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王志强  张樵民  吕云翔 《混凝土》2020,(3):138-141,145
为了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水平,通过对国家、行业规范及现场施工要点进行概括,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3个方面总结了31个指标,构建了全面的施工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C-OWA算子对指标进行赋权,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实现了定性指标与定量评价的转换,弱化了评价的模糊性和随意性。最后,结合案例分析,使用MATLAB软件求得相似度并用云图表示出来,结果表明该项目的施工质量为"一般"。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价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并反映风险变化趋势,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组合赋权-动态模糊理论的评价模型。综合考虑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特点,以人员、设备、构件、管理与环境等5个方面为视角识别并筛选出23个二级评价指标,并以此构建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耦合熵权法的改进组合赋权法计算各级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动态模糊理论计算各级评价指标的动态模糊值,从而直观反映出各级评价指标与总体的风险等级及其变化趋势。以黄石市某装配式建筑项目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较低,且具有向较低等级发展的趋势,评价结果与调研结果一致。评价方法可客观反映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与随机性,提高其风险评价的精度;评价模型可直观反映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的变化趋势,有效实现动静评价相结合,为类似工程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环境协调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当前时代重要的建筑工业化形式,因节省资源与环保等各种优势,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和全社会关注。建立一套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非常有必要,不仅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具有良性推动作用,而且有利于企业在选择装配式建筑技术时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以便对目标和结果有清晰的把控。文章在装配式建筑特点和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对其指标选取进行探讨;并且利用专家评价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最后得出以设计阶段、生产阶段、施工阶段为主要研究指标进行项目管理评价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难,成本控制难、各参建专业协调沟通难等问题,将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进行了结合。通过全周期评价法,对比了不同建造方式的节能减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木材消耗量、钢材消耗量、混凝土量、电量、节地情况、水量消耗量、排污量方面有显著降低,且通过对比发现,建造方式相同时,选择BIM技术的项目能耗较低,效果明显;各项目的投入指标表现为线性趋势,施工阶段能耗排放最高;各建造方式中装配式+BIM的正向指标最高,这表示此建造方式的节能减排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体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而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的混凝土外墙是其中一个关键构件。与传统现浇剪力墙外墙结构相比,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预制外墙不仅具备等同现浇的安全性,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外饰面瓷砖粘贴牢固、不易脱落、平整美观、防火保温效果好、后期维护成本低,并且具备节能环保等优势。本文以大连万科城工业化项目为例,阐述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结构、保温、装饰一体化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装配式建筑评价为切入点,根据新疆地区建筑工业化整体发展情况和经济水平,结合特殊的气候环境和高抗震烈度区域特点,以乌鲁木齐市为核心,从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装配式建筑项目评价阶段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围绕装配式建筑评价及信息管理平台,阐述平台系统方案、功能模块、评价流程和信息数据管理,实现装配式建筑评价、信息管理和信息展示及数字化地图的可视化展示,形成统一、标准化、规范化装配式建筑评价及信息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7.
装配式建筑的BIM应用能力,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提出了BIM应用能力的概念,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一种基于灰色聚类的BIM应用能力评价模型。首先在梳理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了包含设计阶段、生产运输阶段、施工装配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4个一级指标以及21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建筑BIM应用能力评价体系;其次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灰色聚类法确定BIM应用能力等级;最后结合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识别装配式建筑的BIM应用能力等级,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BIM应用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和支持,但其较高的成本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为此,通过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包括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建造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分别提取了多个经济评价指标,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经济评价模型。该评价方法可用于发现某个项目在经济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可进行多个方案之间经济性的比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11月2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建筑牵头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方案论证涉及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工业化建筑设计关键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高效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产业化关键技术、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关键技术、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筑围护材料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六个项目。  相似文献   

10.
姜健  林伟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100-101
构建建筑垃圾制备透水混凝土经济性评价体系,确立施工费用、施工速度、绿色建筑、工程安全、工程适应5项单项指标、权值及综合评定办法;以某类建筑垃圾制备透水混凝土和普通商品透水混凝土为实例,从不考虑免税政策和考虑免税政策2个维度作实证对比分析;得出某类建筑垃圾制备透水混凝土经济性评价分析结果,对其他品质的建筑垃圾制备透水混凝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评价指标的非线性、灰色性和模糊性等特点,提出基于Shapley值赋权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质量灰色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从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角度出发建立了由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阶段组成的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Shapley值进行组合赋权,有效地处理了指标之间相互作用;并通过灰色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并基于模糊理论,构建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首先,建立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该指标体系并融入模糊理论,构建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进行实例研究,并得出该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结论.基于模糊理论的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可以将各项指标很好地进行量化,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可靠,具有较大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建筑顺应了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建筑行业绿色生态发展理念。针对国内装配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没有统一设计模式、异型构件过多造成施工周期变长、施工困难、模具浪费等问题,本文从装配率、组合方案合理性、成本、质量优化贡献度和碳足迹五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预制构件组合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结合装配式建筑实际工程项目,对八种方案对比分析,得到预制构件组合方案排序以及聚类结果,并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了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合理性建议,为科学合理选择预制构件的组合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别进行经济性分析,为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依据。最终针对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可分为工厂预制和现场施工两部分,具有结构安全、施工快捷、节能省地、绿色环保等优点,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其具体工程施工要点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周换涛  张华 《建筑技术》2021,52(9):1115-1119
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安全四个方面构建装配式建筑灰色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结合浙江省某装配式住宅项目实例,通过专家对综合效益指标打分并运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对指标进行计算,评价结果为"综合效益较高"水平,基本符合实际;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方利民工业化集团总部基地1号楼项目为北京市第1个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主要从节点连接深化设计、预制构件施工安装等方面,分析了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设计及施工安装过程中的创新点及技术难点,对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8.
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全球建筑行业的一大技术趋势。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在肯尼亚中央银行社保基金大楼项目进行了实施和验证。本项目利用BIM技术设计、装配式平面一体化施工,做到了节能减排、绿色施工,探索了建筑标准化、施工工业化及信息化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为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提供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赵知功 《门窗》2022,(3):46-48
在现代化建筑中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项目越来越多.装配式建筑施工以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引,充分体现了建筑项目施工中的环保与节能,有效促进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也促使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有了可靠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能够顺利推进的第一要素,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具体应用的研...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基于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从节能、减排、质量和安全 4 个方面构建了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施工阶段可持续性差异指标,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可持续性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装配式建筑在可持续性上要明显优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在节能、减排和安全三方面的可持续性上差异明显;装配式建筑在操作难度、施工质量、工作强度、用水量、作业安全、能源消耗、噪音、废弃物、粉尘和模板用量等指标的可持续性上较传统建筑具有明显或比较明显优势;在可持续性差异评价中,构件生产单位的评价最高,其次是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