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对全岩显微组分统计方法与应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全岩样品粉碎至1mm粒度,用环氧树脂粘结,制成粉砖光片,在反射白光结合反射荧光下进行显微组分定量统计,点距和行距采用0.5mm,有交统计点数大于1000个,统计结果可比性好,提出的全岩有机质类型和丰度评价标准,经实例验证可靠,能有效地评价烃源岩的优劣,并首次定量划分出全岩有机质类型,与干酪根镜检分析方法相比,全岩显简组分定量统计方法具有明优越性,不仅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而且分析速度快,费用低,直观,因而是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岩分析在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及与干酪根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有机岩石学的角度,系统论述全岩分析在陆相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的干酪根分析进行对比,认为在显微组分特征,成因与分类,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烃类生成与运移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中,全岩分析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分析方法快速,经济,直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目前烃源岩有机碉石学研究的理想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通过对松辽盆地青一段以上未熟低熟烃源岩进行显微组分组成分析,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指出,壳质组+藻类体影响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矿物沥青基质在青一段和嫩一段早期成烃中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通过对枪辽盆地青一段以上未熟-低熟烃源岩进行显微组分组成分析。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指出,壳质组+藻类体影响了烃源财的生烃潜力,矿物沥其基质在青一段和嫩一段早期成烃中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古近系烃源岩显微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 对溱潼凹陷不同层段烃源岩进行显微组分组成分析,结合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得出: 壳质组和矿物沥青基质含量反映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母质类型,矿物沥青基质在溱潼凹陷泰州组、阜二段和阜四段烃源岩生烃过程中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高邮凹陷泰州组烃源岩有机岩石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技术,依靠反射光、透射光和荧光相结合,系统研究了高邮凹陷泰州组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分布特征及主要组分对生烃的贡献,希望为资源评价和今后油气勘探提供依据。泰州组烃源岩显微组分含量占全岩体积的9.92%;且在平面上存在显著的非均质性,东部含量较高,而西部较低。显微组分组成呈现出腐泥组和壳质组占优势,镜质组较少,惰性组贫乏的特点。矿物沥青基质、藻类体和壳屑体是泰州组烃源岩主要生烃组分,对油气生成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7.
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结果表明,江汉盆地盐湖相烃源岩显微组合含量明显偏低,平均仅占全岩体积的1.5%〈显微组分组成中富含腐泥组,盆惰性组,相对发育镜质和壳质组,具有藻类低等生物与高等植物混合生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运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对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进行了显微组分组成与生烃组分剖析。三塘湖盆地烃源岩显微组分中富含镜质组、贫腐泥组,明显具有高等植物陆源有机质占绝对优势的特点。显微组分含量与组成在各层段中呈现均不衡性,八道湾组为该区的主力烃源岩,孢子体和角质体是煤成油的最主要的生烃组分,渗出沥青体、微粒体的出现为该区烃类生成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9.
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结果表明,江汉盆地盐湖相烃源岩显微组分含量明显偏低,平均仅占全岩体积的1.5%。显微组分组成中富含腐泥组、贫惰性组、相对发育镜质组和壳质组,具有藻类低等生物与高等植物混合生源的特点。藻类体是江汉盆地低熟油的主要生烃组分,隐含于矿物沥青基质中的有机质约占总有机质的一半以上,是江汉盆地值得重视的生烃组分  相似文献   

10.
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生烃组分及有机质热演化。江汉盆地烃源岩形态显微组分含量明显偏低,平均仅占全岩体积的1.5%。显微组分组成中富含腐泥组,相对发育镜质组和壳质组,贫惰性组。有机质类型多为Ⅱ、Ⅰ型。藻类体、矿物沥青基质是该区主要生烃组分。文中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及富氢组分和非烃馏分的荧光参数探讨了江汉盆地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提出了有机质的热演化阶段的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全岩光片、干酪根光片、干酪根薄片和光薄片等手段,对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进行观察研究,对各种组分进行特征描述,根据显微组分的成因及光性特征,将其分为原生形态有机质、原生无形态有机质及次生有机质3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的加权系数。应用该方案对塔里木盆地孔雀河1井O2+3q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进行分析,6个样品中有1个为Ⅰ型,3个为Ⅱ1型,2个为Ⅱ2型。   相似文献   

12.
激光拉曼光谱在有机显微组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岩显微组分分析一直以人工测试为主,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激光拉曼光谱能够反映碳物质结构的有序程度和结构缺陷,因此可从分子结构上研究认识有机显微组分的性质。该文对烃源岩中的3种显微组分(镜质体、半丝质体、丝质体)的拉曼光谱特征及其归属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种显微组分拉曼光谱参数变化,并对不同组分的结构进行分析,寻找利用拉曼光谱快速有效的识别不同显微组分的方法。研究表明,在一定成熟度范围内,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的D1峰位置与G峰半峰宽有较明显的变化,可作为判断不同有机显微组分的参考标准。利用拉曼光谱能够快速有效的识别煤及岩样中的显微组分,能作为显微组分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湘西三岔地区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有机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广泛发育了1套黑色岩系,被认为是中国南方4套海相烃源岩之一。但由于该套烃源岩时代老、有机质成熟度高,故对其有机岩石学特征探讨还没有定论。通过光片、薄片的对比观察,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析,详细研究了研究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有机岩石学特征,并尝试性地探讨了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湘西三岔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有机质可划分为有形态组分、无形态组分。其中有形态组分又可分为植物藻类组(层状藻类体、结构藻类体Ⅰ、结构藻类体Ⅱ)、动物有机组、细菌型的菌类体及混合型海相镜质体;无形态组分主要为微粒体和沥青质体。从观察到的有机质组分反映了该套黑色岩系的生源母质具有多重属性,但从统计的各组分含量上来讲主要为浮游菌藻类、底栖宏观藻类、浮游动物和底栖海绵等,其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型。系统的有机岩石学研究表明有机质差异主要是由母质类型的差异所造成,宏观底栖藻类和大型低等水生植物(如浅海底栖叶状体植物)的发育是形成Ⅱ型有机质的主要因素。对牛蹄塘组有机岩石学特征的分析为该套黑色岩系的油气生成潜力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六盘山盆地马东山组湖相低熟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岩石热解、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等方法,对马东山组有机质类型特征及划分方案进行分析。综合分析表明:六盘山盆地马东山组低熟泥页岩有机质母质来源以水生浮游动植物和藻类为主,高等植物输入有限;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显示其具有腐泥组和壳质组含量高、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低的特征,干酪根类型指数指示有机质干酪根类型为I型和II型。壳质组和腐泥组直接影响马东山组泥页岩品质和生烃潜力。各干酪根类型划分方案结果显示,对于马东山组低熟露头泥页岩干酪根类型的划分,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氯仿沥青“A”族组分、生物标志化合物划分结果相对一致且与母质来源一致,说明其适用性更好;比较而言,热解参数划分则出现明显的交叉、跨类等差异性,其适用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地区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松辽盆地齐家古龙地区白垩系嫩江组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生烃组分及有机质热演化。该区烃源岩形态显微组分含量占全岩体积的4.1%,嫩二段-嫩五段烃源岩显微组分以高等植物陆源输入占绝对优势,盆情性组、富含镜质组、相对发育壳质组;嫩一段烃源岩腐泥组分含量较高,具有混合生源的特点,为该区主力烃源岩。藻类体是该区低熟油的重要生烃组分。利用镜质组反射率、孢子体荧光参数,将有机质热演化阶段划分为未成熟、低成熟两个阶段。二者界线所对应的镜质组反射率为0.5%,孢子体相对荧光强度为2.2,埋深为105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