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川西新场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J21、J23气藏是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由于地层致密坚硬,施工中经常出现砂堵和泵压异常偏高的情况,导致加砂压裂施工失败。为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在该气藏进行低砂比压裂改造的可行性和低砂比压裂优化设计的原则,认为采用常规的压裂技术不能使地层对裂缝的供给能力与裂缝对井筒的供给能力相匹配,从而造成裂缝导流能力的浪费,而低砂比压裂工艺技术克服了常规压裂技术适应性差和施工容易砂堵等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在上述气藏的开发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塔中志留系以低孔低渗储层为主,酸化解堵效果不佳,需依靠改造建产。室内实验研究表明,改性黄
原胶非交联压裂液伤害低,具有一定的悬砂性能和降阻性能。投球暂堵分级压裂工艺能够提高储层在纵向上的动
用程度。在志留系率先开展黄原胶加砂压裂现场试验,4井次黄原胶加砂压裂顺利完成施工,最高砂浓度369kg/m
,未出现砂堵,砂浓度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其中X-3井,采用4级投球暂堵分级压裂工艺施工,压裂后折日产油
35.5m,效果较好。对比前期常规瓜胶小规模加砂压裂井,黄原胶大规模加砂压裂工艺有一定优势。说明改性黄
原胶加砂压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海上中高渗储层压裂改造由于存在压裂液滤失量大,平台施工条件受限等客观因素制约,具有较大
的技术难度。南海北部湾地区NK油田C2井WⅣ油组属于典型的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储层温度高,非均质性较
强,地质条件复杂,且存在一定强度的储层敏感性伤害,改造难度大。文章针对该井复杂的工程地质特征及改造难
点,形成了一套海上中高渗储层的平台化压裂改造工艺技术,首次在南海地区成功实现了小平台加砂压裂,取得了
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场T_3X~5为典型的低渗透致密砂泥岩互层非常规气藏,储层埋藏深、沉积厚度大、含气性差、非均质性强、自然产能低或无、经济开发难度大。针对该气藏的具体工程地质特征,从增产技术的适应性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工程工艺技术研究,借鉴国内外针对页岩气藏的改造理念,以充分改造为目的,以经济压裂为核心,采用净现值分析的方法,对工作液体系配方的研发、大排量油套同注管柱结构的设计以及加砂压裂增产措施的液体规模、施工排量等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针对T_3X~5气藏的非常规增产措施技术体系。现场21口井的实践表明,工程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技术方案合理可靠,为气藏的经济高效高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分支井完井工艺技术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多产层诸层油气开发成本,充分挖掘油气田生产能力。文章
重点论述了TAML分支井分支井技术发展概况、完井方式分类与完井方式优选原则、西南油气田合川A区三叠系001-ZZ45TAML4级双分支井重入技术跟踪评价、分支井完井增产工艺技术,以及在研究与应用中取得的显著研究
成果。在A001-ZZ45井现场试验中,采用斜向器重入技术,实现重入成功率100%;并采用ML/MS多分支多层段完
井增产系统,在单一分支井中实现多个层段的分层压裂作业措施,使该井获得了测试产能4.0817×10/d,与常
规压裂测试产能2.744×104/d的合川001-Z50-X2邻近井相比,增产效果显著,从而为西南油气田不同区块多
层系的高效开发、降低开发投入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庆靖边南低渗气藏产层多,各层物性差异较大,且层间跨度变化大的特点,为了使机械分层压
裂技术在该气田得到有效的应用,针对该气田地层特点进行了该技术的适应性分析和配套工艺的研究。在机械分
层压裂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出具有针对性的压裂液体系、支撑剂体系以及施工参数体系等,从靖边南气田的现
场应用效果来看,应用机械分层压裂工艺改造后,较传统压裂改造技术单井施工周期平均缩短20d,最大绝对无阻
流量达到28×10/d,在相同储层条件下产能提高15%。该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以为靖边南气田后期的大规模
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周长林  彭欢  桑宇  杨建  潘琼  李松 《钻采工艺》2016,39(3):46-59
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不仅应注重产量的突破,还应加强节水/无水压裂等新工艺、新技术的攻关与突
破。文章通过对CO泡沫压裂液的研制、CO泡沫压裂液性能评价、CO泡沫压裂工艺参数模拟、CO泡沫压裂施
工工艺及相关配套装备4个方面的调研,了解CO泡沫压裂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结合四川地区具体情
况,形成一套适用于四川盆地页岩储层的CO泡沫压裂工艺技术,不仅为进一步丰富开发页岩气的压裂工艺技术
奠定基础,而且为四川盆地水资源紧缺地区的页岩气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储备与补充。  相似文献   

8.
