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情况说明     
正发表于《建筑设计管理》期刊2019年第36卷的论文《基于"地天泰"卦风水美学下的兰州白塔山古建筑群空间格局演进研究》增加引注文献:[1]"赵鑫宇.兰州白塔山宗教建筑史考[C].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论文特辑(2017).2017:200-208."[2]"答小群,赵鑫宇.兰州白塔山宗教建筑史考[J].史志学刊,2017(03):80-87."  相似文献   

2.
齐欢  王丹  刘婷 《山西建筑》2008,34(4):68-69
介绍了承德市寺庙古建筑群的概况,通过调查分析,对承德寺庙的古建筑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海云寺为例,对寺庙古建筑的保护研究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而为寺庙古建筑群的进一步深化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政教合一"、"寺院供养"、"寺院教育"的制度背景下,各类宗教场所尤其是寺院对西藏城镇的形成、发展以及空间组织具有显著的影响,是西藏城镇空间中最具特色的构成要素,以至形成了独具藏区文化特征的寺庙型城镇。本文以典型寺庙型城镇桑耶镇为例,分析寺庙对其选址、布局、城镇发展的影响机制,总结寺庙影响下桑耶城镇空间的形态特征,并从形态延续、结构控制和风貌塑造三个角度,探索寺庙型城镇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释妙荣现任山西省忻州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五台山关帝庙住持。他常说,抓消防安全也是一种修行",20多年来,释妙荣以消防安全工作为己任,加强寺庙消防安全管理,推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僧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为确保五台山文物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佛教圣地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我国最早的寺庙古建筑群之一。释妙荣自1995年担任五台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以来,定期召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例会,对各寺庙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释妙荣都会  相似文献   

