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辽河油田稠油区块高轮次吞吐井地层压力低、亏空严重、汽窜突出、采油速度低等问题,结合多年研发及现场应用,形成了适用于辽河油田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化学调剖封窜技术,研制出复合高温调剖剂、高温混相暂堵剂、触变性无机凝胶封窜剂、深部调剖剂、多效稠油助采剂等系列调堵封窜剂。有效地改善了高轮次吞吐井层内间吸汽不均的状况,提高蒸汽波及体积和稠油返排能力,解决了井间汽窜问题,改善了辽河油田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近3年来,现场应用215井次,取得明显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2.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改善汽驱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辽河油田以稠油为主,稠油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稠油开采以热力采油为主.稠油蒸汽驱井组存在着油汽比递减加快、油层纵向吸汽厚度或动用程度严重不足等问题.针对稠油汽驱井组注汽层面吸汽不均、层间连通、汽窜严重等问题,利用氮气作为为磺酸盐发泡的充填介质,具有发泡时间长,封阻吸汽能力强,改善吸汽剖面等优点,从而改善注蒸汽效果,增大驱油面积.利用氮气泡沫调剖技术,改善深层稠油动用程度,是挖掘整个层系的潜能,改善井组蒸汽驱效果,提高采收率及经济效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地层条件,开发研制出LD抗高温、高盐凝胶型颗粒调驱调剖剂(简称调驱剂)。该调驱剂的应用,解决了目前油田应用的无机及有机复合颗粒型调驱调剖剂伤害油层,或有机调剖调驱剂在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条件下成胶难以控制的弊端。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该调驱剂在地层中具有形可变、可驱动、可向油层深部运移的特性,起到驱油和深部调剖的双重作用。该调驱剂于2004年在中原油田采油三厂现场使用15井次,都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4.
LD抗高温高盐凝胶型颗粒调驱调剖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地层条件,开发研制出LD抗高温、高盐凝胶型颗粒调驱调剖剂(简称调驱剂).该调驱剂的应用,解决了目前油田应用的无机及有机复合颗粒型调驱调剖剂伤害油层,或有机调剖调驱剂在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条件下成胶难以控制的弊端.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该调驱剂在地层中具有形可变、可驱动、可向油层深部运移的特性,起到驱油和深部调剖的双重作用.该调驱剂于2004年在中原油田采油三厂现场使用15井次,都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5.
LD抗高温高盐凝胶型颗粒调驱调剖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温、高盐油藏地层条件,开发研制出LD抗高温、高盐凝胶型颗粒调驱调剖剂(简称调驱剂).考察该调驱剂的调驱调剖剂机理、调驱调剖性能评价、现场应用工艺技术.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调驱剂在地层中具有形可变、可驱动、可向油层深部运移的特性,起到驱油和深部调剖的双重作用.该调驱剂在中原油田采油三厂文、卫、马油田现场使用15井次,都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蒸汽吞吐成为目前稠油高效开发的重要手段.在开采过程中,由于蒸汽与地下原油间密度差引起的重力分异作用和黏度差引起的黏滞指进,以及地层存在的非均质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蒸汽超覆和汽窜现象,造成驱替波及系数小、采收率低、油藏动用程度差、边底水推进等问题,不但浪费了大量生产蒸汽的能源,而且开采效果差.高温氮气泡沫调剖控水技术通过对高渗透层或汽窜通道进行封堵,调整油层吸汽剖面,调整层内注汽和油流通道,扩大驱油面积,达到提高蒸汽吞吐效果和降低出水率的目的,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开采效果.了解高温氮气泡沫调剖控水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对稠油水平井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水平井油藏横向上吸汽及动用程度不均的影响因素,开展了高温双点式微差井温测试技术,研究水平井水平段油藏横向吸汽状况,针对性地应用了双管注汽、多点注汽和调剖助排配套技术,调整和改善油藏横向上吸汽不均的矛盾,延缓了水平井周期产量递减,达到了提高油藏动用程度和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应用》2016,(7):46-49
为改善辽河油田欢127块稠油井蒸汽吞吐中后期的吞吐效果,解决包括注入蒸汽过程中的冷凝水带来的稠油乳化现象、稠油降黏、原油中重质成分沉积老化等问题,需要在稠油注汽开采的中后期加入一定量驱油助排剂,以此破坏油包水乳状液及岩石表面的油膜,降低地层流体黏度,提高原油流动性,从而达到使原油增产,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因此本文针对欢127块具体问题,对降黏助排剂进行对比并优选出了适合欢127块油藏特点的驱油助排剂,并利用室内实验对该驱油助排剂性能进行测试及验证。  相似文献   