深部气藏CO泡沫压裂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压裂工艺技术是低压、低渗、水敏性地层增产增注以及完井投产的重要保障,国外在泡沫压裂(特别是在CO2泡沫压裂)的室内研究、设计以及施工技术、返排技术和压裂效果的现场评价等方面均已比较成熟。由于CO2的特殊性质,其在压裂改造技术中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大,在深井压裂改造中亦是如此。我国有许多低压、低渗、水敏性地层以及投产多年的老井需要进行压裂改造。为此,系统地介绍了CO2的基本性质、CO2泡沫压裂的增产机理及CO2泡沫压裂工艺技术,并对中原油田深部气藏的现场施工结果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所采用的CO2泡沫压裂较普通的压裂改造效果更好,可作为低渗透气藏开发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上存在大量的低渗油田处于待开发状态,油气储量大,动用程度低,它是未来海上油田油气接
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海上低渗透油田的增产措施技术手段非常有限,海上平台受到空间限制,部分储层还存
在厚度薄、边底水活跃的特征,水力压裂等低渗透油藏改造措施也难以实施;常规的酸化措施改造力度弱,酸液很
难注入地层,导致酸化效果不理想。通过大量、深入的研究及论证,爆燃压裂酸化是一种低渗油藏储层改造技术,
它适合于海上油田特殊油藏、平台条件,工艺简单,安全可靠,在中国海上油田LF13-1油田26H井进行首次应用,
作业前该井由于产量较低,长期处于关井状态,作业后产液量为127m/d,目前已累增油1237m,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在中国海上低渗油田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低渗低温水敏性浅层气藏压裂优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渗低温水敏性浅层气藏因其具有低温、水敏性强、成岩作用差、胶结疏松、水力裂缝形态不确定等一系列不利压裂改造与增产的因素,其改造技术与增产难度不亚于深井、超深井,故限制了其储量的高效动用。针对这些难题进行了技术攻关,形成了4项技术:弱交联、低温活化剂与超量破胶剂的低温储层快速破胶技术;有机盐与无机盐双元体系复合防膨技术;大粒径支撑剂尾追与高砂比施工的防支撑剂嵌入高导流技术;浅层、疏松性气藏压裂全程保护与压后放喷排液管理技术。吐哈鄯勒浅层气藏勒9-1井应用该技术进行先导性压裂试验取得成功,加砂53.1 m3,最高砂液比60%,平均砂液比39.2%。压后立即用3 mm油嘴控制放喷、排液50.0 m3取得的返排液样品,测试其破胶水化液粘度为5.1 mPa·s。压后气产量从压前4633 m3/d提高到稳定的2.75×104m3/d,无阻流量5.76×104m3/d。该井压裂的成功,说明了低渗低温水敏性浅层气层压裂优化技术的适用性,并使鄯勒浅层气藏的低渗难动用储量有效动用有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气藏产能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气藏属致密低渗气藏,加砂压裂是该气藏开发投产的重要方式。测试资料统计表明,气藏经压裂后增产效果显著,90%以上的压裂井层达到或超过工业产能。气藏流体特征研究表明,气藏上部盒2-3段的天然气是经山1-盒1段相对发育的区域性有效垂直裂缝由下部太原组、山西组生烃层运移上来的,表现出盒2-3段的地层压力系数高和天然气组分中轻烃(CH4)含量高的特点,使得压裂后高产能井主要集中分布在上部盒2-3段;气藏试采曲线分析亦表明气藏上部地层能量和产量较下部高。通过气藏地质、测井、测试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认为高含气丰度和适宜的压裂施工规模是气层压裂后获得高产能的必要条件,提出气藏压裂选层应优选上部盒2-3段河道沉积含气砂体。文章的分析方法对同类型气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查干凹陷苏一段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压裂改造难点,结合部分前期压裂井的效果分析,开展储层
伤害及岩石力学特征分析评价,优选出了低残渣、低伤害、易返排的压裂液体系,并进行了降破压实验评价;在压裂
工艺技术方面,进行了酸化预处理技术、全程伴注液氮技术、多裂缝技术和压后返排优化设计的研究,初步形成了
一套较为有效的适用于该地区储层的水力压裂工艺技术体系。经现场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对该地区储
层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储层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3.
