程中的果实理化品质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AsA与MAP的复合保鲜效果均在不同程度上优于单独使用MAP或AsA;其中LDPE活性气调包装结合AsA处理能显著减缓灵武长枣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P<0.05),抑制果实呼吸速率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维持果实AsA、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提高抗氧化能力。结论:AsA结合MAP可以有效提高灵武长枣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期,其中采用AsA结合LDPE活性气调包装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对采后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鲍菇为实验材料,分别置于2、4、6、8、10、12℃下贮藏,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杏鲍菇采后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影响,以此确定杏鲍菇的最佳贮藏温度。结果表明,贮藏温度2、4℃较好地保持了杏鲍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0.01)、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有效抑制了蛋白质、VC、总糖、水分的快速流失(p0.01或p0.05)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快速增加(p0.01),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p0.05),延缓了杏鲍菇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及衰老进程,较好地保持了菇体的商业品质。因此,2~4℃为杏鲍菇的适宜贮藏温度,延长了杏鲍菇的贮藏期,为杏鲍菇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厚度为10、20、30 μm的聚乙烯袋包装‘鸡嘴荔’荔枝,结合冰袋模拟物流包装,研究在当前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情况下对荔枝果皮褐变、细胞膜透性、花青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通过对果皮褐变、适销果比率及果实色差分量变化分析发现20 μm聚乙烯袋包装效果较好,其次是10 μm厚度,最差是30 μm。并且20 μm厚度聚乙烯袋显著抑制细胞膜透性上升,这体现为贮藏期间果实组织更低的相对电导率(P<0.05)。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袋(20 μm)能通过抑制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延缓花青素分解,并结合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荔枝果皮褐变。综上,20 μm聚乙烯袋相对于其它厚度可明显抑制荔枝褐变,有效保持果实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8.
不同阻隔性包装材料对生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阻隔性包装材料对采后生菜保鲜效果的影响,选择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聚乙烯膜(PE)、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复合膜(EVOH/PE)4种包装材料对生菜进行气调包装,并设置无包装组作为对照,置于4℃的冷库中贮藏。贮藏期间,定期对各组生菜感官、失重率、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袋内气体组分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第6天时,对照组生菜因失水严重而失去商品价值;EVOH/PE组中O_2即将耗尽,CO_2比例达到20.3%,袋内出现酒精气味;其它3组袋内O_2比例均先降低,在小范围内呈波动性变化,CO_2比例先升高后相对平稳。HDPE组贮藏时间达18d,保鲜效果最好。阻隔性适宜的包装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生菜的保鲜效果,延长保鲜期。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存储包装材料及温度条件对中药杭白菊中各功能组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产业上最常用的铝箔袋、牛皮纸、透明聚乙烯袋对杭白菊进行包装并在冷冻(?20 ℃)、冷藏(2 ℃)及常温(20 ℃)条件下贮藏。测定杭白菊的水分、多糖、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及奎宁酸等功能性成分含量及揭示其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条件的杭白菊水分含量与贮藏时间呈正相关,但其它四种成分与贮藏时间呈负相关。通过建立功能成分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的二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冷冻和冷藏贮藏时不同包装里的杭白菊功能成分均维持较好,包装材料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常温贮藏时,杭白菊品质劣变较快,且包装材料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铝箔袋包装的杭白菊各项功能成分相对牛皮纸包装和透明聚乙烯袋变化更小。因此,综合杭白菊的功能成分变化及贮藏经济成本,建议杭白菊使用铝箔袋包装,并在冷藏条件下贮藏。  相似文献   

10.
