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不同输注速度运用于术中唤醒开颅手术切除癫疖间病灶,为临床合理使用右美托咪啶提供参考。方法将36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癫疖间切除术的患者按临床序贯分组法分为右美托咪啶1组(0.1μg· kg-1·h-1)、右美托咪啶2组(0.2μg·kg-1·h-1)和右美托咪啶3组(0.4μg·kg-1·h-1),每组12例。所有患者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通路,接多功能监护仪,并在局部麻醉下行桡动脉穿刺术。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昂丹司琼4 mg、地塞米松10 mg,防止呕吐。丙泊酚1~2 mg·kg-1和芬太尼2~4μg·kg-1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置入喉罩。麻醉维持: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初始剂量为1μg· kg-1,输注时间>10 min,然后3组分别以0.1μg· kg-1·h-1、0.2μg·kg-1·h-1和0.4μ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注。记录各组患者唤醒总时间、术中唤醒时间(停止除右美托咪啶以外的其他麻醉药物时到呼之能应时)、OAA/S 评分(警觉与镇静评分)、Ramsay 评分(镇静评分)及术中使用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观察唤醒期间并发症(高血压、低血压、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焦虑、癫疖间发作、恶心呕吐、转换成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药中毒、脑膨胀及过度镇静等)的发生情况。结果唤醒总时间、术中唤醒时间及 Ramsay 评分:右美托咪啶1组均低于右美托咪啶2、3组,右美托咪啶2组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啶3组(均 P <0.05)。OAA/S 评分:右美托咪啶1组与右美托咪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右美托咪啶1、2组均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啶3组(均 P <0.05)。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右美托咪啶1组瑞芬太尼的输注速度为(0.16±0.03)μg·kg-1·min-1,明显高于右美托咪啶2、3组[(0.08±0.01)、(0.03±0.01)μg· kg-1· min-1],右美托咪啶2组输注速度高于右美托  相似文献   

2.
丁月梅  李秋根 《矿产勘查》2010,(1):25-28,F0003
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注射特布他林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ALI组(B组)、ALI+特布他林治疗组(C组)、ALI+特布他林+哇巴因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以10%水合氯醛3.5uL·g-1腹腔麻醉。麻醉成功后,A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g·kg-1,1h内注完;B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1(融于1mL生理盐水中),分4次给药,1h内注完;C、D2组大鼠采用尾静脉注射LPS5mg·kg-1(融于1mL生理盐水中),分4次给药,1h内注射完后,再注射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5.0uL·g-1体质量,1h内注射完后。然后将大鼠头部抬高45°,光源照射颈部直视下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A、B、C3组气管内滴注林格氏液1mL·kg-1,D组气管内滴注含哇巴因10-3mol·L-1的林格氏液1mL·kg-1通过建立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对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观察各组大鼠的肺湿干重比(W/D)、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并测定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结果A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值、W/D值、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B、C、D3组(均P〈0.05),B、D2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C组(均P〈0.05),B组上述指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明显高于B、C、D3组(P〈0.05),B、D2组均明显低于C组(均P〈0.05),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脉注射特布他林可通过上调肺组织Na+K+-ATP酶的活性来促进肺泡上皮细胞对液体重吸收,从而控制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的肺保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丙泊酚和锌原卟啉同样经过尾静脉给药。将 Wistar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对照组(C 组)、脂多糖组(L组)、脂多糖+丙泊酚组(LP 组)。C 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 组尾静脉注射 LPS 7.5 mg·kg-1;LP 组尾静脉注射 LPS 7.5 mg·kg-1,同时静脉注射丙泊酚30 mg· kg-1。给药前及开始后第3、6和12 h 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实验结束后观察肺湿/干重(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肺损伤轻重程度评分,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含量。结果实验前各组 PaO2无明显差异,注射 LPS 后 L 组 PaO2持续下降,和 C 组相比其 PaO2显著降低(P <0.05)。实验结束后 L 组和 C 组相比其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HO-1及 HMGB-1含量显著增加(P <0.05)。而 LP 组和 L 组相比其 PaO2显著改善,而 W/D 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评分及 HMGB-1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丙泊酚具有肺保护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 HMGB-1过度表达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开窗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4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40).麻醉诱导前(T0)15Tmin,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 μg·kg-1,继而以0.5 μg·kg-1·h-1的速率维持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T0、诱导后即刻(T1)、诱导后20 min(T2)及术毕(T3)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记录手术时间、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由外科医生按Fromme术野质量评分表进行术野评分(SSFQ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D组T1-T3时HR、MAP降低,OAA/S和SSFQ评分降低,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苏醒时间缩短(均P〈0.05);SpO2,手术时间,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鼻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取对数期生长的SMMC-7721细胞随机分为4组:rhBMP-2200、400、600ug·L。组和对照组。rhBMP-2200、400、600ug·L。组分别加入rhBMP-2200、400、600ug·L-1,对照组加入2mLRPMI1640培养基。分别于12、24、48h后,用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体外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测定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rhBMP-2200、400、600ug·L-1组12、24、48hSMMC-7721细胞迁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rhBMP-2200、400、600ug·L-1组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MP-2200、400、600ug·L-1组12、24、48hSMMC-7721细胞穿膜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hBMP-2200、400、600ug·L-1组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BMP-2200、400、600ug·L-1组12、24hSMMC-7721细胞迁移率、细胞穿膜数与48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浓度与时间无交互作用。