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油藏地球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东海平湖油气田进行了原油族群划分、油藏连通性预测以及原油运移、充注方向研究。平湖油气田原油均属同一族群和同一组群;PH1井和PH4井H2油层连通性很好,PH4井和PH5井P3、P8油层连通性较好,PH2井和PH6井H4b油层以及PH4井和PH5井H6油层的连通性较差;平湖主断层、放二断层和放一断层均为油气主要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2.
以生物降解稠油油藏为例,探讨了应用紫外光谱技术研究油藏连通性的新方法。由于原油中的芳烃和非烃分子存在共轭键,在紫外区有明显吸收,不同物质吸收特征不同,且具有加和性,根据吸光系数可以判断其相似性。以各种原油在各波长处的吸光度值A计算出各吸光系数E,以E为纵坐标,波长为横坐标作关系图。观察图中研究样品的曲线位置、走势(特征指纹),来判断不同油藏原油的连通性。应用该方法,以QHD32-6油田西区稠油油藏为例,讨论了部分油藏流体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来自于Nm2油组的F7井、F8井样品曲线基本重合,连通性很好;来自于Nm1油组的F17井、F20井连通性很好,F19井与F17井、F20井连通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准东石炭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杨斌  韩军 《新疆石油地质》2002,23(6):478-481
通过对准东地区石炭系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彩25井区,彩参1井和吉15井原油为石炭系滴水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煤系的煤成油;阜10井原油源于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彩31井和沙丘6井原油为二叠系烃源岩和石炭系烃源岩的混油;彩25井区和井15井原油为在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煤成油;而彩参1井原油则为在还原-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煤成油。  相似文献   

4.
孔西潜山奥陶系原生油藏成藏时期探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发现奥陶系(孔古3井、孔古7井)低产原生油藏和石炭-二叠系原生油气藏(孔古4井),油源对比结果证明,前者原油主要源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后者油气主要源于石炭系太原组及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泥岩。根据孔古3井油藏的两期流体包裹体及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Ar年龄测定结果,油藏属两期成藏,第一期为晚三叠世(距今222.51~240.34Ma),第二期为第三纪,以晚第三纪为主。  相似文献   

5.
2000年3月,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的重点探井莫北9井喷出高产油流,日产油63m3,天然气1.5×104m3,莫北10井也获得了日产16.6m3的工业油流。至此,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含油气构造。准噶尔盆地东部勘探成果继续扩大。位于沙南油田以南的沙南112井获得日产9.49m3的工业油流,使沙南油田的储量预计增加了600万t。同时,盆地西北老区又有新发现,克302井获得日产原油34.9m3,天然气9756m3的工业油流,进一步扩大了克79井区乌尔禾组油藏的含油面积。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新含油气构造…  相似文献   

6.
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油气成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郯凹陷东斜坡区二叠系和石炭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成因及其成藏条件、期次和时间进行分析,油气源对比表明该区原油分为两类:第一类原油来源于吉木萨尔凹陷石炭系烃源岩;第二类原油来源干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成藏条件分析认为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具有优越的烃源条件,二叠系砂岩、砂砾岩储层和石炭系的火山岩储层发育,圈闭形成时间早干油气形成期。包裹体均一温度研究表明该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油藏为两期成藏,油气成藏时间分别为晚侏罗纪和晚白垩纪一早第三纪。  相似文献   

7.
国外许多实例研究表明,油藏内流体非均质性特征可作为判断油藏连通性的主要依据,但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导致油层内流体性质非均质性现象也更加复杂化、多样化。该文以松辽盆地新站油田为例,分析了油层内原油在族组成、饱和烃色谱指纹特征和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存在的非均质性现象和分布特征,讨论了油源、油气运移、油层岩性、油藏内次生变化及油层连通性等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对造成油层内流体非均质性和油藏内原油组成混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油层内流体非均质性的因素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地根据油层流体非均质性判断油层的连通性,必须在原油族群划分对比、在对影响流体非均质性诸因素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8.
陈堡油田陈3区块油藏连通性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层的连通性研究是油气藏评价的重要内容。陈堡油田陈3区块原油的物理性质和地球化学性质都十分相似,仅用油藏地球化学常规方法无法判断其油藏连通性。因此,采用原油气相色谱指纹方法对该区块的白垩系油藏的连续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陈3区块白垩系泰州组和赤山组之间及油组内部连通性都较好。  相似文献   

9.
东海平湖油气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藏地球化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对东海平湖油气田进行了原油族群划分、油藏连通性预测以及原油运移、充注方向研究。平湖油气田原油均属同一族群和同一组群 ;PH1井和PH4井H2油层连通性很好 ,PH4井和PH5井P3、P8油层连通性较好 ,PH2井和PH6井H4b油层以及PH4井和PH5井H6油层的连通性较差 ;平湖主断层、放二断层和放一断层均为油气主要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10.
江汉盆地沔31井油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由近及远地沧证了沔31井白垩系油藏的原油有二叠系烃源岩的贡献:沔31井周边钻井岩心抽提物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二叠系烃源岩具有与沔31井白垩系油藏相同的姥植比特征;周边钻井成熟度分析,结合埋藏史证明沔31井区(K—E覆盖区)二叠系具有二次生烃的条件;盆地周缘油气苗油源对比分析,二叠系具有多个烃源层,在地史上曾经大量生烃,原始生烃量大,且成熟度不高,剩余二次生烃潜力大,具备提供油源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