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揭示跨倾滑正断层桥梁的地震响应规律,以海文大桥跨断层引桥为研究对象,根据地震震级和断层参数间的关系构建了铺前-清澜断层的物理模型,并基于空间随机场模型生成该断层滑动的空间非均匀分布;采用基于断层破裂物理过程的地震动混合模拟方法生成断层两侧可能发生的最大永久位移地震动;同时,采用OpenSees建立了全桥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永久位移地震动频带、桥梁与断层相对位置、竖向地震动及减隔震方法对该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地震动模拟方法可以合理考虑断层断裂的复杂性,生成地震动的反应谱在短周期段和设计反应谱吻合良好,在长周期段具有显著的滑冲效应特征,可有效模拟断层两侧的永久位移地震动;在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方面,断层错位和高频带地震动对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均有较大的贡献,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分析须采用具有永久位移的宽频带地震动作为地震动输入,仅采用高频带地震动或者采用断层错位进行静力分析均会低估桥墩的地震响应;而位于断层同侧的桥梁主要受高频地震动的影响,跨断层桥梁的地震响应远大于断层同侧桥梁的响应;不考虑竖向地震动会低估跨倾滑断层桥梁纵桥向的地震响应,且跨径越小竖向地震动的影响越大,在进行跨倾滑断层桥梁抗震设计时,应选取较大跨径的简支梁桥来减轻竖向地震动的影响。同时,合理的限位拉索设计可利用桥墩的抗震能力明显改善跨断层桥梁的支座变形,减小因断层错位引起的桥梁损伤。  相似文献   

2.
利用土壤气(土汞、土氡),对天津地区部分断层进行测定,可明显地发现断层的产状及断层沿伸规模。为地震工程及市政工程设计提供一定依据,服务于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地震是断层活动引起的,即断层活动引起了地震。要预报地震就应抓住断层活动前兆,把监测网点布置到断层带上。  相似文献   

4.
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工作的难点工作之一就是城市断层深部结构的探测.虽然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研究城市断层较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但由于深圳特殊的人文环境,本文研究采用了大地电磁阵列探测,并获得了较好的探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活断层破坏在土体中传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0 概  述地震是破坏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1995年日本的神户地震、1999年的台湾集集地震和土耳其“八一七”大地震以及2 0 0 1年的印度大地震都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主要有三种: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以及陷落撞击地震。发生次数最多、破坏性最严重的是构造地震,是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引起的,大约占地震总数的90 %。构造地震主要有两种破坏方式,地震波引起的地层振动和断层错动引起的地层永久性变形。1995年日本的神户地震,断层错动最大垂直位移是1.2m ,最大水平位移2 .1m ;1999年的台湾集集地震由右水平错动断层引起,断层位移2~4m ;1999年土耳其“八一七”大地震断层最大垂直错  相似文献   

6.
对LRB(Lead Rubber Bearing)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系统参数研究.考虑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记录数量的有限性,为了参数研究的方便,提出了人工合成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方法,即以实际的常规地震波(即远场地震)为底波,在此基础上叠加上等效脉冲模型来模拟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以此为输入,系统研究比较了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和常规地震作用下,LRB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特性、不同的近断层脉冲型类型以及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参数和LRB隔震系统力学性能对上部结构最大绝对加速度和隔震层最大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LRB基础隔震结构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最大绝对加速度和隔震层最大位移与常规地震作用下相比,均有较大增加,隔震范围有一定减小;近断层地震动的脉冲类型,以及脉冲周期对LRB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震层曲率进行煤层小断层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煤层中的小断层是诱发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准确地预测小断层是当前煤矿安全的迫切需求。现有的地震解释方法适用于解释落差3 m以上的断层,因此对煤层中落差小于3 m的断层解释需要探索新的技术方法。地震层曲率是根据三维地震解释层位计算得到的曲率,反映解释层位上任一点的弯曲程度。地震层曲率的计算建立在解释层位网格化的基础上,通过构造曲面拟合方程系数来实现。煤层中落差小于3 m的小断层在常规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同相轴的微小变化、扭曲、振幅突然变弱等特征,这些微小的变化在地震层曲率属性上表现为线性构造,因此利用线性构造异常可进行小断层预测,异常的长度和方向分别代表着断层的延展长度和断层的走向。实例表明,利用地震层曲率进行煤层小断层预测,可以提高小断层的解释效率。  相似文献   