结论BMP-2可增加入肝癌SMMC-772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阻滞BMP-2的表达可能成为抑制肝癌转移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美芬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的拮抗作用。方法将11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术后使用拮抗药物的不同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55例。A 组在手术结束后5 min 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25μg·kg-1,B 组在手术结束后5 min 静脉推注纳洛酮1μg·kg-1。观察2组给予拮抗药前,给予拮抗药后2、10 min,拔管后5 min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给予拮抗药后10 min 呼吸恢复率、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包括躁动、高血压、心动过速、过敏反应和肺水肿)的情况,并对2组拔管后5 min 意识状况及拔管后30 min 镇痛情况进行评分(分别采用 Ramsay 和VAS 评分)。结果A 组拔管时间为(5.4±0.3)min,B 组拔管时间为(6.1±0.4)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给予拮抗药后2、10 min 和拔管后5 min 时 SBP、DB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A 组给予拮抗药后10 min 呼吸恢复率明显高于 B 组(P <0.05),2组拔管后30 min VAS 和拔管后5 min Ramsay 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A 组恶心、躁动、转氨酶升高1例(1.8%),B 组恶心、躁动、转氨酶升高2例(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美芬可安全、有效地拮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引起的呼吸抑制,且患者呼吸恢复率优于纳洛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肺癌根治术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将48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麻醉诱导:2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1、舒芬太尼0.5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吸入8%七氟醚。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后给予依达拉奉0.5 mg·kg-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麻醉维持:2组均维持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8%~2.7%,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4~0.08 mg·kg-1、舒芬太尼5~10μg;术毕2组均采用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1 h(T1),膨肺后1 h(T2),术后2 h(T3)、6 h(T4)和24 h(T5)时采取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IL-1β及IL-10浓度,并计算TNF-α/IL-10、IL-6/IL-10及IL-1β/IL-10比值。结果与T0比较,T1-T5时点2组血浆TNF-α、IL-6、IL-1β、IL-10浓度及TNF-α/IL-10、IL-6/IL-10、IL-1β/IL-10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浆T1-T5时点 TNF-α、IL-6、IL-1β浓度及 TNF-α/IL-10、IL-6/IL-10及 IL-1β/IL-10比值均显著降低,而 IL-10浓度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手术创伤可导致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比例失衡诱发机体炎性反应;依达拉奉可有效抑制过度炎性反应,使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比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C和牛磺酸对铁过载小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右旋葡萄糖铁剂的方法,获得急性铁过载小鼠模型。急性铁过载小鼠再随机分组,分别给予维生素C(150mg·kg^-1)、牛磺酸(420mg·kg^-1)、1/2维生素C(75mg·kg^-1)+1/2牛磺酸(210mg·kg^-1)和0.5mL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给予0.5mL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提取各组小鼠血浆测定血浆CK、LDH值,提取各组小鼠心脏测定心肌的MDA、GSH—PX、SOD值。结果维生素C组、牛磺酸组和1/2维生素C+1/2牛磺酸组小鼠的血浆CK活性显著低于铁过载组(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C和牛磺酸对小鼠血浆CK活性的影响有协同作用(P〈0.05)。铁过载组小鼠血浆LDH活性比其他4组小鼠血浆I.DH活性明显升高(P〈0.05),其他4组之间小鼠血浆LDH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组、牛磺酸组和1/2维生素C+1/2牛磺酸组小鼠心肌MDA含量比铁过载组明显降低(P〈0.05),但和对照组小鼠心肌MDA含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和牛磺酸对降低小鼠心肌MDA的含量有协同作用(P〈0.05)。铁过载组小鼠心肌SOD活性比牛磺酸组、1/2维生素C+1/2牛磺酸组和对照组小鼠明显降低(P〈0.05),牛磺酸组、1/2维生素C+1/2牛磺酸和对照组心肌SOD活性3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C对铁过载引起的小鼠心脏损伤有保护作用;维生素C和牛磺酸在改善铁过载对小鼠所造成的心脏损伤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盆腹腔开放性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30例。术毕前30 min A、B 2组患者分别采用静脉微量注射泵泵注0.5μg.kg-1右美托咪定和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的HR、SBP、DBP、SpO2及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有无躁动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为(123.0±15.2)min,B组为(125.0±12.1)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 A组患者的SBP、DBP、HR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用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 2组患者的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躁动(1-3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术毕前30 min静脉微量注射泵泵注0.5μg.kg-1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地减轻高血压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
目的:研究苏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日间手术患儿60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随机分成三组:A组(七氟烷组)、B组(苏太尼组)和C组(苏芬太尼组复合七氟烷组),每组各20例。A组静注丙泊酚3mg·kg-1后采用3%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术毕停止吸入七氟烷;B组静注丙泊酚3mg·kg-1后再静注苏芬太尼0.5μg·kg-1;C组在A组基础上再静脉注射苏芬太尼0.1μg·kg-1。记录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抑制以及恢复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儿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躁动发生率A组高于B、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需要面罩加压给氧)的发生率B组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日间短小手术应用苏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安全、苏醒快、术后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张学康  潘小玲 《矿产勘查》2010,(5):56-58,61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与复合氯胺酮非气管插管麻醉在烧伤手术中的特点。