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多油层断块油藏的微构造进行研究,提出了断块油藏存在屋脊式、墙角式、封闭小断块式及正向、负向微构造5种类型,认为前4种类型是剩余油的有利富集区,指出地质多靶定向井和水平井技术是挖潜不同类型微构造形成的剩余油的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永安镇油田12断块属边底水活跃的层状断块“屋脊”油藏,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开发阶段。其数值模拟结果和新井及侧钻井生产动态均表明,油藏构造各部位仍有剩余油分布。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开展了水平井整体挖潜方案优化研究,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井距油层顶距离、井段长度、液量保持水平、轨迹等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永7断块水平井优化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7断块为多层状中低渗层状构造油藏,为保持和巩固永7断块高速高效态势和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开展了永7断块水平井应用研究。根据目标砂体储层精细地质认识和油藏工程研究,优化设计了水平井轨迹和参数,在实施过程中,应用水平井随钻调整技术,准确把握了地质导向、优化了井眼轨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无效水平段,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胜利油田特殊结构井开发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技术探索、研究试验、推广应用和新技术攻关,胜利油田发展形成了底水油藏、屋脊断块油藏、稠油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及整装油藏特殊结构井地质油藏工程设计技术、钻井完井采油配套技术,形成了水平井、大位移水平井、分支水平井、鱼骨状分支水平井、老井侧钻水平井、老井侧钻定向井等井型.已在各类油藏181个开发单元完钻各类水平井586口,284个开发单元完钻老井侧钻定向井742口,年产油量分别达到119×104t和79×104t,累计产油已分别达到825×104t和409×104t.特殊结构井开发技术已成为胜利油田新、老区增产稳产的主导技术之一,近年来在薄层油藏、特高含水期厚层正韵律油藏、潜山特稠油油藏、特超稠油油藏、复杂断块油藏特殊结构井油藏描述、油藏工程优化设计、钻井工艺、完井工艺、采油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图10参35  相似文献   

5.
永3-平9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完钻井深2 418 m,断块前钻遇油层180 m,断块后钻遇油层110 m,断块前后垂直落差9.17 m。针对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相对比较零散、单井控制储量低等开发特点,利用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控制多个断块剩余油的富集区,可最大程度地接触油层,达到提高储量控制及动用程度的目标。文中分析了永3断块油藏的构造形态和储层特性,对地质靶点、井身结构、井眼轨道等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钻井实践总结了阶梯水平井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钻井难点和技术措施。该井的成功实施,为复杂断块油藏未动用储量的经济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工程技术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汪孟洋  薛承洲  张俊法 《钻采工艺》2007,30(1):124-125,130
濮城油田中高渗断块油藏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开发后,目前已进入了高含水开发后期,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层间动用差异大,开发效果逐年变差,用常规方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难度较大,而利用开窗侧钻水平井开发物性相对较差的高饱和度油层和零散剩余油会取得好的开发效果。为此对开窗侧钻水平井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了油藏精细描述、微构造研究、剩余油分布研究,并进行了开窗侧钻水平井挖潜研究先导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侧钻水平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油田开发技术,但是,侧钻水平井能否获得好的效益,关键是井位筛选。作者根据侧钻水平井的特点及目前的工艺水平,结合砾岩油藏地质特征,剩余油分布状况及开发现状,提出了侧钻水平井试验区,目标目标区,目的层以及侧钻基础井位的优选原则,通过在百口泉油田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实用有效,筛选出的井位实施后获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为侧钻水平井技术在老区的应用提供了一套有效的井位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Z43断块普通稠油强边水油藏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在控油断层、微构造、隔夹层等地质精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开展普通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制定了挖潜方案,提出了常规井、侧钻井继续落实控油断层,短井段水平井挖潜剩余油的思路,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断块类型油藏的成功挖潜对类似油藏后期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底水油藏开发中后期水平井挖潜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底水油藏开采中后期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速度快、油水关系复杂等问题,在深化地质认识和生产动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试验区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同时开展了底水油藏水平井渗流机理及水平井水平段长度、水平井筒距离油水界面高度等参数的优化设计研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优选井位、优化水平井设计参数,确定了合理的生产压差和开发技术政策,并对底水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规律和生产动态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稳油控水和剩余油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断块小、纵向上小层多的特点,注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受控于平面和层间非均质性,常规注水提高采收率较为困难.应用注采耦合技术可提高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的动用程度,以临盘油田三角形封闭断块油藏为数值模拟研究模型,结合其地质特点及剩余油分布将其划分为7个特征区,研究注水和开采过程中各特征区的压力、剩余油饱和度以及液流速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注采耦合技术注水阶段在压差作用下,中心区剩余油被水驱至夹角区和夹角间区,并在开采阶段随压力降低而采出;中心区的剩余油饱和度动用程度最高,为5.2%.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采耦合周期内的压力恢复水平、压力保持水平以及注采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油藏压力系数保持在0.8~0.9,采用注采比为1.5恢复压力.注采耦合技术通过复杂断块油藏内压力的交替变化,改变油藏内流场,扩大油藏水驱波及面积,从而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动用程度和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11.
