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常,我们观测到的地震数据实际上总是用波形道/变面积的格式显示的,但这是一种简单、过时的模拟地震时期的产物。随着人机交互工作站的广泛应用,它已逐渐被彩色显示所替代。如何最佳使用彩色增强地震资料的显示效果呢?这里就有关颜色的基本概念及如何使用它以增强地震显示效果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石油物探》1972,11(4)
这里提出一种计算机图示照相系统,它可以伴同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用色彩模拟来表现许许多多地震同相轴的频谱,红色是低频,紫色是高频。本系统的输出是变面积波形地震剖面。波形与普通地震剖面的没有不同。而剖面的变面积部分则出现了色彩。色彩显示出波列的频谱。在这种显示方式上,岩石成份的横向变化表现为颜色的更替,断层常由色带的突变显示出来。断层绕射波有时具有一种有特色的色调。在常数速度迭加中因同相轴错动带来的高频成份的消失能以色彩来补偿,它常被在彩色地震剖面上向红色的更替所指出。  相似文献   

3.
在对薄层干涉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地质模型对地震切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潜力进行了相对客观的实验分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①相对于地震剖面本身,薄层砂体在地震切片上具有更好的可识别性和可检测性;②地震切片能够相对可靠地反映不同砂体的分布特征和物源方向,当砂体累计厚度小于1/4地震波波长时,均方根振幅与砂体累计厚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③某层砂体的“零值时间”地震切片不包含该层砂体本身的反射贡献,不同深度砂体的“零值时间”能够较好地反映砂体之间的垂向距离,有助于建立不同深度砂体的沉积模型和叠置关系;④同一层砂体具有多个“零值时间”,“零值时间”地震切片具有周期性,且“零值时间”地震切片与单层砂体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其出现次序与地层深度是反序的。  相似文献   

4.
以滨东地区沙四上亚段(Es4s)滩坝砂岩为例,首次提出了在地震相模式指导下,采用“二次标定法则”进行砂泥岩薄互层精细标定的方法。针对研究区滩坝砂岩位于油页岩集中段下部、岩性以砂泥岩薄互层为主、埋藏较深、延伸范围小的特点,在对地震剖面进行极性判断的基础上,以地震相模式为指导,利用“二次标定法则”与“时变子波”相结合的方法对砂泥岩薄互层进行精细标定,最后通过分析目的层段反射系数序列与振幅的对应关系验证精细标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当前所有地震处理系统一般仅支持英文显示,本文研究了Geovecteur plus地震处理系统绘图方面的特点,将汉字的点阵、矢量信息转化为系统所支持的格式码,从而达到汉字显示的目的。另外,根据这一思路还可以自由设计图标并弥补Geovecteur plus处理系统剖面显示方面的某些限制,使成果剖面更美观。  相似文献   

6.
本书在简述了反射地震学的基本原理之后,对当前油气勘探的新技术“多道地震记录系统”、“三维地震技术”、“向量计算机”、“数值模型和物理模型”、“人机联作计算机图示”、“真正的三维显示设备”、“人机联作解释”、“数据库的管理”等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书中也涉及到了勘探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动向及企业与大学合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一种计算系统,它能鉴别以数字形式记录在磁带上的地震反射。如果需要的话,进行转换并将资料画成剖面。鉴别或拾取的原理是在一组记录道中选出所有的波峰或波谷的时间位置,这些记录道构成有意义的地震剖面。跨道进行横向连续性研究“对比”波峰或波谷,确定出反射段。将至少三个连续记录道上的全部反射段,均以数字形式贮存在磁带上。用反射段的长度和其平均振幅的乘积表示反射段的等级。运用随时间变化的分级门槛值来限制反射段的数目,等级超过门槛值的反射段可输到自动绘图仪或作进一步处理,如用计算机转换为深度剖面。本文介绍了几个自动拾取的例子,并且与原来的变面积记录剖面进行了比较。这一系统容易推广到多条测线或面积测量资料。这就有可能自动地得到和显示三维解释结果,如等时线图或等厚图。  相似文献   

