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首先梳理了我国防灾减灾政策的发展,指出当前阶段在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及控制等技术仍有欠缺,信息化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薄弱,并缺少综合化、集成化与系统化的防灾减灾科技平台建设。为促进城市防灾减灾建设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防灾转变,提高防灾减灾信息化管理水平,本文提出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在系统研究城市建设多灾害防御技术基础上,构建"单体建筑防灾设计—区域防灾分析—统一管控平台"三个层次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技术理论体系,完善了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实现了从单体建筑到城市不同维度的灾害分析与处置决策支持,对于提高我国城市建设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自然灾害对村镇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惨重,村镇防灾减灾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对比城市灾害论述了村镇灾害特点;从法规体系、建房主体及政府监管3个方面剖析目前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村镇灾害特点及现状,提出了改善我国村镇建筑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恒 《今日消防》2020,5(3):37-38
本文从制度体系、管理机制、救援能力、社会救援队伍和防灾减灾宣传等方面,对台湾减灾救灾工作进行研究,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探讨了提升海南消防救援工作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您认为,提高政府对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关键环节是什么?杜钢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有待加强;应急救援体系不够完备,救援应急保障能力比较薄弱;对于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预报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运用科技防灾减灾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城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防范应对自然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防灾减灾经验证明,城市防灾与减灾工作必然要走综合防御的道路,通过建设和不断完善城市综合防御体系,增强城市重要工程与生命线要害系统综合防灾能力,保障城市和居民的安全。本文以苏州市抗震减灾规划为例,首先分析了城市建设抗震防灾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防灾空间布局规划对策、防灾空间布局、救灾骨干网络布局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相关抗震减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专家寄语     
《城市防震减灾》杂志可以围绕城市建设及减灾方面的问题,就某个地区、部门搞些调研、分析工作,帮助提高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同时根据城市生活的特点,站在市民的角度,就防灾减灾热点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后城乡防灾与救灾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后现场灾情以及灾后救助、抢险、规划重建工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的防灾现状水平,对城市防灾体系、救灾体系的建设,居民防灾意识的培养与训练,防灾、救灾策略及系统运作提出建议,供防灾减灾科学研究,政府机构制定相应政策法规,各职能部门的防灾、救灾运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防灾减灾系统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陕西建筑与建材》2009,(11):99-102,104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灾害多发。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系统的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灾害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防灾减灾系统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我国当前防灾减灾系统的现状,讨论了我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内外防灾减灾领域建设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防灾减灾系统的一些措施及建议,为我国的防灾减灾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长忠 《山西建筑》2009,35(13):194-195
分析了我国防灾领域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综合性“防灾减灾基本法”,出台指导防灾减灾各阶段工作的基础性法律,加强各单灾种法律法规等构建我国综合防灾法律体系的对策,从而保障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正自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我国在灾后重建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也取得巨大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市调研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将防灾减灾救灾提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了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