8.
发震断层的永久位移概率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ornell地表地震动的概率方法,提出发震断层未来地震引起地表永久位移的概率分析方法,其中断层模型、地震发生模型、震级与破裂面的长度、宽度、地表位移之间关系的参数采用物探结果、震源运动学反演、历史地震资料、现场考察及测年确定。主要技术有2点:(1) 概率分析场点地震动是场点周围断层所有潜在地震的贡献,而场点的地表永久位移仅是该断层的贡献;(2) 场点所在断层发生的所有地震对场点的地震动均有贡献,而场点所在断层发生的少数地震才能对场点永久位移有贡献。应用提出的方法,结合海原断裂地震地质资料和地震活动性资料,给出2种特征地震模型下的不同概率水准的地震地表永久位移。发震断层不同概率水准下的地表永久位移评估为穿越断层的管线和桥梁工程提供基础数据,以便采取合理的抵抗永久地表位移措施,减小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张淑花  张波 《矿产勘查》2018,9(10):1880-1887
普格县活动断层及新构造作为则木河断裂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普格县城区规划重点考虑的活动构造,通过初步分析该断层带的基本地质特征、活动性,为该区防震减灾规划及分析该断裂潜在地震危害性奠定了基础。通过遥感解译、地质测量、隐伏段电法、地球化学勘探等手段,综合地震地质调查、活动断层调查研究成果,编制工作区活动断层分布图,研究新构造展布及运动特征,分析新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初步分析其稳定性、危险性及危害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0)
为了确定海孜煤矿32采区地质构造发育情况,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进行了探测。基于32采区地质条件,确定了合理的采集参数及观测系统,并采用Geovecteur Plus 6.1地震交互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查明煤层中的断层69条,其中落差大于等于30m的断层2条,大于等于10m小于30m的断层10条,大于等于5m小于10m的断层18条,大于3m小于5m的断层39条。  相似文献   

11.
跨断层形变自动化观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大地震引发的断层错动已为人们所熟知,而断层蠕滑造成的地质灾害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断层活动速率变化异常与地震的孕育存在一定的关系。断层蠕滑变彤对核电站、水库大坝、城市生命线工程、大型和高层建筑的安全是一种潜在威胁。跨断层形变自动化观测技术为断层现今活动性研究、地震监测预报和工程安全评估提供了有利条件。地壳应力研究所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的光电型断层变形测量系统,采用了以CCD器件为核心部件的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高、量程宽、无电学漂移,为连续精确地观测断层活动参数提供了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震中距作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参数,是地震现场快速评估的重要指标。根据汶川Ms 8.0级地震中378座严重震损土石坝的坐标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不同梯段断层距和震中距下土石坝震损密度分布规律。对土石坝震损比例与震中距和断层距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出震损数量与震中距、断层距的关系式。结果显示汶川地震中土石坝的震损密度与断层距的相关性大于震中距。认为大震中宜采用断层距为评估现场震害的指标,中小震则宜选用震中距指标。  相似文献   

13.
震中距作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参数,是地震现场快速评估的重要指标。根据汶川Ms 8.0级地震中378座严重震损土石坝的坐标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不同梯段断层距和震中距下土石坝震损密度分布规律。对土石坝震损比例与震中距和断层距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出震损数量与震中距、断层距的关系式。结果显示汶川地震中土石坝的震损密度与断层距的相关性大于震中距。认为大震中宜采用断层距为评估现场震害的指标,中小震则宜选用震中距指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10-14
为了查明磨溪—高石梯区块断层展布与裂缝分布特征,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测录井、岩芯及相关实验测试资料,识别不同断层类型,划分断层级别,开展裂缝定量预测工作,建立断层与裂缝分布关系模式。结果表明,磨溪—高石梯区块断层在纵向上规模大,延伸长,断开层位多,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可划分为3个构造层,且在平面上具有显著的分区性和分带性。不同规模、走向及性质的断层对裂缝的分布影响显著,裂缝密度普遍在1.5~5.0条/m,最高为7.0条/m,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断层及其周缘。裂缝开度在断层发育带最高可达3 mm。磨溪—高石梯区块是一套断层-裂缝共生系统,主断裂控制次级断裂及裂缝的发育,次级断层控制局部裂缝发育。  相似文献   

15.
浅谈直下型地震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城市“直下型”地震的概念、特点及震害,说明了该类型地震的发生与断层的关系以及强震动的基本情况,最后就如何应对城市“直下型”地震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能否准确探测溶洞、断层等不良地质体决定了地铁的设计与施工,最终影响工程造价。地震映像法以其简便、灵活的特点,广泛应用在城市勘探中。论文结合西南某城市地铁项目,用地震映像法探测地下断层、溶洞及地下沟河、采空区等,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动力分析和振动台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在地震作用下沿纵向的动力响应特性,当隧道位于围岩与断层破碎带接触面附近时,衬砌地震内力和应力急剧增大;当隧道断面沿纵向远离断层破碎带一定距离后,衬砌地震内力和应力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研究表明:断层与隧道轴线夹角为35°~90°时,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合理抗震设防长度为隧道跨度的3.5倍,该研究成果可为隧道工程抗震设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三维地震勘探的原理,结合山西某煤矿勘探区的地质情况,从煤层底板标高、断层、陷落柱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三维地震勘探探采中存在的问题及误差的产生原因,以取得理想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从抗震角度讲,搞清工程场地及周围断裂位置及其活动性,对工程场地稳定性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山东广电业务楼工程场地地震地质钻探、高精度断层气(Rn、Hg)测试和工程场地浅层人工地震探测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场区断裂和地震活动性研究结果,对工程场地地震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胡升瑞 《山西建筑》2011,37(7):170-172
以燕窝岩隧道为背景,结合地震反射波探测原理,采用地震反射波法对隧道穿越断层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穿越断层段自稳能力差,不易戍洞,易透水,难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建议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