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常规延迟焦化的循环比的调节幅度较小,限制了装置的灵活性,武汉石化利用调循环比工艺流程对延迟焦化装置进行改造,投资120万元将装置的加工能力从40×104t/a提高的100×104t/a。结果表明,可调循环比工艺流程液收高,焦碳产率低,操作灵活,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0.6Mt/a延迟焦化装置扩能至1.2Mt/a的改造设计方案。该方案首次采用了可灵活调节循环比的工艺流程,使循环比可以低于0.2,甚至可以实现零循环比操作;采用了优化的换热流程,使焦化原料的换热终温达到了330℃;实现了大型焦化装置双面辐射加热炉和水力除焦设备的国产化。改造后装置于2002年7月一次投产成功,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延迟焦化装置节能技术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0.80 Mt/a延迟焦化装置节能技术改造措施。通过改造,装置实现了可调循环比操作,处理量达到0.90 Mt/a.能耗下降82 MJ/t(1.98 kg标油/t),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重油热加工性能评价装置上,以取自某厂延迟焦化装置的减压渣油、焦化辐射段进料、循环油以及经蒸馏切割得到的大于450℃重循环油为原料,对延迟焦化装置的结焦倾向进行评价实验。该装置采用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可调循环比延迟焦化工艺技术,以甲苯不溶物的生成量来表征油品的结焦倾向,考察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油品中甲苯不溶物生成量的影响,得到了4种重油在360℃下的临界结焦曲线,以及循环油在360℃和380℃下的临界结焦曲线。分析了油品性质对结焦倾向的影响。实验表明:结焦倾向与油品性质有关,在相同条件下,采用可调节循环比的延迟焦化工艺技术能减少焦化分馏塔底的结焦,从而可延长延迟焦化装置的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5.
陶春风 《炼油》1999,4(3):12-16
延迟焦化工艺采用低循环比操作,可实现提高装置加工负荷和降低操作费用的目的。本文就降低循环比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分馏塔,等系统的改造思路,认为延迟经装置有望扩能20-30%。  相似文献   

6.
 在一定的加工方案下,延迟焦化装置分馏塔循环比对装置的产品分布、产品质量及能耗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焦化装置的关键操作变量。在大量收集现场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流程模拟、能量优化及数值回归等技术手段,从产品分布、能耗和效益3个方面分别研究了循环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求解最优循环比的一般方法,即以循环比为优化变量,以包括产品收益和能耗成本在内的装置效益为目标函数,通过最优化计算得到最优循环比。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指导生产,按其优化的循环比操作,处理量1.2M t/a的焦化装置可提高经济效益3.516×106 RMB Yuan/a。  相似文献   

