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现代成衣珠绣装饰设计的要素和设计原则,并总结了当今成衣珠绣装饰设计应用规律和注意事项,为珠绣装饰设计发展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2.
季敏 《毛纺科技》2015,(2):53-56
研究了珠绣这一传统的工艺装饰方法在现代毛呢类服装使用中的设计表现。通过分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毛呢服装的设计特点,总结出该类服装在材质混搭、款式变通、颜色多元等方面的局限性,以此为出发点,引入了珠绣这一传统工艺与毛呢服装设计相结合的理念,以理论与实例结合的方式论述了珠绣工艺对毛呢类服装改良的3大效果,总结出珠绣工艺中"点、线、面"的统一、图案选择及装饰部位这3个重要因素合理相结合,使原本以职业、干练为主要特点的毛呢类服装焕发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珠绣是我国劳动人民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创造的灿烂文化,蕴含着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因其材质丰富、表现手法多样,拥有独特艺术价值及文化价值。本文从珠绣的定义出发,介绍了珠绣平面绣法、浮雕珠绣法和立体绣法三种表现形式;梳理了箱包装饰设计中造型装饰、图案装饰和配件装饰的艺术表现;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将珠绣运用到箱包的装饰设计上。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珠绣与现代珠绣的表现形式,总结归纳珠绣在视觉、触觉、听觉方面的独特性,指出其立体多维的空间形式是当代珠绣发展的重要趋向。并以案例分析解读的方式,从材料配伍、图纹造型及工艺方法三方面入手,重点论述基于技术进步及观念更新所产生的当代珠绣设计构成特征。从其背后的价值分析来看,当代珠绣市场应用越来越广泛,装饰形式变化多样。珠绣在与面料、服装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发展演变,从侧面体现了工业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趋势,集中反映了当代文化交融并存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潮汕地区传统手工艺技术发达,其中潮绣、抽纱、珠绣等纺织品手工艺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潮汕传统工艺风格的特色产品。现提出潮派工艺服装的概念,讨论潮绣、抽纱、珠绣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对潮派工艺礼服、潮派工艺毛衫和其他服装的设计与审美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珠绣工艺为基础,以《山海经》中的神怪异兽形象为图案来源,将其形象以立体图案设计手法与服装款式结构进行结合设计,并运用手工珠绣工艺在纺织品上用珍珠、亮片、宝石珠子等不同材料,设计制作出精美的立体图案.以高定礼服的定位结合经典时尚的款式造型,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美感的高定礼服.通过研究珠绣工艺在图案上绣工手法的变化,精选出适合珍珠、亮片、宝石珠子等材料的立体绣制技法,创设出珠绣高定礼服专属的设计美感.  相似文献   

7.
邹平  李璐 《毛纺科技》2024,(3):96-102
绣缀工艺以其特有的多变性和造型性,丰富了服装立体裁剪的整体表现力。针对绣缀法分类模糊及其在立体裁剪技术理论及应用上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研究绣缀法设计的服装,总结绣缀法的分类及技术要点、绣缀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操作方法及技巧,提出基于绣缀法的服装立体裁剪技术原则。包括衣身造型线的确定原则、人体不同部位绣缀造型确定原则、绣缀隐蔽省道原则、绣缀凹凸整理原则、夸张造型绣缀原则、逐渐调整造型原则、重点绣缀原则、绣缀正反面互用原则等。对绣缀法服装立体裁剪技术的应用研究,拓展了立体裁剪的设计技术空间,进一步延伸了绣缀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8.
珠绣质感细腻、明艳,立体层次感强。珠绣可以赋予女包全新生命,使女包产品更为鲜活生动。对珠绣的含义、技法、分类进行概念界定。从文化传承、工艺技法、风格潮流等方面入手,剖析珠绣在女包设计中的艺术特征;针对珠绣在女包设计中的应用,从点到体造型进行系统阐述,并剖析珠绣在女包设计中的创新形式,从而提升女包的时尚感和溢价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绣缀褶皱在现代服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种传统的褶皱在服装中的表现形式变得丰富起来,同一种绣缀褶皱在不同的服装设计作品在表现出不同的设计效果。本文通过绣缀褶皱的操作手法分类,对正面绣缀与反面绣缀的手法与造型进行分析,总结绣缀褶皱在服装中应用时的表现形式,对绣缀褶皱的使用与创新进行进一步思考,有助于开拓绣缀在服装中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传统"珠绣"工艺在礼服服装设计中基于造型、结构、材料、工艺、图案等二次设计进行的研究与实践,将设计灵感与审美对象之冰雪与火焰2种自然界中相对立状态的物质形态来象征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并以现代礼服式样及中国传统珠绣工艺的艺术再造手法予以表现,说明在服装设计中引入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意义,阐释中国手工工艺及其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及哲学思考,倡导具有民族性、世界性的文化相互借鉴而形成的服装风格问题,推动我国传统手工艺在国内外服饰艺术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缝缩手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技术原则的分析,总结缝缩手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技术原则,如确定造型线原则、计算用料原则、逐步调整造型原则、隐藏省道原则、不同部位绣缀选择原则、绣缀与立体构成技法结合原则、曲面剪口平服原则、绣缀凸凹整理原则、绣缀装饰点缀原则、连接绣缀面料平服原则。这些原则具有适用性,开拓了缝缩手法的应用空间,有助于为缝缩手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法绣是多元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典型产物。梳理法绣技艺在当今时尚服装中的创意呈现,剖析不同文化语境下法绣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特质。解读苏州文化意境中的美学思想、人文精神和艺术风貌,探寻法绣与苏州地域文化交融的契合点。基于现代消费者个性化的审美旨趣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提出法绣与苏州文化融合共生乃至共美的创新发展思路。从审美价值、创意语境的融会创新视角,拓展法绣融合之美,结合具体设计实践,研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意与表现。以期法绣与苏州地域文化碰撞后的和合之美,可以塑造出更多具有人文气息和艺术魅力的服装形象,并给现代时尚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以及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3.