沁南潘河煤层气田煤层气直井增产改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沁水盆地南部潘河煤层气田3#煤层和15#煤层的煤阶属于无烟煤,储层具有低压、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煤层气井压裂前基本不产气。水力加砂压裂是该地区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该区低压致密煤层气藏的储层地质特点,通过近年来的攻关研究和现场试验,提出了经对比后效果最佳的压裂工艺技术方案--氮气泡沫压裂,大大提高了压裂改造效果,初步形成了该地区低压致密煤层气藏压裂工艺体系。应用结果表明:无烟煤煤层气增产措施增产量排序为氮气泡沫压裂>活性水加砂压裂>清水+氮气压裂或清水压裂;在压裂正常的情况下,前置液量大、携砂液量大,总液量在400 m3以上的压裂增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必须进行压裂改造才能投产。本区块常用的为低浓度
胍胶压裂液,由于孔喉细小、黏土含量高、水锁严重,储层对压裂液较为敏感,压后返排周期长,产量气较低。新型
压裂液选取改性植物纤维素作为稠化剂,破胶后没有任何残渣,采用酸性交联,不用添加杀菌剂,与地层配伍性较
强,储层伤害大大降低,携砂能力与该地区常用的低浓度胍胶压裂液相当,可以满足施工的要求。目前,该压裂液
体系在本区块已应用5口直井,施工成功率100%,测试无阻流量达到8.34×104/d,与具有相同改造层位、使用
低浓度胍胶压裂液改造的邻井相比,压后返排时间缩短50%以上,无阻流量提高117%,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苏里格气田西区底水气藏压后单井产能,降低产水量,文章开展了底水气藏堵水压裂技术
研究。该技术基于配套工作液首先同时压开气、水层,然后利用温控固化下沉剂特性封堵底部水层,最后上部气层
充填支撑剂,到达降水增产改造目的。室内对研发的温控化学固化下沉剂和温控型携带液从固化、导流、膨胀性、
黏温和沉降速率等方面进行了测试,结合堵水压裂工艺参数优化,形成了底水气藏堵水压裂技术。该技术现场,
口井试验表明!苏里格气田西区底水气藏改造含水率下降7.8%产气量大幅度提升,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为
提高底水油气资源的动用程度开辟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五点水平井注采井网+分段压裂开发有效提高了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透油藏初期单井产量,但受裂
缝间距大、改造规模小、水平段中部能量补充困难等因素影响,长期生产产量递减较大。文中基于五点井网剩余油
和压力场分布规律,以缩短地层流体渗流距离、减小渗流阻力小为目的,从增加储层改造体积、裂缝与油藏接触面
积、复杂缝网导流能力和区域地层能量水平四个方面出发,形成了水平井“中高排量注入、近井筒+裂缝远端二级
暂堵、组合粒径支撑剂、多功能压裂液、压后关井扩压”的分段重复压裂模式,优化施工排量为5~6m/min,近井筒
缝口4~6mm暂堵剂一级封堵、裂缝端部2~3mm暂堵剂二级桥堵来提高净压力,单井液量为5000~6000m,分
段压后关井扩压1~1.5d。该技术在华庆长6超低渗透油藏现场应用后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4口试验井与常规
重复压裂相比,提高单井产量50%~70%,对其他油田的非常规储层提高老井单井产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以华庆长×为代表的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开发,单井产量得到
了大幅提高,达到周围直井的3~5倍。但是受到初次改造规模小的影响,出现了部分水平井低产低效的问题。通
过评价不同低产原因水平井的增产潜力,确定了体积压裂的重复改造思路。另外,结合水平井老井固井质量、套管
完善程度、施工管柱等因素,研究并形成了“组合油管+大通径封隔器+大通径喷砂器”三封单卡压裂工艺,配合低
摩阻压裂液,排量可达5m/min以上,具备了储层形成复杂裂缝的条件。现场试验2口井,措施后日增油量达到4
~6t。井底压力监测表明净压力达到了克服水平两向应力差的条件,表明该技术对水平井老井重复改造具有较好
的适应性,对其他致密储层水平井重复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CO2在非常规油气增产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挑战,概述了CO2在压裂、驱油、封存过程中的12项应用机理;分析了近年来CO2干法压裂技术、CO2泡沫压裂技术、CO2混合压裂技术和CO2驱油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需求;展望了CO2在非常规油气增产领域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1段主要发育长811、长831 2套砂体,砂体薄、横向变化快。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在地震正演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波形分类及分频解释技术进行地震相分析,并将2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进行补充印证,对马岭地区长811砂体、长831砂体地震相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地震相单元中的钻井资料进行单井微相分析,并依此建立长811砂体、长长831砂体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研究砂体的分布特征及横向变化规律,对储层进行预测。在该区的实际应用中已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气藏有利含气富集区面积达9 000 km2,但气藏埋藏较深,地层压力系数低,且总有机碳含量与含气性等指标较低,压裂提产的难度较大。为此,分析了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储层地质特征和压裂技术难点,针对该类深层海相页岩气储层裂缝延伸和加砂难度大的问题,优化多段少簇裂缝设计,同时将井筒井口压力等级提高至140 MPa;针对低压条件下大液量压后连续排采的要求,通过增加液氮伴注或者前置液态CO2增加地层能量,室内模拟和矿场数据拟合优化了压后控压排液生产制度。开展了直井高压混合压裂、水平井分段多簇增能体积压裂现场试验,单井压裂用液强度、加砂量及排量等关键参数达到四川页岩气水平,井下微地震监测裂缝带长579 m、带宽266 m,试气无阻流量直井突破10×104 m3,水平井超过20×104 m3,实现了大规模体积改造提高产量的目的。鄂尔多斯盆地海相深层页岩气压裂技术为该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