7.
比大循环比操作更有效的降低蜡油收率的延迟焦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有别于大循环比操作方式且更有效的降低蜡油收率的延迟焦化技术:在现有延迟焦化装置的基础上,增加焦化蜡油补人原料系统的设施,改变普通延迟焦化操作方式,在一个焦炭塔操作周期的后期一段时间内,通过切换焦化蜡油为装置进料,提高加热炉出口温度10~20℃,实现焦化蜡油深度热裂化,提高其单程转化率。该方法与循环比为0.8的普通延迟焦化操作相比,焦化蜡油收率下降到2.89%,焦化汽油收率增加了2.8个百分点,焦化柴油收率增加了4.7个百分点,焦炭加富气收率下降了2.46个百分点,焦炭的挥发分下降了1.49个百分点,综合能耗降低了82MJ/t。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采取低循环比操作技术后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采取低循环比操作后,焦化装置的液体产品收率和渣油加工能力均提高,同时装置的综合能耗降低,但存在加热炉结焦倾向增大、分馏塔塔底结焦、设备超负荷运行等问题。通过渣油进装置在线密度仪实时检测原料性质变化,根据原料性质变化及时调整循环比和加热炉炉管注汽量等,可改变渣油在炉管内的流动状态,避免加热炉炉管结焦;通过优化分馏塔塔底换热流程,增大循环油的流动性,可以减缓分馏塔塔底结焦;通过在小吹汽、大吹汽等阶段对分馏塔提前操作,可减弱低循环比操作对分馏塔的影响;通过增加循环油并入蜡油出装置流程,可解决低循环比操作下分馏塔塔底循环油去向问题,增大分馏塔平稳操作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两套典型的分别为可调循环比和传统工艺流程的延迟焦化装置作为研究背景,借助三环节能量系统综合优化方法,根据延迟焦化两种工艺流程各自的特点,分别对加热炉对流段和辐射段热负荷分配、分馏塔操作、换热流程、装置自产蒸汽量等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不同工艺流程对装置整体用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工艺流程的不同及原料渣油换热流程的差别对于装置稳定操作、加热炉用能、分馏塔取热、换热流程安排、自产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相关焦化流程的对比分析对焦化装置的流程选择及设计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延迟焦化工业装置改造中采用的灵活可调循环比新工艺特点和加热炉管的进料工艺流程的技术革新,对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技术分析。通过技术改造。循环比降低0.12,焦化装置处理量扩大,产物分布得到改善、液收增加2.10%,炉管烧焦周期延长1倍,另外综合能耗也有很大程度的降低。最后对装置未来技术革新提出了建议,技术改造经验对同类装置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延迟焦化技术对比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对国内外延迟焦化装置的原料、操作条件、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安全环保设计等进行了对比,总结了国内目前延迟焦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国内延迟焦化技术的改进建议,诸如最大限度提高馏分油收率,采用降低循环比和缩短生焦时间的措施提高处理能力,采用馏分油循环技术改善产品分布,提高加工劣质渣油的适应性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某公司1.2Mt/a延迟焦化装置传统工艺流程和1.60Mt/a延迟焦化装置的可灵活调节循环比两种流程的比较分析认为,后者具有灵活、直观的优点,对于防止分馏塔底结焦、改善辐射泵的运行环境有着独特的效果,在加工劣质渣油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MP46井复杂井漏的特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健 《钻采工艺》2006,29(4):122-124
马井气田浅表层易发生失返性漏失,目地层易发生井漏返吐,采用常规堵漏方法处理成功率低、耗时长、成本高,是制约气田开发的工程难题。在MP46井的施工中,及时转换技术思路,采用“漏而不堵、强钻完井”的指导思想,钻遇井漏后进行特殊处理,MP46井采用堵漏浆强钻。钻遇复杂井漏时,堵漏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在堵漏难度较大时,反而会浪费作业时间和导致成本上升。及时转变技术思路,变“堵”为“不堵”,采用强钻,也是一种对付恶性井漏的较好方法。其成功运用,为今后处理复杂井漏拓宽了思路,在西南分公司的龙深1井钻遇几个断层破碎带,由于漏层连续而且累计厚度超过300m,也采用这一思路,使用堵漏浆强钻,同样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类似井漏处理上很有推广价值。较好地解决以上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黄孟旗  李出和 《石油化工设计》2012,29(3):29-30,32,6
介绍了延迟焦化分馏塔的全蜡油下回流脱过热及循环比定量控制工艺,来自焦炭塔的高温油气不与焦化原料油直接换热,循环比全部由蜡油下回流量控制,通过循环油量和原料油量的比例控制来保证循环比恒定。该工艺具有分馏塔底结焦少、蜡油产品质量好、蜡油和循环油分离精度高等优点,循环比的恒定稳定了加热炉进料的性质,有利于保证加热炉和分馏系统的长周期稳定操作。  相似文献   

15.
井漏失返条件下水泥浆堵漏工艺参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泥浆堵漏仍是目前对付大中型漏失应用最多和有效的堵漏方法,但对如何提高水泥浆堵漏效果却讨论甚少。通过对水泥浆堵漏物理过程的分析和大量的堵漏实践表明,影响水泥浆堵漏效果的关键因素是堵漏钻柱的下入深度、顶替量及顶替排量。本文采用压力平衡原理对堵漏钻柱的下入深度、顶替量及顶替排量进行了分析和推导,给出了在失返条件下水泥浆堵漏工艺参数的计算公式。采用本方法确定水泥浆堵漏工艺参数,可提高水泥浆堵漏效果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附加流速法循环流量及附加流速比的最优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加流速法是适应于深水井控的一种新压井方法。针对深水钻井和井控的特点,对附加流速法的整个压井过程进行详细研究,推导出要实现安全压井所需要满足的不等式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应用非线性规划理论,结合现场深水井实例,给出最优?环流速及附加流速比的计算方法,为深水井控的压井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HF酸烷基化装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主要有:原料烷烯比控制优化、酸再生塔采用塔盘、避免含酸换热器泄漏的工艺改进、“三废”流程改进、凝结水能量优化利用等.改造后装置的能耗减少,污染减轻,产品质量有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