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酿酒实际生产中,大曲是酿酒的基础,而麸皮是酿酒过程中制曲的主要辅料,麸皮的质量的好坏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酿酒生产的品质。我们根据多年生产检验经验总结了一种简单实用的酿酒制曲麸皮的检验方法,通过感官鉴定、水分及麸皮破碎度检验可以确保制曲辅料麸皮的质量~([1]),且在生产中得到非常好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制曲、制酒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叙述了中国制曲、酿酒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制曲专业化发展趋势与泸州制曲生态园建设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制曲专业化是酿酒行业的一个全新命题,旨在引起酿酒行业对工业化进程的关注。制曲专业化既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也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国情和国策,它是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纽带。泸州制曲生态园的建设为制曲专业化首吃螃蟹的杰出之作,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软硬件设施,泸州老窖勇敢地扛起了“制曲专业化”的大旗。  相似文献   

4.
中国饮料酒发源于公元前7000年,公元前770~公元前220年《礼记·月令》记载了对曲和酿酒的各种要求,真正记载制曲工艺最早的书籍是公元533~544年的《齐民要术》。从《齐民要术》到北宋年间的《北山酒经》,再到公元1822年的《六必酒经》的记载中,试图寻找中国古代制曲工艺的变迁,并从制曲原料、制曲工艺及其参数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中国悠久的制曲历史和灿烂的制曲技艺,以期与大家共同深入研究中国古代辉煌的制曲与酿酒文化。  相似文献   

5.
李英俟 《酿酒》1992,(5):71-74
一制曲方面 1.调整制曲原料和配比为了合理确定制曲原料和配比,我们进行了大麦、豌豆原料曲和大麦、豌豆、小麦原料曲理化指标比较和酿酒对比试验,其大麦、豌豆曲配比为6:4,大麦、豌豆、小麦曲配比为6:3:1(常简称三合一曲)。试验结果表明:①大麦、豌豆曲的糖化力和液化力比三合一曲高;②大麦、豌豆用于酿酒比三合一曲出酒率高1%,优质率高2.5%,而且发酵平稳、后火硬,下排吃浆水多,酿酒操作工艺条件容易控制和掌握。  相似文献   

6.
《酿酒》2015,(5)
汾酒生产所使用的清米查曲、后火曲和红心曲3种大曲在培制完成投入酿酒使用前经过长达6个月的贮曲,通过合理的贮曲可使成品曲的理化性能更趋于稳定,排除了酿酒有害杂菌,用于酿酒生产可极大的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在曲酒丢糟的利用研究第一报中(《酿酒》1989年第6期),已就丢糟巾稻壳回窖酿酒作了肯定,而且可较大幅度提高己酸乙酯含量。本项研究,试图利用酒糟里面粮渣所含的大量有益物质制曲(简称粮渣曲),并将粮渣曲用于酿酒,探索其对出酒率和酒质的影响。我们就粮渣曲和普通纯小麦制的粮食曲,进行了多轮酿酒试验。一材料与方法(略)二结果与分析针对浓香型大曲酒续糟配料多轮发酵的特点,我们用粮渣曲药于回窖酿酒,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孟勤燕 《酿酒》2014,(4):101-105
用黑小麦代替小麦并搭配适量大麦、豌豆,进行制曲生产试验。试验曲分两种,一种为纯黑小麦曲,一种为混合黑小麦曲。将所制试验曲采用5种方案进行黑小麦酿酒试验,还采用4种方案进行黑小麦浸泡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曲多项检测指标优于普通曲。黑小麦酿酒试验方案3,发酵情况及酒质较好。浸泡试验中方案1酒质好。就微量元素变化看,经酿酒试验表明铁含量均降低;但在浸泡试验中,铁含量有升有降。除酿酒方案1外锌含量均上升,硒升高甚微。  相似文献   

