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塔巴庙地区区域构造上隶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太原组和山西组的煤层和暗色泥岩具有较好的生烃能力.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河流、三角洲砂体和太原组潮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岩体;纵向上发育的多套生储盖组合为天然气富集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塔巴庙区块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量为6174×108m3,目前的探明率仅为11%,因此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十分广阔.综合研究认为,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气藏储层物性受控于沉积微相类型,岩性圈闭是该区上古生界气藏勘探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从三叠纪至现今上古生界气源岩具有持续的供气能力,早日垩世后上古生界气源岩仍然具有可观的排气量。上古生界气源岩持续的供气能力、巨大的排气量是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有利条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具有形成深盆气的物质基础。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三叠纪-早白垩世向北大规模运移,早白垩世后天然气主要是就近运移聚集,为盆地大面积含气创造了有利的气源条件。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砂体物性最好,分布于4个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这些沉积体系中的河道砂体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场所。稳定的构造背景和区域盖层、直接盖层良好的封盖能力构成了上古生界天然气保存的有利条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的最关键条件是有利砂体的分布。加强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储层的分布预测对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勘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古生界气源条件、储层特征、盖层特征等的分析,对研究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气源、盖层和储层条件三元耦合关系控制。气源条件、山西组1段直接盖层条件共同控制区域上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区域上生烃强度高,山西组1段泥岩盖层厚度大于35 m的区域为山西组1段气藏有利成藏区,山西组1段泥岩盖层厚度小于35 m的区域则主要为石盒子组8段气藏有利成藏区。储层条件控制天然气的局部富集,其中气源条件、山西组1段盖层条件相似时储层“甜点”控气,即储层质量越好天然气越富集;气源条件、山西组1段盖层条件均有利时,相对较差储层亦可成藏。值得注意的是,气源、盖层和储层条件三元耦合关系控制的天然气最佳成藏富集区并非三者均为最优的地区,而是三者最佳配置、相互补偿形成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4.
李浩 《特种油气藏》2022,29(2):57-6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气田天然气勘探起步较晚,古生界气藏隐蔽性较强,勘探难度较大.为探究该地区气藏成藏模式,以沉积学原理为基础,从地层分布、构造特征、沉积相、储层主控因素等方面研究了延长气田南部地区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延长气田相对优质储层是天然气成藏与富集的关键,储层规模决定气藏规模;优质储层发育主要受...  相似文献   

5.
文中在胡古2气藏油气成因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了气藏成藏条件,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了有利的勘探方向。研究认为,胡古2气藏油气主要来自上古生界煤系源岩,是自生自储煤成气藏。其自身煤系烃源岩处于生烃高峰期内,为气藏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上古生界石千峰组及石盒子组储层发育,储层物性较好,有效储层较厚,为气藏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石千峰组上段、中生界底部及上石盒子组上段泥岩稳定发育,为气藏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该气藏圈闭类型为反向断块圈闭,形成于沙三上沉积前,西倾反向断层起到了很好的封堵作用,后期发育的石家集断层及长垣断层没有对圈闭形成破坏。该区油气大规模运移期在东营期,构造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具有较好的时空配置关系,油气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上古生界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大于1.5%的区域是寻找上古生界自生自储油气藏的有利区带,该区带中具有一定构造背景的洼中隆起是有利的钻探目标。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古生界沉积类型多、厚度大。烃源岩发育,分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烃源岩及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两大类,烃源岩生气指标好,下古生界排烃量及排烃效率均高于全盆地值,下古生界分为六大类储层,以奥陶系顶风化壳古岩溶型储层条件最好。上古生界区域性泥质岩盖层控制了下古生界风化壳气藏的发育及分布。下古生界具六大套生储盖组合及含气层位,主要目的层为中奥陶统,次为下奥陶统。局部构造是控气的主要圈闭类型,保存条件北好南差。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有利区为:渭北隆起北侧的风化壳古岩溶及生物礁滩发育和伊陕斜坡南侧鼻状构造及古岩溶发育区。上古生界有利区为庆阳古隆起南坡河流及时性三角洲砂体发育的富县-黄陵、宜君-旬邑地区。  相似文献   

7.
