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城市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向城市居民提供各项必需的公共设施。然而其中某些特殊设施,如垃圾转运站、变电站、精神病院等,可能会对其周围的生活环境、居民健康与经济财产造成损害,以至于所在地居民反对这些设施的设置甚至强烈抵制,即所谓“邻避现象”。这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一个日益凸显的难题。本文以邻避现象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为指导,从我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现实分析出发,探讨邻避现象的成因与应对策略,以期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之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全国各地先后发生了多起由邻避设施引起的群体性事件,邻避现象已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不良因素,同时也为城市发展建设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剖析了邻避现象的本质成因,从社会、政策角度对预防和解决邻避现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频繁发生邻避冲突事件的现状,从博弈论视角分析邻避效应的演化机理与成因根源,并提出相应规避机制。针对不同决策主体构建了三类邻避效应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引入邻避因子_m^n、信息传播函数λ(x)等参数,建立地方政府与邻避居民的一般化复制动态方程,深入分析了地方政府封闭决策期、协商谈判期以及设施兴建运营期时的邻避效应演化机理。分析得出:邻避居民由于信息匮乏,导致风险损失预期值K增高,从而增强冲突演化进度与强度;规避邻避效应的关键节点在于避免邻避效应的利益冲突,其根源在于不同主体对邻避设施风险成本感知的巨大差异,以及由差异导致的应对策略和行为;邻避因子_m^n值大大降低,驱使邻避居民风险偏好抗争收益大于风险抗议成本,形成冲突演化。最后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分析提出规避机制,只有博弈双方共同签订具有特定约束力行为的协议,才能充分避免邻避居民的利益受损,邻避效应才能得以最终规避。  相似文献   

4.
邻避设施规划之困境——上海磁悬浮事件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卫 《城市规划》2011,(2):74-81,86
许多城市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公共设施,都面临因负外部性而引发的公众抵制现象,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邻避。长期以来,邻避现象被视为公众自私心理的反映,其症结也被归因为利益问题。通过对上海磁悬浮事件的分析,指出邻避设施规划冲突背后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关系,并非单纯的自私心理或利益因素能够解释。邻避设施规划必须回归到理性的公共利益分析与管理上,解决公共利益界定、利益保护和程序这三个关键问题,方能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邻避效应是城市设施各种负外部效应的总称,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重大风险,邻避效应的缓解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根据设施的影响范围、服务范围及城市全域提出基于空间区划的利益群体划分,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而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将城市设施划分为规划选址、建设、运营和废弃四个阶段,运用包容性的理念,提出各阶段邻避效应风险规避的方法途径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邻避设施作为城市运转的必要工程,应拓展规划建设思路,从基础设施的生态型建设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类处理设施的生态型建设案例,提出邻避设施隐形化、景观化、整合化的生态型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7.
郑卫  石坚  欧阳丽 《城市规划》2015,39(6):73-78
以上海虹杨变电站事件为例,指出邻避设施规划冲突不能都归因于居民的自私心理。许多情况下,冲突是因为邻避设施规划自身的科学性而引发的。此类邻避设施规划冲突的焦点集中在项目的科学性界定问题上,包括技术合理性和利益合理性两个方面。在规划冲突的管理对策上,也与自私的邻避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邻避现象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非常棘手、复杂的问题。邻避现象的本质并非单纯的利益问题,它涉及公共决策时的民主程度,由此内含着权力与权利的博弈。化解邻避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决策者与对象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以预防矛盾激化为主。在参与决策意识觉醒、权利保护强化、依法治国战略深入推进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城市邻避问题进行防控的最理想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是法律。唯由法律对邻避设施的决策、实施、补偿和救济进行科学的规范,邻避问题以及可能的邻避危机或冲突才能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  相似文献   