9.
中国首届制曲专业化发展趋势研讨会于2003年4月25~26日在中国规模最大的制曲基地泸州老窖制曲生态园召开,会议由四川省食品协会主办,《酿酒科技》杂志社、《酿酒》杂志社、《糖酒快讯》杂志社、香港《酒海观潮》杂志社和泸州老窖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白酒协会副会长、专家组组长沈怡方,中国酿酒协会专家组组长梁邦昌,中国白酒协会专家顾问组成员、川大食品与发酵工程研究所教授胡永松,中国白酒协会专家顾问组成员、黑龙江省酒业协会会长高月明,中国白酒协会专家顾问组成员、四川省酿酒协会专家组组长曾祖训,四川省酿酒协会专家组成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多粮曲"的制作工艺要点,分析了"多粮曲"制曲过程中理化指标、微生物种类及酶的变化规律,为传统"老五甑"酿酒工艺的制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白酒饮用冲突下的矛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酒在中华民族绵延两千多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已经深刻融入社会生活。近年,白酒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经过调研发现,人们主要围绕白酒的健康问题、生产过程问题、酒桌文化问题开展广泛讨论。为剖析上述三个热点问题,课题组在全国34个省、市、地区进行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1 488份。结果显示,年龄与被调查者的饮酒意愿呈负相关;白酒科普与被调查者的饮酒意愿呈正相关;饮用白酒的主要诱因是其对身心的愉悦作用,但过量饮酒造成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综上所述,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对白酒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加强关于白酒知识的科普,明确白酒与健康的量效关系,讲好白酒文化故事,为实现白酒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粱子粒理化特性与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作为清香型大曲白酒生产中的原料,其子粒的理化特性对于白酒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选用粳高粱品种(晋杂22号、晋杂12号、晋杂34号、晋杂23号)与糯高粱品种(晋糯4号、晋糯5号)进行了清香型大曲白酒酿造试验,通过分析理化特性与白酒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较低的脂肪含量(≤4%)和一定的单宁含量(0.5%~1.5%)有助于提升白酒的品质。如果要酿造优质白酒,需要脂肪和单宁有一定比例关系(2.5∶1左右),并且含量相对较高(脂肪4.0%左右、单宁1.6%左右)。糯高粱比粳高粱出酒率高3个百分点左右,并且有突出的绵甜口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香型白酒最佳的单药提取物及剂量[1],通过观察不同香型白酒添加不同单药提取物的动物醉酒度变化,得出不同香型白酒添加不同单药提取物的最佳剂量。结果显示,酱香型白酒[2]醉酒度有加重趋势,浓香型白酒和清香型白酒添加枸杞提取物醉酒度较好,酱香型白酒添加苦荞提取物醉酒度较好,说明不同香型白酒添加不同单药提取物的醉酒度是有区别的,为白酒产品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孔径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质的微孔过滤片,分别对固态法浓香型、酱香型白酒进行过滤,以未过滤酒样作为空白样,研究高分子过滤片孔径大小对白酒香味组分的过滤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45 μm孔径的滤片对酱香型白酒过滤效果最佳,0.1 μm孔径的滤片对浓香型白酒过滤效果最好,白酒中的香味组分成分损失最少。滤片过滤对杂醇油等不良香味组分以及易引起浑浊的高级脂肪酸乙酯的含量吸附明显。  相似文献   

15.
参照国内外酒类风味轮的建立的方法及国际标准ISO11035感官描述语选择方法,对31种特香型酒样,包括不同年份原酒、典型成品酒等进行感官描述分析,获得特香型白酒风味描述语,首次绘制得特香型白酒风味轮。进一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重要的、具有典型差异的风味轮廓描述语,包括9种味觉描述语和11种嗅觉描述语。这些描述语经由品评小组应用于特香型白酒描述分析,表明可以表征特香型白酒主要的风味感官特征,可用于特香型白酒描述性感官分析。  相似文献   

16.
综合古代中医药学对酒与健康的研究及现代科技装备、先进的分析检测方法对白酒健康因子的找寻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健康白酒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健康饮酒、理性饮酒”,“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喝健康白酒、喝明白白酒”的倡导提供科学依据。提出以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技术为动力,充分利用已知的健康因子,发掘天然未知的健康因子,把天然健康因子通过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技术融合到白酒发酵工艺中,开发富含健康因子的白酒。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白酒将逐渐走向国际化,但白酒上头效应一直是影响饮用白酒舒适度的关键因素。引起饮酒上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过量饮酒,其次是白酒中杂醇油、醛类等香味物质的复杂强度没有在合理范围内,酒体香味成分未达到合理的动态平衡。该文从降低白酒酒精度、醇类物质、醛类物质含量,合理延长白酒的储存时间,提高新工艺白酒中食用酒精及香料的质量,降低新生代白酒及配制酒中糖类等固形物含量等方面探究白酒上头效应的降低措施,从而提高饮用白酒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以5种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品质以及风味变化规律,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酱香型年份酒的香气化合物进行整体区分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到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香气成分差异明显;在5种不同酒龄的酒样中共定性出52种物质。随着酒龄的增加,酯类物质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醇类物质呈现波浪形变化趋势;酸类物质呈上升趋势;呋喃类物质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有8种物质(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庚酸乙酯、戊酸乙酯、丁酸、戊酸、己酸、乙偶姻)的含量上升趋势明显,5种物质(苯乙酸乙酯、2-甲基丙醇、2-甲基丁醇、呋喃、四甲基吡嗪)的含量下降趋势明显。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分析(LDA)的结果也表明,5个不同酒龄的酒样在挥发性成分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初步证实了通过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区分酱香型白酒酒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卜建东 《中国酿造》2019,38(10):193
白酒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它是白酒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物,同时在白酒企业和旅游消费者的共同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与蓬勃发展的业态所不匹配的是有关白酒旅游的学术研究相对滞后。该文从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区域旅游、体验营销和产业融合五个主要研究视角出发,指出目前中国白酒旅游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白酒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20.
程铁辕 《酿酒科技》2020,(1):131-135
简要介绍了国际烈性酒市场发展现状,探讨了日本威士忌和韩国烧酒的国际化成功经验,分析了烈性酒未来发展威胁和出口市场威胁,从注重产品低度化、可调饮性,重视宣传推广方式渠道特别是旅游零售业渠道,关注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重视产品质量、表达方式及蒸馏、陈化、贮存等工艺的研究等4个方面给出了中国白酒国际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