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VSP资料在转换波层位标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VSP资料可以较好地解决地面多分量转换波的层位标定问题,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是:首先利用水平分量的下行横波扶得横波初至,利用水平分量的上行转换波获得上行转换波的双程时间剖而,利用垂直分量剖面获得纵波初至;然后由纵波初罕和横波仞至得到转换波的时深关系;再通过转换波的时-深关系和双程时间剖面对过井转换波剖面进行层位标定。应用该方法对广安地区05GA3C04线过GA101井的地面三分量转换波偏移剖面进行了层位标定,并将标定结果用于纵波与转换波的联合解释和岩性剖面解释.得到的结果与工区内的钻井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
垦71地区多分量地震资料解释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分量地震资料解释主要包括纵波和转换横波资料的层位对比标定、纵波和横波地震属性参数计算、储层解释及油气预测等。其中的多分量地震层位对比是岩性解释和油气预测的关键技术环节。根据垦71地区多分量地震资料和纵横波测井资料,分析了转换波剖面的极性,研究了深度域法、剖面压缩法层位对比标定的方法步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纵横波属性分析。实际资料的层位对比效果明显,属性分析取得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地质背景复杂,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其反射特征多变;并且存在低速硅质白云岩,其纵波阻抗与储层接近,利用单一纵波无法准确区分硅质白云岩与储层。因此储层预测难度较大。而多波技术在储层预测、流体识别、裂缝检测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为此在纵波处理的基础上,针对该区转换波资料处理的难点,采用了改进的转换波静校正技术、转换波高分辨处理技术和转换波各项异性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解决了该区转换波深层成像问题,获得了高质量的转换波地震资料;同时通过多波层位标定和层位匹配,消除了纵波和转换波的旅行时差,将转换波压缩至纵波时间域,二者波组对应关系较好,结合测井数据的统计和实际纵波和转换波剖面的对比分析,利用横波阻抗能够有效区分低速的硅质云岩和储层,提高了该区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多波多分量技术在广安构造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最常用的多波地震是利用纵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检波器接收,其接收到的不仅有纵波信息,还有转换横波信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就是综合利用纵波、横波信息。相对于常规的纵波勘探而言,多波地震勘探可以提供的地下信息更为丰富,联合纵波和横波特性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地下储层和流体特性,减小多解性。文章介绍了多波多分量技术在四川盆地川地区广构造上的初步应用情况,该区块在多波多分量采集处理获得较好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纵波、转换波(P-SV波)的层位匹配、转换波层位标定、制作了压缩剖面,通过对纵波转换波剖面的对比分析,纵波、转换波(P-SV波)的联合反演,提取了纵横波速度比、λρ、μρ等属性参数,对须六段进行了储层预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
转换波层位标定对比技术在川中GA构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成为当前地震勘探的热点,但由于转换波的下行波是纵波,上行波是横波,横波的剪切波动力学特征与纵波不相同、在同一地层的纵横波速度的差异表现在运动学特征上与常规纵波也不一样、此外纵横波在相同地层的耗散也不相同,因此,转换波剖面与常规纵波剖面有较大差别。正确识别转换波剖面的地质层位是多分量解释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多分量地震勘探需要突破的一个技术难点。为此,以川中地区GA构造2D3C为例,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多种转换波层位标定对比技术,实践证明对该地区的转换波层位标定正确可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转换波速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志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4):570-575,667,494,495
对P-SV转换波作动校正叠加需要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以及转换点的位置信息,而转换点位置则与纵横波速度及其比值有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给速度分析带来困难。从另一方面看,转换波由下行纵波与上行横波组成,纵波速度信息包含在下行纵波半支曲线里,横波速度信息包含在上行横波半支曲线里,通过纵横波速度确定转换点位置,根据纵横波速度与转换点位置计算两个半支曲线的传播时间之和。因此,转换波速度分析迭代循环过程归结为:转换波时间-纵横波速度-转换点位置—转换波时间。本文阐述两种能直接从转换波数据里求取纵波和横波速度的方法:其一是纵横波速度谱迭代方法;其二是纵横波速度联合扫描方法。它们在求取纵横波速度的同时,可动态地确定转换点位置。借助于零炮检距纵波反射时间tPP0和零炮检距转换波反射时间tPS0这两个时间尺度及其转换关系,可实现纵波与转换波在相同时间尺度下的动校正叠加,再通过速度分析自然地解决纵横波层位标定问题。  相似文献   

7.
