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显生宙全球古板块再造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前人对全球古板块构造演化的研究成果、最新的古地磁数据库和ArcGIS方法,辅以洋壳扩张、俯冲带以及区域构造等研究成果,完成了对显生宙以来全球古板块的再造及构造演化探讨。相比前人研究,本系列图件采用了最新数据,加强了高质量数据在板块再造中的权重,并通过“幔源法”对部分板块的古经度进行了校正,同时细化了对中国3大陆块的研究。全球显生宙以来的构造演化涉及到潘诺提大陆、冈瓦纳大陆、劳俄大陆、泛大陆的聚合和裂解旋回及多个大洋盆地的扩张和闭合。中生代-新生代以来不同构造域的发育与消亡在时空上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造成洋陆格局的变迁和大陆面积的持续增加。不同板块的聚合过程常伴随长距离漂移、大幅度旋转运动以及聚合后的减速。新、老超大陆之间以翻夹模式裂解和聚合,即随着超大陆内部裂解、扩张,外侧聚敛、旋转,逐渐发生内、外板块边界的转折。泛大陆构造格局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二叠纪规模最大,其形态不完整,有扇状洋盆缺口(古特提斯洋)持续扩张以及板内走滑运动调整。泛大陆聚合过程中至少出现4种板块汇聚碰撞方式:追尾式碰撞、侧向式碰撞、错车式碰撞和拥堵式碰撞。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陆古板块运动演化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了显生宙以来中国及其邻区板块运动演变过程的特征。着重分析了多陆块拼合过程和中、新生代以来两种类型板块运动交替过程。中国大陆古板块不是由单一古地核发展而成的简单板块,是多个古地核或多陆块拼合而成的组合板块。中国大陆古板块演化是在全球板块运动的总体框架下进行的,受全球板块运动的控制。中、新生代以来,板块运动可以分为以开合(漂移)为主和以升降(裂解/焊接)为主的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运动交替发生,与地幔对流一起构成了总的板块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3.
国内许多地学工作者根据古生物群和沉积相似性,认为早古生代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相连或相距不远。从中国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史中出现的“兴凯地裂运动”和“峨眉地裂运动”,论述了扬子古板块和塔里木古板块离散和汇聚中的运动学特征,从“峨眉地裂运动”理论阐述扬子古板块向东漂移的动力学机制。扬子古板块在二叠纪与塔里木古板块离散并向东漂移的论断若能成立,则为特提斯在中国境内首先被打开提供了依据;对研究全球一些地方二叠纪玄武岩大面积同时喷发有重大的地质学理论意义;对研究二叠纪末三叠纪初生物大绝灭事件也有重要作用;对在阿尔金地块及其邻区找到攀枝花式的钒、钛磁铁矿等金属矿床,对塔里木盆地在下古生界寻找大油气田,均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的大陆构造格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对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作者在近十余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三点新认识:1.根据近年对阿尔金断裂带内同变形期新生矿物的激光微区40Ar/39Ar测年结果,阿尔金断裂走滑变形可能起始于97~89Ma,它与喜马拉雅“西构造结”的形成(102~85Ma)近于同步,其累积错距达350~400km左右,晚白垩世—新生代同步错移了两侧原有的构造带和原型盆地。因此,在讨论中国西部大陆构造格架的形成时,首先考虑新生代由于喜马拉雅运动所引起的大尺度构造位移;2.组成中国西部大陆的地块分属于北亚型、扬子型和冈瓦纳型。其中塔里木、柴达木、阿拉善地块,古生代期间是一个统一的扬子型非稳定克拉通——西域板块,震旦纪—早古生代它和扬子—华南、印支、澳大利亚板块同样隶属于东风瓦纳大陆,而后裂解、漂移,晚古生代—印支期构造就位于贺兰山以西,喜马拉雅期被肢解、错移成现今被分隔的盆地(地块);3.北祁连山早古生代不是大洋盆地,而是西域克拉通陆内裂解出现洋壳的拗拉槽—小洋盆,它的西延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满加尔—阿瓦提坳陷,新生代被阿尔金断裂左行错移达到现今的位置。北祁连山最终的造山作用,发生在上新世到早更新世末,与青藏高原隆升同步形成现今的推覆造山带。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古生代三大古海洋及其对盆地的控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诸陆块和古中国洋为中心的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古板块体制可概括为"三洋四陆",即3个相互连通的洋盆分割了四大陆块(群):西伯利亚陆块(群)、古中亚洋、华北陆块群、古中国洋、华南陆块群、原特提斯、印度冈瓦纳。3个洋盆的扩张、消减,陆块碰撞造山或增生造山及其转化着的地球动力在各陆块内的响应导致这一时期中国早古生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由此形成了台内和陆缘不同的原型盆地演化序列。在大陆裂解期,台内主要出现裂谷、坳拉槽原型盆地,然后转为台内坳陷。早古生代陆块规模小,陆缘盆地风格突出。在造山带形成与演化中,陆缘坳陷对油气的赋存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板块的演化与含油气盆地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板块元古代以来的演化特点,是古大陆在多次解体多次联合过程中成长。每次从解体到联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板块构造旋回”。经历元古代、古生代和中、新生代三次“板块构造旋回”活动的叠加,中国大陆板块形成了13个被活动造山带所围绕的稳定陆块。