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首2010年,楼市调控频出;展望2011年,楼市调控加码。这是根据目前楼市的表现对2011年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预测。2010年可谓是楼市调控年,也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自始至终贯穿着宏观调控的频繁出台,而开发商也随之经历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但事实无情的证明,一次次的调控。一次次地变为了“空调”。楼市在调控的刺激下却显得更为亢奋,房价也依然坚挺。因此,开发商经历着连发的重拳调控的打击。楼市也随着调控过瘾于“过山车”的刺激,  相似文献   

2.
涂山青 《城市开发》2011,(16):14-15
<正>毫无疑问,楼市调控目前已进入"深水区"。目前,市场与政府角力的游戏已令围观各方失去了耐心。经历了长时间"最严调控"的折磨之后,对于开发商充满期待的今年"金九银十"市场的表现,需要我们从楼市基本面切入,作一番内在动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房产人语     
《中州建设》2012,(19):72-73
下半年楼市“稳”字当头。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重庆称,目前楼市整体下行趋势已不存在,但是大幅的反弹和回升也不太可能。“稳”字当头是今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中说的“不动摇”指调控方向不动摇。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抑制投机,炒房需求来控制房价上涨,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二是支持和保护合理的购房需求。采取差别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将有助于抑制楼市投资和投机性需求。  相似文献   

4.
《上海住宅》2005,(4):5-5
“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这是今年上海市政府为房地产市场调控定下的主基调,也是制定楼市调控政策的指针和出发点。今年以来,上海和全国的宏观决策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其市场反应说法不一。本刊认为.衡量这些调控政策的正确与否标准只有一个.即是不是符合“三个为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城市开发》2011,(10):49-49
随着楼市博弈的天平向购房者倾斜,开发商在市场竞争中已处劣势,大部分公司老楼盘难销,新盘低开已成常态。从国家调控政策环境来看,房地产调控预期目标尚未达到,市场仍处于高压状态。临近岁末,各公司资金压力明显趋紧,不少开发企业进入“临界”状态。  相似文献   

6.
与2009年年底相似,2010年12月北京二手房市场呈现价量齐升的局面。尽管年内的多次新政难挡楼市上扬趋势,但是楼市调控并非外界所称的“空洞”。新政后成交量经历了一段下降期,此后尽管回升但速度较为平缓,  相似文献   

7.
《中州建设》2010,(22):67-67
“9.29”楼市二轮调控新政出台正式满月,从各地隐约呈现却至今仍未得到数据证实的“退订”、“退房”潮中,除了可以窥见“限贷”、“限购”政策的威力之外,也包含了市场中买方对房价下降的预期正在呈现。不过,回首观察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楼市却发现,虽然楼市调控措施逐步加温,已经“很给力”,但是处于调整状态之中的房价降幅依然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8.
北京、广州、深圳房价的一路走高,上海楼市的回暖,海外资金大量入场给楼市带来的不确定性……调控一周年市场的种种表现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4月27日央行宣布加息,5月17日温总理提出了“国六条”,房地产宏观调控风云再起。  相似文献   

9.
新华 《中州建设》2007,(4):26-27
目前,高房价、住房难,已成为广大市民的沉重负担,超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房价畸高畸涨的民情、国忧,抵不过少数地方官员与开发商“合谋”的私利,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也大打折扣。围绕楼市的腐败警讯,彰显房地产宏观调控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陈丽 《城市开发》2011,(8):10-14
步入立秋,在喜迎祖国华诞62周年的将要来临的同时,中国楼市将再次迎来地产盛会中的“金九银十”。但7、8月份的市场表现喜忧参半,数据显示,本属淡季的7月楼市实际情况看,该“淡”的成交量并没“淡”,而不该“淡”的调控效应却有被淡化之嫌疑。  相似文献   

