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美好城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媛  陈静  余菲菲 《规划师》2010,26(8):23-26,30
美好城市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美好城市的营建要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遵循"控制城市的规模、发展区域城市圈、优化城市圈交通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与管理、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突出城市特色,城市发展战略要具有前瞻性与可持续性、优化城市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等建设原则,最终建立起人性化、安全、健康、舒适、宜居的美好城市。  相似文献   

2.
王小丹 《城乡建设》2009,(10):49-51
城市圈轨道交通是指以国铁和高速铁路为主的公共交通,通常在城市圈区域范围内运营,承担城市圈交通走廊上的客货流,在城市圈公共交通中起骨干作用;其交通枢纽包括城市圈中各级中心城市的铁路客运站、城市圈内重要的编组站和货运站。在对城市圈区域内有限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的多层次安排、设计以及组合,以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轨道交通发展的长远需求,两者互相协调以促进城市圈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城市首位指数与位序——规模理论,分析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特点,发现武汉城市圈城市首位度很高,中间等级城市数量少,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运用空间相互引力模型测算城市圈内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比较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发现武汉城市圈主要经济联系方向为武汉与东部三个城市及孝感;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应从发展副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和相邻城市为依托发展小城镇群和加快城镇化、丰富城市群等级规模等方面着手,更好地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有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城独大”且城市间缺乏有机分工与合作已成为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基于对国际学术界流行的“网络城市”理念的剖析以及“单中心区域”与“网络城市”的比较,提出以“网络城市”的概念模式优化武汉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并从“培育基于互补合作的节点城市”、“形成重要产业廊道”、“加强城市双向水平联系”、“构建基于整体优化的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的引力关系,能够探索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这是合理划分城市圈内城市组团,实现城市组团协同发展的基础。基于城市竞争力和矢量的城市引力模型,通过加入心理距离相关理论对模型进行了改善,并以成都城市圈为例,阐述成都城市圈引力格局现状及经济联系。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后的城市引力模型计算的引力结果,反映出城市相对引力现状基本符合客观事实;成都城市圈明显呈现出“一家独大”的经济格局,成都市的城市竞争力和引力远远超出平均水平,整个城市的经济联系过于分散,区域内各城市发展不均衡,有待未来改善。  相似文献   

6.
"一城独大"且城市问缺乏有机分工与合作已成为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基于时国际学术界流行的"网络城市"理念的剖析以及"单中心区域"与.网络城市.的比较,提出以"网络城市"的概念模式优化武汉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并从"培育基于互补合作的节点城市"、"形成重要产业廊道"、.加强城市双向水平联系"、"构建基于整体优化的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邵俊  周均清 《华中建筑》2014,(1):103-106
该文探讨了城镇化质量的内涵及意义,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从经济产业发展质量(经济规模、经济活跃度、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城镇规模、设施供给、公共服务)和城乡公平发展质量(公共福利、城乡收入及服务差距、生态环境)三方面,构建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的评价体系。评价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城镇化发展差异大,质量普遍不高;部分县市区经济产业发展、城市公共服务和城乡公平发展欠平衡;城市公共产品供给赶不上城镇人口聚集速度;城乡差距明显,阻碍城乡社会公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维思 《中州建设》2013,(11):62-63
武汉城市圈目前所呈现的“一城独大”且城市间缺乏有机分工与合作的结构性问题制约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对于网络城市结构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武汉城市圈的特征,总结并提出适宜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空间战略结构,使得圈内城市能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俊  李军  周恒  黄经南 《规划师》2017,(1):85-92
在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以人流、物流为表现形式的有形交通流和以信息流、资金流为表现形式的无形经济流共同决定了城市间的联系度强弱,进而决定了城市群的空间职能结构。交通流和经济流必须相互匹配,城市群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基于此,文章选取2010年及2013年武汉城市圈的相关数据,分析三年来其内部交通流、经济流强度的变化情况,并从交通流与经济流耦合的角度对城市联系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发现武汉城市圈处于单核心集聚的初级阶段,武汉市的经济流与交通流的耦合程度增加,而其他城市仍然处于不耦合状态。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的优化建议,以期实现城市圈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的不足已成为城市圈整体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而传统的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规划引导模式又不适应其小城镇的发展实际。研究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城市群发展特征和区域经济地理特点,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内小城镇发展的主要路径,梳理近年来与武汉城市圈小城镇发展有关的规划创新方法,归纳并提出城市带动、城镇互动、城乡联动、区域导控4个新的小城镇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环境温暖化的危机,因此,21世纪"环境、都市与建筑的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国际永续建筑发展历程和世界永续建筑的发展潮流看台湾永续建筑的未来,从台湾永续建筑的发展现况及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来观察台湾永续建筑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各国学者都着重研究的课题,而气候方面的因素也正越来越重要地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建设。斯图加特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气候因素的考虑,包括绿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为中国的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规划与设计中城市气候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喆  魏昱 《新建筑》1999,(1):67-68
从城市气候角度论述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对城市气候特征认识不足的几个问题,指出正确认识城市气候特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4.
郑军  刘塨 《新建筑》2000,(6):49-51
城市的不合理发展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通过规划手段引导城市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江西省上栗县城城市总体规划中两个方面重点把握的分析来探寻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毛杰  丁山 《建筑与文化》2016,(11):233-235
山西路广场是南京市鼓楼区集商业游憩为一体的综合性市民广场,结合场地区位、现状及使用人群等方面对该广场进行的概念性改造设计,是基于城市微气候调节理论的研究成果,以现实依据对场地进行系统的改造设计,为生态可持续性城市广场设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生态可持续性城市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规划缺乏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的不足,围绕"控碳源"与"扩碳汇"技术与城镇低碳建设规划技术,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青岛市城阳区某小区的低碳规划示范进行了研究,对推动我国低碳城镇建设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宁家楠 《城市建筑》2014,(15):12-12
为了能够实现持续发展,需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对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在基于满足城市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对各项建设内容进行了研究,以真正实现了城市的持续发展。本文对城市建设持续发展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其特定的内涵.城市经营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方法,在城市经营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市经营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城市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营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地下空间开发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动因、开发规模、开发利用方式以及空间形态、结构型式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并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呈现一定的地区性特色.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注重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以确保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气候城市设计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冷红  郭恩章  袁青 《城市规划》2003,27(9):49-54
气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住屋为代表的地方建筑的形式和构造上 ,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增强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解的逐渐深入 ,气候条件尤其是极端气候条件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寒地城市为例 ,分析气候因素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着重剖析不同阶段的气候城市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