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元阳哈尼族梯田生态村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燕  曹礼昆 《中国园林》2002,18(3):29-30
哈尼族农业生态梯田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变自然生态为农业生态的完美范例,文章分析了哈尼族梯田生态村寨的地方风貌和民族特征,提出村寨的建设应放在整个梯田生态体系中运作,在不破坏少数民族村落景观的前提下,对建筑设施进行改造,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山西省大寨村和云南省元阳县为例,通过比较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了梯田在两地形成的条件和其外在景观呈现,包括梯田的田埂、田面及其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梯田地区村落景观的垂直分布和建筑特征,梯田和村落景观的相对位置等方面,客观呈现了梯田景观目前的生存状态,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云  吴婷  冯辽 《云南建筑》2012,(3):147-152
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通过界定文化景观的概念、分类,继而详细介绍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概况、构成特征.并对其文化景观构成要素一森林、村寨、梯田、水系进行详尽描述.以一个全新的角度论证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有机性、活态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价值.从而为哈尼梯田的保护规划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同时哈尼梯田作为特殊的申遗类型一文化景观而入列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其关于文化景现的定位和描述也为国内其他申遗类遗产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作为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头顶“梯田王国”的光环,拥有10大梯田景点.但庄浪的梯田景观同目前梯田旅游开发较好的城市(如“桂林龙脊”、“云南元阳”、“湖南紫鹤界”)相比,知名度和旅游潜力远没有被挖掘,并不被世人所知.因此,通过本次规划设计,依托自然山地和梯田,将紫荆山公园得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同时汇聚庄浪县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展现城市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8)
近年来极端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农牧业生产、水资源供需等影响较为显著。哈尼梯田却因成功应对中国西南极端干旱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深入到云南省哀牢山哈尼族地区的调查,分析了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化了哈尼梯田复合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并研究了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及水循环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指导我国民族地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起到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哈尼族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了村寨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关系,并指出其蘑菇房也有适应环境及体现自身文化的特性。哈尼族的人居环境具有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系统。  在云南省红河中下游流域的元阳县、金平县境内,海拔1000~2000米的哀牢山山区,青山重重,梯田层层,梯田从山脚延伸到山腰,在梯田的上方是依山而就的哈尼族村寨,村寨后方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村寨周围绿竹青翠、棕樟挺拔,掩映着一座座独具特色的蘑菇房(图1)。村寨、树林和梯田,浑然一体,互相呼应,宛如一幅优美的画卷,人们都不禁想细细解读这幅美景。 一、游牧文化到稻作…  相似文献   

7.
正龙脊梯田指在龙脊山上开发出的梯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梯田垂直高度达二三千米,横向伸延二三千米,像天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其中,平安村就如一颗种子,镶嵌在梯田中间,每年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光,渐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
<正>一、哈尼梯田概况(一)哈尼梯田的地理特征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总面积约6.7万hm~2。梯田坡度在15°~75°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左右,全年日照1 670h,年降水量约1 000 mm,气候温和、阳光和煦、降水充沛,适宜人居。从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长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愈发发达,最终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形成全国最集中、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二)哈尼梯田的成因作为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的形成是自然与人文共同作用的产物。作为人工湿地中的稻田类型,哈尼梯田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结合角媛梅等的观点,其人文因素集中体现在千年的农耕文化影响,富于创新、坚韧不拔、团结互助和兼收并蓄的民族精神,中国历代中央政府边疆开发政策,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广西龙胜梯田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为中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且梯田的地形地貌特征已融入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当地农业生产生活高度的融合。广西龙胜梯田除龙脊核心区域外的其他村落,因地处相对偏僻、梯田面积相对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等原因而被遗落在前一阶段的乡村振兴建设中未能对其农业遗产价值进行充分评估和保护利用,村落农业文化景观未被充分激活,现处于相对贫困状态。本文以上述村落样本——广西龙胜洋湾村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农业文化遗产思维下,广西龙胜梯田非核心区域的民族传统村落梯田景观的保护与活化,探寻村落在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保护与活化发展之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哈尼梯田于2013年被世界遗产组织正式登录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这一发源于中国西南大山深处的人类文明的痕迹得到世界的公认,是全球文明的幸运,也是哈尼各族人民的骄傲。哈尼梯田以其融合自然与人类智慧于一炉的特殊文化景观而著名,体现了高山林地蓄养水源,林下建设居住村寨,沿山坡地开垦梯田,水系自上而下滋养生命、浇灌梯田、而后汇入溪流河水,再蒸  相似文献   