8.
波动方程快速差分偏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波动方程差分偏移计算量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波动方程快速差分偏移法--“八点中心差分格式”法。同时还给出了此格式的稳定性证明及程序实现过程。这种方法比目前国内外广为采用的“十二点中心差分格式”法计算量约小四分之三,而且计算精度高,程序实现简便。用本文提出的“八点中心差分格式”法对理论记录和实际地震资料做了偏移处理试验。其结果表明,在同一流程、同一参数条件下,本方法比CGG公司提供的偏移模块“WEMIG”中采用的快速近似追赶法计算量约小一半,并且剖面质量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在对柴达木盆地某研究区二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时,发现了一条特强振幅异常。从异常反射特征、构造和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推测其可能由“地震平点反射异常”引起。同时,还阐述了将该异常解释为“地震平点反射异常”存在的诸多疑点。在对强振幅异常反射特征进行分析时,应用MDI技术,做了二维地震剖面烃类检测,提高了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王文良 《石油仪器》1990,4(4):213-218
本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SN 368遥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禁止码,并根据禁止码的显示功能的不同,提出了一种新的禁止码分类方法。同时,文中列举了大量SN 368系统常见的故障和状态现象及其显示的相应禁止码,可供该类系统的操作使用及检修参考。  相似文献   

11.
遥感图像反映,句容、宁镇山区曾解释为推覆的“叠瓦构造”的地震剖面实际为一系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线性体的误解。遥感 v-环-色模式反映,油气色调晕圈主要分布在句容重力高东侧,是油气圈闭的地面指示标志。对中、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复杂构造区的油气勘探,应加强遥感、化探、放射性测量等非地震方法的综合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三湖地区天然气藏的地震信息特征与地质条件的研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第四系地层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藏 ,在地震剖面上出现了“负背斜”、暗点和低频等显著反射特征 ,并构成地震剖面上壮观的天然气藏地震信息群。盆地发育时间短 (主要集中在第四纪 )、成岩时间短、成岩程度低的三角洲沉积形成了这里优越的聚集条件。高丰度聚集的天然气和松散的各类岩层均是三湖地区地震剖面上特殊地震信息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地震道复数道分析的理论基础上,介绍了复数道计算的一种方法,提出了解释层位上平均能量谱、平均频率谱及峰-谷宽度剖面的制作方法。并应用类似于光谱分析的显示方法,显示了上述几种计算结果。还采用了彩色叠合显示手段将触释层位上的能谱剖面与地震剖面用不同色彩叠合显示于一张剖面上,因而十分利于地震资料的岩性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彩色地震剖面显示是地震剖面显示技术中较为先进的一种显示方式.它具有常规黑白显示剖面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处理显示的剖面(诸如三瞬剖面、虚速度测井剖面以及烃类显示剖面)中,这些剖面给人以清晰直观和一目了然的感觉.但是,目前彩色剖面在国内尚未得到普遍地应用,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彩色显示处理要求计算机具有大的内存容量和高速运算等方面的性能,所以一般都是在大中型计算机上处理.而小型计算机由于内存容量和运算速度等面存在着不足,所以难以运行象现今国内所使用的UNIRAS这样庞大的系统.笔者在研究了UNIRAS系统的实现原理后,另辟蹊径,在只有32k内存容量又无虚拟存贮管理系统的TEMPUSⅡ小型计算机上,采用光栅处理技术,实现了地震剖面彩色显示,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朝阳沟阶地朝44区块扶余油层为例,分析了河流—三角洲复合河道砂体的地质与测井识别标志、地震响应特征以及井震结合精细刻画方法。研究发现:①根据相邻河道的期次及规模差异、复合砂体组合部位的微相、砂体厚度及宽厚比的异常变化,构建出六类测井与地质识别标志;②单期河道砂体接触关系可分为同期对接型、非同期切割型、河间泥及河间砂型四类,分别对应“同相轴能量降低、视厚度变小”、“类断层式波形错动”、“同相轴突然下断”、“能量减弱、视厚度增大”的地震响应特征;③采用“地质认识定位、测井识别定点、属性趋势引导定向、地震剖面定型”的方法,井震结合有效刻画复合砂体中单一河道边界及连通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构造背景下的岩性圈闭气藏,利用地震资料研究不同岩性组合、划分出不同的地震相带,将有助于预测无井区储层的沉积特征及其展布。考虑到研究区范围广、地震测网间距大的实际情况,选用了“相面法”来进行地震相分析,即主要从反射结构、反射波组的振幅、频率、相位、连续性、时差和反射外形等属性来研究须家河组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其平面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须二段上部,一种表现为弱振幅、平行、亚平行反射地震相,主要代表的是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叠置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另一种地震反射特征则表现为较强振幅、断续反射,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水上分支河道及河道间湾;须二段下部平行、亚平行、强振幅、较连续反射上超地震相主要为一套楔状体。②须四段地震相一种为平行、强振幅、断续至连续反射地震相,为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水上分支河道及分流间湾;另一种为弱振幅、平行、亚平行反射地震相,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③区域地震大剖面资料显示须六段厚度呈南厚北薄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珠江口盆地文昌13-1油田井网稀疏,不同微相砂体厚度及组合特征差异等制约井间砂岩分布及沉积微相刻画的难题,从井点出发通过岩心资料确定了井点沉积微相类型;利用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分析方法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刻画。通过构建“地震基准弧长对数”属性,并利用该属性进行砂岩厚度定量预测,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砂坪主体和砂坪侧缘的地震相模式;利用砂岩厚度分布和地震相落实了沉积微相边界。研究结果揭示,该区ZJ2-1U砂组沉积期经历了“泥坪-混合坪-砂坪”的沉积演化,砂坪主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砂坪侧缘面积大,呈互层状在全区分布。上述认识为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ɽ��������ε��𡢵����ۺ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东缘的盆地区中已发现了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气田,但在推覆带上还未有突破。由于龙门山逆掩断裂带地理条件十分恶劣,地震勘探很难得到好的地震反射资料,难以查清推覆构造带下的构造形态,阻碍了该区油气资源的勘探进程。2003年在龙门山构造带北段广元地区开展的“变线元多线(宽线)剖面采集”试验,于龙门山“前、后山带”获得了相当好的地震反射剖面,在推覆带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大型背斜构造。从山前带的东边界开始,这一隐伏构造带向西延展的宽度在25 km以上,直到后山带的中段。隐伏构造的发现,使近期在该区找到大型油气田的希望成为现实。文章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模式对宽线剖面进行综合解释,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解析了龙门山构造北段的变形历史。  相似文献   

