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天然气技术》2008,2(6):46-46
《天然气技术》(以下称本刊)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主办,双月刊,彩色印刷,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栏目有:热点聚焦、宏观研究、发展战略、评价与预测、勘探与开发、输送与储存、处理与加工、天然气利用、新能源、安全与环保、市场与营销等。欢迎天然气业界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经济评价、研究人员订阅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相似文献   

2.
投稿须知     
<正>本刊旨在报道化工、石化、石油、轻工、纺织等行业的自控工程设计方法与国家及行业标准、自动化应用新技术、现代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应用技术、检测与先进控制装置应用等。主要栏目包括:发展与评述、工程设计及标准、过程控制技术、信息技术、仪器仪表、创新与实践、信息与动态  相似文献   

3.
《石油和化工设备》2009,12(1):62-62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过滤与分离工艺、设备选型、配套集成、正确操作与合理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中华过滤分离网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上海化工研究院化学工程及装备研究所合作,开展“过滤分离工艺、设备技术咨询与科学技术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咨询与答疑,并可对提供的欲分离物料性质与过滤、分离的可行性进行测定与试验,提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李奎 《石油机械》2003,31(Z1):126-127
对天然气采输常见设备和问题,从经济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建设的可行性、安全可靠性、环境的合法性、技术的先进性、管理的现实性和操作的适用性等方面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主管线与小用户、设备的外表与本质、计划检修与故障、自修与项目管理、检修组织与形式、低压小产井的开与关、密封与泄漏率、设备的备用与闲置、装置的能力与效率和设备现状与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这些建议对设备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石油和化工设备》2009,12(3):35-35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过滤与分离工艺、设备选型、配套集成、正确操作与合理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中华过滤分离网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上海化工研究院化学工程及装备研究所合作,开展“过滤分离工艺、设备技术咨询与科学技术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咨询与答疑,并可对提供的欲分离物料性质与过滤、分离的可行性进行测定与试验,提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石油和化工设备》2009,12(5):14-14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过滤与分离工艺、设备选型、配套集成、正确操作与合理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中华过滤分离网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上海化工研究院化学工程及装备研究所合作,开展“过滤分离工艺、设备技术咨询与科学技术服务”活动。为企业提供咨询与答疑,并可对提供的欲分离物料性质与过滤、分离的可行性进行测定与试验,提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世界天然气管道发展水平(5)——运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世界天然气管道的运行管理水平,主要包括:宏观管理体制、气质控制、运行监控与自动化、动态模拟与预测、优化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检测与维修、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技术》(2013-2014版)已于2014年3月出版发行。本书内容包括:设备管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腐蚀与防护、检维修技术、密封与润滑、长周期运行、节能与环保、工业水处理、机泵设备、工业炉、换热设备、压力容器、工业管道与阀门、新设备与新材料、电气设备及仪表自控设备等,密切结合石化企业实际。本书2015版的稿件征集工作已经开始,请各企业组织有关同志踊跃投稿,截止日期为2014年9月底。  相似文献   

9.
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9年建立的第一个重点实验室。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生成地球化学与资源预测、油气成藏地球化学与预测技术,具体包括:油气生成地球化学条件,与评价、油气生成机理与成烃动力学、油气排驱机理、运移聚集成藏、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技术与方法、海相烃源岩分布预测、原油裂解与天然气成因机理、油气成藏与次生蚀变地球化学、深部油气藏性质预测地球化学技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
输油与动火、腐蚀与爆管、改造与运行、管理与操作等一系列号称世界级的难题摆在中国石油管道公司的面前。  相似文献   