9.
新庄油田南三块窄条带状边水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生产过程中存在油层剖面动用不均、边水侵入等问题,从地质、注采参数和工艺3个方面研究了影响窄条带状边水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了氮气泡沫调剖辅助吞吐、利用温度剖面测试资料调整注汽工艺,实现均衡注汽等配套措施,改善了稠油热采水平井开发效果,提高了稠油油藏资源利用率,为其他油田同类型稠油水平井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单井蒸汽吞吐周期的增加,加剧了油层纵向、平面上的非均质性。汽驱井组油层存在高渗透带或孔道,注入蒸汽上升从稠油顶部跨越,会出现越顶现象,造成提早汽窜,注蒸汽驱的波及效率进一步降低。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了稠油注汽井调剖封窜剂,应用于稠油油藏注汽开发后期的调剖封窜,见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曙—区超稠油蒸汽吞吐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监测手段,了解曙-区超稠油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对吸汽,产液剖面等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曙-区超稠油油层总体纵向动用程度较差。采用分注,选注,调剖,分段射孔等工艺措施,可改善油层动用程度,提高油井吞吐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方法利用高温四参数测试仪。对注蒸汽过程中井下蒸汽流量、压力、温度、干度四参数进行直接定量测试。目的为评价稠油油藏纵向动用状况和现场调剖提供依据。结果高温四参数测试与其它测试手段相比,具有测试参数多、定量性强、小层分辨率高等特点,基本实现了分层压力、分层温度、分层吸汽量和分层蒸汽干度的定量化。结论利用该方法,可以正确评价油藏动用状况和现场调剖效果。  相似文献   

13.
稠油油藏平面动用程度定量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士清 《特种油气藏》2004,11(5):47-48,51
利用吸汽剖面以及电测解释等资料,对油藏平面动用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在传统加热半径研究方法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将含油饱和度下降作为储量动用的主要标准,将油层温度上升作为储量动用的辅助标准,进行了平面动用程度的计算,为洼38断块稠油油藏后期综合调整提供了依据。该计算方法对于其它稠油区块平面动用程度的研究以及后期调整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压力维持困难和汽窜导致热效率下降等问题,开展了蒸汽泡沫调驱物理模拟实验.根据吉林油田扶北3区块的地质特点,设计了非均质双管并联驱替模型,将不同调驱方式下的驱油效率和分流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蒸汽混注泡沫调驱的过程中,注入发泡剂或泡沫能在一定程度上封堵高渗透管,启动低渗透管内的剩余油,其驱油效果好于其他驱替方式;蒸汽混注高温气体调驱的驱油效果略好于蒸汽驱,仅提高采收率约1% ~ 3%.此外,泡沫对双管模型进行了有效的调整分流,使高渗透管和低渗透管的产液量趋于均匀,表明泡沫驱符合非均质地层的驱替要求.综合比较认为蒸汽混注混合气泡沫调驱适用于扶北3区块,其综合驱油效率可达54.8%,比单纯蒸汽驱提高30.7%.  相似文献   

15.
胜利油田火烧油层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胜利油田大多数稠油区块及其他难动用区块开发方式单一,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进行了火烧油层配套技术的研究。火烧油层的相关配套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在高渗透稠油油藏、低渗透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稠油油藏及敏感性稠油油藏4种类型的油藏中进行点火试验取得了成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火烧油层法开采难动用储量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6.
分层注汽工艺技术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河南油田浅层稠油油藏普遍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以及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油层吸汽不均的现象,导致高渗透层动用程度高,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低,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为此研究了分层注汽管柱,该管柱可以实现不动管柱分层注汽,生产管柱与分层注汽管柱合二为一,减免了注汽管柱起下作业,减少了作业工作量,消除了作业过程中热能浪费。应用表明,该技术能提高油藏动用程度,提高了油藏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热采井高温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稠油井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油有汽剖面不均匀,油藏动用程度差等问题,采取了机械调剖和化学调剖两种方法,其中机械调剖工艺有选层分注合采工艺、投球选注合采工艺和选层分注分采工艺。  相似文献   

18.
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伤害机理及调整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高温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注蒸汽过程中岩石颗粒的溶解、黏土矿物的溶解及转化、新生矿物的生成、结垢沉淀的产生和注蒸汽后沥青沉积及原油组成的变化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化。运用铸体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注蒸汽后储层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和物性参数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根据储层注蒸汽前后物性变化规律提出了治理储层伤害和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自2000至2002年,应用治理储层伤害技术对策后,热采区块开发后期累计增油9.4138×104t,累计油汽比达到了0.36,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崔连训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26(2):64-67,70,7,8
针对河南稠油油藏"浅、薄、稠、散"的地质特征,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1~3m、3~5m和5~10m三种薄层稠油油藏实施氮气辅助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厚度稠油油藏分别实施氮气辅助普通湿蒸汽、高温湿蒸汽和过热蒸汽的增油能力、节约蒸汽效果及油藏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了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氮气自身的压缩性、膨胀性、小热容、低粘度等特点,蒸汽吞吐添加氮气后有利于保持地层压力,延长吞吐周期,改善了蒸汽的波及体积,增加了近井地带的洗油效率。  相似文献   

20.
油层纵向渗透率非均质性对蒸汽驱开采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渗透率变异系数的概念,研究了3各类型稠油油藏纵向渗透率非均质性对蒸汽驱开采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稠油油藏纵向渗透率非均质性对蒸汽驱开采效果有较大影响,其影响大小不仅与渗透率非均质程度有关,而且与沉积旋回有关。同时指出,要提高纵向渗透率非均质性严重的稠油油藏的蒸汽驱开采效果,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蒸汽带过早突破,提高蒸汽波及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