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中州建设》2007,(2):18-19
所谓城市化,通俗地说是指人口在城市迅速集中的现象。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看,城市化是工业化推动的结果。工业化需要劳动力在某些经济区域迅速集中,这样可以产生聚集的经济效益,带来集约化经营的众多好处.而城市不但可以提供集约化经营的场所,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就业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有明显加快的趋势。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户籍人口比例会上升到50%左右.即城市和农村户籍人口持平,各占一半。这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因此有必要科学看待和认真分析我国的城市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 1 着重生态环境——新世纪我国城市化的期待 城市是人口、资本、生产和消费聚集的地方,聚集是城市区别于农村的最主要标志。城市由于聚集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的含义:从纯粹经济角度定义,农村城镇化是指随经济进步而产生的农村不断向城市聚集、靠拢的过程,是城乡生产要素、产业结构互动和重组的过程和结果。因而,经济意义上的城镇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独特经济空间,是农村的延伸和连接城乡的纽带,它以二、三产业的区位聚集为主要特征,其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并以完善发达的基础设施为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县城作为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载体,是联结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聚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何充分发挥县城的各项功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做大产业,发挥县城的聚集功能 县城是县域产业聚集的结果,又  相似文献   

5.
“城市病”?     
常见报刊载有“城市病”一辞,对其似无明确统一的释义,一般辞书中也未收入。但从相关的内容看.似指工业革命后,城市大发展,尤其是大城市所产生的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现象。城市化的加快,大城市的发展,是工业化的结果,是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的标志,应该是社会经济、科学进步的结果。城市发展带来了人口的聚集所产生的生产及经济上的聚集效益,知识信息的聚集带来文化科学的发达,同时.人口的高度聚集必然会产生交通与居住问题,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也会产生环境问题,这些是与城市的发展伴生的问题。随着城市规划科学的进…  相似文献   

6.
以创新的思维方式经营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观点重新认识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兴起,对城市概念的内涵有了新的拓展和延伸,即不仅把城市看作是人口高度聚集的区域中心,而且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链条中切割出一个中观经济单元,而承载中观经济的载体就是城市。由此可以定义: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密集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而城市又是国有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城市环境建设能够给布局其间的各种经…  相似文献   

7.
县城作为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载体,是联结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聚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何充分发挥县城的各项功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建筑节能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主要是在城市开展.在广大农村.建筑节能则不受重视。无庸置疑,城市是人群高密度聚集的地方.是建筑耗能的“大户”.把目光盯在城市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因此忽视了农村的建筑节能.实是不应当的。全国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做好农村的建筑节能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农村的建筑节能工作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是人集聚到一定水平才出现的。高度聚集造就了高效率,城市的效率要比农村高,因此城市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城市化是必然趋势。城市是高度人工化的产物。若一味按照人自己的意愿去建设城市,很可能与自然规律相违背,由此产生环境和发展的问题。每一个人在食物和经济满足了以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化是个国际现象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以后,世界上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工业发展,农民大批脱离农村走向工业聚集的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新的不同规模的城市大量涌现。随后,世界各国先后开始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一经波澜骤起就蔓延整个世界,使任何地区和国家,不管其发展阶段如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城市化的领先者。尽管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发展到现代城市阶段,人口猛…  相似文献   

11.
浅谈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楚华 《广东建材》2008,(5):180-181
现代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但工业的迅猛发展,人口的大量聚集,污染、噪声、拥挤和城市的恶性膨胀,人居环境遭到破坏并直接威胁到人类身心健康,使得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来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建筑师对农村发展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如果通过建筑师的介入能够带动地方自身产生新的价值,结合一些不为城市人所知的地方智慧,而促成一种新的模式、新的原形,并非把城市原样照搬,亦非简单回到原本的农村,这才是建筑师介入农村实践的真正意义。而介入的前提一定是基于当代社会在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而言。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产业和企业集聚,尤其是人口快速向大城市聚集,出现了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首尔等大型城市。这些城市规模庞大,集多职能于一体,受人口和经济活动扩张影响,特别是城市核心区,产生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降低了城市宜居度。各个大城市根据自身情况,长远规划,采取将工业企业向郊区转移,改造和建立新的城市发展核心,重构新的城市空间格局等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4.
后福特主义城市背景下的棕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后福特主义经济带来的产业转变成为棕地产生的重要因素,棕地的成因、改造和利用成为了当今城市中不可避免的讨论课题。福特主义城市集中化发展的缺陷导致其向后福特主义城市灵活性变化的趋势。然而,灵活性需要更多的工厂、设备等作为基础支持,因此发生了工业化的聚集过程,产生了大量工业用地。随着去工业化的进程加速,聚集的工业用地为棕地的产生留下了隐患。对于棕地,设计师并不应试图将其完全“消灭”,更好的是能够正确利用棕地遗留下来的已有条件再创造城市空间。设计师可以通过居住导向、商业导向、城市绿地导向、公共设施导向等多个方向对棕地进行设计,实现棕地对城市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标志着一国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发达程度。 世界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是在2007年5月23日,中国比世界迟到三年。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是在1920年9月13日,中国比美国迟到90多年。而笔者更关注的是,中国城镇人口超过农村要防止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的城镇转移,关键在于加快农村中心城镇建设。因此,如何改善农村中心城镇的发展环境,探求农村中心城镇建设新途径,建设特色农村中心城镇就成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认识上要到位1.充分认识农村中心城镇建设在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加快农村中心城镇建设是我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心城镇是农村发展和农村人口聚集的必然结果,是农村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市场中心,具有接受城市辐射、增强农村聚集的功能,既有…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事件”正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课题。今天的城市聚集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口和主要的经济活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首要的结构单元。全球化进程削弱了它们对国家机器的依附,城市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将它们带入一个新的竞争环境。面对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机遇和风险,城市需要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张海涛 《中州建设》2013,(12):62-63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尽管这句话的原意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完全相悖;尽管在中国知道这句话的人很多,但是,能理解并遵循其内涵发展经济的人很少,特别是在城市建设方面。从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以来,中国正以令世人瞠目的速度扩大城市规模,这固然有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必然因素,但更多动力来自于城市管理者的财政饥渴和政绩诉求。  相似文献   

19.
农村产业结构聚集效应强化就是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聚合而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龙头,基础产业为支撑面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其实质上就是农村人口、资金、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空间聚集和使用方向的转变,因此,要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就必须强化产业结构聚集效应,设法使农村区域的产业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聚集起来,更好地开展厂际的分工协作,更便利地获取信息,建立配套服务业,最终形成农村区域内的中小城镇,推动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商务区扩展特点浅析李沛一、国内外商务区扩展情况简介近20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生产(资本)、金融及贸易等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扩散,管理、控制和专业化服务业高度聚集于少数中心城市,这种变化赋予这类城市一种新的战略性地位。商务机构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