传统汴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为更好传承传统汴绣诸多的工艺技法,本研究在介绍传统汴绣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以传统汴绣为切入点的高级定制服装在材质、色彩、图案、表现手法上的设计特征,对传统汴绣在高级定制服装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高星  邢颖 《丝绸》2020,57(4):107-111
基于非物质视角下分析珠绣装饰设计语言的整体特征,文章认为材料、图纹、工艺是促进其装饰设计语言变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同时以案例分析分别从视觉形态、符号指代、形式序列及思维界域等角度对珠绣装饰设计语言的演绎现状进行归纳。分析表明:人文意识的介入使珠绣装饰设计建立起全新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模式,并基于艺术和技术的彼此糅合衍生出装饰设计语言的诸多表达形式,从而为现代珠绣的装饰创新运用提供灵感来源及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双面全异绣是湘绣工艺技术与艺术特质达到巅峰的标志,但有关其工艺技术与艺术特质结合的研究较少。为此,以双面全异绣的诸多现存作品为例,从绣稿工艺设计、内容题材表现、画面构图的时空转换、刺绣针法对艺术特质的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双面全异绣高超工艺技术与优良艺术品质完美结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保持湘绣的独特艺术特质和刺绣工艺技术是湘绣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粤绣中的珠绣工艺应用于休闲服装设计中,并从休闲服装款式、针法构图、色彩运用、工艺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探讨了粤绣艺术在休闲服装中的创新应用特征,以期让人们通过休闲服饰更加深入了解粤绣艺术,打破粤绣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绝迹的现状,达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杨蓓  钟玮  张婉玉 《丝绸》2020,57(3):118-125
以符号学与设计学为研究背景,针对凉山彝绣的创新设计过程进行符号学思维推演,通过彝绣图形的设计创新及在服装中的应用,探索与现代服饰设计共融的发展空间。采取文献与实物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通过彝绣的图案结构、纹样题材与构图格局等方面元素挖掘,对彝绣的符号构成进行梳理,建立解读模型与设计流程,经设计论证凉山彝绣自身具备符号象征的特性和设计产物的本质。研究表明,彝绣符号"能指与所指"架构具备成为彝绣设计创新的理论支持及服饰产品设计应用的条件,运用符号学的观点与方法可以为凉山彝绣的资源开发及设计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分析、实物研究、设计实践等研究方法,结合史学、美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对传统的佩斯利涡旋纹进行分析与研究。阐述了佩斯利涡旋纹的演变和艺术特色,介绍了其在服饰上的应用,并从造型、题材、工艺等方面探讨现代服饰品用佩斯利涡旋纹创新设计方法。研究认为,抽象几何、卡通图案、动植物等题材,立体刺绣、珠绣与金属盘带绣、镂空与蕾丝缀珠绣等工艺可被用于佩斯利涡旋纹的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隋唐时期联珠团窠纹图案智能再生设计,文章采用中值滤波平滑处理,利用自适应高低阈值法代替人工调参,提高适应性;结合拉普拉斯算子和形态学处理优化线稿,最后基于颜色特征将位图转化为矢量图。通过对隋唐时期联珠团窠纹样矢量图进行创新设计,并应用于现代汉服和家纺产品中,为联珠团窠纹在纺织服装产品中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装饰工艺是女式毛衫的一个重要设计元素,装饰工艺设计得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女式毛衫的个性化和时尚化。现通过对女式毛衫中的刺绣、烫钻、钮扣和珠绣4种装饰工艺及应用进行阐述,拟为女式毛衫的创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