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与古构造关系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基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超深、超压、超致密、超晚期构造"的地质条件,通过中坝、合兴场及平落坝3个已知气藏的生烃史、孔隙演化史、构造演化史等方面的系统分析,从勘探成功与失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明确了古构造在气藏成藏过程中的奠基作用。燕山期古隆起带决定了气藏的展布;早期成藏具有普遍性;古构造-成岩圈闭是区内重要的含油气圈闭类型。川西坳陷须家河组气藏经历了早期常规圈闭、中期冻结、晚期改造等多个演化阶段。马井-德阳地区存在燕山期隆起,且具有相似的演化过程,应是一个前景良好的区带。  相似文献   

2.
川西坳陷天然气地球化学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川西坳陷广泛发育上三叠统煤系烃源岩,为煤成气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气源。天然气以低含非烃气为特征,不同气藏天然气干燥系数差别明显,组分运移分馏现象明显。天然气成因类型主要是煤成气,只有中坝气田雷口坡组气藏为油型气,并含有少量H2S气体。川西坳陷经历了多期成藏,但主要成藏期发生在燕山期,后经过喜马拉雅期的逆冲断裂作用,浅层储集层被改造,形成次生气藏。气藏分布明显受古隆起控制,并且在构造强活动带发育浅层次生气藏,隐伏断裂在次生气藏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中、上组合,受储集条件控制,气藏形态主要呈透镜体。图6表1参19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非构造气藏可分为4类: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差异成岩作用形成的岩性圈闭、上倾岩性-地层圈闭、与风化壳和不整合面有关的岩性-地层圈闭气藏.非构造气藏分布受生烃坳陷和高效储集层分布制约,常位于气源岩与高效储集层的叠合部位、隆起与坳陷的转换部位.位于晋西挠褶带和天环坳陷间的伊陕斜坡区,因具有构造变形微弱,上、下古生界生烃中心叠置,高效储层发育,储集层物性侧向变化快等特点,具备形成非构造圈闭优越条件,为盆地气藏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4.
川西坳陷雷口坡组气藏勘探远景区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顶面是一个风化面,目前在雷口坡组还没有发现大型的溶蚀孔洞缝型气藏。从雷口坡组的成藏地质条件、岩相古地理演化、沉积相和地震相等方面探讨了雷口坡组发育优质储层的可能性,预测了洛带气田、新场气田和马井构造雷口坡组气藏的勘探远景区。雷口坡组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是潮坪沉积相的藻屑滩和古岩溶形成的各类溶蚀性孔隙,区域岩相古地理分析认为,沿着中坝—安县—新场—洛带印支期古斜坡环带可能发育藻屑滩,且受到过暴露剥蚀作用。洛带地区雷口坡组地震相表现为丘形反射,两侧存在斜交反射带,顶部呈削蚀面特征,可能存在溶蚀沟和古潜山,预测发育有经过暴露溶蚀作用的藻屑滩;新场气田雷口坡组顶部存在地层圈闭和斜交反射带,有明显的削蚀面特征;马井构造存在连片的丘形地震异常。结合露头剖面的藻屑滩特征,分析认为洛带气田和新场气田的雷口坡组为有利勘探远景区,马井构造雷口坡组为远景勘探区。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北段天井山古隆起区具有丰富油气显示,古油藏油源示踪与成藏破坏过程厘定对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油气成藏过程与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天井山古隆起构造解析明确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事件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著表现。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绵阳-长宁拉张槽形成后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分析表明,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海相油气的最佳烃源岩。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研究范畴,完成完整的天井山古隆起区烃源岩-古油藏油源示踪。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指示,古油藏的主要母源是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最终建立“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概念。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再次证实川西坳陷北段复杂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多期多样成藏过程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   相似文献   

6.