11.
<正>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麻栗寨梯田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中面积最大、最壮观的一部分。为做好麻栗寨梯田景区防火工作,红河消防支队积极拓宽思路,结合民族特色,努力构建麻栗寨火灾防控格局,为哈尼文化的传承提供坚实保障。监督管理多方统筹麻栗寨共有17个自然村、1910户居民、20244人,873亩农田均为梯田。2013年哈尼梯田成功申遗,州政府更加重视麻栗寨的经济发展和火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5)
本文利用旅游来保护梯田传统农耕机制和传统的民俗文化,尊重其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保护其乡土性,注重村民的参与,提出适合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土地粗放利用盛行,土地资源日趋匮乏的背景,通过对"工业梯田"开发模式案例的对比研究,提出山地工业园必须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工业梯田"开发模式,才能找到具有地域特点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
<正>月亮山梯田散布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榕江两县月亮山区10多个乡镇境内。连绵数百里,层层叠叠的梯田沿着山势拾级而上,气势恢宏,壮观无比。梯田与散落其间的少数民族村寨吊脚木楼构成一幅幅生态和谐、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的美不胜收的田园景  相似文献   

15.
在对陇东地区梯田系统雨洪资源可利用潜力评价的基础之上,建立了2处示范点,为提高梯田农业产出、高效利用水资源、解决区域供用水矛盾提供实践依据。梯田系统路网+田面集水高效补灌技术模式示范点,通过收集、利用梯田路网雨水,根据主要作物的生长需水特征,对不同类型节水灌溉技术和补灌制度进行示范;梯田系统路网+人工集流高效补灌技术模式示范点果园灌溉面积为4. 67 ha。两项技术模式的雨水收集效率达到70%~80%,配套布设节水灌溉措施后,雨水利用率提高了5%,用于灌溉后可使粮食产量增加40%,产值提升40%,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某办公楼结构高99.6m,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塔楼平面为三角形,扭转效应明显,裙房部分梯田式层层收进,结构各层质心偏心,斜柱位置主体结构侧移明显。通过对斜柱和收进部位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后,本工程抗震性能满足相关要求,并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所创造的,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社区的参与。首先阐明社区参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保护是传承遗产价值,保持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再从哈尼梯田现有的遗产保护管理制度、遗产价值认知、遗产资源管理、遗产旅游发展4个层面入手,分析了社区参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困境,构建了基于社区参与的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保护概念模型。并以元阳阿者科村的社区参与实践为例,探讨了社区参与世界遗产保护的可行性,以期对社区参与世界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遗产的角度,通过分析哈尼梯田的五个人居环境子系统——生态环境、稻作梯田、哈尼民族、山地聚落、水利体系等各自的功能及其之间的联系,揭示了哈尼梯田人居环境系统作为一种典型山地人居环境的范式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子天 《中华民居》2014,(2):123-123
正金坑大寨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梯田在大寨村境内,因出产金子而得名。金坑的地形既像一个巨大的"天坑",又似宫庐般圆圆地笼盖着的小盘地。站在坑底仰望四周,千米高的"坑沿"上一坡连着一坡都是重重叠叠直奔云天的梯田。金坑大寨梯田带着淳朴而粗犷的气息,这里的人大多过着质朴的生活。拍摄时恰有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这个古老的瑶寨上,如同时光静止;夜晚,繁星之下的瑶寨却又显得更加纯粹。以图为记,留给美好而淳朴的瑶寨。  相似文献   

20.
设计从场地本身功能缺失性出发,分析得出元阳梯田的旅游价值和影响力与当地的基础配套设施不成正比,游客在观赏完梯田景观之后得跑到城镇上去居住。所以设想在梯田与原有哈尼族村落之间建造一个集旅馆、餐饮、哈尼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旅馆+文化展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