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运用《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进行西安地裂缝影响带上房屋安全鉴定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如地裂缝的鉴别、地裂缝的类别、地裂缝影响带范围、地裂缝活动规律、地裂缝影响带上建筑物的地震效应等,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可供陕西省境内发育的类似西安地裂缝场地上的建筑物鉴定时参考使用,同时为我国其他地区地裂缝影响带上建筑物的鉴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地震和地裂缝耦合作用严重威胁着地铁工程的安全.通过开展地裂缝场地(穿越地裂缝)地铁车站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地裂缝场地土的加速度反应、裂缝发展和车站的加速度、应变等动力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土在临近地裂缝的一定范围内地震响应较大,且距地裂缝相同距离处,上盘的加速度响应整体上大于下盘;地裂缝场地地铁...  相似文献   

3.
高小丽 《山西建筑》2010,36(28):111-112
为了查明白马城断裂的活动性及与地裂缝的关系,采用了地裂缝调查、电阻率CT法、探槽开挖等综合手段对该段内的断裂具体位置和活动性及与地裂缝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白马城断裂在该场地发育,沿断裂发育地裂缝,断裂位置与地裂缝吻合,属构造地裂缝。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地裂缝环境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首次进行跨地裂缝结构和无地裂缝环境下结构振动台对比试验,分析地震作用下跨地裂缝结构的破坏形态、动力特性、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和应变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传至上盘和下盘地表的峰值加速度、峰值时间、频率及相位等均存在差异,形成非一致性地震激励;此外,地裂缝场地对土层加速度有放大效应,同一层土的最大加速度出现在靠近地裂缝的上盘处。跨地裂缝结构处于上盘的构件损伤程度明显大于下盘;在相同地震激励作用下,跨地裂缝结构的动力反应与无地裂缝环境工况相比更加剧烈。跨地裂缝结构的侧向位移最大值并不是全部出现在顶层,这是由于地裂缝上下盘的不均匀沉降作用和基础附加变形综合造成的。跨地裂缝结构的柱钢筋应变幅值分布具有上下盘分布规律,即处于上盘柱的钢筋应变幅值明显大于下盘柱。研究成果可为地裂缝环境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安地铁穿越多条活动地裂缝带,地裂缝未来活动对地铁隧道结构造成严重威胁。论述西安地裂缝成因、活动方式和剖面特征,对未来地裂缝活动趋势和地铁设计使用期内地裂缝最大垂直位移量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浅埋暗挖马蹄形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出当地裂缝垂直位移量达到20 cm时隧道出现开裂破坏,隧道结构抗裂设计时需分段设缝和扩大断面以适应地裂缝的大变形。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建立地裂缝作用下地铁隧道与地裂缝正交和斜交条件下分段隧道三维运动位移模式,确定正交和斜交条件下结构抗裂的垂直位移、横向位移和轴向位移预留量。其结果可为西安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跨地裂缝结构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机理与评估方法,通过缩尺比例为1/15的五层跨地裂缝框架结构模拟振动台试验,获得了不同地震波作用下该结构的自振频率变化和裂缝发展规律;采用加权系数法对模型结构进行损伤评估分析,并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结构跨越地裂缝和处于无地裂缝场地两种分析模型,进行了在高烈度地震作用下跨地裂缝结构构件和整体损伤分布规律的研究,以确定跨地裂缝结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跨地裂缝结构构件损伤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上、下盘规律,即距地裂缝相同位置处,地裂缝上盘的梁柱构件损伤指数均大于下盘构件;跨地裂缝结构底层损伤指数远大于其他楼层,底层是该类结构的薄弱层;在相同峰值加速度地震作用下,处于非地裂缝场地结构整体损伤指数小于跨地裂缝结构,地裂缝的存在加剧了上部结构的损伤破坏。  相似文献   

