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原平  李强 《山西建筑》2012,38(12):8-10
针对我国旧居住区外部空间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合理、美观、人性化是旧居住区外部空间景观环境更新改造的主要目标,提出了更新改造景观绿化,优化停车设施,改造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等关于旧居住区外部空间景观环境更新改造的策略,以提高居住品质,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机动车的拥有量快速增加,居住区停车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直接表现是停车位供应不足。根据对停车设施抽样调查,市中心的居住区约有30%左右的车辆处于“有车无位”、无序停放的状态,某些老居住区甚至达到80%。由于停车位供应不足,引发了侵占公开空间停车的问题,目前居住区占路停车、占公共空间停车行为已经造成了“无车人”与“有车人”的利益冲突,涉及到社会公平和居住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居民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上升,居住区的停车问题也变得愈加棘手,其中以建筑密度大、空地面积少的老居住区停车问题尤为突出.在对杭州城区部分老居住区停车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小区停车现状及不同停车方式进行评价,并提出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行川  余军  高连峰  赵彦翔 《四川建筑》2000,20(Z1):134-139
本文通过对金沙居住区总体规划的总结,探讨了如何把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居住空间与现代居住区住区规划设计相结合的问题.并且就道路、停车、绿化等问题作了完整阐述.  相似文献   

5.
李欣 《云南建材》2012,(7):11-11
本文从与居住区道路相关的停车问题及绿化景观布置两个方面来对居住区道路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居住区存车、停车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基本要求,认为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居住区存车、停车难题的现实而可行的途径;并根据不同情况总结、归纳和探讨了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存车、停车的几种建筑模式: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浅谈对将建居住小区车库景观的思考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角度出发,阐述居住小区停车空间的公共艺术价值。提出居住区内停车空间的规划设计和对原有停车场空间改造等的景观化处理过程,整理出居住区停车空间景观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对于改善居住小区环境所适用的方法模式。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
本文首先突出了居住区绿化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居住区绿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道出了当前居住区绿化设计中方方面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针对这一情形,列出了居住区绿化设计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及居住区植物配置的要点,最后适时为延伸绿化空间提出可行之法,体现居住区绿化设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老年人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和行为习惯,探讨了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适老性居住区的外部环境规划和设计需要注意的原则和问题,并结合奎园居住区的设计实践,从交通、邻里空间、绿化景观、户外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力图营造出适应老年人特征和习惯的居住区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田玉红 《山西建筑》2006,32(14):25-26
针对居住区景观建设不断被人重视的现象,介绍了居住区内绿地和绿化设施的布置及设计方法,分析了居住区景观的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实现措施,使居住小区的景观更加合理舒适。  相似文献   