9.
选取广州大坦沙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地方政府与公众在邻避设施规划中的互动与角色。指出在邻避设施规划中,城市规划领域健全的制度环境是维持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的关键。地方政府应在承当主要领导力角色的同时,谨慎避免在邻避设施规划中的绝对权力。公众具备公民意识是进步的表现,但公众也应当认识和学习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建立政府和社会的协作关系是城市管治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1)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迅猛,而邻避冲突这一类特殊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也频繁发生。有效治理此类冲突事件面临着四大困境:城市化进程的必然、居民的邻避情结、邻避效应的传递性以及邻避抗争的动员。文章就其治理出路提出了科学规划,充分运用邻避设施;完善受损补偿机制;增强政府治理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布实施后,由邻避设施所导致的居民维权事件出现了集中高发的态势。文章从邻避设施的社会属性出发,针对现行规划体制中应对邻避设施设置的不足,提出了适应邻避设施社会属性的规划建议,以期对社会转型期的城市规划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很难做到完全远离住区。作为典型的邻避设施,如何运用设计手法增加社区友好性,减少建筑本身的邻避属性,是一个新的课题。该文选取近年来国内外新建的选址在居住社区附近并得到良好社会反馈的一些社区友好型垃圾焚烧发电厂案例,对其采用的去“邻避”属性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其情感化设计策略,以期望对新建在社区周边的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哈齐高铁哈尔滨段建设所引发邻避事件的剖析及对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的辨析,提出了相应对策和管理措施,并在事件的发展中汲取可行的解决方式,促使邻避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回归到理性、公平、公开、和平的基础上,以期化解高速铁路及其他类型邻避设施规划建设可能面临的矛盾和困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国内邻避公用设施落地难、最终实际选址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成果中邻避公用设施规划布局毫无关联的状况,结合若干案例剖析了规划编制决策体系自身缺陷,提出了改进对策,包括:邻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启动、采取互动编制模式;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影响半径大的邻避公用设施及早开展全面的选址论证工作;对邻避公用设施周边防护距离的规划控制,周边用地布局考虑环境兼容性和社会风险,并对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在规划实施评估或规划环评跟踪评价中制定邻避公用设施监测与跟踪评价计划.  相似文献   

15.
胡峰 《建筑与环境》2009,3(4):44-45
城市邻避性设施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在物权法、城乡规划法相继出台的背景下,如何达到管理与建设的需要,是目前该类规划编制值得思考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广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布局规划为例.探讨了该类专项规划编制的思路,进行了该类规划编制的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公共设施选址常常因为邻避效应而激起社会矛盾,引发社会事件,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公众参与是避免此类选址事件恶化的主要方式。现以广州市番禺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为例,运用尺度政治分析方法和公众参与阶梯理论,详细探究公共设施选址事件中各参与方的角色变化及其背后的公众参与机制,并与1980年代日本类似设施选址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发现,番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中已出现了咨询型公众参与的雏形,但由于公众权力表达有限,实际上公众参与并未发挥效力。作为解决方案,现提出改善邻避设施选址公众参与的三点建议,包括:公众参与的合法化、公众参与的常态化和公众参与机制的制度化。只有建立起公民实权的公众参与机制,才能根本解决邻避设施选址问题产生的争议,保证城市建设的正常秩序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杭州城东分类减量综合体EPC项目为例,分析EPC模式下大型环境类邻避设施项目管理的难点和要点.然后构建邻避设施EPC项目管理体系,并从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和采购三个方面提出项目管理的保障措施,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邻避设施在选址过程中阻碍重重,不仅有悖项目初衷,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公共参与方式选择为主线,阐释公共参与方式的选择原则,将整个设施选址过程划分为选址启动、多方案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方案确定四个阶段分别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邻避设施选址过程公共参与方式选择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4)
相较于国外,国内有关邻避研究起步较晚。考虑到对自身生存权的关注和环境正义的诉求,邻避不能完全归结为个体的自私自利和地方偏狭主义,风险感知、相对剥夺感、对政府和专家共谋的质疑、低成本理论对其有较好的解释。具体到我国,邻避运动是国家自主性及单位制式微、公民权利意识觉醒的产物,寻求更具操作性的化解邻避冲突、实现社会良性运行的手段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的转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成为了核心关节,不可避免地需要补充完善邻避设施,但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城市中邻避设施落地面临较大的困难,其中难以直观界定邻避设施的影响范围是一个重要原因。文章总结国内外邻避设施空间方面的研究进展,探索利用CFD模拟手段,分析垃圾转运站的影响范围和特点,提出规划选址建议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