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陆洁牛建涛 《丝绸》2022,(12):156-163
近代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使民国女装的审美转型与衣料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文章通过查阅现存的民国纺织行业出版的三份权威报刊《华商纱厂联合会季刊》《纺织时报》《纺织周刊》,用统计法对女装衣料技术进行分类整理,得知化学染料和人造纤维已被广泛使用。当时受到广大普通女性认可的国货衣料阴丹士林布反映了两种技术的市场应用情况;通过整理分析这一时期的阴丹士林布衣广告,分别从人造纤维对女装材质的影响,化学染料对女装染色印花的影响,说明衣料技术对民国女装审美转型的助推作用,以及女性审美标准重建对女装风格转型所产生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吴微微  陈良雨 《纺织学报》2008,29(1):107-109
 通过对浙江畲族地区十多个畲族乡镇的田野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从形式层原始积淀,形象层艺术积淀,意会层生活积淀3个层面宏观地探析浙江畲族近代女子盛装所蕴涵的审美艺术。指出:人类共通的早期形式美同样存在于畲族近代女子盛装中的色彩喜好、构图及造型之中;畲族近代女子盛装拥有图腾同化、宗教感悟、求吉驱邪等象征功能,以及作为表现畲民族审美艺术和追求的装饰性作用;畲族近代女子盛装在形态、色彩、纹样、材质等方面所呈现的质朴、旷野、率真、美好等艺术气息及诸多美学特征,是畲族的生命感受和社会氛围的积淀,是畲族先民的审美艺术和情感即历史和心理意识得以在盛装中的体现和延续。  相似文献   

3.
宋永高  翁森艳 《纺织学报》2016,37(6):155-162
针对国内学者提出集群品牌术语后对其界定不一,为了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集群品牌概念,分析探讨了品牌的2 个要件:品牌形式及其联想和意义,认为后者才是品牌本质;分析了集群品牌的存在有两个必要但非充分条件:集群存在并被认知、集群被命名,指出只有当集群被目标顾客记住并建立相关联想后,集群品牌才存在。辨析了“地名+ 产业名”组合文字可能的3 种含义:指称某地特定产业及其产品,某地特定的产业集群,或该产业集群衍生出来的集群品牌,揭示了它们之间的明显差异,由此给出了集群品牌的定义。使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对“杭州女装”作为集群品牌做了测试,并与“温州女装”对比,结果显示前者联想丰富,有明显意义,后者联想少且基本无意义,间接验证了该文对集群品牌概念界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胸高状态下紧身衣的衣身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鑫  顾韵芬 《纺织学报》2009,30(2):89-94
 胸部造型是研究女装外观效果的关键,其结构处理技术和参数设计将直接影响服装与人体体表的吻合程度和整体平衡。以165/84A标准人体模型为研究对象,排除服装面料对衣身结构的影响,分别在胸高抬高1、2、3cm制作紧身衣,以立体裁剪方式取得衣身样板,通过平面图片叠加的分析方法,分析考察不同胸高状态下紧身衣样板中各工艺点的位移变化,总结平面结构的变化规律。 结果显示:胸高每增高1cm,胸围增量、胸上下围差量呈等差增加,变量都由前衣片提供,乳凸量、肩省、腰节省都相应增大,后衣身各项围度尺寸没有变化。由此得到的紧身衣衣身样板可以为其他贴体类成衣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合体西装和连衣裙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分析探讨针织与机织面料性能的差异,以及性能差异对服装外观和合体性的影响,并进行样板修正。实验选择典型机织平纹织物和针织圆纬衬垫织物为服装面料,对其进行硬挺度、悬垂性、拉伸弹性的测试,制作165/88A的西装和连衣裙样衣,对比分析服装横向维度、纵向长度以及斜向部位的尺寸差异,探讨面料不同性能对成衣上身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织西装的肩部位置易发生变形,可适当将肩点内收0~0.3 cm,背宽内收0~0.4 cm;对于纵向尺寸较大的针织服装如连衣裙等,使用288.03 g/m2左右的面料时可在0~1 cm范围内缩短上衣长及裙长;结合针织面料横、纵和斜向的弹性伸长率可得到各部位样板的优化尺寸,即机织样板尺寸×各部位的尺寸变化率。  相似文献   

6.
罗静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2,33(8):108-113
本文主要从结构和缝制技艺方面入手,对传统小岞节约衫进行了研究。小岞节约衫是惠安女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款式、结构和缝制技艺彰显出自身的民俗文化特征。文中采用田野调查的形式,观摩并记录了一款典型小岞节约衫的缝制工艺流程,在主体缝制和细节设计时深入剖析蕴育其中的缝制技艺,得出小岞节约衫在遵循传统造物观念基础上所体现的技术性、技巧性和艺术特征,客观反映小岞人安定平稳的审美心理和协调统一的审美观念,并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寄愿。  相似文献   

7.
魏静  欧力 《纺织学报》2006,27(5):49-52
尝试从几何构成的视觉原理解析黄金分割比例、黄金矩形、根号矩形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阐述了黄金分割的美学属性,探讨了黄金分割与服装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文化式女上装原型基本尺寸体系实验数据的分析与验证,表明黄金分割比例不仅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分,也存在于服装的内部结构,而且在服装构成中根号矩形的应用更为广泛。同时为服装设计如何有效利用黄金分割的美学属性,更好地把握服装各部分之间协调的比例关系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析和借鉴国画的绘画形式、布局章法、色彩、材料与性能等元素,提炼出设计灵感和素材,运用艺术化处理手法将其转化成服装设计语言,结合西式立裁手法表现在现代礼服中,探讨国画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技法,为礼服顺应新时期审美需求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新现代主义设计核心理念视角来界定具有新现代主义风格的服饰,按照结构主义和艺术符号学的观点把新现代主义服饰作为一种符号系统,从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形式美学符号三层次解读了新现代主义服饰产品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为了顺利生产Polynosic纤维特细号衬衫面料,以精梳棉涤混纺纱线作经纱,新型原料Polynosic纤维纯纺纱作纬纱,交织生产了特细号衬衫面料.介绍了Polynosic纤维的性能特征、产品对原纱的质量要求,认为整经工序应注意张力、排列、卷绕三均匀,浆纱工序采用小张力、高浓度、低粘度、中压力的工艺路线,织造工序合理调整上机工艺参数,可有效消除断纬、双纬、跳纱等织疵,使织造效率达92%,下机一等品率达88%.  相似文献   