川西新场大型气田地质特征与预测关键技术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川西新场大气田由浅层构造-岩性气藏、中层构造-成岩气藏、深层构造-裂缝气藏叠置而成,纵向跨度4000多米,具多层、多类气藏叠合型大气田特征。该气田纵向上以浅层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中层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为主力气藏。蓬莱镇组气藏的主控因素为鼻状背斜上的河道砂岩亚相,上沙溪庙组气藏的主控因素为古隆起上的河口坝与分支河道叠加微相砂岩中的有利成岩相,须家河组气藏的主控因素为大型古隆构造带上的裂缝发育系统。针对浅层气藏天然气富集带预测的关键技术是“低频强振幅”地震响应亮点识别技术;针对中层气藏天然气富集带预测的关键技术是多学科结合的储层综合建模预测评价技术;针对深层气藏天然气富集带预测的关键技术是地质-地震-测井多学科相结合的裂缝综合预测技术和含气性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三叠系盐下海相层系埋深普遍超过7 000 m,油气勘探程度低,但是油气基本成藏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依据最新的钻探成果和地震资料,系统分析了川西坳陷超深层烃源岩、储层、构造变形样式和油气动态成藏匹配关系,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认为:川西坳陷超深层发育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中二叠统茅口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3套区域烃源岩,生烃强度均超过20×108 m3/km2,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资源潜力。坳陷内发育震旦系灯影组台缘丘滩和二叠系栖霞组、茅口组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受高能相带和多期岩溶作用控制,具有规模性储集体成储基础。山前带推覆体下盘发育盐下准原地背斜构造,山前坳陷带发育高陡断裂和走滑压扭构造,形成了良好的油气圈闭。山前隐伏构造与坳陷内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均形成于印支期,与寒武系烃源岩主生烃期及基底断裂活动期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具备油气早期成藏条件。综合评价认为坳陷内震旦系灯影组台缘带、与基底高陡断裂沟通的二叠系高能相带和山前带推覆体下盘原位构造是下一步勘探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海相大气田和气田群成藏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四川盆地海相大气田或气田群的成藏条件,利用构造、岩相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印支期古隆起和加里东期古隆起对海相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四川盆地海相气田勘探由找背斜构造裂缝性气田,走向了找滩相孔隙储层和古隆起复合型大气田的广阔道路。由泸州古隆起找构造小气田群,到找川东石炭系孔隙性气藏,从开江古隆起上找到了五百梯石炭系大气田和气田群,至该区二叠系和三叠系礁滩勘探更上一层楼,找到了以普光大气田为代表的大中气田群。目前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获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龙王庙组高产井,出现大好形势。该区储层、古构造和现今构造三位一体叠加在一起,可望获得特大型气田。  相似文献   

9.
库车坳陷形成于中新生代,具有克拉通边缘和造山带前缘双重结构。结构上貌似通用的前陆盆地,但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称之为坳陷可能更加科学并符合实际。目前它仍是塔里木盆地的组成部分。库车坳陷具备大气田形成的基本条件,白垩系砂岩和第三系膏盐岩构成的油气系统是库车坳陷主要富气系统。储层、盖层分布范围,成熟烃源岩展布范围以及油气运移边界共同限定了油气系统的展布范围。根据其成藏特征,将该系统北部的逆冲推覆是为白垩系异常高压区,油气以垂向运移为特征;南部的前缘隆起带划分为白垩系正常压力区,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克拉2气藏为典型的异常高压干气藏,高压的成因与气藏的抬升和构造挤压有关,干气是烃源岩高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已在四川盆地震旦系—中三叠统发现了12个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已成为该盆地重要的天然气勘探领域与方向。为了进一步拓展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的勘探领域,在分析已发现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的主控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勘探思路与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以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与上二叠统为主力烃源岩,发育上震旦统灯影组丘滩体、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石炭系白云岩、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礁滩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颗粒滩等主要储层,以三叠系蒸发岩、下寒武统泥页岩与中二叠统泥岩为区域性盖层,具有下生上储的良好生储盖配置。(2)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形成主要受控于下述3个方面的因素——古构造背景与构造演化控制盆地"隆坳格局"的形成与分布,进而控制主力烃源岩、规模储层的形成与分布;古隆起、古斜坡的古地貌高带控制礁滩等高能沉积相带、大面积岩溶储层与古油藏、古气藏的分布;区域性与直接盖层控制大气田的空间分布与富集。结论认为,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的勘探思路为隆坳格局定区带、地貌高带找滩体、地震预测找储层、古今圈闭定目标;评价方法为井—震—露头综合分析明确盆地岩相古地理格局,印模法、残厚法与地震相精细刻画礁(丘)滩体高能沉积相带,生—储—盖综合评价有利勘探区带与目标。