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紫斑牡丹榨油后的籽饼粕单萜苷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探索油用牡丹籽油制备过程中的副产物——牡丹籽饼粕的研究开发价值。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油用牡丹籽饼粕中共分离的8个单萜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gentiobiosyl-paeoniflorin(1)、白芍苷(2)、氧化白芍苷(3)、牡丹酮-1-O-β-D-吡喃葡萄糖苷(4)、白芍苷R1(5)、paeonifanin(6)、8-O-去苯甲酰白芍苷(7)、牡丹皮苷F(8)。结论:上述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斑牡丹榨油后的牡丹籽饼粕中分离得到。结果表明油用牡丹籽饼粕中含有大量的单萜苷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RP-HPLC测定油用牡丹籽饼粕和籽壳中单萜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RP-HPIC同时测定油用牡丹籽饼粕和籽壳中6种单萜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采用乙腈(A)和磷酸二氢钾缓冲盐(B)(pH=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梯度为0 min(A,15%)→10 min(A,15%)→22 min(A,25%);检测波长:4"-羟基白芍苷和氧化芍药苷为260 nm,白芍苷、芍药苷、6-O-β-D-吡喃葡萄糖-8-O-苯甲酰基-9α-甲氧基-牡丹酮和白芍苷R1为232 nm,柱温30℃。结果表明,单萜苷类物质在油用牡丹籽饼粕中的含量远远大于在其籽壳中的含量,牡丹籽饼粕可以作为单萜苷类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该方法准确,实用性好,可用于牡丹籽饼粕中单萜苷类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探索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开发及综合利用前景。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其他多种测试手段测定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的千粒质量、籽壳和籽仁含量、籽粕含量、籽油含量及组成、籽壳及籽饼粕中主要化学组成及含量。结果:凤丹籽、紫斑籽和芍药籽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千粒质量分别为280.16、263.64 g和187.68 g;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籽壳含量占种子质量31%以上,籽饼粕含量占种子质量37%以上;饼粕中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单萜苷类化合物,籽壳中均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以及低聚茋类化合物。结论:芍药籽油组成和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牡丹籽油非常近似,可开发为高级食用油;3 种芍药属植物种子籽壳和籽饼粕中均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油用牡丹籽饼粕和籽壳开发利用对于油用牡丹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牡丹籽中苦味物质成分不清,限制了牡丹籽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本研究采用有机溶剂萃取与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HRMS)对牡丹籽中的苦味物质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牡丹籽样品先、后经正己烷、柠檬酸水溶液提取、正丁醇萃取,再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得到5个组分:F-Ⅱ-1-MR1,F-Ⅱ-1-MR2,F-Ⅱ-1-MR3,F-Ⅱ-1-MR4,F-Ⅱ-1-MR5;经感官评价筛选出2个苦味组分:F-Ⅱ-1-MR2,F-Ⅱ-1-MR3;用UPLC-HRMS对苦味组分进行分析与鉴定,共鉴定出24种化合物,包括单萜苷类7种,如芍药苷;黄酮类7种,如木犀草素;芪类2种,如白藜芦醇;脂肪酸类6种,如9,12,13-三羟基-10,15-十八碳二烯酸;有机酸类1种,为苯甲酸。其中,芍药苷类是牡丹籽苦味提取物中得率最高的成分,也是牡丹籽中主要苦味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牡丹籽含有丰富的脂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牡丹籽同时含有大量的低聚芪类、单萜苷类、芍药苷、单萜类、多糖类等功能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营养、抑菌、抗氧化、抗癌等功效。该文对牡丹籽中营养和功能活性成分及分析方法、纯化方法和功能活性等进行了概述,就牡丹籽营养和功能成分研究和产业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为深入开展牡丹籽资源化利用研究和产业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用牡丹是我国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油用价值。牡丹籽油是一种新资源食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突出。除油用价值外,油用牡丹的根、花、叶、籽等部位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单萜苷类、酚及酚苷类、低聚茋类、黄酮类、三萜类、脂肪酸类以及其他类等结构类型,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关于油用牡丹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牡丹籽油,花和叶等部位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还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该研究对油用牡丹不同部位(籽、根、花、叶)的化学成分与开发利用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制约油用牡丹精深加工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油用牡丹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低聚茋类化合物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用牡丹籽饼粕中低聚茋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菌、抗氧化及抑制肿瘤细胞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油用牡丹籽饼粕低聚茋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液料比为40∶1 m L/g,水浴温度7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低聚茋类总提取率达到6.39%。活性测试显示油用牡丹中低聚茋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番茄籽油是具有开发潜力的植物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新疆、内蒙古、甘肃和浙江4个不同产地低温压榨番茄籽油的风味,共鉴定出5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20种醛类化合物、5种烯类化合物、12种酯类化合物、6种醇类化合物、5种酮类化合物、3种酸类化合物、6种杂环类化合物和1种苯酚类化合物。综合而言,番茄籽油的特征风味成分主要包括油脂氧化产物和来源于番茄本身固有的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凤丹籽饼粕中单萜苷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研究了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3个主要因素对单萜苷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提取凤丹籽饼粕中单萜苷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5min,乙醇体积分数为41%,液料比为35∶1(m L/g),在此工艺条件下的单萜苷的得率为7.089%。