7.
对西安地裂缝场地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综述,通过勘察跨浐河二级阶地和三级阶地两个地貌单元的地裂缝场地特征,确定了地裂缝的平面展布位置、活动性及勘探精度修正值Δk等,并提出了几点对该类地裂缝场地勘察设计的建议,为地裂缝场地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裂缝活动对跨骑在地裂缝上的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体现在地裂缝场地地震动输入的上盘效应和地裂缝活动引起结构的初始变形。基于已有振动台试验结果得出由于地裂缝场地上盘地表地震动加速度相对于下盘的放大倍数。地裂缝场地结构的初始变形需同时考虑结构跨骑地裂缝位置与地裂缝两侧的位移差。针对西安f4地裂缝场地,假定地裂缝两侧年累积相对位移差不变,建立钢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模型,同时考虑结构和地震动的不确定性,对9层钢框架进行4个龄期(0,10,20,30 a)的随机增量动力分析。对比钢框架结构考虑或不考虑地裂缝场地的易损性结果,表明跨骑在地裂缝之上的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概率大于非地裂缝场地的结构,且随着地裂缝两侧位移差的增加,考虑地裂缝场地影响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失效概率亦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地裂缝空间数据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源异构的地裂缝数据集成关键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多源异构地裂缝信息查询与获取的准确性、时效性、科学性,还能更好地实现地裂缝数据共享、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城市地裂缝的类型及机理,探讨了地裂缝对城市的危害,提出了防治城市地裂缝灾害的对策,强调了对地裂缝沿深度方向变化规律认识的重要性,从而为城市地下工程穿越地裂缝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理解西安市政府现存的问题,西安市未来的发展规划的矛盾,西安市政府最终选择北郊作为西安市新的政府所在地的有力之处以及西安市政府搬至北郊给其带来的经济带动。透过对西安市政府搬迁的这一举措,理解城市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结合西安天然气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天然气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结合西安市天然气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楼栋调压器、区域调压器在技术、经济、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煤改气工程对改善西安市大气环境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和西安市燃料变化的调查结果 :即 1 996~ 2 0 0 0年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物的年均浓度和月均浓度的变化与分布、机动车数量和用煤量的增减量 ,在城市各功能区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变化的比较 ,分析了西安市大气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论证了西安市煤改气工程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作用 ,为该工程今后的推广与发展 ,得到了可靠的实践依据 .  相似文献   

15.
地源热泵在西安地区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西安地区的地质情况,对地源热泵的几种系统形式(地表水源热泵、地下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在西安的应用作了适用性分析,并结合本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土壤源热泵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提出了土壤源热泵在西安应用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地质体中,氡气会沿断层、裂隙等构造面运移至地表,形成氡浓度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对分析裂隙的连通导水性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据此,在西北某中低放废物处置场预选区选取了裂隙清晰、存在氡异常现象的基岩区,在测试了环境因素对氡浓度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开展了剖面氡浓度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了线性氡浓度异常带的走向,并与该区裂隙优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4台法国进口10000m^3天然气球罐在运行两年后进行的首次开罐检验情况。通过对检验方案、过程以及检验结果的分析,特别是与球罐安装检测结果的对比,得出了大型非后热处理球罐在选材时应选择具有较好断裂韧性的高强钢,结构设计应合理缩短球罐的整体焊缝长度,在安装时应合理安排安装工艺保证球罐较好的几何形状。  相似文献   

18.
西安历来重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在50年代西安是全国首批4个进行城市规划的城市之一,第一次的功能分区使得北部大面积的大遗址得以保存.80年代西安的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又是全国首批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城市;90年代的总体规划,在市域范围中立体保护西安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控制了城市建设用地向文物遗址及自然保护区的扩张.使得西安这座拥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市十分成功地保留了它的特点,为西安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9.
西安城市地下水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安城市水文地质条件和多年地下水动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指出了多年持续超采承压水,导致了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由此诱发的水质恶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下水资源枯竭等危害,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幢位于地裂缝影响带的房屋安全鉴定实例分析,对受地裂缝影响的房屋,如何进行房屋结构安全鉴定及如何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可供类似西安地裂缝场地上的建筑物鉴定时参考使用,同时为我国其他地区地裂缝影响带上的房屋安全鉴定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