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热管式CPU散热器试验及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管作为高效传热元件,在CPU散热方面显示出独特的能力。对一种台式机所用的热管式CPU散热器的散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其散热性能完全满足115 W发热量CPU的散热要求。指出单纯提高风扇的转速不能有效提高散热器及系统的整体性能。CPU散热器应使用具有调速电机的风扇。  相似文献   

2.
对输油泵进行冷却的基本设计方法是对原敞口式冷却循环水系统进行改造,改造成为以煤油或热媒油为循环介质的密闭式加装散热器冷却系统。双螺杆输油泵油散系统主要由双螺杆输油泵、板翅式散热器、缓冲油箱及油散循环泵4部分组成。整个油散系统为密封设计,适合在沙漠多风的地区使用,可有效防止风沙、粉尘等污染介质油;油散系统导热介质采用煤油或热媒油,消除了管线结垢、堵死等问题,避免了对冷却系统造成的腐蚀;缓冲油箱为透明设计,可观察到介质油损耗和变质情况,以便对介质油进行补充和更换。整个油散系统的缺点是其造价比水散热系统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PZ12V190B型柴油机高的可靠性和尽量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在发动机大修过程中引入最新的高效增压器、中冷器和新型大容积铝翼管式散热器及其配套风扇——C27风扇散热器总成,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重新选型匹配和升级,使发动机燃烧效率和性能水平较普通机大大提高,成为一种大修换代新机型。试验表明,改型机可单机完成800~2400m钻井任务,各项参数达到设计要求,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散热带与主片装配间隙对管带式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传热与空气阻力性能的影响,利用风洞试验测试和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装配间隙下多个管带组合结构的散热器芯体.装配间隙引起的漏风对不同管带组合的散热器芯体性能均产生不利影响,对散热带节距不均匀、芯体长度较小的芯体影响显著.在设计管带式散热器时通过合理控制装配间隙可以提高散热器芯体的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障石油开采向万米深层进发,提高测井仪器的耐温耐压指标,解决测井仪器电路热失效问题,针对测井仪器开展传热理论研究及仿真试验分析。根据测井仪器实际工况,通过仪器与井下流体的对流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针对直肋散热器构建传热模型,计算肋片散热效率,通过有限元方法求解测井仪器三维模型,并开展仪器高温试验,分析不同类型散热器对芯片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与仪器上提速度正相关,可以通过调整井下流体成分的配比改变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测井仪器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芯片附近,应考虑将热量向仪器两端传递以提高散热效率;高温试验测试结果与散热器仿真结果一致,均说明弧形肋片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最优。该研究可以为测井仪器热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田用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匹配问题,应用理论经验法和柴油机单机热平衡试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冷却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阐述了基于"提高系统散热能力、减少消耗功率"的匹配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压裂车功率的逐渐增加,必然导致散热器的功率增大,而国家标准又进一步限制了压裂车的车台尺寸与质量,需要研究提高散热效率的方法与技术,以减小散热器的体积与质量。针对一种液压驱动大功率压裂泵的总体设计,研究用于液压油的大功率散热器的优选设计,在满足体积最小、结构布局合理、且充分考虑实际工况的前提下,分别对翅片间距、管心距、翅片高和翅片厚度等管束结构参数,以及干式空冷、湿式空冷和分段散热等不同散热方式进行优选设计,得到满足该液压驱动大功率压裂泵液压油散热和车台总体尺寸要求的散热器结构。  相似文献   

8.
石前  顾军 《测井与射孔》2004,7(1):68-72
运用射孔弹工程计算软件对大孔径射孔弹药型罩顶部不同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并对不同药型罩顶部结构的大孔径射孔弹射流侵彻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最后确定了不同炸高条件下药型罩顶部的参数设计。结果显示.射孔弹穿孔能力的大小是由碰靶时射流性能决定的,随着药型罩顶部孔眼尺寸的增加.射流头部动能、直径和质量也逐渐减小,侵彻孔道的最大直径点逐渐远离起爆点。为了提高大孔径射孔弹的性能.药型罩顶部的参数设计应采用模拟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由于第二套SS2000型压裂车卧式水箱散热器存在设计缺陷,导致风扇液压马达油封、联轴器损坏、液压马达总成报废等一系列问题。为提高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在风扇控制部分加装风扇控制器,使风扇在工作中按照实时温度选择合适的转速运转。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改造后的风扇散热系统有效地降低了风扇液压马达的故障率,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双作用抽油泵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目前冀东油田部分浅层油藏特点,通过优化设计上部小直径抽油泵密封副、环空阀罩、小柱塞进油阀罩等结构,研制出了双作用抽油泵,实现了1个往复冲程过程中2次排油和进油过程,理论排量相当于同规格大直径抽油泵的1.7倍,具有排量大,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等优点。阐述了双作用泵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和特点。现场应用表明,该泵能够满足大排量提液的要求,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热力学能质传递理论定义并导出了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计算公式,系统地讨论了传热单元数、冷热流体热容量流率比以及单台换热器的流型对换热器系统能质传递有效度的影响,比较了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与换热器系统的传热有效度。结果表明,对于由多台结构和流型相同的换热器串一并联组合而成的换热系统,当其中的每台换热器为逆流布置时其热力学性能最佳;在相同的情况下,换热器系统的传热有效度总是大于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且换热器系统的能质传递有效度和换热器系统的传热有效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值随传热单元数、冷热流体热容量流率比以及单台换热器的流型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夹点技术对加氢裂化装置的换热网络进行优化,利用Aspen Energy Analyzer V 8.4软件模拟换热网络曲线对换热网络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并利用Aspen Hysys模拟软件对优化方案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换热网络的夹点温度为147.2℃,装置换热网络最小热公用工程用量为7.72 MW,最小冷公用工程用量为8.39 MW,节能潜力仍有6.67 MW;通过采用新增1台换热器E 1(利旧),利用152℃的柴油给45.5℃的冷低分油换热的优化方案,可分别节约热、冷公用工程2.11,0.36 MW,热、冷公用工程节能效率分别为27.34%,4.29%。  相似文献   

