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河北省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指导河北省中小学生饮料合理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北省抽取3 259名中小学生,使用食物频率表对其过去1个月饮料消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河北省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率为66.62%(2 171/3 259),最常见消费的饮料依次为:植物蛋白饮料(28.60%)、碳酸饮料(24.70%)、非100%果蔬汁(24.09%)。小学生植物蛋白饮料、非100%果蔬汁饮料、碳酸饮料、含乳饮料消费率均高于中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茶饮料消费率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地区、学段、母亲文化程度对中小学生饮料消费率有影响(P<0.05)。结论 河北省中小学生饮料消费普遍,应开展针对性宣教,促使其科学消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6—2017年中国12~17岁儿童青少年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为引导中国12~17岁儿童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省抽取275个监测点开展营养健康监测。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食物摄入信息,采用食物秤称重记录家庭或学校食堂连续3 d食用油和调味品的摄入量,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能量和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2016—2017年中国12~17岁儿童青少年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平均每人日摄入量分别为1 995.0 kcal、253.8 g、84.5 g、61.4 g。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分别为50.6%、37.1%、12.3%。72.9%的儿童青少年脂肪供能比高于推荐值30%、48.0%的儿童青少年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推荐值50%、22.6%的儿童青少年蛋白质供能比低于推荐值10%。儿童青少年膳食脂肪来源于食用油、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比例分别为43.9%、36.6%、19.6%。12~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每人日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生高于女生,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存在城乡差异,城市高于农村(P0.01)。城市儿童青少年蛋白质供能比达到中国居民膳食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的比例高于农村(P0.01)。结论:中国12~17岁儿童青少年每人日膳食能量基本满足,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不合理。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儿童脂肪供能比增幅过快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3—2014年开展的我国16个省(市)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中预包装饮用水消费数据,选取43 319名3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方法,分析研究对象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率分别为26.2%和14.4%,人群平均消费量分别为249.7和56.4 mL/d,饮用者平均消费量分别为951.6和392.2 mL/d。男性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女性;家庭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3万元以上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城市地区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农村地区人群,而农村地区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城市地区人群。此外,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还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结论我国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较低,其消费状况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地区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含乳饮料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2013年在我国北京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西省、山东省、湖北省、广东省、贵州省和甘肃省共9个省(市)中18个城市区(县)选取13 953名3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利用过去一个月食物频率法和非连续3 d 24 h回顾询问法收集调查对象含乳饮料消费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含乳饮料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国9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含乳饮料消费率为9.7%(1 350/13 953),消费≥1次/d、4~6次/周和1~3次/周的比例分别为1.6%(217/13 953)、0.7%(94/13 953)和7.4%(1 039/13 953)。男性和女性消费率分别为8.5%(592/6 934)和10.8%(758/7 019);按年龄分层,3~6岁消费率最高(35.5%,165/465),60岁及以上最低(4.5%,123/2 740);城市消费率(7.7%,534/6 954)低于农村(11.7%,816/6 999)。全人群含乳饮料平均消费量为6.2 mL/d(消费人群为134.4 mL/d),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6和6.9 mL/d;按年龄分层,3~6岁消费量最高(35.6 mL/d),60岁及以上最低(2.6 mL/d);城市消费量(3.2 mL/d)低于农村(9.2 mL/d)。性别、年龄、职业、城乡和地域是含乳饮料消费的影响因素。结论我国3岁及以上人群含乳饮料消费率和平均消费量较低。儿童和青少年(3~17岁)是含乳饮料的主要消费人群,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儿童和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的科普宣教。