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几种小红栲变性淀粉的糊特性、糊化特性和回生特性。结果表明,较之原淀粉(或微孔淀粉),交联淀粉(或交联微孔淀粉)糊的结构强度明显增强,其抗老化性、抗剪切性、抗酸性和冻融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小红栲原淀粉、微孔淀粉、交联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收热焓依次增高,而糊化温度依次增高的顺序则为微孔淀粉、原淀粉、交联微孔淀粉和交联淀粉;糊化后原淀粉、微孔淀粉、交联淀粉和交联微孔淀粉的回生难度依次增加,用Avrami方程能较好地模拟各种小红栲淀粉糊中回生晶体的生长行为。  相似文献   

2.
微孔性淀粉的用途与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孔性淀粉的主要用途,以及利用生淀粉酶进行生产微孔性淀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微孔性淀粉的用途与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微孔性淀粉的主要用途、技术性能要求以及利用生淀粉酶进行生产微孔性淀粉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非糯性玉米淀粉为原料,配制10%浓度的淀粉悬浮液,构建水-淀粉体系,采用臭氧发生器氧化处理,获得经处理的非糯性玉米淀粉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分别测定分析玉米淀粉颗粒形貌和结晶特性,探讨臭氧氧化处理对非糯性玉米淀粉颗粒微观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处理可显著改变非糯性玉米淀粉颗粒微观结构特征,臭氧氧化处理可在颗粒表面形成孔洞,淀粉颗粒表面微孔数目和微孔大小与氧化时间直接相关,氧化时间越长,淀粉颗粒表面微孔越大,颗粒表面微孔数目越多;臭氧氧化处理不改变非糯性玉米淀粉颗粒结晶类型,但可显著降低淀粉颗粒结晶衍射峰强度,增强淀粉颗粒的结晶度。因此,通过控制臭氧氧化处理可改变淀粉颗粒微观结构特性和结晶强度。试验结果可为多孔淀粉的制备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淀粉是高分子质量的2种葡萄糖基聚合物的混合物,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由于淀粉具有较好的热塑性和成膜性,其在包装原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淀粉微孔泡沫(SMCF)是一种高分子微孔泡沫.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荸荠淀粉为原料,利用糖化酶和α-淀粉酶制备荸荠微孔淀粉。以吸水率、吸油率为指标,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用量(糖化酶与α-淀粉酶总质量与淀粉干基的质量比)、酶配比(糖化酶与α-淀粉酶的质量比)及淀粉初始乳浓度对荸荠微孔淀粉等因素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与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荸荠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采用优化组合工艺条件制备荸荠微孔淀粉,并与原荸荠淀粉进行理化性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荸荠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酶用量反应时间;制备荸荠微孔淀粉的适宜工艺条件为:酶配比为4:1、淀粉初始浓度为20%、p H6.0,反应温度为58℃、酶用量为0.94%、反应时间为15 h,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条件下,微孔淀粉的吸水率为151.05%,吸油率为161.87%,其吸附性能远高于原淀粉。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微孔淀粉颗粒表面出现了孔洞状结构,同时出现部分塌陷,形成浅坑状。理化性质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微孔淀粉的透明度、老化值降低,吸附性能、抗老化性、抗凝沉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淀粉酶水解蜡质玉米淀粉制备微孔淀粉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吸油率为指标,确定了制备微孔淀粉的最佳工艺。同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研究所得微孔淀粉的显微结构及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30 min,淀粉乳浓度30%的辅助条件下,酶添加量100 U/g、酶解温度50℃、酶解pH值6.0、酶解时间20 h制得的蜡质玉米微孔淀粉吸油率最高,为175.41%。经超声波辅助酶解制备的蜡质玉米微孔淀粉,淀粉颗粒结构保持完整,均一性提高,糊化温度升高。与普通酶解工艺相比,超声辅助酶解工艺制备的微孔淀粉吸油率提高了19.79%。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冷冻面团为研究对象,探究玉米微孔淀粉添加量对面团冻结后品质特性的影响。通过对面粉糊化特性、冷冻面团失水率、色度、质构及面团流变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微孔淀粉有利于保持冷冻面团的品质特性。在0%~5%的添加范围内,随着微孔淀粉添加量的增加,面粉峰值黏度、衰减值、终值黏度和回生值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P<0.05),冷冻面团的色度、硬度、胶着性则显著增加,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均随着微孔淀粉添加量的增加逐渐上升。添加量为3%时,冷冻面团的失水率与流变学特性中损耗角正切值最低、弹性最大;内聚性、咀嚼性与玉米微孔淀粉添加量无显著相关。综上所述,添加玉米微孔淀粉使面粉糊化特性各指标均呈现出下降趋势,有利于面团稳定;适量的微孔淀粉添加有利于提高冷冻面团的质构特性和流变学特性,改善冷冻面团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研究羧甲基微孔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利用糖化酶和α-淀粉酶复合处理制备微孔淀粉,然后采用乙醇溶剂法对微孔淀粉进行羧甲基化处理,确定了制备羧甲基微孔改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黏度检测研究木薯羧甲基微孔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羧甲基微孔改性淀粉的结晶度提高,羧甲基基团被引入微孔淀粉分子中;对比原淀粉,羧甲基微孔改性淀粉的黏度明显提高,吸水率和吸油率均高于原淀粉.  相似文献   