11.
张中启 《纺织学报》2014,35(1):102-0
为研究针织毛衫圆形领尺寸变化规律,参照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160∕84A)基本领口,对原型领窝的横开领,前、后直开领进行开宽、开深。在横开领开宽量一定的情况下,分别测量不同直开领开深量下针织毛衫圆形领前、后领口弧长尺寸,并对这些尺寸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解针织毛衫圆形领前、后领窝弧长的变化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针织毛衫圆形领前、后领窝弧长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可为针织毛衫圆形领纸样设计及服装智能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雯  陈璐  杜佳灿 《丝绸》2022,59(2):77-86
四川凉山地区作为彝族最大的聚集地,因其经济、社会及环境多种因素,凉山彝族服饰保留了较多的古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目前关于凉山彝族服饰的研究概述居多而实证偏少,地域分类为主而时代特征区分不足。本文以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收藏的实物服装为样本,通过考据、测绘和结构分解,并结合文献和田野调查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凉山彝族女衫的形制与结构特征,对民族传统服装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民族服饰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结合体 ,是一种符号 ,也是一种语言。一个民族的服饰体现该民族的生活风貌、风俗习惯、审美意识、图腾崇拜及文化积累。从分析中国苗族聚居区的苗族服饰及其图案入手 ,着重阐述苗族服饰特点、图案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从而反映苗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女性对自身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加审美性,不惜让服装束缚自身的生理发展需要。而在唐代的审美中,崇尚丰腴之美,造就了舒适、大气、雍容、华贵的宽松女装款式风格。通过研究唐代服饰元素的特点,并应用到现代服装款式结构设计中,进一步提高服装的舒适性。并在借鉴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制作出适合现代女性要求的服装,进一步解放...  相似文献   

15.
吴欣  崔荣荣  罗静 《纺织学报》2012,33(10):107-112
崇武服装在惠安东部沿海地区最具特色与代表性,其结构与缝制工艺蕴涵着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形式,以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缀做衫为例对崇武服装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崇武缀做衫采用边裁边缝的传统作业方式,包括面料采购、裁剪、缝制、整烫等基本步骤,结合服装结构特征和缝制工艺特色,分析得出崇武缀做衫“备物致用”的造物观念及“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的审美特征,并从镶拼工艺和手工刺绣上体现其社会文化和精神寄托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崔丽娜  黄灿艺 《纺织导报》2016,(11):124-126
本研究以实现纸样快速生成为目标,以女衬衫纸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几何约束数值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对女衬衫的各部位纸样进行约束求解,进而完成服装纸样参数化设计过程,并建立了女衬衫纸样完整的参数化约束数据库及规则库,为女衬衫纸样自动生成系统及实现交互式修改建立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
《Textile》2013,11(2):204-215
Abstract

Sharon Kelly focused her art practice on charcoal drawings, later adding several video pieces. Her use of cloth ranges from providing a ground for an image to becoming an image, to a trope of a particular state of mind. Pertinent to my inquiry are Wittgenstein's thoughts on use as the hinge for creativity, the use connects us to a complicated network of similarities, overlapping and crisscrossing (Wittgenstein 1953: 66). My proposition is that cloth and garments enter into a variety of relationships with and within the drawings. An active and visually sophisticated response of an artist to textiles brings forth the capacity of a cloth or a garment to convey any or several of the following: identity, expression, gender, age, mood, intent, attractiveness, social status, and even honesty. Applied outside the range of its normal use, the textile does no actual work at all, yet it is not an idle wheel or ornament. The cloth or a garment in Sharon Kelly's art is not subordinated to the art: there is no hierarchy. Rather, the aesthetic function isolates the object from the everyday use and fastens our attention powerfully to it. The fabric transforms itself into a gatekeeper of feeling.  相似文献   

18.
南通民间蓝印花布的价值底蕴和设计理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南通蓝印花布独特的生产工艺、图案的构成及寓意,探讨南通蓝印花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部分具备的民间工艺文化生态学保护价值,指出南通蓝印花布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并以此为立足点,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南通蓝印花布从符号设计、组合设计、创新设计等方面进行延伸,发现传统元素和现代审美观念的一体性是现代服饰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内涵,二者的融合也为南通蓝印花布在当今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开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广州外销通草水彩画作为近代中国的外销艺术品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本文从通草水彩画中典型的女性形象着手,对广府地区贵族女性和民间女性两大阶层的女性服饰特点进行了解读,归纳和提炼了18—19世纪广府地区女性服饰共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0.
南通色织土布与鲁锦图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通地区和鲁西南地区色织土布的图案类型、纺织工艺、色彩运用及图案寓意的比较分析,得出两个地区色织土布图案的基本纹样、色彩有着很大的差异性,但其织造原理、基本纹样的组织手法有着某些相似性.受民俗、民风的影响,两个地区的劳动人民还赋予了色织土布图案不同的寓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