11.
根据美国二叠盆地、威利斯顿盆地Bakken区带、墨西哥湾盆地Eagle Ford区带等重点页岩油区的地质特征、储量、产量、钻井和开发技术进展,分析了美国页岩油的发展趋势,并总结经验启示,以期为中国页岩油的发展提供借鉴。分析表明,二叠盆地是美国页岩油储量和产量最高的地区,主要产区为Spraberry和Wolfcamp区带,未来也将处于愈加重要的地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三大主力产区油气钻机数量和页岩油产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超低油价驱动油公司采取新一轮技术革新和降本措施提高单井产量。借鉴美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的经验,中国页岩油应优先选择成熟度较高的轻质油和凝析油展开部署,并跟踪学习美国凝析油藏的开发技术;甜点分级评价是美国页岩油高效开发的基础,在低油价下作用尤为明显;中国页岩油要实现高效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进步是页岩油降本增效的核心,因此在勘探开发初期就要重视技术攻关。建议对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管理模式,探索出页岩油高效开发、迅速降本增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哈拉哈塘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为塔里木油田高产稳产的主力油藏,其缝洞型储集层成因机理、形成时期和油气分布一直是研究难点。基于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岩心和薄片观察、地球化学分析、生产特征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哈拉哈塘地区热液岩溶的特征,厘定了热液岩溶时期,明确了海西运动期活动断裂与加里东运动期走滑断裂对热液岩溶和油气分布的控制。研究认为,岩浆活动、海西运动期活动断裂形成、热液岩溶和油气成藏均主要发生在二叠纪,时间相近并具有成因上的继承性。海西运动期活动断裂与加里东运动期走滑断裂在力学性质、产状、规模、分布以及对热液岩溶的发育和控制方面存在差异。加里东运动期走滑断裂上热液岩溶体可以有效成藏,而海西运动期活动断裂由于在油气成藏期存在开启和间歇活动,导致热液岩溶体不能成藏或成藏能力差,从而造成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东西部油气分布差异巨大。在进行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时应区分海西运动期活动断裂和加里东运动期走滑断裂,以寻找加里东运动期走滑断裂上热液岩溶体作为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及勘探开发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北美页岩气主要形成于海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相比,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页岩气具有赋存于陆相及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的特点,是未来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的重要领域。为此,综合应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岩心及其测试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含气特征及可采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的河、湖相泥页岩具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较高、保存条件好、脆性矿物含量高的特点,有利于页岩气的成藏和压裂改造。通过老井复查和常规兼探,已在川东建南、涪陵地区和川东北元坝地区自流井组,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泥页岩中获得良好的天然气显示和工业气流。结论认为: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与北美海相页岩气形成条件相当,优于圣胡安盆地海陆过渡相Lewis页岩,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初步优选川中阆中-平昌、三台-广安,川东南涪陵-长寿为自流井组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川西孝泉-新场、川中三台-广安为须家河组(须五段)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4.
在加工过程中 ,原油中的大部分硫将进入催化裂化等二次加工装置 ,产生多种含硫的腐蚀介质 ,形成多种腐蚀类型。管混原油中的硫主要以硫化氢、单质硫、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等形态存在。加工过程中 ,硫化物主要分布在减压蜡油 (占 16 .15 %)和渣油中 (占 77.16 %) ;催化反应后 ,原料中硫的 5 .0 1%进入再生烟气 ,43.72 %进入干气、液化气 ,5 .5 3%进入汽油 ,2 9.10 %进入柴油 ,10 .96 %进入油浆中 ;加氢原料反应后 ,有 14.35 %的硫残存于精制柴油中。文章对加工过程中的腐蚀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东道海子凹陷为准噶尔盆地重要的生烃凹陷之一,在其周缘凸起侏罗系、白垩系及凹陷内二叠系上乌尔禾组获得油气发现。以凹陷内上乌尔禾组油气重点突破井为主线,结合勘探思路和理论认识的变化,将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油气勘探划分为源边断块勘探阶段、下凹断块勘探阶段和源上岩性勘探阶段。勘探思路的转变不仅带来了凹陷东斜坡上乌尔禾组高产油气藏的发现,同时取得几点认识:平地泉组烃源岩进入生轻质油气阶段,为上乌尔禾组近源成藏提供油气;上乌尔禾组发育大型退覆式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低位体系域厚层及水进体系域薄层叠置的扇三角洲前缘相为有利储集层,分布面积达3 350 km2;上乌尔禾组具有“沟槽富砂、相带控储、孔缝控产”的油气成藏特征。油气发现集中在凹陷东部,凹陷西部尚未钻揭,以上述勘探思路及地质认识指导勘探部署,有望在东道海子凹陷获得新的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陆上冻土区和海域深水区都拥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资源,二者虽在同盆共生、运聚机理上有相似之处,但差异也十分明显。为了给地质—工程—环境一体化开发水合物提供准确的基础地质数据,从构造与沉积、地温、热流、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响应、赋存类型、孔渗、力学强度、饱和度等9个方面,对比分析、总结了二者在分布规律与赋存特征上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陆上冻土区水合物主要赋存于中生代地层,以热成因气为主,受断层裂隙构造控制,具有较好的圈闭条件,其储层温度、地温梯度、热流、压力表现为“四低”特征,水合物多数分布在砂岩孔隙和泥页岩裂隙中;②陆上冻土区水合物测井响应总体显示“两高两低”特征(高电阻率、高波速、低自然伽马、低密度),储层岩石力学强度高,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低水合物饱和度特征;③海域水合物主要赋存于新生代第四纪地层,热成因或生物成因气皆有,受泥底辟、气烟囱、断层裂隙控制,无明显圈闭,其储层温度、地温梯度、热流和压力表现为“四高”特征;④海域水合物多数分布在富含有孔虫的黏土质粉砂和粉砂质黏土中,地震反射波显示明显的BSR特征,测井响应则总体表现为“两高”特征(高视电阻率、高波速),其储层沉积物力学强度低,具有高孔隙度、低渗透率和相对较高的水合物饱和度。结论认为:①海域是中国水合物富集的主要区域,后续应突破海域水合物甜点识别与评价技术,统筹考虑整个水合物油气系统的资源禀赋特征;②应重点攻关水合物储层精细表征技术和富集矿体—储层系统的精细刻画,加强海陆联合和全球比对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和地震资料,重点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碳酸盐岩层序、沉积相、储层类型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生物礁储层结构和发育控制因素,总结了储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显示,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在SQ2中的台地边缘相带,纵向上由两个明显的成礁旋回构成,横向上呈“东早西晚”不对称分布,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生物礁(滩)型优质储层以低孔、中低渗溶孔云岩为主,主要发育于四级层序上部生物礁礁盖部位,具典型“双层储层结构”。成岩早期大气水溶蚀和白云岩化是储层发育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受高频层序控制生物礁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也是控制长兴组生物礁准同生期的大气水溶蚀和白云岩化作用的关键因素。埋藏溶蚀、埋藏白云岩化以及破裂作用进一步改善储集岩物性。元坝气藏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具有“岩相控储、早期形成、后期改造”的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生界油气勘探成果及勘探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9月22日塔里木盆地沙参2井在井深5 391 m的奥陶系获得高产油气流,开辟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的新篇章,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拉开了全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第二次大跨越的序幕。此后的30多年,先后在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共发现了近30个大油气田,使中国油气储量和产量不断攀升,创立了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成藏理论,形成了具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在分析总结近30多年来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2030年以前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的方向,包括4个战略扩展区、9个战略突破区和5个战略准备区,分述如下,战略扩展区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战略突破区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阿瓦提断陷、孔雀河斜坡,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乌伦古坳陷,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和西北部下古生界,四川盆地北部,中扬子江汉盆地及周缘、湘西—湘中地区,下扬子古生界,滇黔桂地区古生界,华北盆地石炭—二叠系;战略准备区是河西走廊地区石炭—二叠系,东北地区石炭—二叠系,青藏地区、羌塘地区等,江西、鄱阳湖—三青江地区石炭—二叠系,海域的南黄海地区。  相似文献   

