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靖安油田盘古梁西区长6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靖安油田盘古梁西区长6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布特征、测井相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定了该区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决口扇等。并结合区域沉积相资料、砂体分布特征、岩心微相剖面和测井剖面等对靖安油田盘古梁西长6储层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沉积相与油气关系,结果表明:沉积微相控制着储层的物性和含油性,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砂坝是主要的有利储层,为该区进一步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濮城油田南区Es2^上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濮城油田Es2上油藏断块构造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为低孔、低渗油藏.为了更好地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将储层沉积相研究深入到沉积微相.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识别沉积相标志,确定Es2上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对其沉积微相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沉积微相类型.最终结合区域沉积背景,总结了本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相层序及相模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镇泾油田37口井的岩心资料和EMI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来确定岩性相标志特征,系统地对长81段储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建立了地质-测井的沉积微相模式,在单井沉积微相分析、对比和多井连井剖面对比图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相相标志物的层次结构分析法和沉积体系分析法,结合测井相分析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区沉积相及砂体的空间展布规律,绘制了延长组长81段油层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从而划分出有利的油气富集区,为油田合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利用镇泾油田37口井的岩心资料和EMI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来确定岩性相标志特征,系统地对长81段储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建立了地质-测井的沉积微相模式,在单井沉积微相分析、对比和多井连井剖面对比图的基础上,通过沉积相相标志物的层次结构分析法和沉积体系分析法,结合测井相分析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确定了研究区沉积相及砂体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传统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相分析,在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划分基础上,建立垦西油田东营组地层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并进行了基准面旋回对比,进而应用油藏描述技术中的沉积微相分析方法,遵循从点(标准井测井沉积微相分析)到线(全区多井对比)的基本原则,对垦西油田K71断块区东营组储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认为,东营组为湖泊-三角洲沉积相,而且可以细分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亚相、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及前三角洲沉积亚相,每种亚相都具有特定的沉积微相构成及特征,这些特征的识别对基准面对比及其储层物性的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岩心、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牛庄洼陷东坡沙四上亚段储层沉积相、微相特征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牛庄洼陷东坡沙四上亚段纯上次亚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2种沉积相类型,即北部物源体系控制下的湖底扇沉积和南部物源体系下的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沉积,储层主要为湖底扇、滑塌浊积扇的辫状水道微相沉积,其中湖底扇为该区最主要的沉积类型.根据不同沉积微相测井响应特征对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区沉积模式和储层分布控制因素进行了总结,对该区下步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测井方法研究SG地区主要储层段沉积相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罗菊兰  张新  王荣 《测井技术》2003,27(3):233-237
SG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地质特征复杂,对其主要储层段的砂体展布规律及储气砂体的叠置关系认识不够,增加了开发的难度。根据测井资料的响应特征所反映的众多地质信息,提取识别沉积相的标志,通过分析储层段砂体内部的层理构造特征、沉积能量变化、沉积韵律、物源供给状况等,得出了不同沉积亚相、沉积微相的测井显示特征,并重点分析了SG地区主要储层段(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及山西组)的沉积亚相、沉积微相特征;分析了主力气层的砂体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8.
基于沉积相分析的基本理论和相标志概念,遵循从点(关键井测井沉积微相分析)到线(多井对比)的基本原则,研究了测井沉积相的主要相标志。这些相标志包括由自然伽马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自然电位测井、孔隙度测井和电阻率测井等提供的反映岩性特征和层序特征的测井相标志,由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或者井壁成像测井)提供的反映沉积结构、构造的测井相标志。对轮南油田TⅡ^1小层进行测井沉积微相和储层参数研究的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ZG 气田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盆地,断块复杂,发育多种沉积相体系类型。基于沉积背景和碎屑岩储层类型,利用测井沉积相研究方法,选取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电阻率、密度测井曲线作为研究区测井沉积相研究的测井系列,结合岩心、录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建立取心井段测井相岩-电转换模版,识别出ZG 气田Lumut 段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 种沉积相类型,建立了各沉积相测井微相特征图版。研究认为,Lower Lumut 层为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Middle Lumut 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Upper Lumut 层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体系,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为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10.
运用岩心、测井资料,对萨北油田某区储层沉积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储层沉积相类型主要分为三角洲内前缘和三角洲外前缘亚相,并分别对其建立了4微相和9微相测井相模式,最终提出了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1.
川东上二叠统长兴组是四川盆地的主力气层之一,近年来在川东大猫坪长兴组储层天然气勘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大猫坪长兴组气藏主要发育生物礁相储层。为预测生物礁发育的有利相带,开展了测井资料沉积相分析。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划分岩石类型,由地层倾角、微电阻率扫描成像资料描述生物礁相的形态、岩石结构、礁相组合类型等特征;采用模式识别分析方法 ,将测井地球物理信息转换成为地质信息,对沉积相进行自动识别。通过对大猫坪长兴组生物礁微相特征描述和刻画,结果表明:①礁相地层沉积模式纵向上划分为礁顶潮坪、礁核、礁间灰泥、礁滩微相,优质储层分布于礁滩相;②基于地质、岩心薄片、测井、试油建立了大猫坪长兴组生物礁微相的测井识别模式;③采用模式识别分析技术识别沉积微相,分析测井曲线对沉积环境的敏感性,提取反映沉积环境的特征参数,利用特征参数建立沉积微相识别模式。结论认为:模式识别分析技术实现了自动相分析,可以快速识别各类微相,已成功应用于大猫坪长兴组生物礁微相分析中,实钻井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某地区5700测井沉积微相识别技术的应用,对比不同沉积微相条件下储层改造特征,形成了该地区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改造规律。  相似文献   

