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倪初明 《录井工程》2011,22(3):66-69
感应式电导率传感器是最常用的钻井液电导率测量设备,在测量钻井液电导率时,钻井液温度对电导率传感器的测量影响很大,必须采用可行的方法进行电导率的温度补偿。神经网络补偿系统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适用于因果关系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将其引入到电导率传感器的温度补偿中可以较好地解决电导率测量和温度补偿问题。利用该方法进行温度补偿,可使电导率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均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文章详细介绍了电阻桥式传感器非线性误差的数字式和模拟全补偿方法。阐述了其工作原理 ,给出了完整的补偿电路和参数选择方法。模拟式补偿法除能用于电阻桥式传感器外 ,还可以稍加改动为其它类型的模拟式传感器非线性补偿所利用。特别是数字式补偿法 ,不仅能够达到全补偿 ,还可以用一个普通电源代替高稳定度的供桥电源和 A/ D转换器参考电源。这两种方法通用性强 ,成本低 ,容易实现 ,可大大减轻系统调试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分析传统节流式差压流量计范围度较小的原因,提出增设低量程差压变送器以提高小流量时的测量精确度,并进行流出系数非线性补偿和可膨胀性系数变化的校正.重点讨论了高低量程的合理确定和差压信号的传递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4.
垂直钻井工具的姿态测量系统中,轴不正交、不同轴、安装和加工等产生的非线性位置误差显著降低了测量精度。基于各实轴独立的概念,分别以各实轴为中心构造3个虚拟正交仪器坐标系,综合推导出包含9个位置误差参数的姿态测量输出方程。分析补偿校正矩阵的精度影响以及常规校正方法的补偿矩阵数值精度,提出一种校正取值均衡方法,并进行补偿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常规最大值补偿相比,均衡补偿方法使得垂直姿态的测量精度提高5倍以上,并可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5.
可控震源非线性扫描在高分辨率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蓝加达 《石油物探》2008,47(2):208-211
可控震源的扫描信号可以控制,对环境破坏较小,特别适合炸药震源禁区的地震数据采集。扫描信号的理论基础是线性信号,但是地下介质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是非线性的,因此线性扫描不能对高频衰减进行补偿,降低了信号的信噪比,由此发展了非线性扫描技术。非线性扫描技术的扫描速率不再是常数,通过在高频段合理增加扫描时间来实现对高频衰减的补偿,达到提高地震分辨率的目的。在哈萨克斯坦S区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中,采用非线性扫描技术,通过对扫描参数的优选,对高频能量进行了有效补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6.
对灰色系统中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包括灰色无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灰色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及非线性规划问题的Lagrange方法进行讨论,并给出了各类灰色非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析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放射性测井仪中由于漏计引起的非线性误差的计算和测量方法,讨论了减小非线性误差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分频对减小非线性误差的作用和非线性误差与刻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可控震源非线性扫描是高频地震勘探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以往使用的非线性扫描对高频地震信息的补偿,没有考虑地下介质结构衰减量的横向变化和震源与大地耦合响应的影响,以致使所获得的地震资料往往不够理想。为此,本文根据测区内主要目的层的不同埋深及近地表地层特征进行分区,然后分别求取吸收衰减量和振动耦合衰减量,再根据衰减量总和及噪音性质,从期望的扫描频宽出发,分区计算出相应的补偿系数,对高频地震信息进行补偿。本文还就与可控震源非线性扫描长度和震源台数,振动次数及低频端扫描速率、扫描频宽等参数的选择与计算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海洋钻井船升沉补偿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针对钻井升沉补偿装置的结构类型、工作理论以及设计方法等进行了讨论,试图从理论上合理地解决钻井船升沉运动的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假设地层吸收衰减量与非线性扫描补偿量相等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推导出可控震源扫描模型的函数关系,并采用优选法与抛物线插值法,经过四次试验,求出最佳离散扫描参数.文中还以实例讨论了设计步骤;对扫描瞬时输出能量作了图形剖析.此法只要求设计者了解工区地质情况和干扰波特征,所有计算工作均可在小型计算器上完成.本方法具有设计步骤简单,周期短,参数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真正实现用人和人才两个主体到位,必须推动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必须推动人才资源通过市场配置转化,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吸引高科技人才资源的孵化器,加快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建设,加快推进科研单位的体制性改革,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智能堵水调剖技术,有望实现堵水调剖过程的智能闭环控制,从而大幅提高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智能堵水调剖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智能油藏、智能决策、智能找水、智能调堵、智能施工、智能监测、智能测试、智能评价等技术,指出我国目前智能调剖堵水技术迫切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规划和技术思路,开展关键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实现智能堵水调剖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3.
