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和各地实践进行分析,明确了水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并从维系生命系统、净化自然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为居民提供休闲康体空间等方面论述了水的功能,提出应珍惜水资源及充分发挥水在营造景观、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汪霞  李跃文 《中州建设》2006,(11):67-67
1.城市理水的基本释义 城市理水是指在对水资源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具有的景观特征和造景功能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多门学科.以规划设计方法为工具,对水域空间景观建设和水资源景观的创意设计进行研究。以水资源为构景主体.寻求水与城市空间,与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与城市生态,与城市文化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最佳融合方式.让水资源景观和水域空间景观中蕴含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空间价值等能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提供快乐的水生活,维持永续的水环境。  相似文献   

3.
对廊坊市水生态空间进行了分析,从水资源利用、水网结构、水环境保护治理、信息技术管理四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城市水生态空间规划的编制指明方向,使生态空间规划更趋于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4.
先人在长期的水灾害斗争及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造城乡水系统,积累了许多具有生态价值的生存经验,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基于区域与城镇尺度,从区域水文条件、防洪需求和水资源约束三个方面,以台儿庄古城为例,对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进行归纳和分析。传统聚落水适应性营建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与生存的艺术,将对当代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产生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水系空间经常被侵占,导致城市内涝、水体污染、水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凸显。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带来系统化治理的思路,可有效解决城市水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厦门市苏厝溪流域为例,通过分析现状水系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要求,统筹城市空间与水系的关系,提出了水系全生命周期建设的策略及系统治理水系的措施,以解决城市开发过程中的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及水资源问题。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水系规划编制方法,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前期的规划管控、实施中的水系建设及后期的景观营造,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步行空间被机动交通不断侵占和挤压,步行环境品质降低,同时城市原有的丰富水系也正在被不断蚕食和边缘化。水系的保护和利用对于建设可持续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水敏感城市设计不仅在技术上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环境的保护,也是进行城市环境优化的重要途径。在城市步行系统的重建中,利用水系的自然条件可以创造丰富的步行景观环境,塑造具有自然特征的城市公共生活。水系将在城市步行系统的重建中扮演生态调节器、水灾害缓冲器、环境污染过滤器以及快节奏城市生活减速器和城市空间认知压缩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浙江诸暨市为例,探讨了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历史地图解译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滨水空间断面的形态变化。文章发现,诸暨市滨水空间从以经济发展为主导,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的导向,反映了城市发展理念和目标的变化,也展示了城市对水资源和景观的价值认知和利用方式的变化。文章为诸暨市后续空间发展和其他同等规模的滨水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国际重要城市滨水区河岸带改造案例分析,提出韧性护岸概念,指出护岸带生态改造是城市韧性的重要内容,其内涵是平衡护岸防洪排涝功能与生物栖息地等生态功能,使护岸具有气候适应性和恢复能力。本文以上海市"一江一河"岸线的生态改造规划为案例,提出了保护、修复、补偿的分级管控方法;根据不同区段的护岸现状与周边腹地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生态岸线占比"和"生态化改造岸线占比"的分区管控指标要求,以及多类护岸改造技术及其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上海市和我国其他城市的滨水区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关于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等诸多环境问题屡见报道,水体和生态问题综合症与解决之道的带单一性导致我国水系统及生态危机难以消除。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结合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构建一套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框架,建立一套绿色的生态基础设施,倡导海绵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命承载和旱涝调节等。结合江苏省园博园的实际案例对海绵城市与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长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孕育了无数的文化之都,也养育了无数华夏儿女。近年来,长江沿线滨水空间的开发强度逐步增大,为了确保沿线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地水利部门均耗费巨资对长江堤岸进行了整治。论文简要地阐述了长江河道生态护岸建设的重要意义,从生态护岸的定义和类型出发对生态护岸进行了简要论述,并针对长江沿岸3种不同类型水文及地质结构的岸线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护岸应用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成都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分析了成都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认为宏观层面上成都水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可以支撑成都大发展,但必须注意建设方式;认为微观层面上成都城市内部水资源恶化情况突出,提出了渐进式的城市生态建设原则,并提出了与城市空间建设相适应的水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导则。提出了城市生态建设的关键是水资源环境和城市协同发展的观点。通过对成都城市水资源单项生态因子现状以及建设研究,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提出相应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自然界中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缺乏,城市缺水会严重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框架,以北方某新区为例,构建生态、低碳的城市水系统,通过"渗、蓄、截、回"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实现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水环境问题的生态实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我国城市在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水生境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水旱灾害威胁增大;水质污染日益加剧;地下水超量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体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失调和破坏;忽略自然生态用水、破坏了原有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等。这些问题的生态实质和根本原因是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生态滞留或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错位和失谐;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缺损,冲突和失调。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陈家镇实施生态河道治理时,针对5条新建河道实行了5种组合式护岸与环境提升方式。在护岸改造、水生植物、岸上植物等的基础上,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水生植物系统及滨湖的湿生、陆生乔灌草系统,使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并提出实施海绵理念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5.
谭欣 《重庆建筑》2006,(5):24-28
滨水地带是滨水城市的精华和灵魂所在,三峡工程给库区城市滨水空间带来了巨大变化。笔者简要分析了库区城市滨水地带的传统特征,由盛至衰,再求复兴的变迁情况,探索了库区城市在滨水地带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的系统观、经济观、功能观、空间观、生态观、文化观等原则,剖析了万州实例的经验,力争为库区城市滨水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景观生态学及景观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从河道形态、生态河床、生态护岸、生态生物系统等方面,结合南宁市五象新区良庆河、楞塘冲综合整治工程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探讨城市河道生态自然景观的营造.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推进,城市滨水步行系统的研究和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结合福州市城市水网密布的特征及其水文化特质,以滨水步行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福州老城区的滨水步行系统存在断裂现状的调查,根据人的心理对步行道的需求,提出通过修建绿道、架设天桥、设置亲水平台、开放滨水空间等方法,实现福州老城区滨水空间步行系统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赵宏宇  高洋  王耀武 《规划师》2013,29(4):86-91
城市、建筑、景观三个层面的设计脱节问题是影响山地城市设计中资源整体利用和特色突显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庆悦来生态城规划从分析水资源在山地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入手,结合水敏性城市设计的理念、特征及控制内容,提出了基于水资源和城市空间耦合互动的山地水敏性城市设计基本原理和特征,探索"城市、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理论的城市设计新思维,有效整合山地资源,主动实现防灾减灾、生态营造,使山地城市设计的构想和空间形态具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9.
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拥有两江、百湖的水资源宝库,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安全是武汉决策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打造节水之城,创造水宁、水净、水美的水环境,成为武汉全体市民的共同期盼.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节水工作快速推进,节水水平已位居南方城市前列,2009年被授予“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2013年,武汉的节水工作以更高的标准再次起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强化城市节水管理和水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四年来,武汉市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获批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并入选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水系统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城市的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质污染等水问题频发,对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城市水系统领域引入弹性的概念对城市水问题的缓解带来了希望.从生态和社会学领域梳理了弹性概念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内涵的演变,同时进行了与脆弱性以及适应性的相关概念的比较和辨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在城市水系统领域弹性的概念发展及应用.还系统评述了水系统弹性的评价方法以及弹性策略,同时根据已有研究的发展脉络,前瞻了弹性水系统研究的四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