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Planning》2015,(11):126-129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更好地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已有阐述,但是缺乏反映和数量化评价美丽乡村发展程度的研究,不能实现不同地区美丽乡村间的比较。基于此,笔者提出美丽指数的概念,以数量化地反映乡村的美丽程度,具体是通过村庄规划、卫生状况、绿化情况、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共5项指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基于德尔菲法、内梅罗指数评价法,计算出乡村美丽指数,反映出不同美丽乡村的美丽度及其特征。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种直观的、数量化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6)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加快振兴老东北建设,有利于提升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吉林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突出农村"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大力保护农村生态,充分挖掘农村特色文化,集中建设一批蓝天清澈,创业创新,宜居宜人,幸福和谐的美丽村庄,创造一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新农村,创造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1):183-184
随着美丽中国的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受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典型的乡村文化特色也在城市化过程中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丧失,如何保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促进美丽乡村景观的发展?建设美丽乡村、优化美丽景观、"活化"乡村文化,保护地域特色、传承乡村文化提升美丽乡村的质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4.
张铱格 《居业》2021,(2):55-56
到2020年乡村振兴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实地踏勘调研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庆阳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同时提出了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规划应需更切合农村实际、公民的权利差距明显、人口老龄化严重"空心村"等普遍存在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浙江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安吉县积极探索,经过多年努力,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样板.本文通过对安吉县的实地调研,研究分析了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总结其成功经验,进一步明晰了县域层面推进美丽乡村的思路和方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斌 《四川建材》2019,(9):63-64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号召,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本文对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了对比分析,对实施乡村振兴、创建美丽乡村的途径给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长兴县顾渚村"美丽宜居"农房设计方案为例,关注南方地区乡村人居环境低碳可持续的营建方法,以组成乡村聚落的"单元"与"结构"为切入点,对南方传统民居建筑的建构类型、性能类型、空间类型进行归纳研究,并对"低碳单元"生长形成"低碳乡村社区"提出一种设想,以期在传承与创新中,提出一项适应当代低碳乡村建设和长久发展平衡的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6)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乡村"是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1)
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后,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党在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旅游也在迅速发展,不断推动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对桂林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目前桂林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阐述桂林乡村旅游业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并对如何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包括乡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迁、社会和居民的发展等。已有研究侧重对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进行探讨,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职能、空间地域等多方面来总结乡村发展类型,从动力要素、空间体系、历史条件、地域特色等多视角提炼乡村发展模式。本文对乡村发展类型与乡村发展模式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明确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门窗》2015,(11)
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发展,"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使得"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的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话题。但在乡村的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挑战与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乡村具有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特点,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建设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乡村景观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分析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并反思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指导思想与应用策略两个方面提出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考,为未来更加生态化...  相似文献   

13.
沈艳 《建筑与文化》2021,(9):193-194
从建设规划背景出发,对洞桥镇大溪村在"五美"乡村建设项目的背景和特征下进行高度概括和深度发掘,从而确定乡村建设规划的发展模式和形象策划.再以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为核心开展创新的规划实践与探索,并形成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设规划方案.最后基于项目探讨"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关键点,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优秀经验和样板.  相似文献   

14.
"美丽乡村"建设评价研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滨湖镇"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及其重要性程度。研究发现,"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当地经济促进0.219、环境综合治理0.206、文化体育改善0.202、融资平台建设0.201、乡村文明推动0.172。研究结论有利于了解农民意愿,掌握"美丽乡村"建设的侧重点,做到因地制宜搞建设,从而提高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刘琼 《山西建筑》2022,(4):24-26
介绍了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小镇提出的意义,分析了美丽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其构建原则,并结合实地市场调研,总结了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经验,阐述了打造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小镇的对策,指出美丽乡村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旨在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针对美丽乡村长头村村庄规划建设的复杂性与艰难性,从"三农"及村庄的实际情况出发,多方面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规划设计,解决乡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6,(12)
"农家乐"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手段。在美丽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农家乐美丽乡村旅游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湖北省的美丽乡村建设代表性案例,提炼出"群众为本、产业为用、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四位一体"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探讨了该模式的内涵和具体操作方法。该模式立足基层,遵循乡村发展的自身规律,探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各地乡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旅游基地—美丽乡村,其建设也越来越被政庚?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所关注?本文从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入手,对我国当前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9,(16)
乡村建设是我国当前非常重视的一项事业,美丽乡村是乡村建设的方向,同时,它也是我国乡村向城市转变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有效的减少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异。当前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正在紧张的进行中,为了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进步速度,我国的政府部门推出了美丽乡村的建设方针,这项方针的实施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美丽乡村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相关性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