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正一、前言高层建筑因建筑使用功能和结构要求一般设有地下室.具体层数根据甲方及实际情况确定。地下室顶板通常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即嵌固层,当不满足相关要求时.应将嵌固层往下移。1.5版YJK软件通过参数"嵌固端所在层号(层顶嵌固)"指定嵌固层的位置,如果地下室顶板为嵌固层.即嵌固层为地上一层.该参数可取地下室层数:如果基础顶面为嵌固层时.其取为0。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佛山新城中欧中心由1层地下室及地上8栋4~7层单体建筑组成,地下室为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建筑首层室内外高差较大,A,C栋建筑存在平面凹凸不规则、扭转不规则两项不规则性,B栋建筑存在楼板大开洞、看台及屋面跨度大等特点,各单体建筑采用连廊相连接。介绍了能减少超长地下室结构收缩开裂的变形槽构造做法、嵌固端设于底板时地下室柱及首层柱内力计算注意问题、地下室室内外高差处短柱的抗震加强措施、会议中心大跨度看台及屋面的合理结构方案、弱连接连廊支座位移不满足塔楼弹塑性位移时的处理方式,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徐建华 《山西建筑》2007,33(36):86-87
指出了结构嵌固端选取的重要性,从设有地下室和不设地下室两种情况探讨了地面标高处成为结构嵌固端的条件,对与嵌固端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结构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复兴馆为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主场馆,为园区的永久性场馆之一,采用了钢框架结构体系。系统介绍了项目结构设计的情况,阐述了复兴馆的结构设计特点,对关键结构问题进行了重点计算和分析,如不规则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错列波浪形屋面分析与设计、嵌固端的选择和超长钢屋盖温度分析等。分析结果表明,因屋面造型和建筑功能产生的结构不规则性,如大量穿层柱、屋面较多楼板错层和不连续等,通过在关键位置布置屋面水平拉杆、加强结构平面刚度和整体性、提高关键构件的抗震性能等结构设计措施,使结构具有了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嵌固端的选取是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武汉某超高层住宅地下室顶板开洞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考虑地下室顶板楼面开洞对嵌固端的影响。通过分析地下室顶板开洞后的楼板应力、楼盖的刚性,比较多塔模型与单塔模型的总体指标。对比分析地下室顶板开洞与取消开洞两种情况的结构振动特性和结构变形,确定地下室上部两栋超高层建筑的嵌固端,并针对地下室顶板开洞采取加强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嵌固是结构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基础内的锚固,嵌固部位就是柱根与基础的连接部位,基础顶面就是柱的嵌固部位;当有地下室时,柱的嵌固部位就不在基础顶面,而是在地下室顶面才是柱的嵌固部位,基础顶面或地下室项面也是整栋建筑物的嵌固部位。1.嵌固部位位置的确定(1)在承台、条基、筏板等作为结构基础和其他无地下室的结构形式时,柱的嵌固部位就在基础顶面;  相似文献   

7.
刘忠 《低温建筑技术》2012,34(7):104-105
阐述了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嵌固部位的选取问题:首先应判断地下室顶板是否为嵌固部位;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时应满足一定的条件,此时,常用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架构应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地下室顶板开设大洞口时,应下移嵌固部位位置;仅设单层地下室时,建议选择基础底板为嵌固部位;没有设置地下室时,对结构底部嵌固层,应满足侧向刚度比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嵌固端的选取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单层地下室结构、塔楼投影面积、地下室顶板活载等方面入手,对嵌固端选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阐述,以有效保障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9.
移动硅谷创新中心二期项目7#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为满足首层及2层大空间的要求,在首层和2层拔去了2根柱子,存在局部转换。主要针对该项目结构设计中转换桁架的性能化设计、首层室内地面与外围地下室顶板存在较大高差时如何实现上部结构在地下室顶板嵌固、地基基础的变刚度调平设计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对结构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出,结构能够满足安全和建筑功能的要求,实现了"三水准"抗震设防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0.
拉萨火车站坐落在拉萨南郊的堆龙德庆县柳梧乡,是青藏铁路标志性建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专业设计研究院朱炳寅、宋力、林涛、张淮勇、陈富生、席志刚、胡北等是主要结构设计人员。拉萨火车站工程最大建筑高度25米,最大层数2层(局部设一层地下室,作为六级人防地下室及设备  相似文献   

