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Brian  J. 《润滑油》2010,25(6)
Tractor hydraulic fluids are tested to maximize their performance levels and to ensure manufacturer′s standards are met.Common tractor hydraulic fluid tests include: Gear Wear Protection,Brake Chatter Reduction,Wet-Clutch Capacity,and Pump Performance tests.These tests are run by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in the U.S.A.,for tractors built by John Deere and Case-New Holland.This paper details current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ractor hydraulic fluids.The tests that are described utilize full size equipment and were developed by the tractor′s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OEMs).  相似文献   

2.
欧洲现代物流的许多做法和战略设想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体制改革,整合现有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的审计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审计部门肩负的责任重大,任务光荣而艰巨。审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员工,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顽强拼搏,不断总结审计工作的新经验,努力适应审计工作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CO2气井试气过程中受压力、温度变化的影响CO2相态复杂多变,易于形成水化物,造成试气系统冰堵,难于实现连续、准确计量CO2气产量的难题,在徐深10井CO2气试气中首次应用了相态监测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合理地优化了试气参数和工作制度,实现了产量的连续、准确计量.并通过对该井测试资料的深入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些规律性认识:在关井条件下,CO2气井井口附近通常为液态,下部为气态,井筒内静压力梯度变化趋势与烃类气井基本相同,总体上都是上大下小;在开井条件下,若水为连续相时,井筒内流压梯度变化趋势接近于自喷水井的特征,若CO2为连续相,井筒内流压梯度呈上小下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柴油脱酸工艺研究新进展,分析了传统脱酸工艺存在的各种问题,对新的脱酸方法作了介绍,着重介绍了目前已工业化的西南石油大学(SWPU)开发的馏分油脱酸剂技术,开发绿色脱酸工艺将是柴油脱酸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作为大庆石油管理局惟一的大型专业化物业管理企业的公共事业与物业管理中心,努力构建家园文化,以诚信、优质、亲情化的服务,赢得了业主满意与信赖。也使业主自觉地融入到小区的建设与管理中,营造了“亲情、和谐、快乐、责任”的家园氛围,让共同的家园充满阳光。 家园文化就是让小区有家的氛围,让业主有家的感觉。东湖物业公司在所服务的小区内与业主共同开展了绿色楼道创建  相似文献   

7.
在团队当中,只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才能实现个人价值,才能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石化》2008,(7):I0034-I0035
随着国内成品油油价的攀高,车主和司机们越来越关注加油加到油箱里的油品是否给足,而部分司机在判断加注的油品数量时候却存在几个误区,作为加油站员工有必要了解这些误区的真正含义,向顾客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9.
<正>1、对陌生人微笑。2、倾听某人的心声。3、学点新东西,然后教给别人。4、告诉某人,你想他(她)。5、拥抱一个你爱的人。6、学会给予。7、不要怕说"对不起"。8、看着一个孩子,说他(她)很棒。9、不要一时冲动,杀死房里的蜘蛛,它只是迷了  相似文献   

10.
<正>在比尔·盖茨即将从微软退休之际,《福布斯》杂志回顾了他曾经作出的10大科技预言。1、自动新闻过滤器盖茨:"你们晚间新闻的开始时间和播放长度可以由自己确定,新闻内容将由你们自己。"2、数字钞票盖茨:"如果你儿子需要钱,你可以  相似文献   

11.