13.
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微相及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微相和物性研究是油藏精细描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储层预测和评价的基础。文章运用地质、测井等方法,对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体系进行了分析。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沉积物粒度分析、岩心观察、取心井岩性和砂体分布特征,建立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的沉积相模式,并将沉积微相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远砂坝、席状砂、河口坝5种微相类型。结合该区域地质背景资料,通过对吴旗地区长61储层单井相的划分,绘制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沉积时期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图,分析了长61储层沉积微相在垂向上和横向上的变化规律。最终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吴旗地区长61储层的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陕甘宁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测井-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陕甘宁盆地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 ,在关键井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研究各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湖泊三角洲相各种沉积微相的测井识别模式 ,实现了单井剖面沉积微相的自动连续识别与解释 ;并在单井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井平面解释。应用所开发的软件对长庆油田实际钻井资料进行了处理 ,其结果与地质认识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陕甘宁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测井-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陕甘宁盆地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关键井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各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湖泊三角洲相各种沉积微相的测井识别模型。实现了单井剖面沉积微相的自动连续识别与解释;并在单井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井平面解释。应用所开发的软件对长庆油田实际钻井资料进行了处理,其结果与地质认识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选适于0.3×10-3μm2储层最佳井网及开发技术对策、提高单井产量,需要加强地质研究、建立精准的研究区沉积微相模式.从收集到的庄9井区岩心、地质、测井和生产资料出发,按照沉积微相研究内容和要求确定了从单井到剖面、再到平面的研究思路;采用多种沉积相标志确定研究区沉积相划分方案;运用小波分析技术进行地层划分,通过测井相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技术、交会图技术进行沉积微相识别,在本区开展沉积微相综合研究.研究成果为该油田提高单井产量措施的优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岩心、测井及综合录井等资料为基础,对十屋油田SN17,SN18区块营城组和沙河子组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通过区内取心井单井相分析的同时,研究沉积构造、岩石微相特征,识别沉积微相与测井曲线间的关系,建立微相的测井相模式。研究表明本区为湖泊一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浅湖等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浅湖砂坝等微相。研究区沉积微相的划分以及沉积相模式图的建立将有助于油田的精细开发。  相似文献   

18.
李新虎  石杰  郭媛 《断块油气田》2012,19(2):261-265
从区域沉积背景、岩石学特征和岩-电响应特征分析出发,通过提取反映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幅值和特征参数,分析测井曲线特征参数与岩性和沉积微相的对应关系,建立白音查干凹陷腾格尔组测井相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白音查干凹陷南部缓坡带腾格尔组,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类型为主,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前缘楔状砂等7个沉积微相。通过单井测井微相、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特征研究,对该区储层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划分进行了完善,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二段陆相断陷湖盆环境的沉积特征、储层成岩作用开展攻关,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及地震资料,通过单井相、测井相及地震相分析,确定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各类沉积相的岩、电及地震特征,同时,成岩作用主要通过薄片、扫描电镜等微观实验技术来开展,通过定性识别与定量计算,可精细描述储层成岩特征及演化规律,对成岩作...  相似文献   

20.
三叠系长8油藏储层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靖吴地区储层物性、沉积微相、成岩相及粒度分析研究,以沉积相为基础,成岩相为依据的储层综合评价标准,并在储层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成岩相与测井解释成果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储层评价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