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下古生界风化壳成储、成烃、成藏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该盆地风化壳储层经历了准同生期层间岩溶、表生期风化壳岩溶及埋藏期局部热液改造,风化壳气藏气源来自上古生界、下古生界2套烃源岩生烃,其中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是其主力烃源岩,伊陕斜坡风化壳气藏具有差异聚集分布的特征。靖西地区发育(常规)低渗透风化壳气藏,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储层类型以裂缝—白云石晶间(溶)孔为主,天然气以油型气为主,气藏分布不连续,有边底水,局部高产富集。靖边地区发育低渗透风化壳气藏,圈闭类型主要为古地貌—地层圈闭,储层类型以裂缝—孔洞型为主,天然气成因具有以煤成气为主,油型气为辅的混源气特征,气藏不含边底水,大面积连续分布。靖东地区发育致密风化壳气藏,圈闭类型主要为古地貌—地层圈闭,储层类型以裂缝—微孔隙为主,孔洞局部发育,天然气以煤成气为主,大面积普遍含气,但单井产能较低。气藏差异聚集主要受控于以下4个方面:(1)沉积微相是多类型储层发育的基础;(2)岩溶古地貌为风化壳储层发育创造了条件;(3)多源烃类有序聚集是天然气差异聚集的关键;(4)燕山期构造反转奠定了下古生界风化壳气藏差异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勘探成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古生界各层段均发现气层或含气显示层,具备了天然气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为研究控制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主要因素,指出有利勘探区域,对目的层沉积层序、沉积相特征、烃源岩特征和生烃能力以及储集层地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展了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研究认为控制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主要因素是:烃源岩的展布范围和生烃能力、有利沉积相砂体的分布格局、现今低隆起构造高部位及其所形成的岩性圈闭或岩性-构造圈闭、生排烃时间和流体运聚指向区域。诸多油气聚集成藏地质条件的合理配置,构成了该区气藏发育区并控制了气藏的分布。同时,还指出延川西部、甘泉东部、延川地区、马家砭地区为天然气藏的有利聚集区域。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为我国目前储量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致密砂岩气藏。气藏大面积、低丰度分布,有利勘探优选困难。通过构造、沉积、地温场等盆地特征和致密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阐明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优选了有利勘探目标。研究认为:克拉通盆地沉积基底平缓、构造稳定、地温梯度较低等盆地属性是决定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生、储、盖大面积叠合,储层先致密后成藏、天然气近距离运聚、大面积低丰度分布的根本原因;致密砂岩天然气差异充注,相对优质储层含气饱和度高。粗粒高石英含量砂岩储层粒度粗、刚性碎屑含量高,压实作用相对稍弱、溶蚀作用相对较强,喉道整体较粗、孔喉连通性好,应力敏感性和水锁伤害相对较弱,储层改造效果好,既是储集物性"甜点"也是储层改造的工程"甜点"。当前储层改造技术水平下相对优质储层分布区的预测是研究区致密气有利勘探开发目标评价的工作核心;由富石英物源控制的石英砂岩区、同物源背景下的强水动力沉积微相区、河道长期稳定发育箱形砂体结构的主河道区等是不同层次的有利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煤炭和天然气矿权完全叠置的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为例,分析煤炭和天然气协同开发的难点,制定协同开发技术对策。在研究上、下古生界气藏有利区展布主控因素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井型井网论证、配套高效钻采和地面集输工艺优化出不同区域技术政策。结果表明:矿权叠置区内煤炭和天然气可以协同开发;多层系致密气藏有效储集层平面上可划分为上古生界砂体多边式叠合区、上古生界砂体多层式叠合区、上古生界砂体孤立式发育区、上下古生界有效储集层叠合发育区;9井丛井组为最优井网模式;储集层不同分区需用不同井型组合;集群化丛式井组部署、优化钻采工艺和配套地面集输新工艺,可缩短气藏建设和开发周期。实践证明,在矿权叠置区内煤炭和天然气协同开发的同时,也实现了上、下古生界多层系致密气藏的立体开发。  相似文献   

11.
