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利用全方位采集、融合处理的开发三维地震资料,在常规手段解释断层基础上,重点应用沿构造趋势面切片技术,精细刻画了王集地区隐蔽小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研究认为王集地区主要发育北东、北东东向走向及北东转北东东向的弧形断层,基本不发育北西向小断层,北东和北东东向断层相交切形成的断块和王集北部发育的弧形断层与地层配置形成的断鼻块是该区主要的构造圈闭类型。该研究成果在王集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泌阳凹陷王集地区勘探目的层位的信噪比和连续性,提高断点、断面成像精度,落实小断层及隐伏断层的分布,寻找有利的断块圈闭、断层岩性圈闭,针对该地区全方位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叠前预处理基础之上首次采用基于共矢量面元(OVT)宽方位处理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全方位采集资料丰富的波场信息,在叠前偏移时保留偏移距和方位角信息,然后通过方位角各项异性校正等处理,提高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泌阳凹陷王集-新庄地区构造复杂、目的层埋藏浅、断块发育的特点,在勘探中运用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工作模式:在采集方面通过精细表层结构调查、小面元观测系统论证、高密度物理点激发、逐点设计井深,取全取准了地下信息;在处理上采用基于精细切除、浅层静校和叠前去噪的叠前偏移成像处理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解释方面采用了三维可视化和相干数据体联合手段,通过精细成图,搞清了泌阳凹陷王集-新庄地区复杂断块圈闭,通过钻探发现了新的含油断块。  相似文献   

4.
王集地区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为一继承性发育的鼻状构造,区内断裂系统复杂,隐蔽性断层控制的断鼻断块油藏在常规地震解释剖面中没有明显特征,圈闭识别难度大。基于对王集地区构造特征的整体认识,从地震识别的角度把王集地区隐蔽性断层归纳为核三上亚段小断层、核三下亚段断层和滑脱断层,并利用钻井数据,结合构造导向滤波、相干、分频等技术精细识别隐蔽性断层,有效地提高了隐蔽性断层识别的精度,并发现一批隐蔽性断层控制的断块圈闭。  相似文献   

5.
泌阳凹陷新庄地区浅层三维地震勘探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泌阳凹陷新庄地区油层埋藏浅、厚度大、富集程度高,油藏类型以断鼻断块油藏为主。针对新庄地区油层埋深浅、断块复杂的特点,采用了保护好浅层反射信息的三维地震勘探方法。采集上运用基于模型的设计技术而确定了小偏移距、小面元的束状观测系统;处理上注重速度分析和叠前偏移处理;解释上综合应用人机联作系统的多种功能识别断层、落实断块。解释成果用于部署探井,发现了一批含油圈闭,收到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给常规地震解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针对复杂断块研究区构造-岩性油藏开发的难点,充分发挥地球物理资料的横向分辨优势,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对目标区断裂系统及储层进行描述,提高了低序级断层及薄互层储层的识别精度,在复杂断块区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的油藏开发储层描述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集复杂断块群油藏断裂系统复杂、物源多、地震品质较差,滚动勘探开发难度大,要想提高该区钻探成功率,必需做到地震地质有机衔接。首先是发挥专业优势,分别开展全区断裂系统空间解释及地质上的油组统层对比;其次地震地质紧密结合,在层位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地质连井大剖面相互验证,进一步确定断裂解释及油组界限的合理性;然后开展全区的精细构造解释,并结合测井、试油、试采及生产动态资料,对小断层、小断块及小砂体分布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搞清全区已知各类井的油水关系;最后研究总结全区油气分布及聚集规律,开展圈闭综合评价,提供钻探目标。这套研究方法科学指导了王集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部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海洋石油》2017,(2):8-13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程度不断加深,地震勘探开始向寻找小断层、小断块及岩性地层圈闭等小尺度地质目标方向转变,现有的地震采集技术在复杂构造区的成像已经不满足要求。此文以已有资料为基础,针对复杂地区的地震采集成像问题建立地质模型,围绕目标构造在地表进行有针对性的炮点和检波点布设,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照明分析,得到有利于目标地质体准确成像的观测系统。本项目在野外采集时全工区应用6L8S360R正交观测系统采集,只在目标区域增加应用6L2S240R观测系统的采集,进行局部加密覆盖。最终资料显示定向照明地震采集技术可有效提高复杂地质目标的照明度和成像质量,并且降低了采集成本。  相似文献   

