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累积法测量氡析出率数据拟合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最小二乘法出发,对累积法测量氡析出率的数据线性拟合、非线性拟合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发现这两种数据拟合方法虽然不等效,但计算结果差异较小.在等精度测量时,对等时间间隔测量的氡浓度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氡析出率,其优值函数取值最小,表明其结果可能更接近实际值.  相似文献   

2.
为预判三代核电先进堆型热管段温度计设置的合理性,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技术,构建了堆芯出口至热管段温度计位置的分析模型,开展了不同堆芯出口温度、流量分布条件下,热管段冷却剂温度搅混特性及搅混及温度测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热管段冷却剂出现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但温度计测量的平均值相对其所在管道截面平均温度的偏差较小。因此,三代核电先进堆型热管段温度计设置合理,可有效测量冷却剂温度。   相似文献   

3.
马晓宇  邓涛 《核动力工程》2021,42(2):105-109
反应堆堆芯中子-温度测量探测器组件是集成了铑自给能中子探测器与热电偶温度计的一体化探测器。该组件可同时测量堆芯中子注量率和燃料组件出口温度。本文重点介绍了堆芯中子-温度测量探测器组件研制过程中的设计方案,针对假想事故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短路风险,提出优化结构和加工工艺的改进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无限振动试验、拉力、热老化和辐照老化等试验结果表明探测器电气连续性能正常,绝缘电阻大于1 GΩ。设计和工艺改进方案满足探测器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数据处理方面入手,根据在不同温度下,棒位与次级线圈感应电压的关系,应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四种不同分段方式结果比对,优选出了合适的三段折线拟合区间,建立了三段线性回归模型,并保证了整体区间拟合的连续性。结果显示,此种建模方法整体的测量精度为(-5,+4)步,满足棒位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CITATION程序对中国实验快堆(CEFR)反应性温度系数进行计算,同时与其他程序计算结果和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CEFR反应性温度系数约为-4 pcm/℃,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升温和降温过程的反应性温度系数测量误差约为11%,满足试验验收准则。测量结果可校核理论计算结果,同时为CEFR的安全运行和在换料情况下的反应性平衡分析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锆-4在冷却水中的骤冷行为与沸腾传热特性,本文采用可视化方法,并测量了锆-4在骤冷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基于一维导热反问题求解,计算得到锆-4表面的热流密度和温度。在骤冷过程中锆-4会依次经历膜态沸腾、过渡沸腾、核态沸腾以及单相对流换热4个阶段,并且分析了轴向高度和冷却水过冷度对骤冷行为以及沸腾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冷度的增大,骤冷时间减小,最小膜态沸腾温度增大,并且核态沸腾与过渡沸腾传热受加热表面局部特性影响显著,并建立了锆-4表面最小膜态沸腾温度的关系式,对反应堆的安全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γ能谱峰面积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累加计数的峰面积法和高斯函数最小二乘拟合峰面积法.采用高斯函数最小二乘拟合法,须进行矩阵求逆运算,计算量较大,且该方法对噪声较敏感.本文通过高斯函数的第二特征函数得到高斯函数的幅值、中心及方差,计算高斯峰的面积.实例证明,此法不但速度快,而且对噪声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建立与模型结构的非线性边界条件(间隙)相符合的数学模型,应用试验中测量得到的冲击台面上管道模型支承处的加速度时程作为输入载荷,采用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进行一系列的几何非线性瞬态动力时程分析,计算管道模型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的测量值进行比较。通过对各种计算方案的几何非线性冲击动力瞬态时程计算分析结果与试验的测量值之间的分析比较,探索支承间隙的合理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γ能谱的测量精度与ADC道剖面的关系,讨论了五种典型的道剖面,其中两种是威金逊型和逐次近似型。实验数据(道计数)是道剖面与输入谱函数积的积分。用最小二乘法得到ADC的输出参数,对于单峰和强本底下的弱峰,给出了输出参数的偏差。此外,还分析了双峰中的现象,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微分非线性规定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没有辅助热源的情况下,采用主氦风机循环和不大于500kw的核功率的联合加热方式加热堆芯并测量10Mw高温气冷堆的温度系数,用周期法测得石墨反射层平均温度从45.48℃到236.93℃过程中引起的反应性变化.同时,通过物理计算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如果扣除氙毒和温度分布的影响,测量值和计算值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