������˹��ع����纬��ϵͳ����   总被引:51,自引:8,他引:43  
应用含油气系统理论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规律,对揭示该盆地的生烃潜力、主要生排烃期的油气运移方向、天然气的有利聚集地区及其勘探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古生界的烃源性质、储层类型及天然气的分布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含气系统分为下古生界含气系统和上古生界含气系统,前者又可分为3个子系统,后者分为2个子系统。在含气系统的背景中,本区天然气藏的分布规律较为清楚,控制成藏的地质条件比较明朗。通过对各系统的时空展布特征和静态地质要互动态地质作用过程的综合分析,指出上、下古生界均具有很好的成藏地质背景,但对于各含气子系统,由于它们处于不同的构造部位,所以成藏要素和过程也有较大的差异。分析指出:下古生界含气系统中的东部含气子系统、上古生界含气系统中的中东部含气子系统成藏条件为最佳;下古生界的乌审旗北和吴旗南地区、上古生界中东部的3个主砂体带,特别是最东部的主砂体带,应是今后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运移输导系统构成要素及特征的基础上,将其连接烃源岩和圈闭的运移输导系统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源内砂体输导系统、源内断层输导系统、源外不整合面—断层输导系统和源外不整合面—断层—砂体输导系统,它们分别控制地层超覆、火山岩、基岩风化壳和各种与断层有关的构造气藏的形成。源内砂体输导系统发育于安达—肇州古隆起的西侧和肇东古隆起的南侧,是寻找火山岩气藏的有利地区。源内断层输导系统主要发育在沙河子组—营城组烃源岩区内的火山岩体内,是寻找火山岩气藏的有利地区。源外不整合面—断层输导系统发育在安达—肇州和肇东古隆起上,是寻找基岩风化壳气藏的有利地区。源外不整合面—断层—砂体输导系统发育于安达—肇州和肇东古隆起的上方或斜上方,是寻找与断层有关的构造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华  包洪平 《天然气工业》2011,31(12):11-20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是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层系,20世纪末在盆地中部下古生界发现并探明的靖边气田,就是发育在奥陶系顶部的碳酸盐岩古风化壳气藏,也是该盆地目前的主力气田之一。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近期通过对碳酸盐岩成藏机制的不断深化研究和不懈勘探探索,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地区发现了奥陶系中组合岩性圈闭的碳酸盐岩含气新类型,其在储层发育特征、圈闭成藏机理及气藏分布规律等方面均明显有别于靖边地区的古风化壳气藏:①储层类型主要为白云岩晶间孔储层,其发育受控于颗粒滩沉积微相及古隆起东侧特殊的白云岩化作用条件;②圈闭类型主要为岩性圈闭,成因受控于短期海侵形成的区域岩性相变和燕山期盆地东部抬升的构造背景;③气藏呈现出环中央古隆起区域性分布的特征,形成多层系叠合含气、大范围带状展布的岩性圈闭有利成藏区带。对奥陶系中组合成藏新领域研究认识的深化,推动了天然气勘探思路的转变,对于今后鄂尔多斯盆地新领域研究、勘探方法、勘探方向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大致经历了6个演化阶段,主要发育3套烃源岩、2条不整合面及多套储盖组合,形成以下古生界奥陶系气藏、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气藏、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油藏为代表的3大含油气系统.深入分析盆地内部3条油气藏连井剖面(吴忠-米脂;固原-宜川;包头-澄城)可知:烃源岩控制油气藏的规模与展布;中生界油藏位于生烃坳陷内部或...  相似文献   

15.
