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在南方野生葡萄人工大面积种植及各地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基础上,该文对南方地区野生葡萄酵母菌种生境的优势、酵母菌资源研究进展及酵母菌资源开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发现南方地区的野生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且酵母菌资源丰富,但目前对其的开发及应用的程度有限,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为选育出适合酿造南方野生葡萄酒的优质野生酵母菌种、生产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葡萄酒产品以及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西部酿酒葡萄产区的4种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霞多丽(Chardonnay)、雷司令(Riesling)及品丽珠(Cabernet Franc)]浆果表面的酵母进行分离鉴定,确定该地区野生酿酒葡萄酵母的生物多样性,为该地区葡萄酵母资源的筛选及其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采用WL营养琼脂对分离到的酵母菌种进行形态学分类;随后,采用基于酵母5.8s r RNA-ITS区域的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分析对酵母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后,统计了不同种类葡萄表面不同酵母菌株的相对分布数量。结果表明,从4种葡萄浆果表面共分离到340株酵母菌株,分属于6个属中的7个种,分别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浅黄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flavescen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星形假丝酵母(Candida stellata)、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及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其中,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为该地区的优势野生酵母菌种。该研究表明,该地区有丰富的野生葡萄酒酵母资源,野生酵母菌种的应用有望改善该地区葡萄酒的地方风味。  相似文献   

3.
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志国  张春芝 《酿酒科技》2011,(7):126-128,135
对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气候资源、交通资源以及旅游景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现状,对其葡萄酒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①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特征明显,优势突出,具有极好的开发葡萄酒旅游的潜力;②贺兰山东麓地区各种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西北特色,开发葡萄酒旅游业基础良好;③通过与生态、教育、旅游结合,强化基础设施,必然能将贺兰山东麓地区的葡萄酒旅游事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红提葡萄酵母菌多样性,以石河子地区的红提葡萄为原料,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从中筛选酵母菌,并通过形态 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共筛选鉴定出24株酵母菌。 其中毕赤酵母属(Pichia)16株、汉逊 酵母属(Hanseniaspora)4株、梅奇酵母属(Metschnikowia)4株。 库德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为优势种,占分离菌株的50%。 该 研究可为红提葡萄酵母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四川阿坝地区采收的威代尔冰葡萄果实中分离出葡萄酒酵母,通过产气能力和产醇能力实验,初筛出4株产气和产醇能力强的酵母菌,并通过WL培养基鉴别,4株酵母菌均为酿酒酵母。将4株酿酒酵母与对照葡萄酒酵母进行耐受性能比较,分离得到的V9酵母菌对温度、酸度、糖度、酒精度及SO2均有较好的耐受性,具有地区特色葡萄酒的发酵潜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讨葡萄酒产区中酵母菌多样性以及传统酿造过程中酵母菌菌群结构变化,为我国传统葡萄酒中酵母菌资源的利用和有效控制及现代化酿酒新工艺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从中国主要酿酒葡萄产区(河北沙城、昌黎)不同品种的酿酒葡萄中分离酵母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并运用RAPD聚类分析对这些分离得到30株菌株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所分离的菌株属于7个不同的属,共分布于14个种,表明葡萄果皮上有丰富的酵母菌资源,并且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葡萄果实所附酵母菌属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葡萄野生酵母是酿造优质葡萄酒的重要菌种来源,为发现有价值的野生葡萄酵母,本研究以夏黑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划线分离的方法得到3株葡萄野生酵母YYMPT-1、YYMPT-2和YYMPT-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形态观察,PCR扩增26S核糖体DNA的D1/D2区(26S r DNA D1/D2)、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1-5.8SITS2)和肌动蛋白基因(Actin gene)区域,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将3株酵母菌分别鉴定为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近玫色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和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a)。本研究结果为优质葡萄酒酿造和改善葡萄酒风味提供了3株具有潜在工业化应用价值的资源菌。  相似文献   

8.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的伟大战略部署。经济相对贫困的西部地区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的物种特点,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西北地区的干鲜果业具有世界意义上的优势,其中一些区域具有生产世界一流葡萄酒的生态条件。抓住西部开发的机遇,发挥葡萄酒学院的人才优势与技术优势,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实现西北地区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西北地区 优质酿酒葡萄生产基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  相似文献   