10.
胡飞 《食品科技》2007,32(2):61-64
采用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或盐酸控制水解玉米淀粉,探讨了微孔淀粉在不同水解条件下的形貌和微孔化效果。结果表明,酶法或酸法处理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微孔淀粉,其中,酶处理微孔淀粉效率高于酸处理微孔淀粉。酶处理淀粉中,淀粉水解率与产品的微孔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水解率的提高,微孔化程度也增大,在致孔率、孔的分布和孔径等方面的效果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杨波  杨光  刘灿召  李恺 《食品科学》2008,29(11):122
本实验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苷酶水解玉米淀粉得到微孔淀粉,并对其吸附次甲基兰(疏水性物质)溶液和番红花红T溶液(亲水性物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原淀粉进行对比;最后以浓度和温度为主要参数,评价微孔淀粉与原淀粉在饱和吸附量及吸附稳定性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交联微孔甘薯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耐高温α-淀粉酶-糖化酶混合酶为酶解剂,采用交联-酶解法制备得交联微孔甘薯淀粉。FT-IR红外光谱证明,交联反应发生在淀粉颗粒的-OH、-CO基团上,为酯化交联,结构强度明显增强。此种交联微孔甘薯淀粉较之原淀粉,吸水率、吸油率、抗老化性、抗剪切性、抗酸性和冻融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木薯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用双酶协同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通过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表明,双酶协同水解处理木薯淀粉后形成微孔,且木薯微孔淀粉的比表面积远远大于木薯淀粉的比表面积。与原淀粉相比,木薯微孔淀粉的热稳定性降低,结晶部分所占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4.
酸法制备小麦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酸法制备小麦微孔淀粉,通过SEM(扫描电镜)、IR(红外光谱法)、DSC(差示扫描量热法)、XRD(X射线衍射)研究微孔淀粉的结构.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微孔淀粉表面形成微型孔洞,孔径沿径向增大,且微孔淀粉分子结构未见变化.微孔淀粉DSC吸热峰的峰值温度减小,峰面积增大,结晶度增加.微孔淀粉XRD图的峰强减弱,结晶区部分水解.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不同搽解程度微孔淀粉的黏度特性、吸附特性及稳定性,探讨了微孔淀粉的相关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微孔淀粉的糊化温度、峰值黏度、热黏度稳定性相比于原淀粉显著降低。随着水解率的提高,微孔淀粉吸附能力快速上升,但达到最高点后略有下降。微孔淀粉具有更高的吸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盐酸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研究盐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研究(BET)、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微孔淀粉的结构。结果表明:盐酸处理木薯淀粉后形成微孔,且木薯微孔淀粉的比表面积远远大于木薯淀粉的比表面积。盐酸水解木薯淀粉的最优化工艺为:4.0%HC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为8h。  相似文献   

17.
微孔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微孔淀粉是应用具有生淀粉酶活力的酶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水解生淀粉形成一种新型变性淀粉。微孔淀粉经交联、表面活性处理后,能改善其机械性能和表面性质。目前微孔淀粉主要用作微胶囊芯材、吸附剂和脂肪替代物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不同多孔化程度的微孔淀粉对水、油、柠檬黄的吸附和解吸,探讨了微孔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解率的提高,微孔淀粉吸附能力快速上升,但达到最高点后略有下降。微孔淀粉对不同物质的吸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具有众多的微孔,相对于原淀粉具有更高的吸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酸法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微孔淀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盐酸对木薯淀粉进行处理,通过L9(34)正交试验制备木薯微孔淀粉.通过限、DSC、XRD和SEM(写出中文名字)研究木薯淀粉的结构.研究表明,与原淀粉相比,木薯微孔淀粉的分子结构未见变化,DSC的吸热峰的峰值温度减小,XRD图谱的峰强减弱.与原淀粉相比,木薯微孔淀粉的结晶部分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20.
甘薯微孔淀粉制备技术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淀粉糖化酶、α-淀粉酶、普鲁兰酶水解甘薯淀粉制备一种具有吸附功能微孔淀粉载体。研究表明,淀粉糖化酶对生甘薯淀粉作用力最强;淀粉糖化酶水解制备甘薯微孔淀粉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45℃,pH值4,酶用量为1%,时间24小时,水解率为51.52%。微孔淀粉对色素、水溶性维生素、油脂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原淀粉。通过交联反应能明显提高微孔淀粉的结构性能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