鉴于多分量地震联合反演同时利用纵波和转换横波地震信息,可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一种纵波、转换横波联合AVO/AVA反演方法,该方法将纵波、转换波地震AVO/AVA分析与地震反演相结合,采用模拟退火全局优化技术,通过匹配纵波和转换波地震数据的振幅和时间信息估算地层弹性参数。将该方法应用于胜利油田垦71井区实际多波地震数据处理,得到了较高精度的弹性参数,为研究区岩性预测和流体检测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及纵、横波层位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其与纵波资料对比标定层位,是应用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解释的基础。采用全波列测井资料制作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需要考虑地层倾角、岩层各向异性、横波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纵、横波资料对比中,又需要考虑极性、井资料的深时转换、子波带宽等的影响。本文从模型资料和莺歌海盆地实测多分量资料出发,研究了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具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纵、横波对比标定中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方法。实际资料的对比标定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横波速度和密度是储层特征描述的重要弹性参数,然而,传统的仅用纵波资料三参数反演横波速度和密度的方法存在反演不稳定和反演结果不精确的问题。为此,文中提出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AVO反演的方法来估计横波速度和密度,即推导出仅含有横波速度和密度参数的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式,该近似式和Aki-Richards的转换横波反射系数近似式有相同的目标参数。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接收的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中的纵波、转换横波波场信息,减少了AVO反演结果的多解性,为储层特征描述提供更加准确的横波速度和密度参数。模型数据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在合成数据中加噪测试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实际资料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胜利油田K71井区多分量地震资料的特点以及解释和应用情况。利用研究区多分量地震资料和纵、横波测井资料,分析了转换波剖面的极性,讨论了全波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深度域层位标定和剖面压缩层位标定等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纵、横波属性分析和转换波各向异性流体检测等。利用上述方法,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层位对比和解释,结果与实际钻井数据相吻合;对小层砂岩进行了预测,获得了有利砂岩分布范围;对流体性质与地震属性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了解了油气水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水淹区和剩余油区预测,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对指导油气田的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GeoEast处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多波资料处理技术,针对实际转换波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纵横波匹配、转换波速度建模、快慢横波时差提取的难点,应用转换波综合静校正技术大幅改善了转换波成像效果,利用井控纵波和转换波精细层位匹配技术获取了纵横波速度比,实现了纵横波层位的精确匹配,并通过转换波四参数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建模技术得到合理、准确的转换波偏移参数场,最后使用横波分裂分析与校正技术进一步增强了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效果。应用结果表明,GeoEast多波处理技术能够满足转换波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需求,通过纵横波资料相结合得到更丰富的转换波信息。  相似文献   

12.
利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纵、横波资料、测井资料,根据纵波、转换波传播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转换波勘探观测系统设计,得到较高质量的多分量地震勘探数据;通过对转换波资料进行水平分量负炮检距反转,转换波去噪、静校正、共转换点道集抽取、速度分析、时间偏移等处理,得到信噪比较高、反射信息丰富、波组特征明显的多分量处理数据;通过纵横波标定、合成地震记录制作、转换波波型识别与层位对比、转换波剖面压缩与速度比求取、属性剖面计算、地震岩石物理分析、纵横波联合反演的解释思路,获得了与钻探结果相吻合的解释成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庆长垣LMD地区的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开展纵波和转换波联合解释方法研究。在解释过程中,研发了转换波合成记录制作方法,解决了纵波与转换波资料的层位标定问题。利用全波测井资料分析储层的敏感参数,分析纵波与转换波对地下介质的不同响应特征,进行储层识别,消除单纯纵波地震勘探的多解性,提高复杂非均质气藏勘探开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得到的资料波场信息丰富,从中可以得到转换波信息.提出了一种速度扫描方法分离多波多分量资料中的纵波和转换波.