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国外动态     
国外动态日本炼油新技术的工业化日本炼油工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轻质燃料油需求量增加导致轻质油短缺和重质油的过剩;因环保要求,运输燃料的规格要求愈加严格等。为此,日本石油株式会社(NOC)和日本石油精制株式会社(NPRC)在研究开发新的炼油技术方面作了很...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货膨胀风险增加,抑制经济增长;推动煤炭消费,加大节能减排压力;炼油企业亏损加剧。认为油价高企的症结在于供求矛盾加剧、地缘政治、国际石油投机、美元疲软等因素。指出我国石油安全供应要在开源、节流、储备等方面下功夫: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力度,提高石油供应的安全性;加强国际合作,开发国外石油资源,实现进口多元化;完善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积极开发石油替代品;以节约利用能源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国外炼油技术发展,推动我国炼油工业的技术创新,2006年11月21—22日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召开了“中国石油学会(CPS)与日本石油产业活性化中心(JPEC)炼油技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和“炼厂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第17届世界石油大会看炼油工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第17届世界石油大会有关炼油和石油化工部分的论述进行整理和评述。重点介绍了用氢气作能源及生物质能源和有关清洁燃料、清洁生产技术的新进展,指出炼油和石油化工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并扩展到与热能、电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市场形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石油供需形势和供应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对我国石油资源现状、石油生产和消费状况、进出口贸易情况以及油价变化及其趋势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坚持“开源、节流、储备”的原则,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落实节能和节油措施,优化石油消费结构,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合作,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石油供应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晨葵  西华 《石油知识》2010,(6):40-41
先说说世界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危机孕育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1973年至1974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期间,油价上涨了4倍,给主要工业化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降低石油供应短缺或危机对经济的影响,1974年,OECD国家成立了国际能源局(IEA),规定各成员国必须建立相当于60天;争进口量的战略石油储备(后来增加到90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炼油工业带来的各种影响,分析了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炼油工业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挑战:(1)炼油能力过剩增加;(2)国际油价走高;(3)轻重原油价差收窄;(4)汽柴油价格颠倒;(5)炼油工业要为提高汽车燃油效率,增加生物燃料用量和减排CO2付出沉重代价;(6)炼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难以大幅度减少。机遇:(1)石油基运输燃料将继续主导世界运输燃料市场,炼油厂仍将是汽油和柴油的主要来源地;(2)轻重原油价差会重新拉大;(3)升级换代炼油技术不断出现,重质劣质渣油深度转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4)亚太地区将持续引领全球炼油能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从第15届世界石油大会看炼油工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提出在炼油和石油化工方面下一世纪的发展和展望作了综述和评论。重点在生产为增强环境意识的石油产品及由此带来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包括炼油工艺和为石油化工提供基本原料的技术,原油深度加工与石油化工一体化的共生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D.  Seddon  谢力 《国外石油动态》2007,(22):17-20
氢是用于零排放高效燃料电池车辆的主要燃料。如果能够在靠近低价天然气源的大型中央装置中生产氢,氢燃料电池车辆就能与常规矿物燃料汽车在燃料供应方面展开竞争。在高油价时代,氢的生产成本应与石油燃料的价格相当。虽然正在研究生产技术的改进,但技术突破不会造成生产成本的较大差异。较大的未知数是氢的运输和配送成本以及所需的配送压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北方11家炼油、石化企业开始推广先进计划系统(APS)项目。该系统将帮助中国石油优化其原油选择、产品分配和下游企业的生产。中国石油所推广实施的APS项目其目标是使中国石油的上游石油生产和下游炼油、石化生产运营实现现代化。该系统是由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提供的,在大规模推广之前,已经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价格、投资和进出口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2006年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投资增速过快、油电价格过高、油品供应偏紧和节能与环保压力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认为2007年良好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将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环境,但一些不确定因素如贸易环境的变化、产能过剩的压力和油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仍会影响到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预计2007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增长幅度在15%~18%左右。  相似文献   

12.
能源化工作为我国的支柱行业,全产业链与绿色循环化工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能源化工仍面临能耗高、污染重的现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链单一、产品附加价值低、排放物处理效果差等因素依然较为严峻.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分析当前能源化工产业的现状、面临的困境,找出制约产业内部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探索构建现代能...  相似文献   

13.
石油和石化装备制造业的成就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明生 《石油机械》2001,29(2):1-4,14
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为其提供装备的石油和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现已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国产石油装备关键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石化装备国产化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机械产品的出口已成为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将为行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资金和资源提供良好的机遇。面对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要依靠技术创新 ,加快战略性结构调整 ,提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要推进技术进步 ,提高管理水平 ,实现行业的新发展 ;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 ,做好技术准备向国际标准靠拢和提高产品的信誉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各级税务机关对个人所得税的监管也在不断加强。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员工收入情况且月度间不均衡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合理利用个人所得税法中的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从而使员工既依法纳税而税赋又最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加快新催化剂的开发迎接21世纪对石化工业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炼化催化剂领域的开发和创新方面有着很大优势,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裂化催化剂的制造技术取得了突破,已由作坊式生产转变为现代化生产。重油裂化催化剂的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开发了双(多)沸石复合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不断有新品种出现,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开发与工艺相配套的水平较高的半再生和连续重整催化剂。石油化工催化剂性能好,国产化率已超过80%。应抓住机遇,集中力量,不断开发新系列催化剂,以保证在21世纪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要做到这一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基础研究;开发环境友好的工艺和改善环境污染的催化剂;加快聚烯烃新催化剂的开发;开发新的催化材料;加强化学工程的配套研究开发;实现催化剂制造的现代化;加快催化剂的科研投入等。  相似文献   

16.
刘彬 《天然气工业》1995,15(6):76-78
四川油气行业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矛盾日渐突出,专业配套不尽合理、人才素质亟待提高。培养青年干部须更新观念、不论资排辈、不求全责备,既严格要求又大胆使用。要加强研究,按专业化思路做好干部分流,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拓宽培养渠道,加大后备干部工作力度,促进干部合理流动,使油气行业后继有人、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在石油和化工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 《石油商技》2001,19(4):45-47
介绍了国外石油化工电子商务情况,预测了石油和化工工业中电子商务的发展,论述了要克服的障碍和成功实施电子商务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省炼油与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态势分析。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视域下,广东省炼油与化工产业具有较大优势,未来应将发展重点放在化工上,沿广东沿海石化产业带布局发展现代石油化工,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新材料化工,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生物化工,利用区位特色发展海洋化工,从而推动广东省炼油与化工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罗冰生 《焊管》2010,33(5):5-11
回顾了2009年我国钢管行业的基本运行情况,分析了2010年钢铁行业的发展态势和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指出了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及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了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形势,提出了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应重点做好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①大力推进钢铁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②大力推进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③大力推进钢铁行业的科技进步和节能减排;④加大降本增效工作力度,提高行业运行质量;⑤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钢铁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⑥积极维护国内钢材市场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