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的勘探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勘探过程曲折,对勘探经验进行总结可以为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提供借鉴。安岳特大型气田成藏主要受德阳-安岳台内裂陷和川中古隆起共同控制;台内裂陷控制规模生烃中心和高效成藏组合,安岳特大型气田具有近源成藏的特征;台内裂陷边缘带、古隆起高部位控制储层发育,有利相带大面积分布,叠加古岩溶作用改造,储层规模分布;台内裂陷、古隆起联合控制规模圈闭的形成和油气富集。气田主力层系龙王庙组、灯影组四段、灯影组二段气藏特征和成藏主控因素有显著差异。龙王庙组气藏属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气藏,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是储层形成、油气聚集成藏的关键。灯影组四段气藏主要受大型构造-地层复合圈闭控制,灯影组二段气藏为构造圈闭气藏。灯影组大气田分布受台内裂陷和古侵蚀面控制下的烃储近源匹配和上倾方向的地层封堵控制。针对安岳气田勘探开发形成了储层地震精细描述技术、气层测井精细评价技术、复杂地层快速钻井技术、高温高压气层改造技术等配套技术系列。技术的进步为特大型气田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模式与勘探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国齐  杨威  谢武仁  金惠  苏楠  孙爱  沈珏红  郝翠果 《石油学报》2018,39(12):1317-1327
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成藏条件好、天然气勘探领域多、资源潜力大,发育寒武系筇竹寺组、震旦系灯影组三段和陡山陀组优质泥岩以及震旦系灯影组泥质碳酸盐岩4套烃源岩,震旦系灯影组四段丘滩体白云岩、灯影组二段丘滩体白云岩、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白云岩和中寒武统洗象池组岩溶白云岩4套规模储层,震旦系灯影组三段泥岩、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岩和中寒武统高台组膏盐岩3套直接盖层,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根据不同区域成藏条件和成藏主控因素的不同,建立了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的4种成藏模式:裂陷两侧台缘带构造-岩性气藏成藏模式、裂陷内岩性气藏成藏模式、川中台内构造岩性气藏成藏模式和川东川南构造气藏成藏模式。评价了全盆地的4个勘探领域:①裂陷两侧台缘丘滩体的储层品质和源-储配置好,勘探的关键在于优选构造稳定且保存条件好的目标;②裂陷内孤立丘滩体发育岩溶储层,且被烃源岩包围,精细刻画孤立丘滩体是勘探的关键;③川中台地内的储层和烃源岩大面积叠置,构造稳定,但资源相对分散,寻找富集区是勘探的关键;④川东-川南构造带发育成排成带的构造圈闭,寻找保存条件好的圈闭是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模拟实验数据,建立了库车坳陷典型源岩天然气产率和碳同位素的化学动力学参数.基于探井和人工井(13条地震剖面共230个人工井点)地质数据和今、古地温数据,采用BasinMod软件,分析了各井点成熟度和天然气产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查明了三叠、侏罗系源岩的生烃历史和烃源灶的演化特征,指出,库车坳陷中生界源岩自新近纪以来快速埋藏和成熟,特别是5×106a以来,上新统库车组快速沉积,引起成熟度急剧增高,进入干气阶段,表现为5×106a以来气源灶极高的生气速率,这是库车坳陷形成高效天然气藏的重要原因.库车坳陷的前缘隆起带和克依构造带捕获了同一腐殖型气源灶(T-J)不同阶段生成的天然气;前缘隆起带的牙哈凝析气田主要捕获了生油窗阶段近源生成的天然气,表现为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相对较轻;克拉2气藏主要是晚期(5×106a以来)捕获了镜质体反射率在1.0%~2.5%阶段生成的天然气,表现为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14.
叶军 《天然气工业》2003,23(1):21-25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的勘探主攻目的层须家河组二段,其主要烃源岩为下伏马鞍塘-小塘子组。该套烃源岩沉积于浅海陆棚海湾环境,生烃岩石主要为海湾泥坪和滨岸沼泽相为主的泥灰岩,泥页岩。有机质类型以及I,Ⅱ型为主,生烃潜力巨大,最好的烃源岩可能位于龙山推覆带以下。须二段储层经历了印支晚期聚油和燕山中晚期裂解成气两个阶段。早期原油运移的有利指向是坳陷上倾斜坡,可形成成岩圈闭,岩性尖灭圈闭和构造成岩复合圈闭以及印支期古构造圈闭。须二段气藏勘探成败关键取决于圈闭类型研究和圈闭识别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分布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35,自引:9,他引:26  
川西坳陷自晚三叠世以来,经历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多期构造运动,导致了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石物性、构造特征、流体性质和地压场的多期次变化,油气运移聚集经多次反复而成藏。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富集带环绕彭灌生烃凹陷,在其东、西、北坡呈马蹄形分布,显裂缝系统构成天然气自然渗流的重要通道,天然气藏主要聚集在以早期构造为基础的各种复合圈闭中。综合源岩生排烃期-储层致密化期-流体充注储层时期-圈闭形成期的分析,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的原生气藏成藏期为印支中晚期-燕山中晚期。晚白垩世以后,储层整体致密化,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结束,油气被致密化作用所"封存"。喜马拉雅运动使区内产生强烈形变,主要表现为裂缝对早期致密化"封存"油气的活化作用。因此,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的成藏特征:早期"古构造"是天然气藏聚集的基础;中期"致密化封存"是天然气保存的条件;晚期"裂缝活化"是天然气富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西部寻找大中型气田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几个基本地质问题的提出和认识,分析了中国大中型气田分布的特点,讨论了在中国中西部主要含油气盆地寻找大中型天然气藏的方向。指出:准噶尔盆地的莫索湾隆起和漠区坳陷、塔里木盆地的西南坳陷、柴达木盆地的三湖坳陷、吐哈盆地、四川盆地的川东南断褶带与川西区中新生代坳陷带、鄂尔多斯盆地的中部隆起区等是寻找大中型气田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17.