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7—2018年我国大城市成年居民蛋类食物消费状况,为制定营养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7—2018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个大城市选取12 173名18岁及以上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非连续3 d 24 h回顾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对象蛋类食物消费率和消费量,采用χ2检验与秩和检验比较消费率和消费量的差异。结果 2017—2018年我国大城市成年居民蛋类食物消费率为72.9%(8 875/12 173),全人群蛋类食物平均消费量为28.1 g/d(P25:0,P50:20.5 g/d,P75:43.9 g/d,P95:78.3 g/d),消费人群平均消费量为38.6 g/d(P25:17.6 g/d,P50:33.3 g/d,P75:51.3 g/d,P95:86.9 g/d)。高文化程度、高家庭收入和东部地区的居民,蛋类食物的消费率和消费量较高。蛋类食物消费低于膳食推荐摄入量(40 g/d)的人群比例为71.5%(8 705/12 173),满足推荐摄入量(40~50 g/d)的人群比例为9.9%(1 201/12 173)。结论 蛋类食物在我国大城市成年居民中的消费较为普遍,但人均消费量相对不足。建议针对蛋类食物的营养知识进行宣教科普,适量提高我国居民蛋类食物的消费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区农村中小学生零食的摄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抽取北京市密云区农村8所中小学537名学生,采用北京市统一的"零食与饮料消费情况调查"问卷。结果:学生1w零食摄入频率10次及以上的有55.9%,平原高于山区(P0.05),低年级高于高年级(P0.01),女生高于男生(P0.01),走读生高于住宿生(P0.05),喜欢零食的学生高于不喜欢零食的学生(P0.01),家长零食摄入频率高的高于频率低的(P0.05)。影响中小学生零食摄入频率的因素有类型(OR=1.65)、零食是否影响正餐(OR=0.29/0.39)和家长1w零食摄入频率(OR=6.67E-10/8.41E-10)。结论:应建立以学校为基础,家庭、社会全方位支持引导的营养知识宣传引导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云南某高校大学生BMI及减肥行为现状,为采用相应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云南某高校共415名学生,使用"BMI和减肥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BMI在地区和性别上分布存在差异(P0.01);39.51%的城市男生和60.98%的城市女生认为自己需要减肥,分别高于农村男生(P0.01)和女生(P0.05);男女生减肥比例分别为22.32%和50.79%,女生减肥比例高于男生(P0.01)。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减肥比例分别为44.79%和29.37%,城市学生减肥比例高于农村(P0.01)。调查人群中77.56%的减肥者BMI为正常;42.18%的减肥者是为了提高自信和形象而减肥,73.46%的减肥者的减肥时间不超过1个月,有氧运动减肥为大学生减肥的首选方法,89.12%的减肥者有吃早餐的习惯;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对减肥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是认为自己有减肥需要(P0.01)和性别(P0.05)。结论:男生体格好于女生,城市学生体格好于农村学生。城市大学生的减肥比例大于农村,女生减肥比例大于男生。减肥人群主要集中分布在体重正常人群上,存在盲目减肥和减肥方式不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云南省昆明市大学生饮水情况,分析日常饮水习惯、对饮水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饮水方面存在的误区。方法:2016年4—5月,采用分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云南省昆明市7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饮水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总人数697人,有上课带水杯习惯为64.7%,女生高于男生(P0.01);随着年级升高,上课带水杯的比例逐渐升高(P0.01)。女生经常饮用温热水,在饮水温度方面的习惯好于男生(P0.05);随着年级升高,饮用温热水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购买饮料时,女生关注外观和生产日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P0.01);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是大学生最不关注的,分别为21.8%和21.4%;茶饮品饮用较少,占32.9%;而碳酸饮品深受男生喜欢,占38.2%,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结论:高校学生健康饮水意识较弱,科学饮水相关知识欠缺,应开展健康饮水知识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3岁及以上居民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摄入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2014年在我国14个省(市)抽取28个城市区和县内的27 485名3岁及以上常住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非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调查对象碳酸饮料的消费状况,结合2015年开展的饮料添加糖含量专项调查中132份碳酸饮料糖含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人群碳酸饮料中添加糖摄入量分布和饮料提供的能量,并与人群膳食摄入总能量相比计算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供能比。结果我国14个省(市)3岁及以上居民碳酸饮料添加糖每日平均摄入量为0.5 g,供能比为0.11%,其中碳酸饮料消费人群添加糖每日平均摄入量为13.4 g,中位数为12.3 g,供能比为2.69%。不同消费人群添加糖每日摄入量的中位数比较,男性(15.3 g)高于女性(10.1 g),城市(13.8 g)高于农村(10.7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供能比比较,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3.02%)高于农村(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7岁年龄组人群的碳酸饮料供能比最高为3.41%。结论 13~17岁青少年为碳酸饮料中添加糖的高消费群体,应重点开展科普宣教,引导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15个省(区)老年人肉类消费模式现状及人口经济因素对其影响。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的数据资料,选择4 876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d 24h膳食回顾数据评价肉类消费率和摄入量并分析其人口经济因素的差异。结果:2015年我国老年人肉类消费率为81. 9%。男性、低年龄组、高收入水平、高学历、城市以及西部地区老年人消费率较高(P <0. 05)。平均每日肉类摄入量为78. 7g/d,其中畜肉和禽肉摄入量分别为65. 6、13. 1g/d。畜肉摄入量占总肉类的86. 9%,猪肉摄入量占畜肉的86. 5%。分别有42. 1%和38. 