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的库存量曲线特征与达容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0年启动的第二批地下储气库正在陆续建成投产,地下储气库开始进入达容阶段,需要提前了解和掌握地下储气库库容量的达容规律和达容特征。为此,论述了气库达容物质平衡原理、气库达容库存量曲线特征和气库达容的普遍性规律,以气藏物质平衡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地下储气库的库容参数与压力的对应逻辑关系,建立了库容量计算方程,定义了库容参数,以国内第一批地下储气库即大港储气库群的扩容达容生产实践为依据,建立了地下储气库逐步扩容达容的库存量曲线的基本模式,从技术上论述了库存量曲线的物理意义、曲线特征、关键点参数,并介绍了应用地下储气库生产动态资料绘制库存量曲线的方法,以气库物质平衡理论结合地下储气库扩容达容的库存量曲线特征,系统总结了地下储气库由开始扩容到多周期达容的普遍规律,为指导和掌握地下储气库的扩容达容规律提供了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震旦系—寒武系储层的发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勘探揭示,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的3套工业气层分别发育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和二段,为了给该区的持续勘探发现提供储层研究支撑,分析了储层的主要特征及其发育机制,取得以下3项成果认识:①依据沉积微相、岩性和孔隙三要素将上述储层分为龙王庙组颗粒滩白云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灯四段蓝细菌丘滩白云岩缝洞—洞穴型储层和灯二段蓝细菌丘滩白云岩裂缝—孔洞型储层。②龙王庙组储层的主要岩性是颗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为溶孔溶洞,平均孔隙度为4.24%,平均厚度为36m;灯四段储层的主要岩性是蓝细菌白云岩,溶孔溶洞和洞穴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平均孔隙度为3.22%,平均厚度为70 m;而灯二段储层的岩性为蓝细菌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溶缝溶洞,平均孔隙度为3.34%,平均厚度为80 m。③储层的发育经历了孔隙形成、热液矿物充填、沥青充填等主要演化阶段,准同生溶蚀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是储集空间形成的关键,并建立了储层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金刚烷的浓度和指数是研究深层油藏裂解程度和成熟度的重要参数,由于金刚烷的形成机理不明,制约了金刚烷化合物在深层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通过对华北地区镜质体反射率(Ro)在0.55%~5.32%的二叠系煤样开展金刚烷色谱-质谱定量分析,发现低成熟煤样中存在单金刚烷系列化合物,而煤样中双金刚烷、三金刚烷和四金刚烷系列化合物的检出所对应的Ro分别为0.81%、1.82%和2.59%。这表明不同笼数金刚烷的生成具有阶段性,笼数越高,其所对应的烃源岩成熟度越高。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煤样在Ro为0.55%~3.01%时为金刚烷生成阶段,煤样在Ro>3.01%时对应金刚烷裂解阶段,其中,当Ro>2.71%,单金刚烷系列和双金刚烷系列的组成发生变化。金刚烷参数,如二甲基单金刚烷指数1(DMAI1)、二甲基单金刚烷指数2(DMAI2)、三甲基单金刚烷指数1(TMAI1)、三甲基单金刚烷指数2(TMAI2)以及乙基单金刚烷(EA)参数[1-EA/(1-EA+2-EA)],与Ro在0.55%~3.01%阶段具有较好的正相关。金刚烷产率的比值,如二甲基单金刚烷系列与二甲基双金刚烷系列比值、甲基单金刚烷系列与甲基双金刚烷系列比值、单金刚烷系列与双金刚烷系列比值以及单金刚烷与双金刚烷比值,与Ro在0.81%~4.28%阶段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这些参数可以用作评价成熟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渗流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边底水选择性水侵,渗流规律复杂,为了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库效率,需要研究储层在改建地下储气库多周期强注强采过程中的多相流体渗流规律。在获取有代表性的裂缝发育碳酸盐岩岩心较为困难的条件下,通过对天然岩心进行剪切造缝和多轮次气水互驱实验,研究了地下储气库气水过渡带在注采过程中的多相渗流规律,分析了裂缝合气空间贡献率以及储气库含气空间动用效果。结果表明:裂缝模型的相渗曲线近似于"X"形,多次气水互驱后相渗曲线基本没有变化,基质岩心模型相渗曲线经多次气水互驱后气水两相共渗区间变窄,共渗点降低;微裂缝对储层含气空间贡献率较高,微裂缝发育储层的含气空间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徽裂缝不发育储层的含气空间利用率逐渐降低并趋向稳定。因此,在微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过程中可以在徽裂缝不发育储层布置生产井,同时通过控制边底水运移范围降低注入气损失,从而提高地下储气库的建库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镍-钨-磷(Ni-W-P)非晶态合金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物理吸附仪(BET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中W含量和反应工艺条件对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助剂W的加入,Ni-W-P非晶态合金的无序程度增大,比表面积增大,颗粒粒径减小,热稳定性得到提高;硝基苯的转化率随W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保持不变,苯胺的选择性先增大后减小,当W的添加量为6%(摩尔分数)时,硝基苯转化率和苯胺选择性均为100%。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用量75%(催化剂相对于硝基苯的用量),H2压力1.0 MPa,反应温度100 ℃,反应时间90 min,硝基苯转化率和苯胺选择性均达到100%。