方法 60例择期烧伤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按序贯实验分为氯胺酮组(A组)和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用安定和氯胺酮,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异丙酚和氯胺酮,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并用鼻导管给氧;B组麻醉诱导用安定、阿曲库铵、丙泊酚、瑞芬太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麻醉用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观察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术中45 min、术毕5 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和术中、术毕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诱导后A组MAP明显增高(P〈0.05),而B组MAP显著下降(P〈0.05);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A组SpO2明显下降(P〈0.05),而B组SpO2稍有增高(但P〉0.05);B组苏醒时间明显比A组短(P〈0.01);A组术中易发生躁动、谵妄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气管插管麻醉用于烧伤手术,呼吸循环稳定,苏醒及时,不良反应少,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且便于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双心房输注技术对犬急性肺动脉高压(APH)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杂种犬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组(A组)、开胸组(B组) 2组,每组5只.2组均采用氯胺酮10 mg·kg-1肌内注射进行麻醉,按经肺动脉注入血栓栓塞法建立犬APH模型,建模成功后:A组通过Swan-Ganz漂浮导管至右心房给予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20Jng·kg-1·min-1,通过超声引导,经股动脉逆行置入左心导管至左心房,给予去氧肾上腺素2 μg·kg-1·min-1;B组通过Swaw-Ganz导管至右心房给予A组相同剂量的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经胸正中切口开胸,经左心耳分别插入左心导管,给予A组相同剂量去氧肾上腺素.测量2组麻醉前(T1),建模成功后给药前(T2),给药后10tmin(T3)、30 min(T4)、60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心排出量(CO),计算心指数(CI)、全肺阻力指数(PVRI)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并检测各时点的血浆LDH3.结果 2组均制模成功.与T2比较:2组T3-T5 时段MPAP、PVRI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 2组T3-T5 时段CI、MAP和SVRI值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T4、T5 时段LDH3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各观察指标2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双心房输注给予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和去氧肾上腺素能够有效地降低肺动脉高压,同时改善心脏做功,提高CI,降低对体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改善急性肺动脉高压低心排出量;在减小创伤的同时达到与开胸双心房输注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围拔管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准备拔除气管插管的清醒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行2min及30min自主呼吸试验均为阴性,观察组微量泵静脉注射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1,注射时间为10min;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注射时间为10min。2组均在用药后10min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面罩给氧10min,再转为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4-6L·min-1。观察2组患者拔管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10min(T2)、拔管后30min(T3)及拔管后1h(T4)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等指标的变化,并统计24h内拔管成功率。结果 2组患者T1、T2、T3及T4的MAP、HR、RR及SpO2均高于T0(均P〈0.05)。观察组T1、T2、T3的MAP、HR、RR均低于对照组,SpO2及T3、T4的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24h内拔管成功率为86.7%,观察组24h内拔管成功率为1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醒气管插管患者围拔管期使用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地抑制拔管反应,保持拔管前后呼吸和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XM)用于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无异常手术麻醉史,心电图、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右美托咪啶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μg.kg-1,10 min泵注完;对照组则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2组诱导用药均为咪唑安定0.1 mg.kg-1、芬太尼4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及依托咪酯0.3 mg.kg-1。对2组给药前、给药后、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3、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插管时、插管后1 min的BP、HR与给药前、给药后、插管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右美托咪啶组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右美托咪啶组的HR在给药后、插管前,插管后3、5 min较给药前明显下降(均P〈0.01)。右美托咪啶组有1例患者给药后出现显著的心动过缓,经给予阿托品0.5 mg后恢复至正常。结论右美托咪啶能显著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与效能。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记录2组术前,术后1、3、6、12、24、36和48 h的MBP、HR、RR、SpO2;观察并记录术后1、3、6、12、24、36和48 h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评分、按压PCA键次数以及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MBP、RR、SpO2各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组患者HR各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HR各时间点较基础值及F组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按压PCA键次数及镇静过度、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F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A。  相似文献   

16.
彭永明  薛广燕  连芳 《矿产勘查》2011,(3):49-51,57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安全性与效能。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D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用右旋美托咪啶自控镇痛治疗,F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用芬太尼自控镇痛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术后1、3、6、12、24、36、48 h)SBP、DBP、心率(HR)、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术后镇痛期间PCIA按键次数和不良反应等情况。对术后各时间点的2组患者进行镇痛(VAS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SBP、DBP、R、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HR值较术前及F组明显降低(P〈0.05),F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镇静评分值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术后镇痛期间心动过缓发生率较F组高(P〈0.01)。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