川西坳陷是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的生气中心,由于其超致密、超埋深、超压及圈闭形成历史复杂,勘探开发难度极高。文章分析了川西上三叠统油气的运移相态及油气疏导条件,据天然气样品碳同位素和轻烃指纹分析,天然气运移相态有油溶相、水溶相和游离相3种;油气运移疏导条件也较有利,在致密化之前还存在厚大的孔隙性砂岩,与烃源岩沟通的断裂系统及流体增压形成的微缝是良好的运移通道,流体低势区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带。应用BASINS 4.5盆地模拟软件对川西坳陷上三叠统进行了埋藏史、热史、生烃史和运移史模拟,进行了流体势计算,盆地模拟结果表明中坝印支期古隆起,绵竹—丰谷、平落坝—新津燕山期古隆起,在上三叠统烃源岩生排烃主要时期,始终处于流体低势区,是有利的天然气运移指向带,与现今勘探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具备形成复式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是勘探程度最低、勘探潜力最大的战略接替领域。但多年的勘探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关键问题是由于生烃中心、规模性滩体储层控制因素及空间展布不清而导致有利勘探方向和区带不明。鉴于此,综合应用地震和钻井、测井、录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寒武系盐下控源、控储、控盖和控藏研究,构建寒武系盐下领域控藏模式,明确有利区带和勘探突破方向。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①古裂谷控制生烃中心。南华系—震旦系形成的断坳结构为下寒武统的发育提供了构造背景,控制了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的沉积,在裂谷控制的负向构造区玉尔吐斯组厚度大,形成生烃中心。②古隆起控制滩相白云岩储层。与南华纪古裂谷同时形成的古隆起控制了肖尔布拉克组高能滩的发育与分布,塔南古隆起南北两侧形成规模性白云岩滩相储层。③古坳陷控制膏盐岩盖层发育。在中晚寒武世由于轮台—古城近南北向镶边台缘的发育造成塔西台地封闭从而形成强烈的蒸发环境,在统一的台内坳陷沉积了广覆式膏盐岩盖层。④“裂—隆—坳”格架控制生储盖时空匹配及油气分布。构建了稳定型“裂—隆—坳”、活动型“裂—隆—坳”、过渡型“裂—隆—坳”3种控藏模式,指出稳定型和过渡型地区是寻找寒武系盐下大气藏的主要勘探方向,明确阿瓦提凹陷和满西凹陷之间的阿满低隆起是寒武系盐下大气田勘探的首选目标区。  相似文献   

19.
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剖析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储层容积法对川西坳陷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天然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坳陷中段深层须家河组成藏地质条件优越,且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须家河组具有很好的生烃条件,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品质好、生气量巨大的特点.须家河组内低孔渗、非均质储集岩发育,砂岩储层主要集中发育于须家河组二段和须家河组四段,而须三段和须五段的泥页岩分布广、厚度大、岩性稳定,分别构成了须二段和须四段气藏的直接区域盖层.须家河组内圈闭发育、类型多样,生、储、盖配置关系良好.经计算,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的天然气资源量为5 431.2×108m3,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物质基础,勘探前景良好.其中,绵竹-盐亭近东西向隆起的东西两段、龙门山前缘的区域性陡坡以及坳陷东侧的缓坡带均为有利的油气运移聚集带.  相似文献   

20.
郑铎 《石化技术》2023,(2):168-170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的勘探目标主要是煤成气藏,通过勘探,已在惠民、孤北等地区取得一定进展,证实了济阳探区煤成油气的勘探潜力。但整体勘探程度和认识程度比较低,近年来,取得了大量的实钻井资料及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本文在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藏的烃源岩条件和保存条件,为济阳坳陷煤成气藏勘探指出了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