19.
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识别中,“串珠状”反射是十分重要的地震响应特征之一。文中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设计了不同的溶洞模型,分析了溶洞宽度和高度变化时对“串珠状”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洞宽度增加时,“串珠”响应振幅增强,但响应时间长度不变;溶洞高度增加时,“串珠”振幅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响应时间长度变长。模型正演为进一步研究溶洞的响应机理、溶洞形状与“串珠”特征的关系提供了手段,从而为碳酸盐岩储层的半定量或定量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牛庄洼陷第三系古沉积环境及其控油气作用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及其邻区的两套主力烃源岩即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与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具有不同的原始沉积环境。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可溶物及其相关原油具有Pr/Ph小于1、高含量伽马蜡烷、升藿烷“翘尾”及硫芴含量相对较高的还原相、咸化湖相成因特征;沙河街组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及相关原油具有Pr/Ph大于1、藿烷和氧芴系列含量相对较高的淡水湖相成因特征。研究区甲基甾烷、甲藻甾烷分布具有重要的沉积环境与生物属种标定意义,沉积环境及相关生源指标显示沙河街组四段“咸水型”油气与南斜坡原地富藻类未熟-低熟页岩没有直接联系。该区油气分布及其成因类型明显受控于烃源岩的性质及其展布。沙河街组三段“淡水型”原油主要分布于牛庄洼陷,属自生自储的“淡水型”透镜体油藏;沙河街组四段“咸水型”原油主要分布于偏离生油洼陷的南斜坡等周边地区,具有相对较远的油气运移距离。沉积环境指标反映广利洼陷是广利油田及八面河油田北部“咸水型”油藏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