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源性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因具有相似的作用终点,低剂量下混合暴露可能产生大于单一暴露的联合效应,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一类重要风险因子,国际上已开始关注低剂量下混合暴露所引起的联合效应问题。本文首先对食源性EDCs的污染现状和检测技术(包括前处理技术和高通量检测技术)进行了梳理分析,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的分析技术已经成为EDCs的主流分析技术。随后,探讨了模式生物和毒性替代测试在联合效应研究中的研究现状,最后从浓度相加模型、独立作用模型和相互作用模型等3个方面介绍了联合效应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基于毒性测试替代技术的联合效应研究将为科学评价食源性EDCs的联合效应,揭示联合效应产生的分子机制,修订食源性EDCs的安全限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人类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人类食源性致病菌致病率的逐年上升,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滚环等温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技术因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以滚环等温扩增技术为基础,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新技术不断得到发展。本文概述了滚环等温扩增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措施,指明研究发展新方向,旨在为食源性致病菌在快速、高通量检测需求上增加新方法,对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事件中, 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造成群体性中毒、食源性疾病、大规模食品货物召回等的重要原因。食源性致病菌可能在食品加工或流通的任何一个环节进入到食品中, 因而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整个环节中, 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都至关重要。近年来,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型荧光探针由于其高效的荧光效率和光稳定性、分子结构设计多样、检测模式灵活, 在食品安全领域致病菌快速检测中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 为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鉴别、鉴定等提供了一个优异的解决方案。本文从AIE探针的设计、检测效率、检测模式等方面综述了AIE型荧光探针在致病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其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场景下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一种基于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临床诊断、环境保护和植物育种等工作中。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常规的符合性检验出现局限性的情况下,代谢组学技术显示出了巨大应用潜力,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食品掺假及品质鉴别、食品产地溯源以及转基因食品安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组学技术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全景分析、技术灵活等特点,可以作为现行食品安全评价标准的有力补充,也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疑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分类、研究平台和统计方法。重点阐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中的应用,为后续相关领域内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2):25-25
食品和发酵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食品和发酵工业用菌种的安全性关系到企业兴衰和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担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专项”中的“工业用菌安全性的检测与评价技术的研究”课题进展顺利。该研究建立的工业用真菌菌种毒理检测技术能够合理、客观地评价工业用真菌菌种的安全性 ,改变了现有的只对菌种有毒代谢产物的毒性进行评价的不完整性。该研究还建立了检测红曲制品及红曲培养物中桔青霉素、黑曲霉代谢产物赭曲霉毒素A ,米曲霉代谢产物———硝基丙酸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目的借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食品监管科学研究成果,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技术保障能力。方法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各类文件和技术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系统地从多方面梳理了FDA食品监管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结果 FDA立足战略重点与目标,围绕食源性致病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多层次食品中危害物检测技术研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排序、食品真实性识别、食源性耐药性监测、总膳食研究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支撑监管的系列成果,结合我国实际,从6个方面对加强中国食品监管科学研究创新提出针对性建议。结论为加强中国食品监管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281份食品样品展开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研究。结果:在281份食品样品中,一共检测出25份致病菌阳性样本,阳性菌株29株。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弯曲菌(9.09%),最低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0.42%)。结论:本次研究中的281份食品样品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以蜡样芽孢杆菌以及沙门氏菌为主。加大对食品安全性的检测,对餐饮食品加大监察力度,加强对肉制品、水果等致病菌的检测尤为重要,值得引起食品安全相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食源性致病菌、转基因食品等生物污染监测和控制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控制的重要领域之一,核酸作为每一物种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明,在食源性致病菌、益生菌、动物源性食品、过敏原食品、转基因食品乃至食品真伪鉴定和检测中是最理想的检测载体,结合强大的实时荧光PCR核酸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及食品品质保障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本文对目前实时荧光PCR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和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食源性微生物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备受关注。沙门氏菌(Salmonela Spp)、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大肠杆菌O157:H7等致病菌容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存活,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在食品快速流通及泛工业化生产的今天,实现食品中的病源微生物以及微生物毒素的快速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途径之一。作为21世纪六大热点技术之一,蛋白质组学技术有望弥补目前基于免疫学、基因组学等快速检测方法的不足,为监测食品中微生物种类与含量、保证食品安全提供新思路。本文主要探讨了蛋白质组学在食品微生物安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涵盖了利用质谱鉴定食品微生物,利用多肽指纹图谱识别食品中潜在病源微生物,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微生物在外界环境变化时蛋白质组上的响应以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生物膜的研究进展等。  相似文献   

10.
肽组学作为蛋白质组学的一门衍生科学,重点关注样品中多肽的组成及变化规律,是当前食源性多肽分析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肽组学分析技术进展迅速,在食源性活性多肽的制备分析、纯化鉴定、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从分子层面上为揭示食源性蛋白质酶解调控机制、多肽释放特性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持。该研究主要综述了肽组学分析技术在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质谱检测、结构鉴定以及生物活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食源性多肽序列分析、引导制备、质量控制、活性预测和挖掘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以期为肽组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食品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论参考。未来,基于多肽组学研究食品中活性肽的释放机制及作用机理将为多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