13.
就高压换热器中螺纹锁紧环结构及大法兰连接结构作了比较。螺纹锁紧环换热器具有密封性能可靠 ,拆装方便 ,换热面积的利用率高 ,结构紧凑 ,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分析了主要承载构件的受力情况 ,为今后此方面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溴化锂制冷技术回收炼油厂低品位热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石化广州分公司应用溴化锂制冷技术回收炼油部分装置产生的蒸汽冷凝液的低品位余热,降低重整装置系统冷媒温度,增加冷却系统端差,提高气液分离效果、减少压缩机的功耗,同时节水节电。为南方炼油厂低品位热能回收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开辟新的途径。为该公司每年创造净效益约3876万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烧结Ni微纤多孔结构材料的微型换热器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烧结Ni微纤多孔结构材料(简称Ni微纤)制备了微型换热器,对其传热和流动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型换热器结构对传热系数及流动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填充Ni微纤能显著强化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比相同条件下空流道微型换热器的体积传热系数提高了2倍多;降低Ni微纤的孔隙率和减小流道深度可显著提高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但导致换热器的压降增加;采用导热系数高和厚度小的紫铜换热片有利于提高微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Ni微纤孔隙率为95.1%、流道深度为0.3mm、换热紫铜片厚度为0.1mm、水的体积流量为14.6L/h时,微型换热器的体积传热系数高达40.0MW/(m3.K),面积传热系数可达20kW/(m2.K),压降约为0.2MPa。  相似文献   

16.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球面形凹凸换热管与光滑面换热管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和评述,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验证了球面形凹凸换热管结构的可靠性,并获得了几点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提高随钻仪器抗高温能力是石油工程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而为随钻仪器增加降温装置构成井下降温系统是解决措施之一.鉴于此,基于传热学理论和数值方法,建立了随钻仪器井下降温系统模型,确定了影响传热效果的相关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传热效果的参数有环境温度,钻铤导热率,绝热材料...  相似文献   

18.
汽轮机凝汽器真空度降低的原因及在线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连续重整装置重整氢增压机为国内炼油行业首台凝汽式汽轮机驱动的三段压缩机组,开工运行一年后凝汽器冷却效果变差,真空度降低,循环水和蒸汽耗量增大,压缩机工作点接近防喘振区。不停机状态下对凝汽器在线开盖检修,发现由于循环水冲击作用,管程隔板与管箱连接处发生变形移位,循环水短路,而且管束结垢严重,导致凝汽器换热能力下降。焊接改造和污垢清洗后,冷却效果明显好转,真空度提高,装置能耗和操作成本大幅度降低,汽轮机各运行参数接近设计值,  相似文献   

19.
硫磺回收装置是化工环保装置,尾气处理单元中的贫液冷却、贫富液换热和急冷水后冷却等工艺中需使用多台热交换器,传统采用的碳钢管壳式热交换器常因垢下腐蚀或者应力腐蚀诱发失效,会造成停工、停产和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对以往硫磺回收装置中使用管壳式热交换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全焊接板式热交换器的优势,提出了在硫磺回收装置应用全焊接板式热交换器的可行性。对硫磺回收装置中已经应用的全焊接板式热交换器进行的工艺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全焊接板式热交换器不但传热高效可靠,而且设备制造成本低,可以在硫磺回收装置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综合利用试验设计、模型拟合与统计学的方差分析方法,考虑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热风进口温度、冷风流量与倾角同小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关系及影响程度。试验对象为采用烧结吸液芯小热管制作的换热器,采用气-气换热方式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冷风流量与升高倾角均能提高烧结吸液芯小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0~20°倾角内,冷风进口温度为15℃,热风流量为70m3/h,冷风流量在30~90m3/h,烧结吸液芯小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在0.27~0.39之间;倾角为20°时,热风进口温度在38~48℃且冷风流量在72~100m3/h可获得较高的散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