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楸叶泡桐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等方法对楸叶泡桐种子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楸叶泡桐种子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licifolioside A和isoilicifolioside A混合物(1),isoacteoside(2),plantalloside(3),orobanchoside(4),darendoside B(5),acteoside(6),tomentoside(7)。结论其中,化合物3,4,5为首次从泡桐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牡丹花中的花色苷类化合物,分离检测了五种花色苷,结合紫外吸收光谱和质谱信息分别鉴定为矢车菊-3,5-O-二葡萄糖苷,矢车菊-3-O-葡萄糖苷、芍药-3,5-O-二葡萄糖苷、芍药-3-O-葡萄糖苷和天竺葵-3,5-O-二葡萄糖苷;比较了六个牡丹品种的花色苷组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红车轴草各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富集总异黄酮,然后采用多种色谱技术、重结晶等方法,对各部位分离、纯化,得化合物单体,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单体结构。结果从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鹰嘴豆芽素A(1),芒柄花素(2),德鸢尾素(3),(+)-4-羟基-3-甲氧基-8,9-二氧亚甲基紫檀烷(4),玛卡尼(5),鹰嘴豆芽素A-7-O-β-D-吡喃葡糖苷(6)、三叶豆紫檀苷(7),芒柄花苷(8),豆甾醇(9),二氢槲皮素(10),槲皮苷(11),木犀草素(12),大豆素(13)。结论化合物9、10、12系首次从红车轴草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夏桑菊复方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成分,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夏桑菊复方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三十二烷酸(3),二十四烷醇(4),熊果酸(5),β-香树脂醇(6),山奈酚(7),槲皮素(8),木犀草素(9),紫云英苷(10),4′-甲氧基-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1),槲皮素-3-O-β-葡萄糖苷(12),蒙花苷(13)。结论化合物1-13为首次从该复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蒋红  邹峥嵘 《食品科学》2009,30(22):101-103
目的:研究鄱阳湖野生藜蒿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提取藜蒿中的化学成分;采用聚酰胺柱层析法分离藜蒿中的黄酮苷元和黄酮苷类化合物;采用凝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藜蒿中的黄酮苷类单体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藜蒿提取物中的黄酮苷元和黄酮苷类化合物得到较好的分离,同时分离并坚定了两个黄酮苷类的单体化合物——柯依利素-7-O- β-D- 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O- β-D- 木糖苷。结论:采用微波辅助溶剂提取结合聚酰胺柱层析可以充分提取并有效分离藜蒿提取物中的黄酮苷元和黄酮苷类化合物,采用凝胶柱色谱分离法可以分离制备藜蒿黄酮苷类单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正>由江南大学主持,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油用牡丹籽》《牡丹籽饼粕》行业标准研讨会在山东省菏泽市召开。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均来自我国油用牡丹的主产省份,包括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安徽省、浙江省及紫斑牡丹主产区甘肃省。参加《油用牡丹籽》《牡丹籽饼粕》行业标准研讨会的主要专家有:江南大学金青哲教授,常明副教授,王小三副教授,赵晨伟工程师;知名牡丹专家河南科技大学史国安教授等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和鉴定醋制甘遂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大戟醇(1)、麦芽酚(2)、β-谷甾醇-3-O-6-硬脂酰葡萄糖苷(3)、5-羟基麦芽酚(4)、棕榈酸(5)、棕榈酸甘油酯(6)、丁二酸(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2、4、6、7为首次从甘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金荞麦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蓼科荞麦属植物金荞麦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色谱、凝胶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纯化了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鉴定分别为:赤杨酮(化合物1)、异鼠李素(化合物2)、槲皮素(化合物3)、槲皮素-3-O-鼠李糖苷(化合物4)、圣草酚(化合物5)、儿茶素(化合物6)、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葡萄糖苷(化合物7)、丁香酸(化合物8)、对羟基苯甲醛(化合物9)、琥珀酸(化合物10)、N-反式香豆酰酪胺(化合物11)、β-谷甾醇(化合物12) 和胡萝卜苷(化合物13)。结论:圣草酚、3,5-二甲氧基苯甲酸-4-O-葡萄糖苷和N-反式香豆酰酪胺是在金荞麦属内首次发现,丁香酸是种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8.
《山东食品科技》2011,(5):183-185
目的分离和鉴定醋制甘遂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大戟醇(1)、麦芽酚(2)、β-谷甾醇-3-O-6-硬脂酰葡萄糖苷(3)、5-羟基麦芽酚(4)、棕榈酸(5)、棕榈酸甘油酯(6)、丁二酸(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2、4、6、7为首次从甘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阳荷花苞降血糖活性及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阳荷花苞的降血糖活性及所含的化学成分。方法将阳荷花苞粗提物作用于胰岛素抵抗的Hep G2细胞,用葡萄糖试剂盒检测其降血糖活性,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然后通过反复的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分离、纯化阳荷花苞粗提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阳荷花苞粗提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且细胞毒性较小。并从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胸腺嘧啶(3)、尿嘧啶(4)、对羟基苯甲酸(5)、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6)、蔗糖(7)。其中化合物3,4,5,6为首次从阳荷花苞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姜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阳荷花苞降血糖作用显著,有必要对这种药食同源的植物进行研究并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Folin-Ciocalteus比色法测定油用牡丹籽饼粕中低聚茋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物质,系统研究了Folin-Ciocalteus比色法测定油用牡丹籽饼粕中低聚茋类的方法。得到适宜的显色条件为:显色剂用量为5 m L,碳酸钠溶液用量为15 m L,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20~25℃。根据低聚茋类化合物与Folin-Ciocalteus反应后的紫外可见光区的特征吸收,由光谱扫描曲线可知最大吸收波长为750 nm,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没食子酸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0.5~3.5μg/m L范围内,没食子酸吸光度与其质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99.8%,RSD为0.97%。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性好,可以用于低聚茋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