洪峰  宋岩 《天然气工业》1998,18(5):22-25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为气源运移的指向区,具有较好的生储盖条件。下古生界气源岩为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上古生界气源岩为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碎屑岩;下古生界储集层为马家沟组风化壳,上古生界储集层为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前者以碳酸盐岩为主,后者以碎屑岩为主;下古生界风化壳气藏的区域盖层为石炭系底部的泥岩、铝土岩及铝土质泥岩,上古生界气藏的区域盖层为二叠系上石盒子组泥质岩。由于天然气聚集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其成藏各具特点,因而天然气富集控制因素就有所不同:下古生界天然气富集主要受气源、区域性岩相变化、盖层及古地貌影响,而控制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的决定因素有气源、砂岩体、局部构造的发育程度及源岩生烃期与圈闭形成期的匹配。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二、三叠系碳酸盐岩大气田分属3种类型,即台地边缘礁滩气藏、台地相粒屑滩与白云岩气藏、风化壳复合圈闭气藏,分析研究其成藏规律对于寻找下一步勘探有利区带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台地边缘礁滩气藏储层相控特征明显,烃源供给与成藏过程受古隆起与现今构造控制,早期运聚,晚期调整;②台地相粒屑滩与白云岩气藏多为晚期成藏,多套薄储层叠加,有效的断裂疏导体系是获得规模气藏的关键;③风化壳复合圈闭气藏储层受沉积相、岩溶作用控制,颗粒岩叠加同生、表生岩溶改造是形成风化壳储层的关键,风化壳优化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盖层搭配条件,断层、地层接触关系构成断面、侧面与上部“倒灌”等多种方式充注,早期成藏,晚期调整。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白云岩储层及圈闭成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长期以来以奥陶系顶部的古风化壳地层圈闭气藏为目标,近期通过对白云岩成藏机制的深化研究,在古隆起东侧发现了奥陶系中组合新型岩性气藏,其储层主要发育于马家沟组五段5亚段(简称马五5)白云岩中,储层特征明显不同于奥陶系顶部的风化壳储层。受沉积环境控制,中组合马五5白云岩呈SN向带状展布,其中靖边西白云岩带由于临近古隆起,水动力条件强,滩相沉积发育,后期经白云石化后形成的白云岩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岩性纯,南北向连片展布”的特点,且晶间孔发育,为有利的储层。加里东末期,由于盆地整体抬升造成古隆起东侧中组合地层遭受剥蚀,从而与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接触,构成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受岩性相变控制,中组合马五5滩相白云岩在空间上形成岩性圈闭,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8.
1989年,在鄂尔多斯盆地钻探的陕参1、榆3井获高产工业气流,发现了当时我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气田--靖边气田,证实了该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层系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为了推进“西部大庆”的早日建成并为该气田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对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技术思路进行了总结。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沉积特征、烃源岩条件、储层类型及天然气成藏组合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发育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古隆起东侧白云岩、盆地西部岩溶缝洞体等3大勘探领域;近年开展的地质研究和勘探技术攻关,明确了上述3大勘探领域的成藏主控因素,形成了岩溶古地貌精细刻画与风化壳储层预测、白云岩储层地震预测及含气性检测、岩溶缝洞体识别及储层预测等先进的勘探配套技术,天然气勘探取得了新的进展:①靖边气田含气面积不断扩大,天然气储量规模增长近2倍,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天然气增储上产的现实目标;②古隆起东侧白云岩发现多个含气富集区,天然气储量规模接近1 000×108 m3,是现实接替领域;③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岩溶缝洞体发现新苗头,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张厚福 《石油学报》1985,6(3):19-27
中、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风化壳遍布华北。本文以鲁西隆起下古生界为例,研究了它们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发育与分布特征,根据野外观察及镜下鉴定,发现了十类储集空间;然后,综合邹县地区大量水文地质钻孔的静态和动态资料,分析了下古生界风化壳中孔洞-缝体系的发育特点、深度范围及其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根据南方多期构造改造及油气演化复杂性的特点,将南方中、古生界古今油气藏分布原生、次生及再生烃油气藏3类。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凹陷邻近的古隆起及古斜坡控制,再生烃油气藏分布主要受“二次生烃”或晚期生烃中心控制。南方现存的中、古生界工业性油气藏特别是天然气藏的成藏期均较晚,以第三纪为主;南方中、古生界烃源岩存在早期-晚期的多期生烃、多期成藏,而勘探的重点应该是晚期生烃及晚期成藏的油气藏。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对南方中、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它控制了现今南方中、古生界主要油气藏成因类型--次生型及再生烃型油气藏的分布。上扬子地区主要考虑次生气藏的勘探,中、下扬子地区主要考虑再生烃油气藏的勘探。指出了具体油气勘探有利区并已经得到苏北盆地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及江汉盆地沉湖地区南部开先台西含油构造勘探发现的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