浅谈企业政工人才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大力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人才(文内统称“政工人才”),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结合政工人才特征,分析其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运用人力资源开发和激励理论,从重视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人才培训、人才选拔、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薪酬激励机制、培育独特企业文化、营造和谐团队等方面,提出了培养政工人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油气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压裂技术取得较大的进展,包括裂缝参数及压裂参数智能优化、智能压裂流体及材料、智能压裂设备及工具、压裂风险智能预警系统、压裂参数实时优化智能控制和压裂裂缝智能监测技术等方面,但其智能化程度不一,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压裂技术体系。在分析智能压裂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智能压裂的发展趋势,包括开展小数据样本的深度挖掘、建立基于三维甜点分布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智能决策平台、研制智能响应性压裂流体及材料、研制裂缝扩展四维智能监控模型并实现可视化、研制无人值守压裂设备及智能工具等,这对于形成完整统一的智能压裂技术体系,实现新一轮水力压裂技术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结合石油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应具有的职业素质、技能素质、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应加强的3个环节。要通过建立科学的、量化的、制度化的评价体系,以评价结果选人;在人才培养中引入职业生涯设计理念,明确培养方向,制订计划实行循环培养;完善高技能人才评价、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机制建设,为高技能人才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6.
智能流体作为一种物理性能“可控”的智能材料,在航天、生物、医疗以及微电子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智能流体响应条件,将智能流体分为了外场可控智能流体(以磁流变流体和电流变流体为代表)和刺激响应可控智能流体(以智能水凝胶为代表),系统总结了智能流体的流变机理、研究现状,指出将纳米材料引入智能流体是目前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可应用于钻井液中的智能流体室内研究进展,分析了智能流体应用于钻井液的可行性。最后结合智慧油田发展需求,提出了开发智能钻井液、研发智能钻井设备以及智能钻井液操控系统是未来智能钻井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注水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分层注水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日益得到国内各大油田的青睐,其中无缆智能注水技术以其安装简便、性价比高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无缆智能注水技术是近几年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广的一种智能注水技术。该文重点介绍了三种主要的无缆智能注水技术,并对制约无缆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对无缆智能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智能钻井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逐渐向非常规、低渗透、深层、深水等复杂油气领域发展,钻井工程在安全、经济和效率等方面面临一系列难题和挑战。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智能钻井技术,有望实现钻井过程的超前探测、智能导向、闭环控制和智能决策,从而大幅提高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降低钻井成本,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智能钻井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井眼轨道智能优化、钻速智能优化、智能导向钻井、井下闭环调控、智能监测与决策等技术,并分析了国内外智能钻机、智能钻杆、智能钻头、智能控压钻井系统和智能导向钻井系统等装备的主要进展,指出基于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加强钻井工程与前沿理论、技术的跨界融合,强化协同创新,建立完善的智能钻井理论与技术体系,为实现我国复杂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和油气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鉴于海洋钻井平台上严峻的生存环境以及智能钻井在安全、质量、成本、时间等方面具有相对于传统钻井的优势,智能化成为了钻井设备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钻井主要分为井下工具的智能化、井上智能钻井系统和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通道。学科综合和信息的高效传递是智能钻井的显著特征。在海洋钻井和复杂地质情况下,智能钻井必将得到极大的应用。总结了近年来石油钻井行业在智能化方面取得的进展。认为信息的高效传递、工具小型化、井下机器人和智能钻井系统与智能井下工具的结合是智能钻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以缆控智能分注工艺为代表的智能分注技术势必规模化应用。但在前期的现场试验中,流量调节阀出现卡阻的现象,导致无法调节井下分层注入量,只能起出管柱重新作业。通过优化缆控智能配水器主体结构,设计了可投捞调节阀和测控线路,研制了流量调节阀可投捞式智能配水器; 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了可投捞式缆控智能分注工艺的可行性。室内投、捞试验各50次,投、捞成功率100%,实现了流量调节阀通过下入投捞仪可整体捞出,修理或更换后重新投入智能配水器内使用。现场试验5口井,投、捞后井下各智能配水器运行正常。可投捞式缆控智能分注工艺提高了智能分注井井下分层注水管柱整体工艺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降低了缆控智能分注井的运行维护成本,为缆控智能分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