11.
“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工业区绿地存在同质化、数量缺乏等先天劣势,居住街坊绿地难以满足居民运动健康需求。以哈尔滨三大动力老工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主动健身型和休闲娱乐型两类运动类型差异,识别影响运动供给能力的居住街坊绿地空间特征,基于Kano模型聚类量化居民运动需求完成权重赋值,建立运动健康视角下老工业区居住街坊绿地评价模型。应用评价模型叠加绿地实际运动使用,量化识别运动供需断点和关键调配区域,确定居住街坊绿地更新优先级,并提出具体优化和增补的更新策略。将有利于主动式健康干预的老工业区居住街坊绿地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车共存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私人汽车普及的背景下,针对居住区普遍存在的行人空间被挤占、邻里关系冷漠、人车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我国的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应基于人车共存的理念,从行车速度控制、交通流量控制和路边停车控制三个目标出发,合理配置居住区居民交通和交往空间,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创造人车和谐的居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大城市居住小区停车困境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贵庆 《规划师》2010,26(9):53-58
通过比较分析计划经济时代建造的居住小区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房小区的停车状况,可知当前我国大城市居住小区已普遍存在停车困境,车地矛盾十分突出。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前提下,在保证地质条件和施工安全的条件下,利用小学、中学操场规划建造多层地下车库来缓解居住小区停车压力,不失为一种良策,因为它具备用地条件、空间条件、使用功能、安全保障、资金运作、施工时间及施工作业等多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2020,(1):24-34
针对我国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居住用地因开发强度价值取向模糊导致公共利益缺失、指标确定科学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思考当前社会背景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本质以及开发强度指标体系编制的内在逻辑,进而以居住地块(街坊)为例进行探索:选取与开发强度密切相关的公共利益因子即人均集中绿地、停车位、日照间距,结合原有指标体系划分出"刚性底线-弹性区间-修正指标"三个层次指标并进一步界定指标性质,保证指标体系的强制性、开放性与引导性,最终构建以公共利益因子为核心的开发强度指标体系,以平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提高编制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car-parking guidance with fuzzy knowledge-based decision making. The characteristic knowledge of all parking spaces is subjectively quantified via the fuzzy linguistic sets such as walking distance from parking place to building entrances, car safety, shade from sunlight outdoors, etc. With fuzzy definitions on those characteristics of parking space, the method of the ordered weight averaging can b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truth value of the proposition: most desired characteristics of parking space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king space to which the driver is being guided. The truth values of each parking space are to be used to rank all the available parking spaces. The parking space which has the maximum of the truth value is selected as the best parking space. Accordingly, the direction to the best parking space is guided in real-time by the traffic lights at intersections in parking lots for the drivers approaching. For vi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 model of real parking lots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drivers to signs of traffic lights in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停车场上盖占地不小,应建立适当模式和方法加以开发、利用。通过比对多个停车场上盖开发项目的特点,以上海市吴中路停车场项目为重点事例,阐述如何运用"TBD"模式开发停车场上盖空间,并选择合适的业态协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当前轨道交通停车场开发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层住区在住宅群体组合、停车场布置和风环境优化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规划设计采用了以日照分析为主导的多层住区规划手法,缺乏对住宅建筑体量增大后引发的空间感受、空间流动、停车模式等变化的研究.在住宅群体组合方面,高层住宅规划设计应丰富空间层次,提高开放空间渗透性:在停车场布置方面,应控制地下掏空率,提倡多方式停车;在风...  相似文献   

18.
Problem, research strategy, and findings: Many cities have adopted minimum parking requirements, but there is relatively poor information about how parking infrastructure has grown. We estimate how parking has grown in Los Angeles County (CA) from 1900 to 2010 and how parking infrastructure evolves, affects urban form, and relates to changes in automobile travel using building and roadway growth models. We find that since 1975 the ratio of residential off-street parking spaces to automobiles in Los Angeles County is close to 1.0 and the greatest density of parking spaces is in the urban core, while most new growth in parking occurs outside of the core. In total, 14% of Los Angeles County's incorporated land is committed to parking. Uncertainty in our space inventory is attributed to our building growth model, on-street space length, and the assumption that parking spaces were created as per the requirements.

Takeaway for practice: The continued use of minimum parking requirements is likely to encourage automobile use at a time when metropolitan areas are actively seeking to manage congestion and increase transit use, biking, and walking. Widely discussed ways to reform parking policies may be less than effective if planners do not consider the remaining incentives to auto use created by the existing parking infrastructure. Planners should encourage the conversion of existing parking facilities to alternative uses.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日益严重的停车难问题,以盘活存量为视角提出“互联网+”模式下的住区停车位工作日盘活机制,不但是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而且还是用来缓解乃至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重要手段。从市场、技术、资金 3 个角度阐述了该盘活机制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盘活机制的关键要素,基于车位提供者、意愿停车人、物业管理方 3 个行为主体,阐述了停车位盘活机制的运行原理和系统构成。并选取了北京市的一个小区进行了案例模拟测算。结果发现,住区停车位盘活机制在比较繁华、写字楼办公地比较多的商业区具有可行性。“互联网+停车”的住区停车位工作日盘活机制对缓解停车难、促进停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地区为例,分析了目前保障性住房设计中的难点,从选址、小区规划、建筑设计3个层面提出了6点与难点相应的设计策略,分别为:多样化选址、小街坊、小型停车位、一梯多户、半模数、空间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