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Microsoft.Net开发平台上,设计开发了三层结构的B/S模式数据采集系统RPEDCS.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式,将系统功能划分多个类,运行于业务逻辑层中,核心代码与界面层分离,重用性好,便于升级和二次开发;数据操作采用存储过程进行,执行效率高,安全性强.系统实现了多用户并行填报、分级权限管理、在线协作和进度监控,适用于大型企业在互联网上填报生产运营数据.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节约了数据录入时间,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钻头数据库建立及优选分析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头数据库及优选分析系统"针对钻头数据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存储管理及充分利用而建立开发。该系统采用B/S模式,ASP.NET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三层架构技术开发。在建立钻头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数学模型进行优选分析,为钻井设计和钻井技术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EILog测井系统采集软件平台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EILog成套测井装备由数据高速传输平台、井下测井仪器、地面系统、测井软件采集平台、测井解释平台等子系统组成.描述了在采集软件平台开发过程中,应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原则去分析和发现相关模式,以及选择和应用设计模式,特别是介绍了系统多层C/S架构模式、Template Method模式,Proxy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等在相关各个系统模块中的应用.讨论了该系统的应用效果以及在实际项目开发中应用设计模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GIS为平台,结合油气开发的流程和需求,分析了油气开发系统的数据库体系结构,建立了油气开发数据库,试验证明,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建立的数据库稳定,能将海量数据(如大油田的海量空间组成要素)集成在一个公用的数据库里,便于在GIS平台上查询、分析、管理。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极寒地区石油钻机二层台机械手液压驱动装置控制精度低、响应滞后、系统运行特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及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全新开发了一种二层台机械手伺服驱动和控制系统代替常规液压驱动装置。基于CoDeSys平台开发了伺服装置的多机构协同运动控制程序,并基于常规钻机控制系统所用的PORTAL软件平台开发了上位机操作系统,实现了对外数据的无缝对接和内部变量的实时处理。应用PROFINET总线网络实现了所有控制模块的数据实时、稳定传输。在油田现场应用过程中,安装该系统的二层台机械手加、减速操作与设备动作呈线性关系,动作响应时间短于1 s,控制精度达到±2 mm,完成一个循环周期的工作时间短于43 s,无噪声、无污染。该伺服驱动和控制系统的研发满足了二层台机械手的使用需求,适用于油田作业工况,达到现场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成花 《石化技术》2022,(2):250-252
油气田企业HSE信息化系统存在各相关系统建设相对孤立、基础数据获取依赖人工填报且数据填报多有重复、数据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HSE信息化系统建设通过规范化监测核心指标、与已建系统数据集成、建立灵活化指标计算模型,有效降低了管理人员数据重复填报率、提升了企业运行效率及数据获取质量,进一步提升了HSE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熊庆人  刘白林  吉玲康  李为卫 《焊管》2011,34(8):29-32,35
针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用管材性能数据管理现状,开发了一套用于管材性能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的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两级三层C/S模式,利用Oracle 10g及VC++建立性能数据库系统,将驻厂性能试验数据网络传输并统一存储到服务器,以交互式查询及直观形象的图表形式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实现数据管理、文件传输、标准技术条件管理、...  相似文献   

8.
地球物理软件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应用于油气地球物理领域的一种新型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该模型超越传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在每个层分离控制引擎和功能模块逻辑,并包含统一的软件总线和应用框架。文中提出的地球物理软件体系结构模型主体由(中心部分的)交互(UI用户界面)层、应用层、数据层以及系统服务总线和应用框架组成,这些体系结构成分构建在扩展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平台上。该软件体系结构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层次化、控制引擎与功能模块分离、统一的系统运行服务、基于框架的软件应用开发。文中所提软件体系结构模型,既便于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又便于软件系统开发过程管理、软件维护和性能提升,并可望应用于油气勘探与生产软件产品线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目前,江汉油田岩心库房的管理模式已逐步走入正轨,实物扫描图像数据体还停留在扫描、刻盘、归档的阶段,远远没有发挥实物图像资料的作用,不能满足科研的需求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岩心分析数据库的建设系统的研究正是基于岩心实物存放、管理和使用的实际情况,实现对岩心数据信息和岩心图像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为局域网用户提供岩心信息查询和岩心图像浏览服务。本系统采用:B/S模式下的三层体系结构和C/S模式结构,将Web技术和数据库理论相结合,使用目前流行的ASP、DELPHI和SQL Server技术作为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开发。最终实现的系统集岩心数据管理、信息查询和岩心图像浏览功能为一体,实现了网络操作和信息交互。同时,该系统具有功能完备,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多含油层系叠合超低渗透油藏单层水平井井网开发储量控制程度低、注采关系不完善、无法实现油层纵向的充分动用的情况,在总结超低渗透油藏储层隔夹层模式及其对水平井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面上采用直井完善注采关系,纵向上采用水平井立体开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的立体开发模式,并评价了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在不同储层隔夹层模式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适用于稳定隔夹层多含油层系叠合油藏,并确定了平面上五点井网、纵向上水平井重叠布井为合理的井网形式和叠置方式。