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4,(35)
高校体育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械承载着全校的体育教学与训练任务,场地及运动器械设备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当场地及运动器械设备经过长时间、高强度、高负荷的使用后,运动性能严重退化,场地表面产生变形、器械设备老化、大型户外设备风化腐蚀造成栏架坍塌等等,如果不加强对这些场地及器材的日常维护,运动伤害事故便随时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6)
通过对平顶山市高校跆拳道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平顶山市高校跆拳道发展滞后,存在专业教师匮乏、学生对场地器材满意度较低、无统一规范教材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适当增加赛事扩大校内影响力,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场地器材设施,引进专业人才,优化师资力量等建议,为推动跆拳道运动在平顶山地区高校更好地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据分析法对沈阳市六所高校街舞运动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大学生对街舞运动的兴趣,高校开展的师资力量、场地器材、教材等因素,为街舞运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0)
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女生运动塑身文化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女生的运动塑身知识还较为贫乏,运动技能、意识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个性及行为;其影响因素主要为运动塑身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内容形式、教师教法与组织能力、场地器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场馆开放程度、学校运动塑身社团建设等因素。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高校女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0)
本文以合肥市高校武术教师和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在合肥市高校开展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结论:(1)合肥市高校在政策支持和宣传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2)教师对于太极柔力球运动非常认可,支持在高校开展该项运动。(3)学生对于太极柔力球运动了解很少,但很愿意去学习。(4)场地器材条件可以满足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6)
随着排球运动的日趋普及,排球的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日益凸显。公园排球具有规则简单、场地简易、易于掌握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加之高校以其独特的环境以及培养人群,对于开展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是否可行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对公园排球在天津市高校推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其在天津市高校更好地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城市中老年人使用运动场地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城市的老城区由于场地和交通限制等因素,新建体育运动场地相对匮乏,在这种情况下,老城区内的体育公园就成为老年人进行运动的重要载体,其面临适老化改造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为了更好地为老年人体育运动场地进行适老化改造提供参考,本文以南京市五台山体育公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走访,运用IPA分析法对该体育公园老年人对使用要素的满意情况和重要程度进行评价。针对IPA方格图反映的老城区体育公园中老年人使用要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场地空间、活动设施、辅助设施、环境情况、服务管理等方面提出老年人运动场地空间设计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6):40-45
随着网球运动在我国的逐渐兴起,网球场地与日俱增,很多高校也都开设了网球选项课,但与人们不断膨胀的网球健身需求相比,我国网球场地资源仍显得捉襟见肘。采用文献资料、统计分析、实验设计等方法,研究设计"移动式"网球墙,并且根据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对其在高校网球选项课中的推广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移动式"网球墙适宜采用镁合金材料,并具备可实用性和操作性,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和较大的市场潜力,便于在学校教学和俱乐部训练中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5)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调查贵州省盲教育学校内盲人乒乓球场地、器材等设备设施,分析了盲人乒乓球场地、器材的等现状,结果表明:盲人乒乓球的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由于此项运动场地、器材缺乏,阻碍了盲人乒乓球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制约此项场地、器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贵州省盲教育学校在发展盲人乒乓球运动时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后,全国各地大中型体育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出现,但百姓身边的运动健身场地和设施却进展缓慢甚至日益萎缩。作者从体育建筑设计师和运动爱好者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提出利用新建、已建的住宅、办公、商业等建筑屋顶批量设置运动场地的设想,通过本文对一些技术细节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学科研场所的大学校园,可以提供重要的健康服务功能。但是,除了为师生提供服务,市民是否也应该享受大学校园提供的健康服务缺乏清晰的判定。以大学校园承载的健走、跑步等线性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利用在线用户最多的"咕咚软件"获取运动健身活动的VGI共享数据,结合GIS分析技术,从个体属性、运动时间、运动空间、运动模式4个维度,分析行为与空间的关系,通过比对城市空间和校园空间的健身特征,对高校提供的健康服务功能进行解析,判定大学校园提供的健康服务功能。研究表明,校园空间承载着将近30%的城市健身行为,对师生和市民都具有较高的支持潜力。校园健身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是校园道路、体育设施和景观空间,空间类型多元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活动。同时,校园的安全效应也增强了校园健身的吸引力。因此,合理有效的校园管理可以提升校园对城市的健康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建筑外广场作为一个过渡空间,是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既要符合建筑自身的功能需求,又要与所处校园环境的空间连续与协调。笔者试图积极探讨高校体育建筑外广场的功能与空间形态,为新建高校体育建筑外广场设计提供参考i,  相似文献   

13.
基于健康理念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景观作为校园人居环境及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问题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健康理念的校园景观是健康景观从医疗领域到社会公共领域的拓展与延伸,是健康理念与景观设计结合的产物。高质量的校园空间环境的设计不能局限于考虑校园景观,而是要更加注重人在校园中活动的影响因素及景观建设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文章以健康和健康景观的理念为背景,针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现存的相关问题,从生态环境、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着手,探讨适宜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园景观设计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日本职业教育院校校园规划中的空间分布,以及用地面积指标进行分析,结论如下:职校的空间布局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特征,但与工业用地的关系并不密切。以东京和名古屋为例,职业院校倾向于分布在交通干线密集的城市中心区,较少分布在工业用地集中区。与我国不同,日本职校建设标准不要求校园容积率,对体育用地要求也较灵活。日本职校规划在校园与城市的结合度、土地开发强度和体育用地配置方面对我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庄惟敏 《城市建筑》2007,(11):18-20
本文针对高校综合体育馆赛训结合双重功能转换的研究,探讨高校奥运场馆的定位、内场尺寸的确定、座席数量及赛后临时座席的转换、配套房间的设置、天窗及自然采光的设计以及社会化的经营等设计要点,力求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为我国高校体育馆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象日益严重的现状,分析了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较差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以期在加强大学生科学教育的同时,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给予高度重视,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21世纪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参考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郭卫东 《山西建筑》2002,28(7):67-68
为搞好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园塑胶运动场的规划布置 ,提出了运动场全面塑胶化的设计构想。分析了塑胶跑道和塑胶球场的内部构造和面层构造。阐述了建设塑胶运动场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此作为建设新校园运动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董琴 《山西建筑》2011,37(25):23-24
以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文体活动中心设计为例,就校园文体活动中心设计原则、平面布局、造型设计、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视线与剖面设计、无障碍设计及交通、环保技术等进行了阐述,从而建设一个高科技、节能、环保的新型校园文体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19.
吴思  汪杉 《华中建筑》2008,26(11):54-59
由于对交往活动认识不够或对交往空间的本质缺乏必要的了解,教育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常常不尽如人意该文针对三栋教学楼,分析不同使用者对不同空间环境感受的差异及其原因,得出较为全面的空间环境评价结果,从而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建筑交往空间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20.
汪艳 《山西建筑》2009,35(22):51-52
探讨了校园屋顶空间利用的意义,分析了大学屋顶的空间特征,介绍了大学校园屋顶空间规划设计基本方法,指出充分利用校园屋顶空间,不仅是满足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要求,更是建设与城市统一和谐的大学校园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