在西部以俯冲消减和碰撞作用为主,形成八个沟弧挤压碰撞隆起带和六个挤压沉降带,以聚敛型含油气盆地为主,构成了挤压隆起为主的含油气区;东部则以俯冲消减和大陆扩张作用为主,形成十个岩浆弧扩张隆起带和八个扩张沉降带,以扩张型含油气盆地为主,构成了扩张、沉降为主的含油气区。这些含油气区的含油气盆地中,以前寒武纪结晶陆块为基底的大型含油气盆地,多分布在沉降带上,是我国油气资源的主流;以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褶皱带为基底的中小型含油气盆地,多分布在隆起带上,含油远景次之。中国大型含油气盆地,具有成因上的复合性、多期发展的叠合性、油气的多源性、油气层深理性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性等五大特点。这些特点,表明中国不但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国家,也将是一个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扬子古大陆”的重建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板块边缘造山带的岩石学记录追踪了扬子与塔里木古板块地史演化中的相关性,从岩石学、古气候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论证了扬子与塔里木古板块内部地质特征的可比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新元古代至二叠纪,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靠近,成为一个大陆,称为"塔里木—扬子古大陆"。后经"峨眉地幔柱"的作用和"峨眉地裂运动"的拉张,古大陆解体,两板块分离,扬子古板块向东漂移1900km至现今位置。若"塔里木—扬子古大陆"重建模式成立,则对大型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板块构造与盆地演化的相似性开展油气勘探非常广泛。南美板块与非洲板块被动陆缘区具有一致地质演化与类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在早白垩世,伴随冈瓦纳大陆的裂解,南美板块与非洲板块分离,南大西洋开始形成。这导致了大西洋两岸被动陆缘盆地构造和沉积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盆地类型及板块运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将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划分为9个层序,27个体系域。体系域研究表明,自寒武纪到二叠纪依次发育了碳酸盐岩台地、被动大陆边缘、克拉通内盆地、前陆盆地等多种沉积类型。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结合古地磁资料,对沉积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及构造作用对盆地的改造进行了探讨。从活动论的观点解释了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各时期所处的地理位置、板块活动性质、盆地类型及沉积特点。认为古生代塔里木板块在漂移过程中与相邻板块碰撞,使其漂移轨迹呈“S”形。由于受板块运动性质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在古生代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寒武纪—早奥陶世,塔里木为一个离散边缘的克拉通盆地;早奥陶世末—早古生代末,塔里木板块东部(今南部)洋壳消减,形成东部的会聚边缘弧后前陆盆地和北部的离散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两种不同类型盆地共生的构造格局;志留纪—泥盆纪,塔里木板块西北缘的天山洋闭合,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开始发生碰撞,形成了克拉通内盆地;石炭纪塔里木板块西南缘为离散边缘,形成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二叠纪塔里木为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古板块重建基础上,对全球4 091个地质单元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特征和原型盆地性质进行厘定,并以468个重点盆地为关键标定,恢复了全球前寒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纪和新近纪13个地质时期的原型盆地类型及其古、今位置分布,探讨了全球原型盆地演化规律及其与烃源岩发育和油气富集的关系。全球原型盆地的形成与板块构造演化密切相关:①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分离阶段,主要形成克拉通盆地和被动陆缘盆地;②冈瓦纳大陆漂移与潘基亚超大陆的形成控制古生代被动陆缘盆地、弧后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共同发育;③潘基亚超大陆的裂解主要控制了裂谷盆地和被动陆缘盆地的发育。全球烃源岩发育与大陆裂解、海平面上升和海侵广泛有关,主要发育于拉张环境下形成的被动陆缘盆地和裂谷盆地,以侏罗纪和白垩纪最为发育。针对多期叠加型盆地,通过分别恢复不同期次的盆地原型,预测其生-储-盖组合分布与油气富集有利区,对中国石油公司开展海外战略选区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体拼贴与准噶尔盆地的形成演化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况军 《新疆石油地质》1993,14(2):126-132
作者根据重力、磁力、地震、钻井及区域地质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准噶尔盆地的基底性质、形成及演化作了探讨,认为准噶尔盆地基底主要由玛纳斯地体和乌伦古地体在石炭纪末期拼贴而成,拼贴交接带在三个泉隆起轴部。自晚古生代至第四纪,准噶尔盆地经历了分离的台地型海相盆地,前陆型海相盆地,裂陷型残留海相盆地,坳陷型陆相盆地,振荡型陆相盆地和收缩型陆相盆地等6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2.