研究与现场应用表明,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可进一步大幅度提高超低渗透油藏采油速度、提高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采用将传统C/S模式与Web技术相结合的B/S模式,构建了一个面向流程工业的通用远程监控系统体系结构,并利用该结构,在确保原控制系统正常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采用SQL Server,ASP.NET,Ajax等技术,利用IIS服务、C#语言开发了脱硫工艺远程监控系统.经过现场调试及系统运行,该系统具有安全可靠、数据传递实时性好等优点,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裂缝漏失性碳酸盐岩气藏钻井完井损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岩油气藏一直是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然而漏失造成的储层损害极大地阻碍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及时发现、准确评价和高效开发。以川东北雷口坡组、嘉陵江组、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 对工区储层钻井完井液漏失储层损害模式进行了详尽探讨。工区碳酸盐岩储层多产层多压力系统、裂缝发育、高含硫化氢与二氧化碳,漏失时有发生,储层损害严重。漏失对储层的损害宏观上包括层内损害模式和层间损害模式,层内及层间损害模式可进一步细分为独立裂缝、裂缝网络、裂缝溶洞、溶洞裂缝复合等四种基本模式。针对储层地质特征及漏失损害模式,提出了屏蔽暂堵技术预防储层漏失和保护储层技术,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复杂、大量的数据进行远程存储和分析已经可以实现。根据钻井企业的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钻井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C/S结构模式,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开发方法,实现了现场数据的集中、整合、安全管理、数据报表生成和数据的深入分析。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保证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准确性,为企业的业绩总结和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该文主要从体系结构、框架层次、开发平台、运行环境及安全机制等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该系统的技术架构,并重点阐述了该系统中的分析检测生产信息子系统、试验中心管理信息子系统、试验数据信息服务子系统和试验信息资源应用子系统等四个核心功能子系统,最后探讨了四种相互依存、决定该系统建设成败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战略管理模式、系统开发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和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分析OSGi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C++的跨平台OSGi实现。解决了服务层、生命周期管理、事件通讯、扩展点等关键技术,并利用该框架在测井采集实时监控软件中进行了应用,重点对集成界面、可视化系统、数据层等方面设计展开阐述。应用效果表明,采用OSGi技术能大幅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对软件的开发效率和性能都有极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吐哈油田为了适应油田生产开发需求,在数字化站控管理系统方面采用物联网技术,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构成。采用了全新的站场管理系统RTU,利用网络微波通讯网、GPRS和光纤网,实时收集地下井筒油流数据、井周设备运行参数以及地震数据,经过简单的处理和格式转化进入管控中心数据库。系统可对油田站场生产数据远程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够远程监控站场处理工艺过程。利用该系统能自动监控计量站的原油测量过程,精准确度可控制在±0.2%的范围内。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油田生产开发业务,是实现油田数字化站场有效管理的基础,也是吐哈油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以虚拟现实为核心技术的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综合技术应用系统的建立主要是围绕已有的三维可视化中心进行的。通过对与该中心应用有关的各种勘探开发数据资源、软件资源和设备资源的整合,建立了以三维可视化中心为平台,以各种勘探开发软硬件为研究手段,并配备完善的数据资源的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综合技术应用系统。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各种勘探开发数据的实时应用和各种软件技术在统一数据管理平台下的融合,可以为勘探开发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在该系统上可以完成从勘探、开发到油田生产的大部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油田油田生产物联网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以及生产管理系统三部分。生产网数据传输系统由作业区生产管理中心→大中型工艺站场→井场的光纤通信网路,将单井和站场生产数据高效、安全、稳定地传输到生产指挥中心。本次生产管理系统建设不考虑油公司指挥中心和生产管理中心部分,只负责完成作业区数据处理服务器的部署和相关软件。在作业区配置小型实时数据库服务器2台,实现双机热备。该系统是一套集数据存储、传输、管理及应用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浏览器/服务器访问方式,包括客户访问层、应用服务层及数据存储层。  相似文献   

19.
水淹层测井解释系统V1.0版本(GeoSpace)是在微机Windows平台上采用C/S体系结构,建立的一套以网络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以单井精细评价为主、功能全面的水淹层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系统,底层数据结构和数据管理包含大庆油田水淹层解释所需的各种数据类型。该系统集成了水淹层解释特色技术形成的应用模块,基于平台自动建立的小层地质数据库,实现了油田统一数据管理、大范围油藏描述与油田范围内的数据共享;系统充分考虑了油田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建立了应用模块的接口规范,可以方便地挂接各种水淹层解释方法。该系统已在大庆油田推广应用,综合解释符合率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的油气管道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中,很少引入模型概念,数据存储针对测量点进行设计,设备信息和采集数据在数据层是相互孤立的,仅在应用层才进行关联,导致重复组态,系统开发工作量加大,维护成本升高。为此,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的油气管道模型,通过对油气管道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分析研究,抽象出较完备的管道模型,既包含应用业务需要的基本信息,又可以描述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工艺流程的拓扑结构。采用"图模库一体化"技术对管道进行建模,利用模型实例化技术在数据层实现图形、设备和数据之间的关联,在应用层自动生成业务逻辑,能够基本满足远程监视控制和工艺流程分析的需要。该模型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油气管道SCADA系统软件——管道控制系统(PCS)软件中得到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为系统提供了较好的信息基础和扩展支持,大大减少了系统开发维护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