9.
吉林探区将面临"低幅度、小断层、薄砂层"等复杂油气藏勘探领域。为了利用地震资料来分辨垂直断距5m以上的断点,查清延伸长度0.5km以上的断层;落实幅度大于5m、面积大于0.3km2的小构造和识别岩性圈闭,吉林油田在松辽盆地南部的乾西北地区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攻关。通过野外基本参数试验和观测系统属性分析,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勘探实践已经证明:采用砖墙式观测系统(12线×140道×18炮,覆盖次数为6×10次)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在松辽盆地南部油气勘探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经高精度采集攻关和精细处理解释而得到的乾西北地区三维地震成果,不仅有助于快速刻画和认识地下油藏三维地质特征,而且为勘探提供了准确的钻探目标,有效地解决松辽盆地现阶段存在的微幅度构造、小断块圈闭和薄层岩性问题,提高了探井成功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王集鼻状构造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中段,主要油藏类型为断鼻断块油藏和断层加岩性油藏,古斜坡背景上的鼻状构造是油气主要聚集区,断层是油气成藏主要控制因素,"梯级堤坝"是油气运聚主要模式,精细解释断层,落实断块圈闭是主要勘探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地震采集面元尺度一般性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地震模型不同采集道间距的正演模拟成像结果分析,验证了采用不同道距成像解释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道距越大解释难度越大,误差也越大,道距越小,成像解释结果与实际地质构造越接近。通过对实际不同面元尺度的地震成像结果分析,揭示了较大面元的断层成像存在同相串轴现象,准确判别解释难度大。小面元的断层成像面窄而清晰,易于判别与解释,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地震横向分辨能力。结合以往勘探的应用情况,根据不同地震勘探阶段的地质任务需求,给出了在新区地震勘探、高精度地震勘探、滚动开发地震勘探阶段设计采集面元尺度时的建议,可供地震勘探采集面元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疆南部沙漠区奥陶系油气储量丰富,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该区地质目标勘探存在三方面难点,包括目的层埋藏深(一般超过7000 m)、地质目标是小尺度断溶体、地表为巨厚沙漠,常规地震采集资料的分辨率难以满足油气开发需求。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是目前业界公认的解决隐蔽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技术,在中国东部地区已取得显著效果。将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引入南疆沙漠区进行试验研究,形成了针对南疆沙漠超深目标的小组合+高密度采集技术,其中25 m×25 m面元、约400次覆盖、330万/km2炮道密度、横纵比0.7是适用于该区的观测系统参数,两串小组合+适中的井深药量对拓宽高频效果显著。最终断溶体成像精度得到显著提高,表明上述地震采集技术组合适用于南疆沙漠超深层目标成像。  相似文献   

13.
王集油田是一个已投入开发的油田。作者通过对王集地区的地堑断裂系、鼻状构造、沉积相特征、地震剖面反射特征等的研究,提出王集油田的主体构造实际上是一泥底辟构造的新认识。这一认识将对研究王集油田的油层分布规律和进一步勘探开发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官1地区断块发育,勘探潜力较大。老资料分辨率较低,影响了进一步勘探开发。针对工区勘探存在的技术难点,使用小面元、高采样率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采用小炮排距、高覆盖次数的目标设计提高资料信噪比;根据对干扰波的压制效果优选最佳观测系统;使用延迟叠加震源提高有效波的下传能量;通过多种方法联合调查、解释,量化工区不同井点的激发井深,保证资料采集质量。得到的新资料较老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明显提高,满足了精细解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根据虚反射理论分析等无法获得理想资料的情况下,确定以激发岩性选择确定激发参数,结合在泌阳凹陷王集地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中野外参数试验,取得以下认识:针对该地区的要求,以激发岩性结合表层调查资料选取激发参数可以获得较高品质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16.
全方位高密度单点接收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为满足小断距、低幅度构造和薄互储层勘探对地震成像精度及分辨率的要求,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得到持续的攻关。宽方位地震资料为不同角度的储层研究提供了可能,缩小面元尺寸、加密空间和时间域的数据采集密度,增加了目的层的有效覆盖次数,在提高资料信噪比的基础上提高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在对信噪比、分辨率和空间采样等几个关键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全方位高密度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对单点与组合检波器接收的优缺点、综合效果与效率进行了分析:长期以来,为抵抗噪音、提高地震能量和信噪比,地震采集接收技术研究侧重于组内距、组合基距、组合图形的比较。组合接收虽然提高了地震原始资料的信噪比,但造成的地震波失真也较大。而单点接收的地震波动态范围更大、频带范围更宽、地震分辨率也较高,适合高密度、小面元目标勘探的精细成像,并且可以通过高覆盖次数提高信噪比。大港油田于2014-2015年部署了针对致密储层的全方位、高密度单点接收采集试验,观测系统采用了10 m×10 m的面元、横纵比为1.0、炮道密度达到361万道,获得了高密度地震资料满覆盖面积56 km2。通过与常规三维地震资料的对比,展示了全方位高密度单点采集地震资料在薄互储层研究、致密储层各向异性分析等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