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生物酶(KDN-T01F)对桑皮进行脱胶,分析脱胶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以残胶率作为衡量脱胶效果的指标.采用单因子分析法找出脱胶过程中各因素的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制定生物酶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在温度为53℃、生物脱胶酶溶液质量浓度为14 g/L、溶液的pH值为9、脱胶时间为12 h和浴比为1:30的条...  相似文献   

2.
探讨脱胶后剑麻纤维的可纺性能。采用化学脱胶法对剑麻进行处理,以残胶率、纤维直径和断裂强力为指标,分析了双氧水浓度、双氧水处理温度和时间、硫酸与氢氧化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剑麻脱胶工艺的影响,并纺制了剑麻混纺纱。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工艺为浴比1∶50,20 g/L的质量分数30%双氧水于60℃下处理1 h,质量分数8%硫酸溶液于常温下处理24 h,5 g/L氢氧化钠于90℃下处理2 h,所得剑麻纤维残胶率为5.45%,纤维直径和断裂强力分别为84.58μm、175.55 cN。认为:脱胶后的剑麻纤维具有一定的可纺性,可用于纺制剑麻混纺纱。  相似文献   

3.
化学脱胶不仅损伤纤维且对环境污染严重,采用生物酶对菠萝纤维进行脱胶处理,纤维损伤小且环保.通过对生物酶脱胶后纤维的质量损失率、残胶率、木质素残余率、断裂强度和白度的测试比较,得到酶脱胶处理的最佳工艺为:脱胶酶浓度3 g/L,pH值9,脱胶温度55℃,时间3h.脱胶后菠萝纤维中木质素未完全去除,纤维中仍有胶质残留,断裂强度和白度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浸酸、一次碱煮工艺单因素实验分析,用棉秆皮质量损失率表征其脱胶的效果,分别得出在H2SO48 g/L和NaOH10 g/L时,脱胶效果好.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及单因素实验探索,得出精练的优化工艺条件是:NaOH浓度8g/L, H2O2浓度12 g/L,浴比1∶100,时间30 min,洗衣粉1%(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温度60℃,常压.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棉秆皮纤维的残胶率是5.3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棉秆皮纤维表面粗糙,单纤维间靠残余的胶质黏结,在高温高浓度碱性条件下,纤维易发生断裂,但断口整齐.  相似文献   

5.
赵雯  陈国强 《印染助剂》2012,29(7):36-38
将柠檬酸用到蚕丝的脱胶处理中,研究了酸的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脱胶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工艺:柠檬酸质量浓度15g/L,温度98℃,浴比1∶60,处理时间30min.研究了酸脱胶后蚕丝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丝素的损伤较小,脱胶后丝的表面变得平滑.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物酶—碱氧联合脱胶,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对桑皮纤维的脱胶工艺进行优化,最优工艺为选用粉末状的碱性果胶酶,配制成50g/L的碱性果胶酶水溶液,水浴温度:53℃,常压,最适pH值9.0,浴比:1∶30,处理时间:12h.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常规汉麻脱胶后废液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提出汉麻麻皮的超声波预处理-草酸铵-生物复合酶联合脱胶工艺。探讨超声波预处理时的功率、时间,草酸铵处理的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汉麻脱胶效果的影响。超声波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工作频率40 kHz、功率120 W、温度50℃、时间35 min。草酸铵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浴比1∶30、质量浓度4 g/L、温度100℃、时间50 min。汉麻麻皮脱胶后,将果胶从脱胶液中回收,分析得到果胶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调节脱胶液pH至4.5,浓缩至脱胶液体积的15%。使用与浓缩液相同体积、体积分数为95%的无水乙醇作为沉淀剂,沉淀2 h。红外测试表明,获得的提取物为果胶。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废弃新疆梓树果实的社会经济价值,分别采用预氧处理和预酶处理对梓树果实进行预处理,探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梓树果实脱胶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以脱胶率为指标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预氧处理的最优工艺为:浴比1∶20,碳酸钠质量浓度4 g/L,氢氧化钠质量浓度15 g/L,双氧水质量浓度15 g/L,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1.5 h,该工艺下脱胶率可达49.75%;预酶处理的最优工艺为:浴比1∶20,pH值9,处理温度60℃,果胶酶用量6%(omf),处理时间8 h,该工艺下脱胶率可达35.45%。  相似文献   

9.
黄麻纤维化学脱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助剂类型、助剂质量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脱胶精干麻性能的影响.获得了以氢氧化钠为主要精练剂,硅酸钠、JFC、亚硫酸钠为辅助精练剂的脱胶工艺,并确立了最佳脱胶工艺: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16g/L,硅酸钠质量浓度为3g/L,亚硫酸钠质量浓度为4g/L,渗透剂JFC质量浓度为2g/L,90℃处理120min,浴比为1:20.  相似文献   