不同采收期与采后处理方法对杏鲍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3):118-123
为探讨采收期与采后处理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贮藏品质的影响,文中以2种商业采收期(以菌盖直径为45~55 mm、菇体长短为10~15 cm计为小菇,菌盖直径为55~65 mm、菇体长短为15~20 cm计为大菇)的杏鲍菇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采收期鲜菇的营养特性,研究了不同采后处理条件下2种采收期的杏鲍菇的感官、营养成分、膜透性等贮藏品质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结果表明:鲜菇的营养成分中除总糖含量略低外,大菇的可溶性蛋白、总酚、灰分及脂肪的含量均高于小菇;整个贮藏过程中大菇的失重率、硬度、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小菇;相比打孔及开口处理,PE(聚乙烯)袋密封处理能够更好地抑制2种采收期杏鲍菇的失重率、硬度、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增加。综合分析认为,大菇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更好的耐贮性;PE袋密封处理的贮藏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1.
不同薄膜包装对杏鲍菇采后衰老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杏鲍菇"为试材,研究了[32.7μm聚乙烯袋(MA1),19.1μm的聚乙烯袋(MA2),32.7μm的带孔聚乙烯袋(CK)]3种不同薄膜包装对杏鲍菇采后衰老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25℃条件贮藏2 d时,CK杏鲍菇表面出现大面积的褐变,失去了商品价值;而MA1和MA2薄膜包装处理可将杏鲍菇采后的货架寿命延长至8 d。在采后8 d的贮藏期间,与MA1相比,MA2处理可减缓杏鲍菇原果胶含量的下降,抑制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加,维持较高的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另外,MA2处理可减缓杏鲍菇粗纤维含量的增加幅度,维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但对VC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说明MA2薄膜包装延缓杏鲍菇采后衰老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橄榄果实的保鲜包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不同厚度聚乙烯(PE)薄膜袋、不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对檀香橄榄果实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材料以0.060mm厚的PE袋为好;薄膜打孔的包装方式保鲜效果最好,(8±1)℃保鲜75d,好果率96.40%,失重率0.64%,果实仍鲜绿、饱满,具有新鲜果实的原有风味、颜色和品质;用PE袋包装可以有效地抑制橄榄果实失水,从而延长果实保鲜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在(13±2)℃下不同包装材料对黄瓜采后风味品质的影响,对厚度为0.03 mm的打孔聚乙烯包装袋、厚度为0.07 mm的打孔聚乙烯包装袋和无包装三种不同处理进行了评价。黄瓜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通过使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C-IMS)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样品中共鉴定出60种挥发性物质,大致可分为2种烯类、14种醇类、13种醛类、13种酮类、8种酯类、5种酸类、3种醚类、1种吡嗪类和1种呋喃类。在多变量分析中,实验组之间实现了明显的分离。建议将由P<0.05且VIP得分>1的19种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小组作为区分用不同包装材料处理的黄瓜的潜在标志,这19种挥发性化合物分别为丙酮、3-羟基-2-丁酮、3-戊酮、2,3-丁二酮、甲乙酮、甲基异丁酮、2-戊酮、2-己酮、异丁醛、丁醛、戊醛、3-甲基丁醛、1-丙醇、3-甲基-3-丁烯-1-醇、2-甲基-1-丁醇、异丁醇、1-戊醇、正丁醇和乙酸乙酯。在贮藏过程中,无包装黄瓜主要呈香的醛类减少更加明显,并产生一些酮类、酯类、醚类等挥发性代谢物,表明无包装中黄瓜特有的香气流失严重,而打孔自发气调包装中黄瓜主体呈香的醛类物质下降缓慢,且由于微生物滋生而产生的3-羟基-2-丁酮等物质增加也较少,总的说来,厚度为0.07 mm的打孔聚乙烯,建议作为相对有效的材料来保持黄瓜的味道质量。