11.
张建亮  马敬友  周冰  张晧 《建筑结构》2021,51(1):26-30,59
许昌建安文化广场造型奇特、雄伟,其地上部分通过结构缝分为西南大底盘双塔、东南影厅和北面多层三部分,其中西南大底盘双塔和东南影厅均属于特别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存在多个设计关键点和难点。首先对西南大底盘双塔的结构体系及其存在的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等不规则状况,和东南影厅顶层规则大空间设计等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在概念设计上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和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西南双塔抗震等级的确定,并进一步简要陈述了常规小震弹性对比分析、小震弹性时程分析、关键构件的性能化设计以及整体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等一系列设计分析内容。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陈琼  李俊 《建筑技术》2008,39(1):35-37
国检大厦工程地下室2层,地上3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142.75m,首层大厅为架空层,层高19.55m,为实现该部位结构转换,采用落地式钢管排架支撑作为转换结构模板支撑,并在施工中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某温泉国际大酒店是位于福建漳州市的在建五星级酒店,主楼高为六层,附属楼高为四层,属于大型公共建筑。该工程为大底盘结构,其中主体结构二层楼板开洞面积较大,为平面和竖向不规则结构。针对结构方案设计面临的结构体系选择、建筑要求的可供700人使用的大型宴会厅和三层挑高的大堂等要求,主体结构分别采用了混合结构、大跨度的网架结构和型钢混凝土越层柱等结构形式,既满足了业主对于酒店多功能、多用途等方面的要求,又保证了结构布置合理,技术可行,各项设计控制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赵静 《结构工程师》2012,28(2):66-73
介绍了在进行武汉中心的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中,对平面及竖向均不规则的超高层结构抗震分析时注意的要点.武汉中心总高438 m,高宽比7.88.为了配合建筑内部使用需要,武汉中心采用的的抗侧力体系,在66层以下采用巨柱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其上收掉中间的8根框架柱.在满足结构整体稳定、规范规定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以及墙体轴压比限值的条件下,在结构底部采用内置钢板剪力墙以尽量减小墙体厚度.同时调整了外框架的结构形式以同时满足建筑的需求和外框架承担地震剪力的最小比例.设定了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性能目标以保证结构抗侧力构件在中震和大震下达到预期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加固改造工程扩建建筑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中央兵器大厅屋盖及环廊屋面采用钢结构。通过方案比选,确定了基础方案和结构体系;为确保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设计,并采取专门措施,解决了大跨重载区域楼盖设计、钢结构屋盖设计、超长结构设计、贴近保留建筑的基础设计、地下室错层处理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容量柔性直流换流站工艺复杂,布置紧凑。由于阀厅联合建筑体量大且各区域使用功能不用,造成联合建筑不同区域的跨度、层高及荷载差别巨大。厦门柔性直流换流站阀厅联合建筑通过概念设计,合理设置结构缝,使整个建筑各单体结构明晰,受力合理,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温度应力影响。同时,根据阀厅跨度大、高度高、荷载重的特点,联合建筑阀厅采用综合效益最优的全钢结构,满足规范对结构承载力和位移要求。此外,屋面采用以压型钢板为底模表面浇筑混凝土的组合屋面以利于抗风防水。  相似文献   

17.
本工程为高层住宅楼,结构高度为48.60m,剪力墙结构,是具有平面凹凸不规则、扭转不规则、侧向刚度不规则、局部不规则和塔楼偏置等不规则项的超限高层建筑。设计分析时采用YJK软件进行小震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和楼板应力分析计算,采用Midas Gen软件进行了小震下计算复核,采用PUSH程序进行大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后结构设计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能达到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广州琶洲PZB1401地块项目为体型特别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塔楼偏置的情况,设计中采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根据结构的重要性提出不同的性能目标。进行小震弹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中震弹性分析以及大震弹塑性分析,确保结构整体和各构件的抗震性能均能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对于转换桁架、悬挑桁架、裙楼斜撑和斜柱以及薄弱楼板连接等重要构件,通过多种构造措施及计算分析,确保结构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东方国信工业楼扩建工程为一带2层超长地下室的单体建筑,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地下1层为板柱体系,局部核六级人防。详细介绍了该结构分析与设计的有关内容,包括桩基选型、结构抗侧力体系、相关的特殊构造措施。主体框筒仅35m高,对高宽比小于1的框筒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最不利楼层较常规框筒结构下移;大震作用下,在框架梁进入塑性的情况下,竖向构件依然保持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