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重庆市第一批20个历史文 化名镇保护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发现多 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问题在于统筹意识 较弱、保护的关系定位不明、保护的法规不 完善、保护的组织管理欠缺、“保存”与“保 护”的关系不明等,导致历史文化名镇保护 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 思维简单化,消极“保存”,欠缺发展动力, 历史文化城镇逐渐衰败;二是历史文化城镇 保护措施商业化,过度“保护”,过度追求 眼前利益,各种商业、旅游开发逐渐侵蚀了历史文化本身的价值。研究提出建立实施效果评价 模型予以监控、反馈以及修正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区。模型以“保存”与“保护”协调发 展理念为引导,科学反映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中“保存”与“保护”的影响因子。评估模型能真 实、有效地反映历史文化城镇政府在“保存”与“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为管理部门把握历史 文化城镇的保护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安徽省建设旅游文化大省战略以及"三山三湖"国际旅游区战略的实施,皖南地区成为全国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资源区域性保护与发展的地区之一。桃花潭历史文化名镇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过程中,随着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和旅游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城镇旅游资源利用率较低,缺乏有力的管控措施。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为本底的条件下,如何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合理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成为桃花潭历史文化名镇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浅谈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以永嘉县岩头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强  金震 《小城镇建设》2006,(10):54-55,47
本文根据岩头历史文化名镇的特色,提出对岩头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应该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增强宣传力度,介入新要素,在历史文化遗产集中区进行整体性保护,坚持区域协同发展,融入大区域旅游网络系统,进行文化生态网络化旅游开发,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特定条件下,立足长远视野,历史城镇(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利用是契合、协同与共生的,基于此前提,以重庆洪安历史名镇为案例,对衰落型商贸古镇实施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利用的协同共生手段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历史保护和旅游利用整合的六大方法:非遗充实街场、设施畅通建筑、节点衔接街巷、旅游强化动力、游线串联景点、地域联合共治等,力图为同型历史城镇保护和利用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特定条件下,立足长远视野,历史城镇(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利用是契合、协同与共生的,基于此前提,以重庆洪安历史名镇为案例,对衰落型商贸古镇实施历史街区保护和旅游利用的协同共生手段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历史保护和旅游利用整合的六大方法:非遗充实街场、设施畅通建筑、节点衔接街巷、旅游强化动力、游线串联景点、地域联合共治等,力图为同型历史城镇保护和利用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胡厚国 《安徽建筑》2006,13(6):49-50
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并使之能传至永久,同时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核心,分析了黟县历史文化遗产与城镇分布特征,剖析了黟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与城镇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富集保护地区的整体性保护、文化生态网络化旅游开发利用、城镇建设协调发展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艽明  陈力  关瑞明 《华中建筑》2007,25(11):40-42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悠久的建筑历史.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从解读城镇空间出发,以传承古城文脉、改善人居环境和开发旅游资源为目的.针对泉州崇武古城的历史与现状,该文提出了对建筑的分级整治、对绿地的增设整合、对街道的拓宽修缮和对景点的有机组织等有效措施,以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达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6,(11)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加速,历史文化名村不仅因其历史建筑、聚落形态等物质遗产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更因其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热点。但由于存在诸多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的误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更新与乡村旅游开发间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进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更新,协调乡村旅游开发与古村保护更新的关系,传承历史文脉,成为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更新急需探究的问题。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福溪村结合其独特的古村风貌、自然资源和风水格局,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村落更新与格局调整,延续生态风水格局,打造特色旅游空间;通过村落环境整治和风貌保护控制,营造特色村落景观;通过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参与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游线,以期将福溪村打造成一个历史保护完善、生态系统完整、旅游功能齐备的文化、生态、居住相互协调、融合的生态休闲旅游村落。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洪安镇为例,本文通过对其价值特色的研究,现实问题的分析,探索古镇保护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总体规划、自然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以及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从总体规划、旅游规划等层面提出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牟伦超  何俊萍 《山西建筑》2006,32(21):20-21
以利川市为例,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旅游开发和传统城镇保护与更新的相互影响,认为传统城镇发展应以保护为先,旅游开发并行,重地方特色,重整体性,这样才能使传统城镇在获得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城镇内部的经济聚集效益的提高,合理的现代化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使用,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素质高的劳动力能各得其所,城镇功能得到优化,社会服务设施得到完善和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朱佳  戴彦 《建筑与文化》2016,(7):124-125
随着物质消费向审美和文化消费价值观念的转变,新的消费文化正悄然改变着历史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的方式。文章针对历史村镇旅游开发这一现象,以消费文化视角,通过对消费文化本身及在保护与发展方面的解读,揭示了历史村镇旅游开发热潮背后,存在着大众对当地文化内涵片面认知以及文化保护价值观的缺失的危机,据此,文章提出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保护协同发展下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保护古民居,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遗存用作展览、开发旅游,重要的是保护城镇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留住城市的优势和文脉。像深圳这样的新兴移民城市,更需要留住其原有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4.
康守和 《山西建筑》2007,33(19):56-57
对太谷历史文化城镇进行了简介,从保护及整治的原则、保护更新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结合几方面阐述了历史文化城镇的整治与保护,指出更新与利用相结合是保护历史文化城镇的重要途径,从而使历史文化城镇的价值得以更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5)
晋北广武地区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军事性质的历史遗迹留存较多,但保护与开发现状不容乐观。在全域旅游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文化旅游为广武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广武地区可以将历史遗迹作为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促进历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城镇内部的经济聚集效益的提高,合理的现代化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合理使用,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素质高的劳动力能各得其所,城镇功能得到优化,社会服务设施得到完善和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余红梅 《山西建筑》2007,33(9):34-36
通过分析樟林古港的历史与现状,编制了樟林古港整体保护与利用规划,提出了以樟林古港环境整治为核心的保护策略和以突显樟林古港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的旅游开发策略,从而延续古港的历史风貌,开发旅游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勇 《城乡建设》2007,(6):41-42
旅游小镇的建设开发是云南省结合实际,找准特色,在小城镇建设方面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子.它将城镇化建设和旅游深度开发两大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提升云南省文化旅游内涵、保护文化资源,还有利于优化城镇布局、丰富城镇类型、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目前,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腾冲县的和顺镇、腾越镇、马站乡,施甸县姚关镇等5个乡镇被云南省政府批准确定为云南省首批旅游小镇,并划分为保护提升、开发建设和规划准备三种类型,这为保山市的旅游小镇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旅游小镇的建设开发是云南省结合实际,找准特色,在小城镇建设方面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子.它将城镇化建设和旅游深度开发两大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提升云南省文化旅游内涵、保护文化资源,还有利于优化城镇布局、丰富城镇类型、破解"三农"难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目前,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腾冲县的和顺镇、腾越镇、马站乡,施甸县姚关镇等5个乡镇被云南省政府批准确定为云南省首批旅游小镇,并划分为保护提升、开发建设和规划准备三种类型,这为保山市的旅游小镇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从对中国当前历史城镇保护的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对历史城镇景观表征与文化内涵作用关系的分析,提出以文化为线索组织城镇景观要素的保护思路,并从城镇格局、族群地段、街巷场所、典型地标等不同景观层面分别论述了历史城镇"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活态保护策略,以期完善我国既有历史城镇保护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