这些发现有望促进这些包装材料在黄瓜的大规模储存中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塑料包装袋透气性对保鲜蔬菜颜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包装具有一定的气体阻隔性,使包装内环境气体组成因蔬菜呼吸作用的进行而达到低氧、高二氧化碳状态,抑制了呼吸作用的进行,减缓蔬菜衰老变质,从而达到保鲜目的;但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浓度过低又会造成无氧呼吸并积累有毒物质,因此在保鲜包装中应使用具有一定透气性的包装材料,以保证包装袋内外可发生一定程度的气体交换。本文测试了四种塑料包装材料的气体透过率,利用自制计算机视觉系统跟踪测试了经过其包装后蔬菜在6d内的颜色变化情况,初步分析了塑料包装袋透气性对蔬菜颜色的影响,从护色角度得出了聚酯/聚乙烯较适宜作为蔬菜包装材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热风干燥工艺对杏鲍菇产品品质的影响,在不同干燥温度(55、60、65、70、75℃)下对不同厚度(2、3、4、5、6 mm)的杏鲍菇进行了干燥试验,以干燥后产品的复水率为指标,对干制杏鲍菇的品质进行了评价,同时对杏鲍菇干燥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杏鲍菇的最佳温度为65~70℃,切片厚度为4~5 mm,杏鲍菇干片的品质最佳,杏鲍菇干燥动力学特性符合two-term模型,上述参数可为杏鲍菇干制加工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谷氨酸属于杏鲍菇中的鲜味氨基酸,为探讨高CO_2结合低O_2贮藏对杏鲍菇谷氨酸代谢的影响,以空气气体比例为对照(CK),用不同的气体组分[CA1(2%O_2)、CA2(2%O_2+10%CO_2)、CA3(2%O_2+30%CO_2)、CA4(2%O_2+50%CO2)]对杏鲍菇进行气调处理,研究了贮藏期间菇体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合聚类分析表明CA3(2%O_2+30%CO_2)处理对减缓采后杏鲍菇的衰老具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CA3处理对杏鲍菇表型、呼吸速率、游离氨基酸含量、味觉变化及蛋白酶、谷氨酸合酶(GOGAT)、脯氨酸脱氢酶(PRODH)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对照相比,CA3处理降低了采后杏鲍菇的呼吸速率,增加了其总游离氨基酸及谷氨酸含量,从而维持了菇体的滋味品质;另外,该CA3处理抑制了采后杏鲍菇蛋白酶、GOGAT、PRODH和GDH的活性。可见,2%O_2+30%CO_2贮藏可维持采后杏鲍菇的鲜味特征,该作用与其抑制GDH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喜宏  薛婷  李媛媛  汤尧 《食品科学》2012,33(4):252-256
在4℃、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采用不同厚度PVC膜、PE膜(0.03mm,0.05mm)和微孔膜(0.015mm)保鲜白灵菇,贮藏期28d,定期检测O2 和CO2 体积分数、色差、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多糖生物利用度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被动自发气调对白灵菇褐变和多糖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的第7天,0.05mm薄膜包装内可形成稳定的低氧高二氧化碳的气体环境,并能维持21d,气体体积分数分别为O2 0.3%~2.1%,CO2 6%~10.3%,推迟了PPO酶活性高峰的到来,抑制白灵菇PPO酶活性升高;在贮藏前期能较好的维持多糖生物有效性;而不同包装对白灵菇颜色影响不显著。因此,厚度为0.05mm的薄膜自发气调包装能较好地抑制白灵菇褐变,减缓白灵菇营养成分的损失,延长白灵菇贮藏期。  相似文献   

18.
1-MCP处理对杏鲍菇采后生理和结构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杏鲍菇为试材,分别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的不同剂量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杏鲍菇采后质量损失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菇体断面微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MCP的剂量为0.3 μL/L时,质量损失率和PPO活性在贮藏末期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5.94%和37.38%,菇体断面微细结构较贮藏初期变化最小;当1-MCP的处理时间为24 h时,质量损失率和PPO活性在贮藏末期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5.42%和33.98%,贮藏前后菇体断面微细结构变化最小。实验证明了1-MCP的最适处理剂量为0.3 μL/L、最适处理时间为24 h。最适条件下的1-MCP处理能有效地减缓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褐变程度,减小菇体断面微细结构变化,有利于延长杏鲍菇的贮藏期,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