2%的老年人畜禽肉摄入量超过和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值,男性、高收入、西部地区老年人肉类摄入量高于推荐值的比例相对较高(P <0. 05)。结论:我国老年人肉类摄入呈两极分化、过量与不足共存的现象,只有20%的老年人肉类摄入量适宜,但种类单一。在改善老年肉类摄入模式方面需要加强营养健康宣教的力度和相关福利政策投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成年居民食用油消费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家庭食物称重记账法的数据,对25556户,共50425名18岁及以上居民食用油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成年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消费食用油40g(城市居民58g,农村居民42g;二类农村最高44g,中小城市最低37g),其中植物油32g(城市居民325g,农村居民31g;大城市最高39g,四类农村最低20g),动物油8g(城市居民3g,农村居民11g;四类农村最高20g);男性为44g,高于女性的38g.我国成年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消费色拉油9g,菜籽油8g、豆油8g、花生油5g、猪油3g、其他食用油5g,我国居民家庭中消费菜籽油、猪油(炼)、花生油,色拉油、豆油、芝麻油、胡麻油的比例依次为33.5%、29.0%、16.8%、13.8%、13.5%、10.5%、3.8%,菜籽油和猪油是我国成年居民消费量高并且经常消费的食用油种类.我国成年居民食用油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的比例达65.2%;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67.4%和65.2%;城市和农村接近,分别为65.5%和65.1%;二类农村最高,为72.8%,四类农村最低,为59.3%.总体看来,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消费量偏高,食用油种类比较单一;农村居民动物油消费偏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对饮水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大学生每日饮水情况,为促进大学生健康饮水行为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研究样本,利用自制问卷对592名研究对象的饮水知识及饮水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仅有45.3%的男生和31.1%的女生认为每日饮水最少应该在1 200m L以上,男生的正确率高于女生(χ2=12.392,P0.001)。有49.8%的男生自认为每日饮水量在1 200~2 000m L,女生为41.8%。男生更倾向选择碳酸饮料或含糖饮料(男生7.8%、女生0.9%)。必须购买水时,绝大多数学生更看重健康和口感。其中,女生更注重健康因素,而男生则更关心口感。结论:大学生健康饮水知识普遍欠缺,每日饮水量不足,男生含糖饮料摄入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饮水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7—2020年中国23省(自治区、直辖市) 3~17岁儿童青少年烹调油消费现状。方法:数据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2017—2020年开展的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参与家庭调味品称重调查的3~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称重记账法获得家庭烹调油消费量和人日数,结合家庭成员能量摄入比计算个体消费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烹调油推荐量进行评价。利用《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各种脂肪酸含量,结合个体不同烹调油的消费量,计算个体通过烹调油摄入的不同脂肪酸量。结果:我国3~17岁儿童青少年烹调油的平均消费量为28.23 g/d,其中植物油为26.52 g/d、动物油为1.67 g/d、动植物混合油为0.04 g/d。研究人群烹调油消费在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收入水平和地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国3~17岁儿童青少年烹调油消费量超过最高推荐量的比例为43.68%。菜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是消费率最高的3种烹调油,菜籽油、花生油和豆油是消费量最高的三种烹调油;经烹调油摄入的...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大学生饮食行为与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饮食行为与习惯现状.方法:对北京海淀区4所不同类型大学,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20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剔除不合格的问卷后,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学校、不同性别学生饮食习惯和行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被调查对象中,女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同一学校的男生;女生为保持体重而节食的百分比显著高于男生;坚持每日饮用牛奶的大学生约为29.5%,每天饮用碳酸饮料的为8.5%,经常食用西式快餐的为8.2%;男生中每天饮用碳酸饮料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女生,每月生活费水平与家庭居住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被调查的大学生的饮食行为与习惯状况不佳,应加强合理膳食知识的普及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中国23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成年居民烹调油消费水平和状况。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2017—2020年开展的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本研究选取参与家庭调味品称重调查的18~59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称重记账法获得家庭烹调油消费量和个人人日数,结合家庭成员能量摄入比分配到个人,并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成年人烹调油的推荐摄入量25~30 g/d进行评价。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脂肪酸含量,结合个人不同烹调油的消费量,计算个人经烹调油摄入的脂肪酸含量。结果 我国18~59岁成年居民烹调油的平均消费量为36.23 g/d,其中植物油为33.99 g/d,动物油为2.17 g/d,混合油为0.08 g/d(动植物混合油)。研究人群烹调油消费量在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地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国18~59岁成年居民烹调油消费量超过推荐摄入量范围最高值30 g/d的个体比例为50.72%;菜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是消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焙烤食品消费量、来源于焙烤食品游离糖摄入量及其供能比。