19.
辽东湾坳陷古近系东营组泥岩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辽东湾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北部,油气聚集层位从北向南逐渐变新,北部和中部大部分油气藏都分布于古近系东营组和沙河街组地层中,油气藏的这种分布特点与坳陷中"北厚南薄"的东营组泥岩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合辽东湾坳陷构造特征、沉积体系演化及地层发育特点,通过对东营组泥岩产生的超压,及泥岩和砂体、断层、不整合面等疏导体系的配置的研究,探讨了辽东湾坳陷东营组泥岩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东营组泥岩与断层、油源、砂体等多种因素联合通过5种作用控制了坳陷内油气藏的分布.其中巨厚泥岩产生的超压对北部和中部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东营组及下伏地层中.  相似文献   

20.
通过伊犁盆地伊宁凹陷侏罗系煤系地层有机质丰度、类型研究与对比,揭示出伊宁凹陷侏罗系煤系地层生烃特征:八道湾组煤系地层是伊宁凹陷侏罗系主要生烃层系,西山窑及三工河组对生烃的贡献甚微。伊宁凹陷侏罗系煤岩和泥岩有机质主要以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属较典型成煤沉积环境产物。通过热演化程度的分析与对比,反映出伊宁凹陷侏罗系热演化程度(Ro分布在0.4%~0.7%之间)较周围侏罗系盆地低,未达到生烃高峰期,有机质向烃类转化量有限。显微组分及活化能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伊宁凹陷侏罗系烃源岩缺乏早期生烃组分,早生早排的生烃量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