5.
川西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受藏传佛教影响,聚落形态多为多处村庙结合布局。寺庙对川西少数民族乡村的形成、发展以及空间组织具有显著的影响,是乡村空间中最具特色的构成要素,形成了许多独具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寺庙型乡村。以四川省九寨沟县朗寨村为例,达吉寺对其选址、布局和乡村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随着九寨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原来以寺庙为核心的"单核"发展呈现"双核"发展的转变。尝试从宗教文化承继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探索川西寺庙型乡村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宁波天童寺"三关十景"是中国山林型佛寺胜迹的典范,其形成承载着古代中国独特的风景意识和审美观念。基于图文记录,对"三关十景"及周围寺庵、塔院分布位置进行复原,并从可行、可望、可游、可居4个角度探讨"三关十景"的寺庙园林营造。研究得出"三关十景"在"样貌构成"上关注动态游观,从而对寺庙园林空间形态形成客观认知;在"境域构成"上追求入境体悟,从而对寺庙禅宗文化形成主观感受。文章希冀回溯天童寺"三关十景"的历史样貌,探讨寺庙园林的独特本质,可以为理解寺庙园林文化提供新的视角,为寺庙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浙江诸暨斯宅古建筑群,虽拥有众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却养在深闺人未识,对此研究甚少,相关资料阙如。本文对斯宅古建筑群中的"灵魂"建筑——家庙与学塾融合的"华国公别墅"进行建筑空间艺术研究,通过对其基址特点、空间结构形态、空间感受及建筑装饰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佳县白云山古建筑群地处陕西佳县城南的白云山上,在西北地区道教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保存相对完好。本文以佳县白云山古建筑群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角度,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整理挖掘、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白云山古建筑群的空间形式及组织秩序,归纳总结出佳县白云山建筑空间形式所包含的多项特点,分析了佳县白云山古建筑空间形式,并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丰富的空间原型与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兰州主城区城市意象空间和意象元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兰州城市特色,将林奇的5类城市意象要素进行细分,并转换为地点场所意象元素,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照片辨别以及认知地图对兰州市民进行城市意象的调查,得出兰州市的公众意象图:以南北向天水路、皋兰路-金昌路-城关黄河大桥-大桥北路,东西向东岗路-庆阳路-西津路-西固路等道路及黄河为骨架形成的网格状城市空间意象图.功能分区、行政区划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总体城市意象空间结构,黄河.白塔山和五泉山却起到了边缘要素的功能.总的来看兰州市存在着较为清晰的群体意象即"公众意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挖掘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坑院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色与文化内涵,对刘寺村的村落形成发展、村落格局及形成因素、公共空间、建筑空间四个方面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与构成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刘寺村选址变迁与营建思想、人口增长、地坑院营造技艺的发展等关系密切;村落形态呈现"大分散、小聚居"格局,受地形地势、姓氏血缘、街巷格局、景观布局等影响较大;刘寺村特色公共空间为寺庙、窑皮、泊池等,就建筑空间而言,其建筑群体布局呈现出"相交""并排"两种特殊形式,其形成归因于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瑞士建筑师瓦莱瑞欧·奥加提设计作品的解析,论证原型作为其设计生成的重要依据。研究阐述奥加提以原型为设计出发点的思想形成历程,通过图解分析、比较分析,分别论述东方寺庙"中心柱空间原型"与西方城堡"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原型"对瑞士弗利姆斯黄房子和国家公园游客中心设计生成逻辑的影响,并揭示了古典空间原型的转译应用所蕴含的情感、氛围等深层内涵。最后,归纳了原型作为建筑语法、逻辑系统参照的转译策略及其之于当代建筑创作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百度POI,对福州市的佛教建筑寺庙和基督教建筑教堂从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的寺庙与教堂共计902座,其中寺庙650座,教堂252座。从最邻近指数来看,寺庙的最邻近系数R=0.568,教堂的最邻近系数R=0.431。两者最邻近系数都小于1,表明福州市的寺庙和教堂在空间分布上为聚集分布;从基尼系数来看,寺庙的基尼系数G=0.315,说明福州市各个区县的寺庙数量相对合理。教堂的基尼系数G=0.409,表明福州市各个区县的教堂数量差距较大;在核密度强度方面,福州市寺庙核密度呈现中心强,四周弱的分布格局,整体呈现出"众星拱月"的分布形态,教堂空间分布呈现东部强,西部弱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3.
位于镇江宝华山的隆昌寺古建筑群存有明代无梁殿两座,其砖雕纹饰精美,本文根据对该建筑群的详细测绘调查,从其纹样题材的内容和数量方面分析明代寺庙建筑装饰走向世俗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清代阿拉善旗藏传佛教寺庙的时空分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清代蒙古地域寺庙建设与社会环境、沙漠丝路、政治制度等多方面的关联,阐明了藏传佛教寺庙的建设发展是如何受到宗教政策与盟旗制度的决定性影响,并揭示了寺庙的选址同沙漠丝路的联系以及大量寺庙按照巴格区域呈均匀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湖北省武当山古建筑群为例,基于武当山官式建筑群的测绘成果,对太和宫古建筑群空间组合,皇经堂的建筑单体形式、建筑材料与构造节点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明清时代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的关系及其交互影响的可能性。文章揭示了工匠在材料选择与构造节点上的差异,在空间与功能组合上的异同,并对当今建筑设计的多元化融合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兴国  陈林 《室内设计》2012,93(6):38-42
重庆梁平双桂堂被誉为"西南禅宗祖庭",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中国佛教界有较大的影响。双桂堂古建筑群既保持着传统佛教寺庙的基本形制,又具有浓郁的巴蜀传统建筑院落空间特色,是宗教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与演绎。本文在文物保护修复设计的原真性原则指导下,抓住双桂堂古建筑及其环境的特色,提出乡土特色的园林环境保护、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与院落空间治理、民俗装饰装修保护的重点保护措施,以及防潮通风、病虫害治理与防治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建筑的具体手段。结合双桂堂修复与完善整治措施,探索国际上可识别性保护修复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做到既保护文物的原真性,又体现复原完善建筑及构件与历史原物的差异,以提高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信息价值。  相似文献   

17.
"白"不仅是一种色彩,它在日本文化中具有多重含义。该文通过对日本"白"文化的探究,分别从颜色、空间、时间等角度分析了日本当代建筑作品中有关"白"的设计思想,从而了解日本当代建筑艺术中关于"白"的日本特色形成之由来。"白"之于日本当代建筑,是传统审美理念的提炼升华,也是其本土文化在当代建筑上的延续与再生。  相似文献   

18.
宗晓萌  汪永平 《华中建筑》2011,29(7):162-165
大昭寺是拉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至今仍是西藏最具特色的古代建筑和历史中心区域之一,该文主要阐述了该寺庙建筑在受到众多外来文化影响下而形成的多元化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9.
剑川古城历史悠久,古城内古民居极富特色,古朴典雅,现存21处明代院落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众多民居。其中剑川古城西门街古建筑群作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从古建筑群的院落空间、文化空间和整体空间格局方面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现场勘查、查考资料等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将西门街古建筑群的设计理念进行传承,从而达到古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因桥而兴的湖北古镇--崇阳白霓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百浩  陈丹 《华中建筑》2006,24(1):108-113
该文从白霓古镇因桥而兴的形成因素出发,结合古镇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分析了"一山三河·新老并置"的古镇空间形态,阐述了"两河·两街·三桥·七巷"的历史镇区空间结构及特有的街道空间序列和节点空间,研究了古镇的建筑及其营建特色,以揭示白霓古镇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