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改霞  刘庆舒  王平  蒋雅君 《四川建筑》2013,(5):197-200,203
目前在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中常采用平面简化模型,但由于其局限性,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受力情况.文章通过对一个地铁车站的平面简化模型计算和空间模型计算进行分析比较,说明两者受力存在的差异性.进而根据受力情况对结构进行配筋,并对配筋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平面计算模型在结构配筋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截至目前,我国对明挖地铁站的结构设计,主要是借助于简化的平面模型开展分析操作,但地铁站存在明显的纵向变化特点,平面简化容易带来很多误差.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平面简化模型设计概述进行总结,并从模型参数、模型验证即沉降分析、计算结果分析三方面,论述了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空间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深圳地铁岗厦北站主体结构空间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平面简化方法的局限性,以深圳地铁岗厦北站为例,利用ANSYS 13.0建立车站标准段主体结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车站主体结构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下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车站各层板承受双向正弯矩;侧墙单向受力明显;空间计算模型能避免平面简化模型对车站各结构构件协同受力作用和中板开洞的忽略;正常使用阶段工况为最不利工况。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明挖地铁车站空间计算模型与平面计算模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坤 《四川建筑》2011,31(1):126-127,130
目前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中常采用平面模型,但由于其局限性,有时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受力情况。为了找出平面模型的不足之处,同时尽可能反映出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使之能更好地为工程技术人员服务,文章通过不同条件下空间模型与平面模型的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可供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志宏 《四川建筑》2010,30(2):153-155
地铁地下车站一般为狭长形状,其标准段变形以横截面上的平面变形为主,因此通常采用二维平面模型进行分析,但对盾构端头井段等部位,由于其受力具有典型的空间特性,荷载-结构平面框架计算方法无论在精度或可靠度上都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需建立空间整体模型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文章结合西安地铁二号线会展中心站盾构端头井的设计过程,论述了地铁地下车站盾构端头井空间模型建立的基本简化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对类似工程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铁一号线某车站一、二号线换乘站 ,地铁二号线区间和规划的公路隧道斜交穿过车站地下二层 ,车站节点多 ,结构受力复杂。采用传统的平面简化法显然难以确定车站各种构件受力情况。本文提出采用梁 板 柱空间单元模型 ,利用通用程序ALGOR ,对车站进行空间受力分析 ,并将结构节点处梁、板、柱内力与一般地段进行比较 ,为车站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含结构节点的地铁车站空间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春林 《地下空间》2003,23(3):281-287
南京地铁一号线某车站一、二号线换乘站,地铁二号线区间和规划的公路隧道斜交穿过车站地下二层,车站节点多,结构受力复杂。采用传统的平面简化法显然难以确定车站各种构件受力情况。本文提出采用梁-板-柱空间单元模型,利用通用程序ALGOR。对车站进行空间受力分析,并将结构节点处梁、板、柱内力与一般地段进行比较,为车站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平面框架模型无法模拟端头井盾构吊装未封孔时的最不利工况,本文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端头井三维空间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平面框架模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盾构吊装阶段侧墙底部负弯矩显著增大,中支座处由于环框梁的挠曲变形产生正弯矩。对端头井环框梁结构采用三维空间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内力较二维连续梁模型显著减小,空间效应明显。建议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采用三维空间模型分析端头井盾构吊装工况下的受力状况。  相似文献   

9.
黄磊  侯志友 《山西建筑》2012,38(10):57-59
对明挖地铁车站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总结,阐述了明挖地铁车站结构模型,结构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注意事项,对类似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以确保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安全、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
换乘地铁车站结构由于其显著的空间效应以及其在地下交通线网中的重要性,其抗震性能值得关注。基于某十字换乘车站结构,建立其三维计算分析模型。其中将其简化为两方向相同长度和结构形式的地下框架结构,采用等价线性化模型Davidenkov模型考虑土体非线性。计算分析了不同地震动类型和幅值作用下换乘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同时,将换乘站地震响应与典型的单体车站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其空间效应及抗震性能。基于本文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文中计算分析案例而言,由于换乘站端墙的影响,其空间效应比单体车站强,层间相对变形较小,因此其整体抗震性能优于单体车站。另外,由于换乘站平面尺寸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地震波的传播,因而换乘站降低了土体地表响应,而单体车站则放大了土体地表响应。论文研究成果对换乘车站的抗震设计与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站常以平面模型近似模拟车站受力,而平面模型必定与实际模型存在误差。文章将不同方案平面模型计算结果与三维空间模型对比,分析探讨各种平面模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大尺寸开洞结构的简化平面应变模型的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平 《特种结构》2010,27(4):18-21
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结构设计方案常涉及到大尺寸开洞结构的受力问题,如盾构施工竖井、轨排工作井等。本文以轨排井为例,采取合理的假设条件,将轨排井洞口纵梁的弯曲刚度转化为该点处的等效弹性支点刚度,建立简化的平面应变模型,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通过与空间板壳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此类大尺寸开洞结构的简化平面应变模型是合理可行的,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徐家棚站主体结构设计为例,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探讨了该结构设计的难点及采取的构造措施;运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简化模型进行结构计算,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大跨度地铁车站结构的合理简化计算方法,以期为今后类似车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彭地 《四川建材》2013,39(1):90-91
针对我国城市中心城区地下地铁车站空间形式雷同、缺乏个性的现状,提出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应该充分利用不同地铁车站的个性资源,打造多样化的地铁车站公共空间,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手法,可供地铁车站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立 《四川建筑》2006,26(3):40-41
指出地铁车站的空间设计,要进行设计策略新的探索,采用空间结构感性,空间与功能多义性,空间与载体多元性及空间与动线的引导性设计理念,就能创造出具有魅力的地铁车站。  相似文献   

16.
门式刚架轻钢结构的支撑体系对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结构中支撑体系为空间受力体系,而一般在支撑体系设计计算中通常采用简化模式,这与结构实际受力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门式刚架轻钢结构支撑体系的实际受力特点,结合具体实例讨论了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支撑体系计算的空间建模过程,通过与平面模型及简化模式得到的支撑构件内力的对比分析,找出了现行设计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9,(14)
地铁车站公共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地铁车站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地域性、文化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在对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对城市文化元素进行充分融合。下文针对地铁车站公共空间与城市文化元素的设计融合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使地铁车站公共空间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安秉忠 《工业建筑》2011,(Z1):120-122,216
我国地铁设计规范规定,高架结构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目前,结构计算程序均是基于极限概率理论的计算方法。就如何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以及高架车站结构设计的其他各主要方面,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针对我国地铁高架车站结构设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一些抗震概念设计方法、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天津地铁7号线榆关道站工程,基于反应位移法对多遇地震工况下采用SAP84软件建立平面应力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基于反应加速度法对罕遇地震工况下采用MIDAS-GTS软件建立平面整体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得出了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地震反应。对现行结构设计进行了校核,分析了结构抗震薄弱部位及地震反应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地铁车站风亭内支撑设置形式的优化,采用竖向斜撑代替平面支撑,简化附属结构与主体相接段的施工工序,缩短土建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