9.
宁夏产区酿酒葡萄酵母菌初步分类鉴定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从宁夏产区的葡萄园土壤、葡萄果实表皮以及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获得的729株野生酵母菌株进行初步分离、形态学鉴定,并运用显微镜摄像技术和利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对酵母菌进行聚类分析,最终确定为16个酵母类型。进而确定宁夏产区的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为地方特色葡萄酒酵母菌的筛选和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非酿酒酵母菌对葡萄酒风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新疆葡萄产区葡萄酒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综述了新疆葡萄主产区广泛存在的非酿酒酵母菌的特征及培养鉴定方法,描述了非酿酒酵母菌与葡萄酒品质、风味成分的相关性,以期为科学评价葡萄酒的生产工艺、酵母菌菌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葡萄及葡萄酒品质难辨,易形成混乱的市场局面,制约了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近年来,指纹图谱技术在葡萄和葡萄酒研究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就DNA指纹图谱技术在葡萄种质资源领域的应用;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葡萄酒品种、酒龄、产区及真伪鉴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为指纹图谱技术在葡萄及葡萄酒研究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特殊兴趣旅游类型,葡萄酒旅游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宁夏贺兰山东麓是全国优质葡萄产区之一和第3个“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地区”,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文化底蕴深厚,葡萄酒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形成葡萄酒旅游走廊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在遵循保护性开发、有序协同发展和突出区域主题形象等基本原则下,加强区域内葡萄酒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要素和旅游市场的整合,通过编制葡萄酒旅游产品专项规划、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以及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实现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走廊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疆焉耆盆地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焉耆盆地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若经过精心的开发利用,势必会成为独具特色的葡萄酒产区之一。为了正确引导焉耆盆地葡萄产业的发展,我们经过考察和分析研究,对该地区葡萄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本地产玫瑰香葡萄为原料,结合本地分离的发酵性能良好的野生酵母菌,并对葡萄汁含糖量、发酵温度和二氧化硫添加量三个因素与产品质量的相关性进行试验研究,确定了工艺参数,初步研制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玫瑰香葡萄酒。通过实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确定特色玫瑰香葡萄酒酿造最佳工艺参数为:调整葡萄汁含糖量为21%,二氧化硫添加量为70mg/L,接种6号野生酵母菌,在28℃条件下控温发酵。  相似文献   

15.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酿酒葡萄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酿酒葡萄发展迅速,地理资源、气候环境等条件对酿酒葡萄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灾害性天气、市场环境等方面的不足。结合当地酿酒葡萄的产业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葡萄园的越冬及晚霜冻害预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适合于本地区的葡萄品种;改进葡萄管理技术,积极推进机械化进程,降低劳动用工;结合旅游资源,营造本地葡萄酒文化氛围的建议,以期能促进当地酿酒葡萄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对葡萄酒相关酵母菌进行分类鉴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述了线粒体DNA限制性酶切分析、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脉冲电泳核型分析、核糖体DNA序列分析等5种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葡萄酒相关酵母菌的分类鉴定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开发和利用葡萄酒相关酵母资源、酿制优质特色葡萄酒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酵母菌的分布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我国葡萄酒产区主要位于35~40 ° N,仅在云南有很小一部处于28~30 ° N。该产区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气候类型,这为优质酵母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优越条件。本文主要对云南葡萄酒产区酵母多样性以及特色菌种酿酒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本土葡萄酒酵母资源的开发及特色葡萄酒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究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酵母菌的多样性,更好开发利用葡萄产区酵母菌资源。从宁夏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红寺堡、玉泉营、青铜峡、张裕十五世酒庄地区的葡萄园土壤、葡萄浆果表皮以及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进行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对得到的122株酵母菌株运用WL营养琼脂培养基进行初步分类,同时结合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共鉴定出克鲁维毕赤酵母(Pichia kluyveri)、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大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magnus)共5种酵母菌。进而初步确定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酵母菌的主要种类,为地方特色葡萄酒酵母菌的筛选和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采用富集分离方法,从河南省内不同地区(安阳、长垣和漯河)葡萄种植园的赤霞珠葡萄表皮分离酵母菌,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形态观察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93株酵母菌,为10种表型,且被鉴定为4个属6个种,分别为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puntiae)、葡萄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橡树假丝酵母(Candida quercitrusa)、葡萄酒有孢汉生酵母(Hanseniaspora vineae)和Pichia terricola。其中,H. opuntiae和H. uvarum分布范围广,且漯河地区所蕴含的酵母菌种类最多。不同地区的赤霞珠葡萄表皮蕴含着多种类型的酵母菌资源,且不同地区的酵母菌种类及数目上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1 葡萄酒的酿造与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葡萄酒是酿造酒,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主要是微生物的应用过程。当然,现代葡萄酒的酿造也涉及其他的应用科学。原始人采集野果充饥解渴,成熟的野生葡萄汁多味甜,一定在原始人采集的野果之列。当原始人把多余的野生葡萄在容器里贮存,自然界早就存在的野生酵母菌,就会在容器里繁殖起来,把野生的葡萄和葡萄汁发酵成味美诱人的葡萄酒。这个过程,开始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有意识的自觉行为。葡萄酒的酿造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朔到更久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