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建筑》2021,(2)
旅游已成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主要驱动力,开展相关研究对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三个旅游型侗族传统村落为例,利用图论分析方法,对旅游介入前后的公共空间结构进行拓扑分析,从整体形态和组构关系两方面解读其演变特征,并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三个村落呈现相同公共空间结构整体形态演变特征,空间集聚效应明显,发展格局向外扩散;三个村落公共空间结构组构关系演变特征呈现一定差异性,结构层次差异化变迁,空间联系呈现"紧密-脱离"双向转化,活动类型构成呈现单一性和多元性两种特点。旅游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是旅游需求、开发强度、开发模式和开发对象社会结构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座龙寨是一个保持较多原生态文化、空间结构较完整的典型侗族村寨。在特定的地理因素、侗民族传统的村落选址观念、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座龙寨形成了现有的格局。该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座龙寨的村落历史、村落选址、村落形态及村落空间营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座龙寨在不同文化的交叉影响下村落空间形式的起源与转化。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传统村落时空演变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传统村落时间演变特征、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特征和传统村落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概括。研究发现学者们根据传统村落时间演变特征一般将村落历史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形成期、发展期、衰退期、转型期;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特征的研究主要从空间分布、空间形态、人居环境与文化景观角度分析;传统村落时空演变受多因素影响,学者们主要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开展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传统村落时空演变研究将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4.
李哲  陈妙 《重庆建筑》2021,20(11):19-22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聚落进入转型时期,聚落空间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湘西通道县高团村是典型的侗族古村寨,是百里侗文化长廊的重要节点,该文以高团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史料考证的方法,研究高团村聚落空间形态及其演变过程,探究其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高团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分为形成初期、发展时期、逆向发展时期和稳定时期四个阶段,自然环境、社会组织结构和经济技术是导致高团村聚落空间形态发生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
平顺县西社村作为晋东南地区典型的宗族血缘型村落,其形态受宗族结构影响,格局独特。文章从宗族结构的视角出发,借助族谱、碑刻等文字史料信息,结合田野调查与类型比较等方法,对宗族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与聚落空间形态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历时性分析,归纳宗族发展对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结合宗族结构影响下聚落的两个空间特征,探究其空间形态及发展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应用风玫瑰图研究不同地域传统村落空间的演变,结果发现:近郊型传统村落空间增长较快,出现新村与旧村并存的格局,空间形态受城市路网影响较大。乡镇驻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增长速率最快,村落主要沿"新街"扩展。偏远山区型村落,空间增长最为缓慢,空心化现象突出。文章针对三种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的特征,提出不同的空间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村落资源丰富,报京乡有着传统的北侗风貌传统村落,较好地保存着村落自然山水格局。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报京乡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村域的保护和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梳理村落的机理布局空间,修复传统的建筑风貌,传承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保护村落的生态景观环境,将报京乡发展成为以北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展示的特色民族村落,打造成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重要的科研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是地域特色文化和乡土建筑风貌的重要载体,其空间形态是人与地域环境长期互动交融的结果。湘西地区自然资源丰厚、民族文化多元,选取湘西地区传统村落为样本,基于ArcGIS空间分析、空间类型分析等,提炼分析湘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和普适性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解析村落山、水、林、田、宅空间格局,空间结构,空间组织和建筑群体组团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湘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在地性表达模式,构建空间形态特征图谱,深化对传统村落的认识,为传统村落在地性保护与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聚居动态进化的视角,对山背村民居建筑、聚落组团和村落结构进行了形态演变过程的4个阶段划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表明:(1)在村落建筑形态演变过程中堂屋空间一直是民居的核心空间;(2)在聚落组团形态演变的前两个时期受到瑶王庙、溪流、耕作半径的影响较大,反应了信仰空间和耕作半径在聚落形成初期对聚落形态演变的影响,在聚落形态演变的后两个时期,信仰空间对聚落的影响出现裂解,人口结构、政策、旅游发展、交通优势等社会发展动因成为村落形态演变的主导;(3)在村落结构演变过程中受到多种作用力的共同影响且每个发展阶段中主导性作用力有所不同。研究成果旨在为传统村落形态保护和聚居文化传承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知网检索功能,检索近十年我国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论文共640篇,分析其研究主要学科与研究地域类型;而后以其中62篇论文作为样本,从研究方法、研究具体内容、学科研究侧重点三个方面,对村落空间格局研究作综述。