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袁玉花 《西部皮革》2023,(24):81-83
蒙古族皮雕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蒙古族皮雕技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发展历程与艺术价值;从传承方式、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方面梳理了其发展现状,并从不同层面提出蒙古族皮雕技艺保护推广策略,旨在为传承蒙古族皮雕技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时间:2015年4月20日地点:北京恭王府时尚事件:"锦绣江苏——传统织绣染技艺精品展"暨中华传统织绣桑技艺保护与传承学术研讨会4月20日,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承办的"锦绣江苏——传统织绣染技艺展览"暨中华传统织绣染技艺保护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在恭王府成功举办。本次展览在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精心组织、筹备下,共展出织绣染作品180余幅。与此同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糖画技艺的传承发展现状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工业时代背景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糖画技艺的传承,以及对传统糖画技艺的制作技艺的考辨。文章共分为三部分:首先,阐述工业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工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巨大的变化;其次,了解糖画的由来、特点及传统技艺制作和现状;最后,通过分析来探讨工业时代对糖画的影响、与糖画的联系,以及对于今后糖画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4.
现通过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演变和现状,探讨了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策略。首先,强调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并重,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造性的发展。其次,倡导提高传统工艺美术的市场认知度与竞争力,通过创新设计、品牌推广和市场开拓等手段,拓宽其应用领域。此外,主张加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通过数字化工艺、智能制造等技术手段,提升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效率和品质。最后,强调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与培训,加强人才培养,传承工艺技艺与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鱼皮技艺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赫哲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着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并且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但遗憾的是它很少被大众所掌握,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困境。现从挖掘鱼皮技艺的传承价值入手,浅谈鱼皮工艺品材料包制作的创新点,探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发展思路,传承并弘扬鱼皮技艺,促进传统民族技艺的推广与繁荣。  相似文献   

6.
传统手工技艺,是手工技艺遗产的一部分,其传承在于对其保护,保护是传承的路径,保护当今中国文化的传承极为重要。传统手工技艺,无论从现在的电视新闻还是报纸对这方面的宣传,越来越多,引起大家的注意,教师们必须从普及的基本知识出发,强化对大学生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基础知识。强化"传统手工技艺"实践教育活动等方面,制定大学生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胶东旅游纺织品现状入手,研究传统民俗技艺"割绒绣"在胶东地区旅游纪念品的创新性开发与应用,在保留传统技艺内质"魂魄"的前提下,打破以往对于传统工艺生搬硬套的模仿,从表现载体、制作技艺、消费模式等方面对"割绒绣"传统技艺进行普通民众参与其中的"活态"传承,并尝试进行设计实践。研究表明:"割绒绣"作为胶东地区传统民俗技艺有生命的传承,必须保留传统民俗"魂魄"的同时,以现代人的审美诉求为引领,为割绒绣注入新鲜"血液",使其"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传统服饰技艺中的刺绣为研究对象,围绕刺绣工艺在现代服饰中的传承与革新展开分析,旨在助力刺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传承与创新。以刺绣的传统技艺与特征为出发点,重点归纳梳理了刺绣的纹样革新、材料革新、工艺革新3方面内容,解析了刺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材质应用、工艺应用等创新表现。研究表明,传统刺绣工艺为现代服饰设计拓展出新的发展方向,其特征与艺术价值对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刺绣技艺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传统木雕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以滇西北传统木雕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法,获得滇西北传统木雕技艺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寻求滇西北传统木雕的本质,从雕刻图案与题材、文化内涵、美学价值等方面研究其艺术特征内涵,从雕刻用材、雕刻技法与工艺、结构形式等方面分析其技术特征,从而全面归纳出滇西北传统木雕的技艺特征,为滇西北传统木雕技艺的保护与活态传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乔熠  乔洪  张序贵 《丝绸》2015,52(1):47-53
蜀绣作为四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背景下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危机。文章以文献史料为研究基础,探讨了蜀绣传统技艺的历史文化价值,明确其历代的应用可分为实用绣品和装饰性画绣两类。并通过对博物馆中蜀绣产品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蜀绣传统技艺具有"丰富多变的绣法,严谨细腻的针法,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绘画的格调"这五大特性。对蜀绣传统技艺进行重新梳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工艺绝技,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为蜀绣的发展与创新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竹编手工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在国内外竹编工艺研究发展的手法基础上,在传统湘西竹编工艺工作坊中学习制作流程和技艺,尝试从竹编手工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入,探索传承和发展传统竹编手工技艺的竹编设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意义重大。大会上提出,在当前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大力弘扬和传承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河北传统棉纺织技艺是手纺手织的民间传统技艺,在2008年以新增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目录。然而受到现代化的进程加速影响,加之全球化浪潮下的外来文化冲击,河北传统棉纺织技艺的传承在当前面临发展困境,后继乏人、技艺滞后、研创能力不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河北传统棉纺织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为传承与创新河北传统棉纺织技艺,应培育青年传承人,搭建合作平台,推进“文化+旅游”,让“非遗”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3.
始于晚明时期的中国传统水印木刻技法,为中国古代版画的多版套色技艺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但因技术工艺环节的复杂等因素致使其未能在现代版画创作中得以推广,本文以传统饾版水印技法的复刻实践为例,尝试以工艺改良的方式在现代版画创作中更好的将这一传统版画技艺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4.
概括总结了服饰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情况,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各服饰品牌提出了时装产业背景下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传统家纺技艺为当今特色家纺设计提供了丰厚的基础条件,传统技艺赋予了现代家纺新的生机,依托于强大的产业集群,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是解决当今家纺产品同质化、雷同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传承的目的是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生态角度出发,以蓝印花布为案例,研究传统印染非遗技艺。通过分析南通蓝印花布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对传统印染非遗技艺进行传承和创新的意义,提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坚持生态环保理念、树立全民传承意识、创新图案色彩设计、拓展应用产品范围与革新制作工艺技术等传承和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群体,为了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兴趣,运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对蒙古族传统家具手艺人及其作坊(工厂)调研,收集相关资料,结合传承人学习传统木作技艺的过程和当代环境下青少年传承的现状,通过对传承主体与传承对象的关系以及传承主体对技艺传承的态度和观点的探讨,指导青少年传承,提出培养青少年兴趣的四种方式:舆论导向和树立榜样、互动交流,开拓视野、实践成果与学历教育和技能分层的社会培训。  相似文献   

18.
技艺类非遗的活态传承在当下社会形态趋势面临一些列问题,如何将技艺类非遗的"技"与"艺"传承的问题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传统手工技艺回归本原为基础,传承文化生态活动链,承载民间生态思维观,并将传统技艺与生活以及精神思维结合起来,助力非遗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9.
河北传统刺绣技艺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技术价值及艺术价值,是河北区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拯救这一传统手工技艺,探索其与高校教育融合的途径。通过确定培养目标及课程目标、培养师资队伍、建立刺绣工作室、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传播等方式,研究其在高校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河北传统刺绣技艺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为高校的文化育人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洪文进  苗钰  吴艳  唐颖 《丝绸》2016,(4):52-56
山越麻绣作为浙江淳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工业信息化时代下面临技艺的可传承与发展困难。通过对浙江淳安八都麻绣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珍藏绣品研究和对山越麻绣技艺传承人的调研,并结合文史资料与书籍,阐述山越麻绣的历史渊源,讨论山越麻绣的传统织绣装饰图案及结构布局实用功能在现代产品中的应用,分析山越麻绣传统绩麻纺织工艺。从绣法和针法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探讨山越麻绣在刺绣过程中传统"十字针法""重平针法"和"单面绣"传统工艺技术的巧妙处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