11.
《广东建设信息》2004,(11):59-60
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众说纷纭,“泡沫论”激荡楼市。国内外一些研究机械直指中国房地产泡沫现象,甚至预言泡沫即将破裂。另一方的观点也十分坚决。国内一些房产界大腕公开反驳;整个中国的住房空置率是下降的,房价普遍上涨并不意味着“泡沫”,而是表明需求的客观存在。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10月中旬也发布研究报告反击“泡沫论”,指出目前房地产金融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紧缩投资开发、控制金融信贷,以平抑房价涨幅,缓解楼市过热。目前,这场关于“泡沫论”的论战,无疑为房地产业又拉响了预警警报。论战的结果也许并非重要,在此起彼伏的预警声中,人们将用更为理性和冷静的目光,审度楼市发展现状,为后市调控和发展开出新的良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认识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特编辑本专题,探讨一些业界的热点话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房产人语     
《中州建设》2011,(18):58-59
楼市“偏科”,保障房要好好“补课” ——中华房商合作联合会执行主席贾卧龙认为,调控房地产市场并不仅限于对商品房的监管,保障房的建设才是满足普通人“家居梦”的捷径,而在这一方面,国家的“功课”好像差了很多。  相似文献   

13.
4月初,严厉的“国八条”让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形势变得骤然严竣。紧接着,上海出台了两个“1000万”举措,并全面叫停“转按揭”,规定出售房屋必须首先还清银行贷款。这些越来越严厉的调控举措令市场对楼市和房价的未来走向再次变得不明朗。  相似文献   

14.
《云南建材》2012,(16):39-39
楼市调控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然而对于下游的家居建材市场而言,楼市调控的阴影似乎已经渐行渐远,经过走访调查,发现正因为大环境的紧张,市场的缩水,反而激发了众多商家采取各式营销奇招争夺市场,致使家居建材这段时间呈现出火爆景象。据业内人士透露,楼市调控主要是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致使消费者在花钱时更谨慎,要打开市场,关键就看用什么营销招数去唤醒消费者的购买欲。  相似文献   

15.
吴勇军 《中州建设》2011,(22):13-16
随着“新国八条”、“郑十五条”的相继出台,郑州房地产市场调控愈发显出强势,不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楼市都陷入低迷态势。据圈内人士称,房屋中介已经举步维艰,置业顾问们连生存都难以为继,有的房介干脆关门歇业,人走楼空。事实上真是如此吗?记者近期做了相关的调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楼市从年初的低迷然后持续升温,有些城市似乎陷入了疯狂。临近年关,国家的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对房价的态度也由“抑制”转到了“遏制”。2010年的楼市走势如何,调控政策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了调控楼市的11条新措施(“国十一条”)。中央政府一个月内5次出手调控房地产市场,可见决心之大。  相似文献   

18.
经济房地产化的倾向已显现,外来购买力持续强化推动上海楼市繁荣,对供求进行双向调控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9.
张葵 《城市开发》2006,(6):18-19
2006年5月17日,对中国房地产界来说是一个颇具纪念意义的日子。国务院为了调控目前几近白热化的楼市,再次出台了一项崭新的宏观调控政策——“国六条”。人们纷纷揣测:政府用意究竟何在?近几年来,一套又一套“组合拳”不断打向过热的楼市,然而收效甚微,楼市价格依然水涨船高。这次“国六条”,对于高烧中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究竟能有多大的退烧作用?许多人在拭目以待。“国六条”横空出世——看似偶然,实则必然5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作为会议的主要成果,旨在控制“少数大中城市房价…  相似文献   

20.
邓阳 《中州建设》2005,(7):23-23
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之后,疯狂的上海楼市刚有一点降温迹象,京沪房产大佬就开始发挥他们的话语权优势联手看“涨”。从任志强打赌房价还要大涨,到张宝全称中央政府的调控政策是“带着行政色彩对市场的想象”,乃至最近不少大亨们“炮轰”经济学家,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台。对此,有专业人士表示,要警惕房产“大鳄”又一次联手用“涨声”对抗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