结果发现: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目前以地理学侧重的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和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侧重的村落空间平面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为主流研究方向,并在此方面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方法与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而对村落的价值评估与保护发展等方面仍需要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侗族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本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选取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中的侗族传统村落张里村,建立其轴线模型,对其空间形态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整合度、协同度、选择度和可理解度的参数数据,分析张里村空间形态特征及演化规律,结合当地规划及现状调研情况,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和可持续发展建议,旨在对侗族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多种量化研究方法,揭示了桃坪羌寨不同时期空间形态的内在规律,对形态的特质演变及影响因素作出探讨,明确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结构的演变受不同主体和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以往空间形态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深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演变的科学定论的认知,对传统村落规划方案的评估和实施提供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多样的传统村落中,闽南传统聚落别具一格。在宗族文化和华侨文化的双重影响下,闽南传统村落的形态呈现出一定的演进规律和布局特征。而目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中的空间规划却忽略了对传统村落的本质——历史与文化的主客观评价的整合。本文以泉州市晋江福林村为例,梳理其村落形态和空间演变的历程,并分析其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在总结村落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保护与发展规划的新思路,为闽南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江西作为稻作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其传统村落形态及演变机制在汉族农耕文明社会聚落形态研究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拉普卜特提出的文化特性与建成环境相关理论分析江西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演变及衰退过程,从而提取出推进演变过程的主要作用要素,即从文化层次针对近年来汉族大量自然村落消亡成因作出剖析,并旨在吸收传统住居文化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5.
论文聚焦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类型,依据其肌理模式进行类型划分,结合实例探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与选址布局、街巷空间及建筑布局的关系,辨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试图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建筑布局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方法,进而为西安市传统村落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侗族是一个古老又传统的少数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建筑艺术。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应充分挖掘、保护和传承特色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侗族村落的传统风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当前相关部门应对侗族村落文化进行保护,有效地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民族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村落的格局由于村落中新建现代砖混房屋的出现逐渐改变,演变出了新的村落形态。本文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中东镇坡只屯为例,通过分析该村落格局的现状特色,研究其演变过程与原因,并探究了村中民居的典型平面布局,以了解民居形式演变过程中所受的经济和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宇  吴和平  董丽 《室内设计》2022,(1):125-131
同一地域的不同乡村聚落有着相似 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由于民族发展历程 和社会结构的分异,不同民族的传统乡村在 结构形态上表现出多样化。文章基于人类学 与社会学的视角,选取东北地区不同民族的 传统村落,运用空间句法的图示与量化分析 方法,针对其乡村组织结构与生活空间层次 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探讨不同民族村落形态 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研究结论显示,受多因素协同互动影响,各 民族村落结构组织方式形成不同程度的差 异,决定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族群对自身 文化的认同以及针对社会变迁做出的适应性 调整,此部分也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 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村落的格局由于村落中新建现代砖混房屋的出现逐渐改变,演变出了新的村落形态。本文以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中东镇坡只屯为例,通过分析该村落格局的现状特色,研究其演变过程与原因,并探究了村中民居的典型平面布局,以了解民居形式演变过程中所受的经济和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志蓉 《华中建筑》2006,24(10):170-173
迪庆州香格里拉东北部的格咱乡翁水村的民居建筑属中甸藏族高原民居,其村庄格局是中甸高原地带众多藏族村庄的一个普遍例证。本文在对其进行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分析总结了该地域的自然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民族文化因素与当地村落格局和民居建筑的密切关联,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民居建筑.村落蒂观的现状问题和社会价值,对村落形态发展演变的空间架构和民居建筑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