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18个省,采用非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方法,收集13 083名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的焙烤食物消费量。焙烤食品糖含量数据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开展的焙烤食品专项监测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方法计算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通过焙烤食品的糖摄入量及供能比。结果 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一般人群)的焙烤食品消费率为24.11%,女性略高于男性,分别为25.69%和22.42%。随年龄增加,各年龄组焙烤食品消费率总体呈下降趋势,3~5岁组最高为39.09%,60岁以上组最低,为17.57%。一般人群焙烤食品平均消费量为10.25 g/d,女性(10.58 g/d)略高于男性(9.92 g/d);各年龄组焙烤食品平均消费量最高为13~17岁组(16.36 g/d),6~12岁组和3~5岁组次之,分别为15.22 g/d和13.25 g/d。一般人群通过焙烤食品游离糖的平均摄入量为1.54 g/d,平均供能比为0.37%(0.37%TE),女性(1.60 g/d,0.41%TE)高于男性(1.47 g/d,0.33%TE);各年龄组,13~17岁组游离糖摄入量最高,为2.21 g/d(0.52%TE),6~12岁组和3~5岁组摄入量次之,分别为2.14 g/d(0.59%TE)和1.94 g/d(0.65%TE)。焙烤食品消费人群平均供能比为1.53%TE(1.43%TE~1.67%TE),焙烤食品消费人群的高消费者(P95)为3.86%。一般人群,通过面包和糕点摄入的游离糖平均值分别为0.68 g/d和0.73 g/d,远高于饼干(0.13 g/d)。结论 我国3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一般人群,女性的焙烤食品消费率、游离糖摄入量、游离糖供能比均高于男性,通过焙烤食品摄入的游离糖水平较低。焙烤食品减糖时,建议重点关注3~5岁、6~12岁、13~17岁人群,重点关注面包和糕点这两类食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每日饮水情况,为促进大学生健康饮水行为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连续7d饮水调查法对58名学生的饮水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天气情况。结果:医学生的日均摄水量约1.64±0.49 L,男女生无显著差异。日均饮水量男生少于女生(0.82±0.28、1.21±0.57 L,P=0.004)。仅有1 2.5%的男生每日饮水超过1200mL,女生则是47.1%。男生每日摄入白水较女生少(0.78±0.26、1.15±0.54L),但摄入更多的饮料(0.21±0.16、0.10±0.04L)。结论:大学生每日饮水量不足,男生含糖饮料摄入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饮水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中国23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烹调油消费现状。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2017—2020年开展的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参与家庭调味品称重调查的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称重记账法获得家庭烹调油消费量和人日数,结合家庭成员能量摄入比计算个体消费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烹调油推荐量进行评价。利用《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各种脂肪酸含量,结合个体不同烹调油的消费量,计算个体通过烹调油摄入的不同脂肪酸量。结果 我国老年居民烹调油的平均消费量为32.32 g/d,其中植物油为30.36 g/d,动物油为1.89 g/d,动植物混合油为0.08 g/d;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地域的研究人群的烹调油消费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国老年居民烹调油消费过多者占比43.84%;菜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是消费率最高的烹调油,菜籽油、花生油和豆油是消费量最高的烹调油;经烹调油摄入的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结论 我国老年居民烹调油消费水平总体较高,超过40%的老年居民烹调油消费过多,应实施针对性行动并继续开展监测了解其消费情况。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居民果汁饮料消费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一年食物频率调查的数据,对55211名15岁及以上居民的果汁饮料饮用率、饮用频率和饮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5岁及以上居民果汁饮料的饮用率为20.6%,平均每周饮用果汁饮料1.1次,平均每周饮用果汁饮料78.4g。果汁饮料的饮用率、饮用频率和饮用量为城市高于农村,15~17岁、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年龄组依次降低。果汁饮料的饮用率为女性高于男性,而饮用频率为男性高于女性。我国居民的果汁饮料消费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订学生营养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湖北省贫困农村地区中抽取8个县(市) 32所中小学校,共5 580名学生(男生2 847名、女生2 733名)。采用统一规定的方法对学生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测量。结果:调查学生除6岁年龄组身高、体重外,其余各年龄组身高、体重均低于2010年全国农村同年龄段学生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率为16. 0%,其中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4. 2%、12. 6%,男生(18. 7%)高于女生(13. 2%);小学生(17. 5%)高于初中生(12. 9%);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地区学生的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9. 1%、16. 8%、11. 2%。超重/肥胖率为9. 1%,男生(10. 5%)高于女生(7. 5%),小学生(9. 5%)高于初中生(8. 0%);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地区学生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8. 8%、6. 9%、11. 1%。结论:我国中部贫困地区学生体格发育水平普遍低于同期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问题堪忧;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并存,亟需采取针对性营养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