洋板块的消减及其后两侧陆块的拼合,是板块构造作用的两个不同阶段.分隔扬子与华北两板块的古秦岭洋,于晚志留世向北单边俯冲关闭.根据秦岭造山带内发育的大型推覆体构造组合及其配置关系,推覆体岩片内的变质相倒置、推覆岩片内应变标志物的显微构造特征和应变参数的测量及南秦岭大型泥盆纪—石炭纪前陆盆地的厘定,均一致确证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于420~380Ma至340~320Ma之间以仰冲兼右行剪切的方式碰撞拼贴.对扬子北缘古生代盆地应变标志物有限应变测量研究表明,扬子北缘古生代盆地从南向北可划分为4个应变量不同的应变区:无应变或弱应变区、强应变区、中等强度应变区和强应变区.应变区划分的构造学意义:a)扬子克拉通北缘是寻找古生代油气藏的有利地区;b)南秦岭造山带是晚加里东和海西-印支运动形成的复合山链.通过对扬子北缘古生代盆地构造变形特征,包括褶皱特征、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应变标志物的应变特征分析,估算南秦岭造山带的构造缩短量为918.8km.   相似文献   

13.
河套弧形构造体系及其形成和演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蒙古中西部,黄河河套地区,分布着一系列围绕鄂尔多斯地块西北角弯转的弧形构造带。它们不仅形态相似,自成一体,而且有相同的成因联系,所以总称之为河套弧形构造体系,其展布范围和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4.
试论华北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盆地系指洛南-肥中、赤峰-开源、郯庐、太行山等四条边界断裂系所包围的区域。是一个由中、新生代断块盆地叠置在中晚元古代—古生代地台盆地之上的大型含油气区。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部概指天山西段的哈尔克他乌以北、那拉特山,向东过依连哈比尔尕至博格多山一线以北地区,即“北疆”和“东疆”的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华南地块二叠系孤峰组和大隆组放射虫硅质岩的时-空结构,分布规律和沉积特征.认为放射虫硅质岩的堆积是由于位于赤道附近的深断陷中冷热海水对流造成的.早二叠世晚期开始的、因南北向拉张作用造成的规律性裂解遍及整个华南地块.   相似文献   

17.
Commercial accumulations of natural gas in China have been generated by marine carbonates in Proterozoic and Palaeozoic cratonic basins, and by lacustrine shales and coal measures in Mesozoic-Cenozoic continental basins. These accumulations occur in reservoir rocks of various types. The Chinese natural gas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nd proved reserves of gas have increased accordingly. To date, 138 gasfields and 110 gasfields with oil-rims have been found in China.
Based on its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ga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rincipal types: (i) biogenic (bacterial and biode graded) gas; (ii) wet associated gas, sourced from either sapropelic or humic organic matter; and (iii) dry thermal gas, likewise sourced from sapropelic or humic OM.
Each type of ga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generation, migratio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Bacterial gas is concentrated in Quaternary strata (for example, in the Qaidam Basin of NW China); biodegraded gas occurs in shallow strata in the eastern oil provinces, often in association with tar mats. Associated gas occurs mainly in Mesozoic-Cenozoic continental basins, whereas dry thermal gas is generally confined to Proterozoic and Palaeozoic cratonic basins, especially in West China. Proterozoic and Palaeozoic gas resources make up about one-half of the Chinese total, and are set to become a major exploration target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