蒸汽超覆对块状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测井资料,结合油藏地质特征,建立了非均质地质模型。通过高温吸汽剖面、井温剖面、产液剖面等测试资料的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蒸汽的超覆作用,揭示了蒸汽超覆导致独特的油层温度分布特征及井间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油井射孔方式、调整注汽参数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缓蒸汽超覆,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降低油层纵向上的剩余油。在油层下部钻水平井,采取直井与水平井组合重力泄油方式,可以有效地动用井间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by in-depth geological research of Kalamkas Oilfield in Central Asia,the geological body has been re-ascertained;combined with fine study of reservoir engineering,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horizontal wells have been given full play to stabilizing oil production and controlling water cut,reducing the producing pressure drop,improving well productivity and other advantages,and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has been optimized;horizontal wells have been applied to solve problems such as old well casing damages,shutting down wells,low-productivity and lowefficiency loells,and high water cut well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old wells;through separate layer system improved injection production pattern,adjustment wells have been optimized and deployed,and part measures wells have been preferably selected to tap the residual oil,improve the degree of reserves control,realize the stabilization of oil produc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cut in an old oilfield,and further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effects.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锦27块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物质平衡方法研究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利用吸水剖面研究纵向剩余油分布,从而评价出水平井储层的产能。准确的地质设计为锦27-平1井井眼轨迹提供依据。并且采用适合该区块的钻井工艺技术。充分利用有线随钻和MWD测斜仪加双伽马的先进系统,提高轨迹控制的精度,增大油层的钻遇率,提高水平并的开发效果。实践证明,开发锦27块这样的断块油气田,采用水平井开发是经济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非常规气藏已经成为中国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阵地,压裂水平井缝网—井网自动优化技术是实现非常规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基于油气藏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同步扰动随机逼近算法建立了压裂水平井单井自动优化模型,对水平井位置、水平井长度、水平井倾角、裂缝与水平井夹角、裂缝条数和裂缝导流能力等关键参数进行自动连续性同步优化,并在典型非均质气藏中对压裂水平井单井参数进行了优化应用。采用该优化方法可以自动优化初始开发方案,得到经济净现值最佳的开发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压裂水平井和裂缝的位置进行约束,建立了压裂水平井缝网—井网自动优化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典型非均质气藏,优化后的最佳开发方案经济净现值比初始开发方案增加了2 699.688万元。研究表明该压裂水平井缝网—井网自动优化方法能够自动同步优化井网形式、布井数目、水平井倾角和长度、射孔位置及裂缝属性等参数,并得到与地质情况相匹配的最优压裂水平井井网分布。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提高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精确度及成功率,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下的构造模型、岩相及属性参数模型、储集层构型模型和自然伽马体模型为基础,进行水平井轨迹设计及随钻跟踪调整,并在盆地南部S区块长8油层组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储集层构型模型、自然伽马体模型等可有效表征目的层砂体的展布规律,定量指导水平井的轨迹设计;钻进过程中通过随钻自然伽马数据的验证分析,及时对水平井轨迹做出调整,确保水平段始终贯穿于最优砂体储集层中;3口现场试验的水平井均顺利完钻,平均砂体钻遇率为98.5%,平均有效储集层钻遇率为90.3%,投产后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有效指导水平井轨迹设计及随钻跟踪调整,为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钻井及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外某气顶边水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分析了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即隔夹层、气顶、构造高点、井网和井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剩余油的分布模式,纵向分布模式为屋脊油、屋檐油、屋顶油和屋内油4种,平面分布模式为朵状和火山锥状剩余油2种。针对不同模式剩余油提出了相应的挖潜对策:屋脊油可以在顶部钻水平井挖潜,屋檐油宜采用水平井底部挖潜,屋顶油建议采用过路井补孔,屋内油采用水平井或直井加密挖潜;开发朵状剩余油应进一步完善井网,采用水平井挖潜底部剩余油,而火山锥状剩余油宜采用局部直井加密开发。  相似文献   

17.
王伟 《岩性油气藏》2012,24(3):79-82,87
东海平湖油气田八角亭构造H4b油藏具有储层薄、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且采用多分支水平井开发模式,加大了储层描述和油藏建模难度。以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直井精细地层对比和叠前反演技术来预测储层展布特征,充分应用水平井钻进轨迹调整储层描述结果,将目标油藏作为单砂体—流动单元复合体进行地质建模,并利用水平井在砂体内钻进轨迹长、物性参数横向覆盖面广的优势,结合地震属性约束方法,最终建立了符合地质动、静态现状的精确模型。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在草古1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法:采用油藏地质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和现场试验分析等技术,对胜利油区草古1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利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目的:在分析水平井开发潜山油藏可行性的基础上,利用水平井开发潜山稠油油藏,提高开发效果,结果:利用水平井开发草古1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的生产实践证明,水平井日产油一般为20-30t,而相邻直井一般为7-10t,水平井产油量是其邻近直井相同生产时间产油量的2-3倍,结论:水平井开发潜山裂缝性稠油油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侧钻水平井、分支井开采静17块低渗高凝油油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静17块油藏地质特征的再认识,在完成油藏精细描述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井位和层位精细筛选,结合区块纵向上主要发育2套油层的地质特点,在静17块整体部署了侧钻水平井、分支井,分层系开采不同目的层。在钻井过程中应用了现场地质跟踪导向技术,完钻4口井5个分支,油层钻遇率达到90%以上。目前投产的侧钻水平井单井累计产油量为邻近直井产油量的3倍以上。侧钻水平井、分支井的应用提高了静17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油田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在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储层中的隔夹层引起的渗流屏障和渗流差异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新立油田V区块扶余油层307口井的测井及地质资料进行处理,详细研究工区内隔夹层的特征、识别方法,对层间、层内隔层及夹层的展布特征进行描述,通过研究隔夹层的分布规律,找出隔夹层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从而精细表征油藏地质特征,正确部署后期油田开发方案,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