该方法根据纵波速度及其自激自收时间,推导出相应的横波速度表达式;通过横波速度扫描,得到一系列转换波时距曲线;用得到的转换波时距曲线与多波地震数据作互相关匹配,相关程度最大时扫描横波速度最准确,也就得到了最佳的转换波波形,进而达到分离纵波和转换波的目的.利用该方法对数值模拟地震记录进行了转换波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波场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三维弹性波逆时偏移方法存在横波合成不准确的难题,提出基于行波分离的矢量波场点积互相关成像条件。首先利用传统波场分离方法获得标量纵波和矢量横波;再对波场分离得到的标量纵波求取梯度获得矢量势纵波,对矢量横波求取旋度得到矢量势横波;然后求取弹性波场的坡印廷矢量并据此对矢量势纵横波进行分解,分别得到上、下、左、右、前、后行波;最后将炮点分解得到的上、下、左、右、前、后矢量纵、横波分别与接收点分解得到的下、上、右、左、后、前矢量纵、横波对应做点积互相关,得到炮点纵波接收点纵波偏移剖面、炮点纵波接收点转换横波偏移剖面、炮点转换横波接收点纵波偏移剖面和炮点转换横波接收点转换横波偏移剖面。该成像方法理论上可以消除逆时偏移产生的低频噪声,且无需对转换横波偏移剖面做极性校正;模型算例证明了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油气勘探中单纯依靠纵波数据反演的结果存在多解性。利用纵波和转换横波地震数据进行联合反演, 可以有效提高对横波阻抗的计算精度以及储层预测的可靠性。针对罗家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岩性横向变化较大,常规纵波叠前反演难以准确预测储层及油水分布的问题,利用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开展纵横波联合反演研究,通过纵横波联合标定、转换横波压缩匹配,构造精细解释等方法建立联合反演初始模型,进而求取对岩性和流体敏感的纵横波速度比、密度等适用于储层预测与油藏描述的弹性参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纵横波联合反演得到的弹性参数能够识别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变化,同时也能够反映储层流体分布,与研究区该层段56口井实钻资料的吻合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转换波时间比例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不利于纵波和横波速度分析,也无法保证后续偏移成像的精度。对比分析了转换波和反射波时间比例表征的两种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指出基于反射波时间比例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可直接引用由反射波数据求取的纵波速度,将双平方根时间方程的求解简化为单独求取横波速度问题,有效地降低不确定性;在反射波时间比例的表征中引入独立伽马变量,给出利用独立伽马场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通过时间匹配求取介质纵横波平均速度比,消除炮检距、地层倾角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迭代计算横波速度并更新纵波速度,得到具有明显物理意义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介质纵横波平均速度比。实际数据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运算效率和更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8.
龚雪萍  陈双全  李向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5):698-704,844,675,676
针对多波地震资料纵、横波匹配方法产生的转换波地震子波的畸变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纵波与转换波资料时间匹配的方法。该方法依据傅里叶展式的时标变换定理,对时间匹配后的转换波资料的地震子波进行振幅和相位同时匹配,解决纵波与转换波时间匹配域转换中的转换波地震子波波形畸变问题。文中对实际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转换波资料进行振幅和相位的同时匹配。含噪声合成数据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也能够改进转换波的时间匹配结果。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苏里格气田多波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在利用3D-VSP对3C-3D进 行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通过对3C-2D,3C-3D地震资料目的层段纵波、转换波资料的波形特征、振幅 属性、速度比、泊松比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精细解释目的层段纵波、转换波地震资料,采用时差分析、 相干分析、属性分析以及谱分解等技术,通过目的层地震反射波外形及内部结构的差异,宏观定性地对 盒八期主河道进行了识别,同时利用弹性渡阻抗反演以及纵、横波各种参数比(时差比、速度比、振幅 比、泊松比)对储层的厚度、物性、含气性的预测,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揭示了岩性、合流体性的变 化,有效地减少了单一纵波预测所产生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从纵波资料中提取转换横波反射系数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为Zoeppritz方程和郑晓东AVO简化式。即利用郑氏简化式纵波和转换横波反射系数分别为偶奇函数的特点,首先对纵波反射系数沿入射角正弦方向求导,获得初步的转换横波反射系数;然后针对一次项和三次项进行“双系数校正”;最后,因郑氏简化式转换横波反射系数精度与Zoeppritz方程精度有差距,需做剩余误差补偿以获得拟转换横波反射系数,若已知速度比和转换横波子波,就可获得最终拟转换横波记录。从模型数据测试结果可知,利用该方法提取的拟转换横波反射系数与Zoeppritz精确解的拟合程度超过0.95,充分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