10.
《丝绸》2013,(10)
采用苹果酸对蚕丝进行脱胶,通过单因素实验,讨论了苹果酸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浴比对蚕丝脱胶效果的影响,研究了脱胶后蚕丝的性能变化,得出了苹果酸的脱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苹果酸质量浓度11 g/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0 min,浴比1︰60。此条件下脱胶处理的蚕丝断裂强力损失与断裂伸长损失均较小,生丝中的丝胶基本上脱尽。蚕丝的红外光谱图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脱胶工艺处理后蚕丝的主体结构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化学蒸煮为主的棉秆皮脱胶方法提取棉秆皮纤维时易产生碱废水污染环境的缺点,采用生物脱胶工艺提取棉秆皮纤维。运用正交试验对棉秆皮的果胶酶脱胶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果胶酶制剂的浓度、处理时间、温度、处理的pH值四个因素对生物脱胶的影响。对正交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棉秆皮纤维脱胶优化工艺条件是酶制剂浓度12%(owf),温度40℃,时间30h,pH值4.4,浴比1∶30。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棉秆皮纤维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主要研究前处理剂HS-167的净洗力、润湿性和扩散性等化学特性,探讨了HS-167在棉织物一浴法前处理中的应用工艺。实验结果表明,HS-167具有良好的净洗力、润湿性和扩散性,在棉织物一浴法前处理的最佳应用工艺为:NaOH14g/L、H202(30%)8g/L、Na2Si038g/L、HS-1675g/L,处理温度90℃,处理时间50min,浴比1:30。经该工艺处理后的棉织物达到白度75.74%、毛效17.18cm和断裂强力423.2N等高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木聚糖酶和果胶酶对稻秸秆进行脱胶预处理,分析了生物酶作为前处理工艺对稻秸秆纤维性能的影响.以纤维残胶率、细度、强度及可挠度为指标,得出了这两种酶处理工艺的相对最优工艺参数.其中木聚糖酶前处理优化工艺为:木聚糖用量10%(owf),温度50℃,时间10 h,pH值为9,浴比1∶30;果胶酶前处理优化工艺为:果胶酶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海斯摩尔纤维混纺纱(由质量分数为10%海斯摩尔纤维、12%莫代尔、78%棉纤维混纺而成,细度为28.1tex)织成的针织物为研究对象,根据海斯摩尔纤维及其针织物的特性,选用了碱氧一浴法为海斯摩尔纤维针织面料的前处理方案,即煮练和漂白同时进行,此工艺不仅能缩短工艺流程,而且节约了能源。然后对海斯摩尔纤维针织面料的练漂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海斯摩尔纤维针织面料的练漂最佳工艺配方为:氢氧化钠2g/L;双氧水6g/L;硅酸钠1g/L;亚硫酸钠0.5g/L;精练剂2g/L;渗透剂3g/L;温度90℃;时间60min;浴比1∶25。  相似文献   

15.
脱胶方法对棉秆皮纤维成分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原棉秆皮不同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利用常温水沤、常压脱胶及高压脱胶对棉秆皮进行处理,对脱胶后棉秆皮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高压脱胶后棉秆皮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纤维素含量提高.对不同方法处理后的棉秆皮纤维的长度、线密度进行测量,用SEM、FT-IR、XRD对处理后的棉秆皮纤维表面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脱胶后的棉秆皮纤维进行强伸性能等测试并得出断裂曲线.  相似文献   

16.
脱胶方法对棉秆皮纤维成分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棉秆皮不同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利用常温水沤、常压脱胶及高压脱胶对棉秆皮进行处理,对脱胶后棉秆皮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高压脱胶后棉秆皮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纤维素含量提高.对不同方法处理后的棉秆皮纤维的长度、线密度进行测量,用SEM、FT-IR、XRD对处理后的棉秆皮纤维表面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对脱胶后的棉秆皮纤维进行强伸性能等测试并得出断裂曲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机械-生物酶联合脱胶工艺对棉秆皮进行脱胶。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机械-生物酶联合脱胶的正交实验评价指标值,解决了两个评价指标优化条件不一致的问题,得出机械-生物酶联合脱胶优化工艺参数为酶浓度6%,pH值4.4,温度60℃,时间8h,棉秆皮纤维的残胶率为8.09%,木质素残余率为9.64%。采用FTIR、SEM和XRD进行测试,讨论了棉秆皮纤维的化学结构、微观表面形态及纤维素结构的变化,为棉秆皮纤维的染色与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罗布麻酶法脱胶的最优工艺条件,采用筛选的新型罗布麻脱胶菌种——琼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unii FM208850),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试验方法对酶法脱胶工艺进行了预测。根据回归分析确定了最优工艺:添加质量分数0.2%Na2CO3使沤麻液初始pH值为9.5,酶量8.38 mL(161.3 U/mL),质量体积比1 g∶16 mL,脱胶温度45℃,脱胶时间10 h;此工艺下测得残胶率为7.937%。与回归模型预测残胶率相差不大,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绿色高效的大麻脱胶工艺,提出了草酸铵-酶联合脱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草酸铵脱胶工艺,并与经传统化学脱胶工艺、化学-酶联合脱胶工艺处理后大麻纤维的脱胶效果进行比较,得到草酸铵-酶联合脱胶最佳工艺条件:草酸铵质量浓度为4.0 g/L,保温温度为100 ℃,保温时间为50 min。结果表明:经最佳工艺处理后大麻纤维的残胶率为2.34%,低于经传统化学脱胶后大麻纤维的残胶率12.88%和化学-酶联合脱胶后大麻纤维的残胶率8.43%;草酸铵-酶联合脱胶后大麻纤维中木质素质量分数由8.10%(大麻原麻)下降到0.94%,断裂强度为10.31 cN/dtex,且白度优于传统化学脱胶工艺和化学-酶联合脱胶工艺处理后的大麻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