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硝基苯转化率高达99%,苯胺选择性保持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浆液黏度特性是判别水合物浆液输送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在深海油气田开发中,特别是对于高含蜡体系,蜡晶与天然气水合物共存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利用高压天然气水合物流变测量系统,探究了含蜡量、搅拌转速和压力等因素对含蜡晶存天然气水合物浆液黏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含蜡晶天然气水合物浆液呈现剪切稀释性;(2)含蜡量越大,天然气水合物浆液黏度越高,原因在于悬浮在连续相的蜡晶与吸附在天然气水合物颗粒表面的蜡晶,均对天然气水合物聚并体的增大起到了促进作用;(3)在相同含蜡量的情况下,随着搅拌速率的增加,因体系所受剪切作用强度增加,导致天然气水合物浆液黏度下降;(4)当体系初始反应压力提高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增强,生成量增加,会显著增加天然气水合物浆液黏度。结论认为,研究蜡晶在高压搅拌天然气水合物浆液体系内的微观分布规律,将是未来探讨蜡晶对天然气水合物浆液黏度特性影响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首次在下奥陶统中发现生物扰动成因的凝块石,该发现有可能填补扬子地区奥陶纪该领域的空白,为凝块石成因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并且对于探索凝块石演化与后生动物辐射之间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根据凝块石的外观特征和结构,将其划分为斑状凝块石、条带状凝块石和网状凝块石,其中,斑状凝块石又可以划分为豹斑状、花斑状和斑片状。在详细阐述豹斑状和网状凝块石沉积特征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凝块石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发育与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凝块石的沉积环境,认为斑状凝块石可能形成于较为局限的具有一定能量的潮间带环境中,网状凝块石可能形成于潮下低能环境中。依据上述2种凝块石中发现的许多食草动物Ecculiomphalus化石以及由钻孔动物所形成的生物扰动痕迹等现象,指出由于后生动物的多样性的不断增加,导致食草动物不仅啃食了形成叠层石的菌藻类微生物,造成叠层石数量的不断减少,而且破坏了叠层石的生长状态,结果形成了研究区独具特征的生物扰动型凝块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海底工程设备的视频监测能力,开展远距离全视景成像照度和成像衬度的研究,为固定式水下视频远距离全视景成像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首先,确定水下视频成像系统结构,建立水下远距全视景成像的摄像机接收照度和成像衬度计算模型,分析后得到摄像机接收照度和成像衬度随成像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接收照度随摄像机俯仰角度的增大而增大,成像衬度则先增大后减小。此外,在不同监测距离下和不同摄像机与照明灯距离下,摄像机均在俯仰角度为-40°左右时取得最大成像衬度。试验结果证实,摄像机成像亮度和成像质量随成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成像质量随俯仰角度的减小而先增大后减小,在-40°左右取得最佳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沉积物介质粒度对气体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成核分布的影响,参考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含水合物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利用可视高压反应釜,在6种沉积物介质中开展水合物成核动力学实验,测定不同粒度沉积物介质中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并结合概率分布函数分析其分布规律,考虑毛细管作用对沉积物孔隙中液相—气相界面张力的影响,基于Kashchiev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了沉积物孔隙半径—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理论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实验结果显示,较大粒度沉积物介质可以有效缩短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增大诱导时间集中程度;(2)由理论模型公式推算得出,受沉积物孔隙表面张力作用的影响,水合物成核诱导时间随沉积物粒度的逐渐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存在着一个临界粒径尺寸;(3)沉积物粒度的增大与水合物形成难度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非正相关对应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沉积物粒度的增大,水合物形成难度逐渐减小。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的勘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埋地输气管道动力响应对周围土壤主要土体参数的敏感性,建立了夯锤—土体—管道三维实体接触模型,并根据前人强夯试验实测值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埋地输气管道在强夯荷载下的动力响应过程,研究了管道等效应力分布对周围土体黏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泊松比的响应规律,以及管道最大等效应力对以上土体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强夯荷载作用下埋地输气管道发生了较大的位移振动,最大等效应力点位于管道前端XY平面管壁顶部,管道顶部单元等效应力呈单脉冲型;(2)管道等效应力随着周围土体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3)最大等效应力随土体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而最小等效应力随土体泊松比的增大而减小;(4)当土体弹性模量为30 MPa时,管道最大等效应力略小于20 MPa时的最大等效应力,而最小等效应力远小于10 MPa时的最小等效应力,但等效应力总体随土体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结论认为,土体弹性模量对管道最大等效应力影响最大,其次为内摩擦角和泊松比,黏聚力对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